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编)

2022-12-12 来源:星星旅游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编)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迸溅(bènɡ) 纤腰(xiān) 磕绊(bàn) 炽热(chì) ....B.哽咽(yè) 殷红(yīn) 擂鼓(léi) 猝然(chù) ....C.隽永(juàn) 应和(hè) 诘责(jí) 按捺不住(nà) .....D.篡改(cuàn) 模样(mó) 粗犷(kuǎnɡ) 锲而不舍(qì)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

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高峰 金色秋天 获得甜果 健康长寿 解说: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1 / 9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哪里是山?哪里是树?哪里是房屋?他终于分辨出来了。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解说:其中“学习”属于名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③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④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A.②④③①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7、诗文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读书止观录》三则

吴应箕

(一)宁越,中牟人。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可以免此?”友曰:“莫如学也。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我不敢休;人将卧,我不敢卧。”学十五岁而为周威王之师。读书者当观此。 .

(二)梁邱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吴生.

曰:所谓“不在三更早、五更迟,只怕一日暴,十日寒”。读书者当观此。

2 / 9

(三)扬子云工赋,王君大习兵,桓谭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

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

者之门③”。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吴生:作者吴应箕自称。②习伏众神:当时的谚语,就是熟能生巧,如有神助的意思。③巧者不过习者之门:聪明的人不从行家门前经过,指不班门弄斧。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耕稼/之劳

C.学十五岁/而为周威王之师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卧(______) (2)置(______) (3)晓(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能读千赋则善赋。

4.读了选文,你感悟到了哪些读书的道理?

B.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D.能读千赋/则善赋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父亲的“外公纸”

丰一吟

①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作“外公纸”。

②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父亲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例。

③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来一擦,便擦掉了。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

3 / 9

盘下,当着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水分被吸了去,画面便不致化水。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水彩颜料。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太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用这种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

④那么,写字桌上用的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⑤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父亲家。喜欢作乐的父亲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杭州等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父亲总是在他们需要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父亲专有的。有时父亲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⑥这样一喊,父亲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

⑦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

⑧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用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把“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该多好啊!

⑨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父亲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

⑩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画画写字后,我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用。至于给外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所代替了。

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

—— 选自《回忆父亲丰子恺》

4 / 9

1.文中所提“外公纸”具体指什么?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3.作者将父亲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称作“外公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说说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格。 5.本文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三点即可)

2、老街小面

⑴老街小面,老街人最喜爱的小吃。

⑵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

⑶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

⑷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管家瞧见,不用问,立刻抄起海爷用的正德碗、拎个酒壶,跟着走吧,海爷一准儿想吃小面了!

⑸海爷吃面,总是先喝三口鲜汤开胃,再吃口面、续口酒,面吃完,碗里必留一口鲜汤。最后碗一抬,头一仰,胡须一捋,呼出一口热辣辣的白气。此时,再看海爷的脸,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

⑹这天,面馆孙掌柜隔着几桌人瞅见海爷正往外呼白气,立刻从柜台里头出来,到门口候着,海爷的管家正欲结账,孙掌柜弓着腰作揖道:“海爷,您老的账,早有人结了。”

⑺海爷心想:“必定是刚才哪位东家、掌柜,付账时就手把自己的面钱给付了。”一碗面不值几个钱,无需吆喝。平日,海爷他自个儿不吭声地帮人结了多少碗面,也都没个数。海爷遂转身,抬脚就走。

5 / 9

⑻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孙掌柜说:“我也不认识,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来时吃了碗面,狼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

⑼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

⑽孙掌柜作揖道:“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暗中报您的恩来了。” ⑾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

⑿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我吃面,让别人付钱,这样的面,我吃不香!

⒀几天后,孙掌柜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您看这事……”

⒁“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如何?”

⒂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

⒃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试赏析下列语句。

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

3.小说中写了一个给海爷付面钱却不留姓留名的人,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海爷的形象特点。

6 / 9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自小路飞起来了/爱是一首暖暖的歌 /让星空用幸福的微光照我们/让日月用快乐的明亮引我们/ ……

爱,是最美的语言,最温暖的歌。请以“爱,一首暖暖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7 / 9

参考答案:

一 A D C D D

(1)星河欲转千帆舞(2)东风不与周郎便(3)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 1.A

2. (1)睡觉 (2)放下 (3)懂得

3.(1)坚持做的人常常能做成,坚持行走的人能到达目的地。(2)能够诵读一千篇辞赋就善于作赋。

4.勤奋不懈;持之以恒;反复练习。 三

1.指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片裁成的,用于和外孙(外孙女)共同进餐时擦嘴,给外孙、外孙女擦鼻子或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的“餐巾纸”。(意思对即可)

2.意在强调“外公纸”不仅方便外公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突出强调“外公纸”具有经济实惠、卫生安全的实用性。

3.以小见大,说明作为艺术家的父亲画画写字时所产生的边角料都充满艺术魅力。

4.严于律己,勤奋刻苦。

5.①物尽其用;②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③合理安排生活;④艺术来源于生活。 1.海爷打听每次帮他结账的人,但是“付账人”没留姓名,海爷把“付账人”的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

2.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叠词的运用(答出其中一点也可),形象地描写出海爷

8 / 9

面对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时毫无胃口不感兴趣,与后文写海爷吃面时的惬意享受形成鲜明对比。

3.①侧面突出海爷形象,写出海爷豪爽热心,仗义助人的性格特点。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好奇心,推动情节发展。③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4.(1)海爷平时没少帮助贫弱的人结账,看出他乐善好施、热道古肠。( 2 )海爷第一次接受别人的付账,“无需吆喝”,之后婉拒每次被人结账,“让别人结账,这样的面,我吃不香!”看出他重义轻利,为人豪爽。(3)海爷把付账人的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看出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世变通。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