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述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及破型检测要点

2020-06-01 来源:星星旅游
安徽建筑 2014年第3期(总197期) 述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 The Summary Pretensioning Paw Prestressed Excel in Concrete Steel Pipe Driven in as Piling 试验及破型检测要点 Anti—Performance Curved Experiment and Broken Examines Main Point 卢 公 (阜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及破型检测是实 施成品动态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 段,因此应引起管桩生产企业和质量监管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试验;破型检测;型 式检验;裂缝;钻芯法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7—7359(201 4)03—0201—02 0前言 近几年来,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即PHC管桩, 以下简称管桩)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量采用,愈来愈多的显示其 多方面的优点,管桩生产企业也涌现出来。但是各个管桩生产 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工艺又不尽相同,经常出现由于某种主 管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有缺陷的产品进入建筑工地, 将会给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管桩厂内定期确 认检验(型式检验)和施工现场定量抽检,是各级行政部门和检 测检验机构动态控制管桩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而管桩抗弯性 能试验和破型检测又是厂内定期确认检验和施工现场定量抽 检的首选方案。 1 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和破型检测抽样规则 1.1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和破型检测抽样规则 管桩抗弯性能试验是目前控制管桩桩身整体质量比较好 的方法。规范《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B13476—2009)中 型式检验的要求是在同品种、同规格、同型号的出厂检验合格 产品中随机抽取1O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在 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全部合格的10根中随机抽2根进行 抗弯性能试验,再在抗弯试验完成后的经剔凿破型后的1根管 桩分别进行预应力钢筋直径、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螺旋钢筋 直径、间距及加密区长度等项目的检测。在安徽省地方标准《先 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34)和阜阳市“关于 加强我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见”中要求,匪 对 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管桩按生产厂家、规格,对每个工地,每进场 5000m应送单节管桩进行抗弩陛能试验和破型试验。若同一生 产厂家每种规格桩进场不足5000m的,按5000m计。 2管桩抗弯性能试验要点 2.1管桩抗弯性能试验方法 收稿日期:2o14-o4—02 作者简介:卢松(1984一),男,安徽阜阳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工程 师。 P 3 2 1 厂’ 一L一,一一一--一: 一一下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卜一~r== 一一一一 一一卜一一一 —— 二一+一 垒 a !二厂, } / }, 0.3L 0.3L J— 0.2L O.6l 0.2L L 滚动铰支座;5一管桩;6--滚动铰支座;卜支座;8一固定铰 支座 图1 管桩的抗弯试验示意图 检 测 、 试 验 与 钡q 量 技 术 图2 表1 管桩的单节桩长允许偏差 表2 单节桩长㈤ 6 7 8 9 10 12 14 15 16 ±O.5%L(mm) ±30 ±35  ̄40 ±45 ±50 ±55 士60 士65 ±70 安 规范中管桩抗弯性能试验方法有垂直向上、垂直向下和水 平加载法。但考虑到实际操作难度应尽可能的选择垂直向下加 徽 载法,现就垂直向下加载法所使用试验设备及数据采集过程加 建 以介绍,以做到公开、透明、科学、公正。 筑 2.2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及要点 采用是垂直向下逐级加载法,其试验示意图见图1,试验 圈 2014年第3期(总197期) 安徽建筑 过程是:第一步按抗裂弯矩的20%的级差由零加载至抗裂弯矩 的80%,然后按抗裂弯矩的10%的级差继续加载至抗裂弯矩的 10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第二步按抗裂弯矩的5% 的级差加载至裂缝出现,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测定并 记录裂缝宽度;第三步按极限弯矩的5%的级差加载至出现极 限状态的检验标志之一时为止,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 虽 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可用钢卷尺和钢直尺。破型过程中应避免出 现对端板及钢筋的损伤,避免预应力钢筋和环箍的位置的扰 动。而对钻芯检测管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则不得在已沉桩或 沉桩后的管桩桩身上钻取,也不可以在已破损的管桩桩身上钻 取,钻芯机的固定、操作钻取以及磨平机精度都比《钻芯法检测 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要求高。检测单位应考虑 破型检测的目的和必要性,在多方见证人员见证下通过对管桩 端板厚度、预应力钢筋直径及数量、螺旋箍筋直径及间距、螺旋 箍筋加密区长度等进行实地测量。各测量结果应与10G409图 集比较,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桩应该予以禁止继续使用,已 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规范中给出的极限状态检验标志:受拉 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1.5mm;受拉区钢筋被拉断;受压区混 凝土破坏。 2.3以管桩规格为PHC500AB1 25—1 0为例,其实时荷载计算 方案见表1 打入地下的桩应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在检测过程中应进行实时 录像或拍照进行存档,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图2所示为 部分破型后的管桩样品。 管桩抗弯性能试验表明,管桩主要应力位于跨中纯弯段 内,裂缝出现以前跨中界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裂缝出 现后中性轴上移。由此可知要保证最大弯矩中心在支座中心, 管桩长度一定要实测实记,常见单节管桩长度允许偏差见表 2;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台应放在坚实、平整场地上,以保证加载 时管桩均匀受力;试验台及附属加载设备自重也应定期测量校 正;裂缝观测、数值传输采集系统要定期校核验证。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和破型检测原型及过程介 绍,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及数据汇总出试验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 项,根据现行较宽松的国家标准大部分管桩都能满足抗弯性能 试验和破型检测试验要求。由于本地区管桩试验开展应用时间 较短,以及笔者经验、水平有限,希望通过对此试验的介绍能够 给同行及相关部门以参考。 3管桩破型检测试验方法及要点 3.1管桩破型检测试验方法及要点 管桩破型检测可以比较直观的测量管桩的相关技术参数, 但是高强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以及环箍筋之间超强的相互作 检 用力使得破型检测通常不那么容易进行。当确实对其质量有怀 测 疑时,可以进行破型检测,对于管桩结构钢筋的抽检可利用先 试 施工的2m以上长度的余桩经人工破碎后进行检测,若工地没 验 有余桩可利用,则应在工地上随机选取2节桩经人工破碎后检 、 参考文献 [1]1 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 昆凝土管桩【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09. 【3]DB34/T1 198—201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s】. 与 【4]GB/T19496—2004,钻 芷: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测 测。检测钢筋直径时以便于读数,可用数显游标卡尺,检测箍筋 量 技 (上接第167页) 术 力墙相连,但JCCAD计算中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无法考虑剪 力墙的作用,而通过手算的方法有较繁琐,当需要调整桩的布 置还需要重新计算,给工程出图带来不便。 了符合规范的要求,就要假定独立基础平面内刚度无限大,这 是通过对基础平面内节点实行节点束缚来实现的。SAP2000有 限元分析的结果见图2。 加了剪力墙后3c承台桩未出现上拔力,最大反力为 951kN;4C承台桩的最大上拔力为148kN,最大反力为184kN, 均满足要求见表1。加了剪力墙后3C承台桩,最大反力为 3采用SAP2000对设剪力墙的双承台基础 桩的分析 SAP2000是集成化的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可以进行 三维空间整体分析。在SAP2000中建模,实际结构单元用对象 来体现,先定义出所使用的材料性质,再建立结构模型,指定荷 载和属性到对象上;然后进行结构分析,此时程序会自动将建 立的面对象的模型转换成基于有限元的模型;在分析结束后, 2854.51kN;4C承台桩的最大反力为2806.56kN,均满足要求 (见表2)。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SAP2000的分析,对钢结构主厂房支撑下 通过结果数据对模型进行研判,得出合理的结论。在分析建模 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网格划分,如细分的程度,以及处理相交 采用支撑下布剪力墙的方法不仅可以起到联系基础,共同抵抗 水平力的作用,还可以将两个承台桩联合起来共同承担上部作 用,减少钢结构主厂房支撑下的基础桩上拔力,同时也可以减 少地震荷载下的最大反力。 单元的连接等,来做到对象和单元的一一对应。 为了和JCCAD模块进行比对,对SAP2000建立的模型采 取了以下几项假定: ①基础和墙采用SAP2000中厚膜来模拟; 参考文献 …1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o8. ②桩采用直径800的柱单元来模拟与基础采取顶部铰接、 底部刚接的做法,对桩的反力的读取通过柱顶内力来反映; ③短柱采用矩形柱单元模拟,与基础刚接。 在对结构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两点:a.单元的剖分,在此过程 中单元的剖分应要保证柱和剪力墙的节点要共用,基础的剖分 【2】DL 5022—2012,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北京:中国 计划出版社,2012. [3】北京金土木软件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第二版)【M】.北 要经过桩的顶点;b.冈 胜基础的保证,作为独立基础的设计,为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