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古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2023-01-15 来源:星星旅游
1.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古代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文化遗存(人类行为的直接产物):生态遗存(人类行为的派生物、相关物);遗迹和遗物1).遗物: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应有各类打制石器、骨器和竹、木器等。但竹、器易于腐坏,很难保存至今。故旧石器就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最主要的遗物。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种类大大增加,有磨制石器、玉器、陶器、骨器和少量的铜器等。2). 遗迹: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不可移动性的遗存。3).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旧石器时代遗址可分为两类:居址类型和非居址类型.

3.4-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4.4-2 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5.4-3 共存关系: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

6.何为考古遗存?手工制品 (石器、陶器等)遗存 (房址、墓葬、寺庙等)自然遗存 (植物、动物骨骼等) 7.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按地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和“日本考古学”等;时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清考古;内容: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钱币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8.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与地质学: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从地质学中引进的。考古学与古生物学的关系:第四纪的动植物与人类共存,根据生物进化的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断定人类文化的相对年代。考古学与地理学、气象学的关系:环境考古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个考古学分支。利用地理学和气象学知识恢复古代聚落遗址的生态环境、地理状况(河道变迁、土壤情况、植被和气候等)。考古学与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绝对年代:碳十四测年(C14)。成分和性质分析:对陶瓷、钢铁和青铜器成分和含量的分析,如古地磁法、热释光法、钾氩法、铀系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电子探针法、中子活化法。自然科技应用于调查发掘: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照相、航空照相、磁力探测、地抗力探测以及红外线摄影、测量和绘图。在水下考古和悬棺的调查中,常常应用物理学方法和手段。

9.考古学与狭义历史科学的关系:终极目标一致; 二者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证经;修史、补史;改变了历史学研究方法;整合考古学和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多学科合作。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上溯到200万年前。在非洲,我们对人类早期历史的认识甚至上溯到300万年——400万年以前。

10.如何整合?第一、要用全局、整体的观点分析问题,开展综合研究;第二、应当加强考古学与古文字学、文献史学等合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第三、历史研究者应当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力求从考古资料中找到新的闪光点。第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合作,寻找历史研究的新突破口,开辟新领域。在历史研究中要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整合研究,从而推动历史研究的进步。

11.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部落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并依据考古发掘的遗迹做出解释和研究。今天的落后民族正如“活的化石”,我国纳西族走婚习俗就是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婚姻状况的遗留。 独龙族的石器使用

12.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根据人体形态、及其生物学变异和进化,研究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和人种学。考古学利用人类学研究古墓葬,进行性别、年龄鉴定,分析种族和族属。

13.考古学与语言学、古文字学、文学:考古学为古文字学、语言学提供更广泛的研究对象和资料——甲骨文、陶文、金文、石鼓文等。古文字材料,为考古遗存断代,禅释,深化考古学研究。 14.考古学与美术史、摄影:十五世纪,欧洲美术作品是考古学遗存又是美术史研究的对象。 15.美术考古与美术史研究的区别。考古绘图和摄影是考古专业基本技能。 16.考古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 17考古学的发展:一、萌芽期: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关于古典世界古物的发现和记述,

推动古物学的发生。自然科学、尤其是地质学的发展,为古物学注入了科学的养料。对古典世界古物的收集与研究二、形成期:三期说的提出:考古史家一般将丹麦学者汤姆森(1788-1865)对石器、铜器与铁器三时代的划分作为考古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三期说\"也被称为是\"史前学的基础\"、\"现代考古学的柱石\"。地质学论争:灾变论与均变论之争:地壳及其生命的成因起源与变化,是突然瞬间发生的,还是逐渐、连续、缓慢地发生的。法国的G•居维叶是灾变论的主要代表。

均变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C•莱尔。在《地质学原理》中系统地论证了渐进观点,并概括成为一句名言:“现在是了解过去的一把钥匙。” 地质学经过对灾变论的批判,把地质学引向了进化、科学的发展道路,也为早期人类及其人工制品的发现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成熟期:地层学与类型学:

18.石器时代分期:旧石器时代的分期;中石器时代的确认与新石器时代的分期:1892年艾伦·布朗建议“中石器时代”——促进新石器时代的分期研究;新石器时代分期研究:介绍蒙特柳斯对北欧的四分法:以罗马数字表示各期。

19.中国考古学产生的背景:1)金石学研究范围的扩大,显示了新材料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2)五四运动与古史辨派3)中外学者早期考古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诸国英国、俄国、法国、瑞典、德国等学者组成探险队,进入新疆、内蒙、甘肃、宁夏、西藏地区;另外还考察元上都、登封石阙、山东、河南、山西石窟寺和东北的高勾丽墓、还有江苏、四川、陕西古建筑和崖墓。日本学者鸟居龙藏1895、1905和1908年三次进入辽东半岛,出版《南满洲调查报告》多为学者,多有研究报告以外文发表,文物多运往国外。4)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20.中国考古学的诞生: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2、安阳殷墟的发掘,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1931:安阳后岗三叠层;3、考古学与古史的重建:1)、殷墟的发掘与商代晚期文化的确立2)、二里岗文化与早商文化3)、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

21.殷墟发掘的意义:殷墟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殷墟的发现与发掘,“二重证据法”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新史学的开端。向世界揭示了高度发展的青铜文明,也为寻找商文明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2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指存在于一定时期,分布一定地域、从本特征相同的古代实物遗存集合体,用以表示类似族的人们共同体及其创造的物质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的、精神的东西的总和。指存在于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特征的实物遗存的共同体。

23.考古学文化的三要素: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特征:在实物遗存中可以观察到的,一群具有明显特征的类型品,它们是经常的、成群的、出现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层中

24.考古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考古学文化的共同体实际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是因为内外部发展动力的客观存在与推动作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25.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来命名:彩陶文化、绳纹文化、细石器文化。(往往使文化概念不清、范围扩大)小地名命名;以首次发现地点:仰韶、马家窑文化等;以最典型遗址的发现地点 :1972磁山;1977裴李岗(所谓典型遗址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不断发展);以族别命名: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楚文化(时代较晚,必须搞清文化创造者所属的族);以大地域命名,如印度河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等;以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来命名:彩陶文化、绳纹文化、细石器文化。(往往使文化概念不清、范围扩大); 由于历史上存在着命名方式的不统一,所以一个文化往往有不同的命名。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它们是以地名命名的,同时又都含有彩陶,因此又可称之为 “彩陶文化系统” 江苏江宁“湖熟文化”(地名)同时又属于江南几何印纹硬陶文化(文化特征),几何印纹硬陶又可能是吴越文化(族名)的一个组成部分。

26.命名原则:国际惯例:考古学文化大多数是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的遗迹的小地名为名;成熟的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条件: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的特征;同一类型的遗址最好发现不止一处;必须对这一文化的内容有相当充分的认识

27.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发现于法国,2000-500万年。(云南开远古猿牙齿化石,约800万年)。 拉玛古猿:发现于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处,1400-800万年。(云南禄丰发现拉玛古猿头骨,1000万年)。 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南部, 500-100万年。是古猿到人的过渡类型。(云南等地也有发现)。

能人:东非等地发现一些粗糙石器与南方古猿化石共存,此种南方古猿(纤细种)称为“能人”。是古猿向直立人的过渡形态(“猿人”)。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化石。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南方古猿化石1924年首次发现,到90年代有5个种:非洲种、阿法种、粗壮种、鲍氏种和埃塞俄比亚种; 非洲种和阿法种属于纤细型;其余3个种属于粗壮型;1994年,440万年前南方古猿始祖种由美国古人类学家怀特等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发现,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直接祖先。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4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员。

直立人:会用比较大的工具类;最早会用火的人类;最早离开非洲迁徙到欧洲和亚洲的人类

旧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二、三百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在欧洲,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还划分出了一个过渡阶段,即中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开始诞生,并向现代人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时期的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属古人类(化石人)范畴。

旧石器时代时间与地质上的更新世大致相当。这一时期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也有骨器和木器,多居住在洞穴中,过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生活。

28.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分为遗体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形成: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生物体得到埋藏,免受外界的风化和破坏;此外,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要发生石化作用——填充作用、交替作用、蒸馏作用;埋藏:原地埋藏、搬运埋藏;地点:洞穴、向阳、依山傍水

29.石器:旧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主要为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这时期陶器尚未出现。旧石器就成了最能反映当时人类采集、狩猎等经济活动的工具,也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最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遗迹

30.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遗迹种类较少,有居住遗迹(生活面、房址)、用火遗迹(如成堆的灰烬及其包含的炭屑、烧骨、烧石、烧土等)、狩猎时挖掘的陷坑(井)埋葬死者的墓葬等。遗迹、遗物集合体。 31.遗迹: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分为两类:一类为居址类型,可细分为洞穴遗址、岩棚遗址、旷野遗址等。另一类是非居址类型,包括肢解猎获物的屠宰埸和石器等工具制造埸等。

32.旧石器的清洗:清洗时可先将石器放在水盆内浸泡,待所附着的泥土松软后,用毛刷轻轻刷去晾干即可。必要时,可将石器放在水或溶有清洁剂的水中,然后用超声波振荡器平稳振动,使附着之泥土或污垢脱落。器物编号的内容应包括有发掘出土年代、遗址或地点代号、工区或探方号(如没有分工区或没有划布探方或略去此项)、层位号、出土石器序号等。

33.标本的观察:<1> 对碎屑的观察。碎屑是人类剥落石片或加工石器的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石质碎片(1CM以下者)。碎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制作石器的过程和特征。根据碎片的形状和特征,可判别不同的打击或加工修整方法。根据碎屑集中分布地点情况,可判断遗址中石器制作的具体地点。把剥落下的石片、碎屑和剩余的石核再拼接起来,恢复到石料的原状,可再现石片生产的全过程。<2>对石片和石核的观察。主要观察台面、 背面和劈裂面三个部位。观察石片、石核台面和打击点的特征,区分出自然台面、打击台面和修整台面,并进行分类和记录。观察石片劈裂面(阳面)半锥体、锥疤、辐射线、同心波纹等人工石片特有的痕迹,了解打片的方法和技术水平。观察石片背面的变化了解剥片的过程。在未经修理的石核上剥下的石片,背面往往原石料的自然面;在多次剥落石片后的石核上再次剥片,背面上往往留有凹陷的原石核阴面等。

34.标本的分类:依据原料分类;依据制法的分类;依据形状、功能分类 35.我国常见的旧石器类型: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

36.标本的测量:石片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 石片长:由顶端的打击点向尾端引直线,再由尾端点向此直线引垂线,该垂线的垂足与顶端间的距离即为石片长。<2> 石片宽:垂直于石片长的两侧最大距离。<3> 石片厚: 石片劈裂面与背面间的最大距离。<4> 石片角:通过打击点台面与劈裂面石片轴间的夹角;石器标本的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 石器长:石器的长轴或与长轴平行的最大距离。<2> 石器宽:与石器长垂直的最大距离。<3> 石器厚:石器主平面与相对另一面间的最大距离。<4> 石器刃角:两面刃石器以刃缘的某一合适点为顶点的两刃间的夹角;单面刃石器则是修理痕迹最远点向刃缘延伸与背面的夹角;尖刃角,则是以尖刃两侧修理最远点延伸至尖顶构成的角。

37.标本的统计:标本的统计数据一般通过表格来计算和分析。每一文化层或遗迹单位应有一张统计表,内容包括有原料分类、加工技术分类、器型分类、测量值等。统计的标本数量一般应在100件以上才具有

一定的意义,数量太少则误差率。

38.旧石器时代与地质年代:由于人类是从第四纪开始出现的,第四纪地质学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最为密切。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柴尔德指出:“实在说来,如果史前考古的一个根基是古代史,则另一个根基必然是地质学”。首先,史前时期、特别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本身的遗骸及其文化遗存,大都埋藏在第四纪的堆积之中。其次,由于史前人类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是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征的。地层单位:宇、届、系、统、阶;地质年代 :宙、代、纪、世、期 39.“第四纪”: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德努瓦耶所创;1881年,第二届国际地质学会正式使用了“第四纪”一词,以代表地球发展史上最近的一个时期。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第四纪地质学同考古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40.黄土是更新世时最主要的土状堆积。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地带,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9.3%。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北方,界于北纬34°~45°之间,呈东西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覆盖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黄土总面积的4.9%;黄土的沉积厚度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以黄河中游最厚,特别是陕西的泾、洛河流域,可达180~200米左右,构成著名的黄土高原。黄土的岩性成分,主要是黄色粘土、粉砂、细砂等,区域性变化不大;垂直节理发育,常成几近直立的陡壁,但无明显的层理变化,其间常夹的埋藏土和石灰质结核;组织结构松散,很容易粉碎,遇水易崩解。黄土成因:“风成说”和“水成说”。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刘东生先生:“风成说”① 午城黄土(300-100万年)时代为更新世早期。标准地点位于山西隰(xi)县午城镇,故名。多出露在黄河中游的泾、洛河流域及山西东南部的隰县一带等地。其岩性特征为:土色较红、粘土较多、土质较硬;堆积较薄,所含砾石及砂极少;动物化石有长鼻三趾马、三门马、中国貉等。

41.离石黄土:标准地点在山西离石县陈家崖村附近: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分布范围西起甘青,东到山东,南达秦岭, 北至长城沿线。直接覆盖在午城黄土之上,顶部被马兰黄土所叠压,或直接裸露于地表。下部土色较红、粘土较多、土质较硬,但埋藏土一般较薄、间距较小。包含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丁氏鼢鼠等, 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100-20万年)。上部离石黄土的土色为棕黄色,土质亦较硬,有5~6层埋藏土;埋藏土的土层较厚、间距较大。包含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方氏鼢鼠等,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20-5万年)。

42.马兰黄土:标准地点在北京西山斋堂马兰村附近,故名。马兰黄土比离石黄土分布更为广阔。其岩性特征:土色一般呈淡灰黄色,含有较多的粉砂或细砂;土质较为松软,遇水易崩解;无明显层理变化,垂直世理发育, 包含有黑神褐色的埋藏土(黑垆土)。所含动物化石一般石化程度不高,常见的有赤鹿、斑鹿。 安氏驼鸟等。时代为更新世晚期。

43.早更新世动物群:以1955 ─ 1957年在广西柳城风山区新社冲楞寨山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巨猿、猩猩、硕箭猪、果子狸、小种大熊猫、豪猪、豹等。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1> 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嵌齿象等。<2> 出现了早更新世的新属种,如先东方剑齿象、小种大熊猫、桑氏鬣狗、小型貘、云南马等。<3> 有一定数量的现生种,如豺、果子狸、豹、猪等。<4> 绝种动物约占80%左右。

44.中更新世动物群:以柳州笔架山洞穴中出土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巨猿(体型较大)、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弥猴、爪哇豺、剑齿虎等。<1> 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嵌齿象、剑齿象等。<2> 有一定数量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桑氏鬣狗、先东方剑齿象、云南马等。<3> 出现了中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巴氏大熊猫、中国貘、中国犀等。<4> 现生种的数量有所增加,有猪、水牛、鹿、山羊等。<5> 绝种动物约占70%左右。

45.晚更新世动物群:以1958年在广西柳江新兴农埸通天岩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中国貘、马、水鹿、斑鹿、赤鹿、猪、水牛、山羊。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1> 不见第三纪和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2> 有一定数量中更新世的典型属种,如中国鬣狗、中国犀、中国貘等。<3> 出现了晚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普通种大熊猫、最后鬣狗、赤鹿等。<4> 现生属种的数量明显增多,有猪、水牛、山羊、苏门犀、果子狸等。<5> 绝种动物约占44%左右 46.更新世分期:依次称为“泥河湾期”、“公王岭期”、“周口店期”和“马兰黄土期”。早更新世:泥河湾期;中更新世早期:公王岭期;中更新世晚期:周口店期;晚更新世:马兰黄土期;泥河湾期。以由砾石、砂、泥灰岩及粘土构成的河湖相堆积为代表。

47.3个旧石器地点:山西南部的西侯度和位于泥河湾盆地里的小长梁、东谷坨。埋藏环境表明当时人们是沿着湖滨、河岸活动的;公王岭期:地层以 “午城黄土”为代表,标准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公王岭动物群中有一批过去未曾在秦岭以北发现过的南方种类,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貘、中国爪兽、毛冠鹿和苏门羚等,它们带有很浓的南方色彩,这表明当时华北的气侯比较温暖、湿润,至少蓝田地区的气侯具有亚热带的特点。公王岭期的人类活动遗迹除蓝田外,还见于山西南部的河等地。从埋藏环境看,当时人们似乎更多地活动于河谷地带;周口店期:标准地点是北京人遗址,属洞穴堆积。

48.人类文化:A.最早的人类和文化(距今300-100万年)早更新世人类文化地点现有25处,淮河流域较集中。旧石器时代早期最早阶段的地点可确认共4处,即山西省西侯度文化遗址、云南省元谋人遗址、河北省北部的小长梁和东谷坨旧石器地点。西侯度遗址:180万年;元谋人:170万年前;河北阳原东谷坨(距今100万年);小长梁(距今135万年);B.晚期直立人及其文化(距今100-20万年):蓝田人:100~50万年;北京人:70~20万年,北方代表性文化;山西芮城匼(ke)河文化:60万年;湖北郧县人:80-100万年;贵州黔西沙井观音洞文化:与北京人同时,南方代表性文化,南方最大文化遗址;安徽和县人;20-15万年。蓝田人及其文化:1963、1964年,陕西蓝田陈家窝和公王岭。公王岭较为完整的头骨,距今98万年或110-115 ;陈家窝完好的下颌骨距今53万年或65万年。石制品。公王岭13件,方法为砸击法;可能用火。

49.石器工艺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首先,对原料的特性了解并相应采取有效的打制方法。发明了砸击法,充分地利用了脉石英;其次,器形稳定,如三棱大尖状器、手斧、石球和好几种刮削器和尖状器。在后期,进步类型如雕刻器和石锥等。

观音洞文化:1964年发现于贵州省黔西县,3000余件石器,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石片用锤击法产生,少数可能用碰砧法产生;大部分石器用石片加工而成,尺寸一般较小;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兼有端刃刮削器、砍斫器、尖状器,还有少量石锥、带凹口刮削器和雕刻器。与北京人石器传统有差异和共同性。

50.和县人:1980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龙潭洞堆积层中。头骨保存完好,是我国目前所见的直立人头骨中最完整的一个标本。形态特征和北京人相似,是直立人中最进步的典型。出土石器、成批的骨角器、烧骨、灰烬和大量的碎骨,伴出动物化石40多种。距今20万年以前,是我国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晚期直立人。

51.C.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特征及其分区:1.两大文化成就:制造石器(石片石器、单面刮削器为主,不同于欧非州以石刻石器、砍砸器为主的技术系统)。-用火和管理火。2.三大文化区:第一文化区,属旷野型遗址。“大石片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系统”。以西侯度和匼河文化为代表。第二文化区,洞穴遗址发达,也有旷野遗址。“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以周口店第一地点为代表。第三文化区,以洞穴遗址为主。分布于西南,如黔县观音洞遗址。石器个体大小悬殊,类型多但不固定,且多数有较细的加工。 52.C.早期智人体质特征:比直立人脑壁厚、脑容量大,大约在1300cc以上。幼儿成熟期延长,与生命成正比。已显示出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但作为人种尚未最后形成。

53.D.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石器制作技术有显著的进步,较多地采用了间接打击法、二次加工普遍,工艺较精细。加工规范化、类型多样化、用途分工也较明显,形成一定特色。表现出对早期文化传统的继承性

54.晚期文化特征:距今约5~1.2年前,更新世晚期后一阶段晚期智人,石器制作沿用直接打击法外,发明间接打击法;细石器工艺的出现,在骨器和装饰品制作方面, 开始使用刮、磨、钻孔等新技术。缝兽皮,制作衣服,采集和狩猎业都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捕鱼业可能已成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组织方面── 氏族公社时期。中国境内人骨化石均属蒙古人种。洞穴×半地穴式房屋,有灶坑。公共墓地——赤铁矿——原始宗教。文化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遍布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漠河、呼玛十八站和嫩江流域的昂昂溪。旧石器文化还向西扩展到青藏高原。在西南和华南,分布范围也明显扩大,台湾省发现了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表明人类由大陆向沿海岛屿的迁移逐步频繁。

55.山顶洞人:1930年,裴文中主持,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3个完整头骨和其他,至少代表8个个体。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属于蒙古人种。头骨形态不完全一致。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56.文化遗物: 石器总共25件,延续了北京人的制作工艺。骨针,残长82毫米,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1件赤鹿角,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掌握了钻孔技术,能两面对钻。磨制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打下了基础。用赤铁矿粉末染色,使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装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已经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57.晚期智人共同特征:脑容量增加,1300-1500ml;脑动脉分支接近现代人;颅骨变高、颅壁变薄、头骨最大宽度上移、吻部后缩、牙齿变小。称为“原始蒙古人种”。

58.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经济状况:石器工艺的进步,狩猎的发展——弓箭代替了石球;高级阶段的采集—镰刀、磨盘;工具多样化,骨角品大大发展。多种装饰品出现,原始审美观念产生,骨针的出现标志着服装的出现。弓箭和磨制技术的出现预示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居住:洞穴,建筑房屋(阎家岗遗址2座动物骨骼、象牙、鹿角和兽皮的房址)分布范围大为扩展,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增强。

59.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分布:以华北区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陕西、山西、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山东等省区。环境:华北区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属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特征: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重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器的基本类型是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具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较少。一是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北京周口店等地的华北北部文化区。二是以晋、豫、陕交界地区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南部文化区。分布: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区等。环境: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特征: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成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修理一次成形;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分布: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区等。环境: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特征: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成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修理一次成形;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手斧:因其形似斧且便于手握而得名。手斧通常是一种石核工具,但时代较晚者也有用石片加工的。手斧的基本形状呈梨形,即一端略尖,一端略圆; 两面大部分经过加工,而圆的一端常保留原石料自然面以便手握。手斧虽形似斧,但“手斧是多用途工具,被用来挖掘根茎、加工木头、刮兽皮、宰杀、猎物和割剥兽皮等。手斧起源于东非的旧石器早期文化,后向欧洲和南亚东南亚扩散。

60.“细石器”,是用间接打击法从细石核上剥落的 细石叶加工而成的细小石器。<1>原料:用于制作细石器的原料一般均硬度较大,质地细腻。细石器原料主要有燧石、火石、硅质岩、石髓、水晶、玛瑙等。<2>细石核:形体多较小,有圆体和扁体两大类。圆体石核主要有棱柱状、锥形;扁体石核主要有楔形和船底形等。

61.关于石叶细石器技术系统的起源与传播问题:阿尔丹河流域的埃加茨遗址和乌斯奇.米里遗址,在25000 ─ 20000年前,已出现了典型的楔形石核,捷尔夫奈.特罗依茨卡亚遗址更早到26000 ± 200B.P;在贝加尔湖附近的依格奇斯基.劳古Ⅰ遗址中,细石核的出现也早可到23700 ± 100B.P。

6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研究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的,大致经历了早期探索、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上的分期结果不尽一致。目前,一般把中国新石器时代划分为:初期:约公元前10000〜前8000年;早期:约公元前8000〜前5000年——裴李岗时代;中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龙山时代

6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研究也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的,同样经历了早期探索、初步形成、确立发展等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上,分区研究的结果及深入程度有所区别。

64.分期、分区研究的意义: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在考古学及历史研究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有利于文化发展谱系亦即时空框架的建立,为各种理论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其次,能够充分展现人地关系以及文化的复杂性与不平衡性、多样性与互补性。最后,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中国新石器文化多元及相互作用的发展特点,进而揭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65.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初期:约公元前10000-8000年,北方地区,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距今9700——105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南方地区: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1.2万年以前,属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的栽培稻,甚至有可能更早。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出土晚期“智人”牙齿1枚,石器243件,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未见陶

器。碳14测定: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距今为14000年,中层距今15300年,下层距今16600年。黄河上游地区——甘青地区:距今4200-3900年:齐家文化;距今5300-4200年:马家窑文化;距今7000-5300年:仰韶文化早中期;距今7800-7000年:大地湾文化

66.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8000-5000年,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 ,黄河流域: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67.中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5000-3000年,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68.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3000-2000年,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中游;王湾文化和陶寺文化;黄河下游: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兴隆洼文化: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为代表,另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辽宁阜新查海和沈阳新乐等。兴隆洼遗址可分早晚两期。早期聚落布局规整, 房址分8 排, 每排约10 座左右。早期房址均在环濠包围之中, 是同濠沟一起规划和建设的。所有房址都是圆角长方形或接近方形的浅坑, 没有发现门道。室内面积多为50~ 80 平方米, 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中单间房屋平均面积最大的一处。中间的两座房址更大, 达140 余平方米, 并且占据了两排的位置, 室外的空地也比较大。这很明显是以两座大房屋为中心的凝聚式统一体的聚落形态。河南地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大地湾文化:首次发现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村大地湾遗址,年代距今约7800—7400年;盛行红陶、彩陶;房屋为圆形、椭圆形半地穴式;墓葬多长方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在灰坑窑穴中发现黍、油菜籽等农作物;大地湾遗址第一期被命名为“大地湾文化”,遗址较晚阶段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遗存;马家窑文化:得名于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过去曾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或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它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到庙底沟二期,并延续到了客省庄二期早段。距今约5300—4200年。马家窑文化,得名于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过去曾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或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它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到庙底沟二期,并延续到了客省庄二期早段。距今约5300—4200年。 69.马家窑文化:陶器特征:陶色:以红陶为主,次为橙黄陶和灰陶;纹饰:多附加堆纹和绳纹;彩陶:较为发达,有黑、红、白三色,多几何图案,如条带纹、旋涡纹、网格纹、锯齿纹、波浪纹、三角纹及变体蛙纹。器类:壶、罐、瓶、钵、盆、杯、瓮、豆等;马家窑文化的经济形态: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和狩猎。农作物主要是粟,在马家窑类型的东乡林家遗址的窖穴及居址的陶罐中发现有粟。属于马厂类型的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中,不少墓葬内的陶罐中也装满了粟。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不少家畜骨骼,有猪、狗、牛、羊、鸡等等;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如鹿、野猪、羚羊、河狸、田鼠等。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发现有贝,包括海贝以及一些仿制的石贝和陶贝。这些海贝应因交换而来。马家窑类型的居址和墓葬形制:居址:平面呈圆形或方形,建筑形式以半地穴式较多,而地面建筑较少;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少数有木棺,葬式仅见仰身直肢,有一次葬和二次葬。

70.齐家文化:得名于1924年发掘的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这一文化命名,最先由裴文中先生提出。它是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距今约4200~3900年。齐家文化可分为两个类型:甘肃中部以永靖县大何庄、秦魏家遗址为代表的“大何庄类型”,它受到东部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影响;甘肃西部、青海东部以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为代表的“柳湾类型”,它继承了半山类型的因素。齐家文化墓葬:以竖穴土坑为主,葬具有长方形木棺和独木棺。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屈肢葬、侧身葬、俯身葬、二次葬较少。合葬墓有成人合葬,也有成人与儿童合葬,或者儿童与儿童合葬,其中以成年男女合葬墓较为普遍。男女合葬墓中从葬式可以看出,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显示出男子为中心,女性居于从属地位的现象。随葬品数量悬殊,少者一两件,多者可达上百件。此外这一时期发现很多殉葬墓。

71.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农业、畜牧业被视为新石器时代的四大基本特征,这种认识的形成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近年,人工建筑与纺织等也开始被列入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的范畴。 72.旧石器时代特征:技术、打制石器、木质骨质工具、聚落形态、季节性聚落与迁徙、生存模式、采集狩猎、社会组织、群居

73.新石器时代早期特征:技术、磨制石器、陶器、刻骨器、木制品、聚落形态、永久性定居生活、经济形态、农业、社会组织、部落

74.早期陶器工艺特点:1、全部采用普通易熔粘土为原料,一船为就近取材。2、几乎全部为夹砂陶,泥制陶极少,夹砂陶陶胎中以夹石英砂粒为主。3、成型方法均为手制法,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等。

4、胎壁普遍较厚,最厚者达2厘米以上,如甑皮岩出土的夹砂陶片最厚者达2.6厘米;胎壁厚薄不匀,内壁凹凸不平。5、未发现陶窑,采用“堆烧法”烧制;烧成气氛控制不佳,烧成温度很低,大致在600—800℃之间,陶器质地松软,吸水性强,器表颜色斑驳,深浅不匀,多为褐色或红褐色、灰褐色、黑褐色等。 75.新石器时代起始标志的意见分歧:有关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先后形成了磨制石器说、陶器说、农业说等传统观点。最近,又有学者提出了居住建筑说这一新认识,并一定程度地支持了磨制石器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突出表现,首先在于居住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斧、锛、凿等木工类磨制石器及长久性人工建筑随之普遍出现。而平原地带的定居又引发了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76.墓葬形制分类:岩洞墓:就是指埋葬于天然岩洞中的墓葬。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一些地方仍较流行。堆土墓:是指以地面堆土方式构筑墓室的墓葬。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分有圹和无圹两种。竖穴土坑墓:就是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墓葬,平面多为长方形。广泛流行于北方及南方一些地区。土洞墓:就是先挖竖穴土坑墓道、再在墓道底部一侧挖出横穴墓室的墓葬。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积石墓:就是利用天然石块在地面上迭缝垒砌而成墓室的墓葬。多分布于东北地区。

77.埋葬方式分类:按照墓穴埋葬人数,可分单人葬与合葬。按照墓穴埋葬人数,可分单人葬与合葬。按照墓穴埋葬人数,可分单人葬与合葬。

78葬具形式分类:陶棺,亦称瓦棺或瓮棺,即以陶器作为葬具使用,是最早出现的葬具形式。石棺:即以石材垒砌而成的葬具,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地区的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木质棺椁,即以木材制作的葬具,流行地区较广。木椁较为少见,仅在山东地区明确有所发现。

79.史前随葬习俗:随葬现象是重要的埋葬习俗之一。按用途可分装饰品、生活用具、生产用具、礼仪用品及家畜等。所谓饰终,就是对死者进行最后一次绘身。史前墓葬中一些头骨上发现的涂朱或涂黑现象,可能就是饰终习俗的残存证据。

80.葬俗的起源:一般认为,葬俗的出现于人类思维逐渐发达及原始宗教、尤其是灵魂与祖先崇拜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随着思维的发达,人类开始探索睡眠与做梦、生病与死亡等复杂的生理现象,逐渐形成了不死的灵魂及鬼魂观念。在探索生殖奥秘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生殖及祖先崇拜现象。埋葬死者的现象即应是亲情及这些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大约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阶段。一、氏族公共墓地原则:公共墓地是氏族制度下的重要埋葬原则。这一原则规定,同一氏族墓地,只能埋葬本氏族成员。即便是夫妻双方,也因氏族外婚制而不能合葬或埋葬于同一墓地。二、墓葬同向原则:墓葬方向一般是指死者埋葬时的头向。墓葬同向原则就是指同一氏族墓地中的墓葬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可见日出方向、日落方向、高山方向、水流方向等,也有因性别而不同向者。

81.文明与文明时代:所谓文明,就是指文化的发达程度。“文明” 一词成立的基础在于比较,文明的种种含义就是相对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文明时代则是相对于野蛮时代而言的,文明起源通常也是指人类社会如何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82.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文明是社会文化程度的综合表现,包含多种因素。文明起源首先应是指这些因素的发生过程,亦即各种文明要素的起源及有机集合过程。人们或以城市、文字、青铜器和礼仪性建筑,或以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划分出两类不同的文明构成要素。这两类文明要素可分别以物化形态和社会形态来概括,两者在逻辑关系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则不容忽视。

83.柴尔德:文明社会的诸“要素”:1、城市2、金属冶炼3、文字4、礼仪5、远程贸易6、全日制劳动分工7、剩余产品的集中8、分层结构9、算术、几何与天文学10、国家组织

84.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文明的形成不等于文明要素的起源。文明时代的基础是超越血缘关系的阶级,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高度概括。因此,文明的形成标准应当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表面上,文明的形成标准似乎等同于社会形态要素,其实不然。前者是结果,而后者是过程。过程与结果之间虽有联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或者说过程并不等于结果,结果也不等于过程。

85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探索:古代的城市基本都拥有城垣设施。因而,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确认,便引起了城市起源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涉及城市的判断标准,以及城市的起源于形成时间。目前,早期城市形成于龙山时代的观点比较普遍。其他观点则在形成时间上或早或晚。关于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其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勿需置疑。进而,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早期城市的商品经济因素并不突出,但却是社会财富的聚敛与消费中心。

86.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城市起源与国家起源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国家是在氏族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有关国家形成时间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传统上,一般是把夏代作为早期国家的形成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早期国家形成于龙山时代,少数学者甚至提早到仰韶文化时期。

87.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除文明要素与形成标准外,文明起源还涉及时间、地域和起源模式等具体问题。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时间基本等同于国家,起源地区则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在起源模式方面,独立发生说逐渐取代了外来说,并先后形成了中原中心辐射论和多中心起源论等观点。其中,多中心起源论的观点较为可观,目前也比较流行。

88.居住革命及其意义:居住革命就是指基于居住方式转变而导致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居住方式转变一则涉及天然穴居到人工建筑的根本性转变,二则涉及居住地的根本性转移,从而实现了阶地平原地带的长期定居。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因建筑需要而导致了石器与木加工技术的全面创新,用于砍伐加工木材的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石器粉墨登场,人工聚落迅速发展。其次,长期定居有利于观察实践,有利于经验积累和创造发明。再次,在特定地区,居住革命奠定了第二次革命的基础,进一步引发并促进了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89.农业革命及其意义:农业革命就是指由于农业的发生而导致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首先,农业生产的时间与能量付出,在定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化了领域观念。其次,随着季节性或完全性剩余产品以及劳动分工的普遍出现,生产、分配与管理的社会权力需求增大。再次,农业经济大大增加了战争的诱因,防御性聚落随之普遍出现。

90.城市革命及其意义:城市革命就是指城乡分化及其进一步引发的重大社会变革。城市革命不是居住革命的简单延伸,核心内容则在于社会结构变革。大量非农业人口的聚居,不仅彻底打破了血缘组织结构,而且必须控制相当的乡村聚落以获得必要的食物供应。社会管理机构随之趋于专门化和复杂化,以城市为核心的早期国家逐渐形成。

91“城” 与“国” 的关系:在古代社会中,城与国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汉字的起源方面,也表现在古人对国家的认识理解方面。国字的原始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城而有其形,即城是国字形成的核心因素。 《周礼·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六书故·工事二》则云:“城郭之内曰国,四境之内曰邦。”显然,“城” 是国家的象征及核心所在。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第一,具有以王权为核心的权力结构特点。王权既是政治权力的集中代表,又是各种权力系统的平衡器。第二,王国的社会基础仍然是部落或部族。第三,礼制是等级制的规范化与秩序化反映。第四,世袭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继承制度。第五,军队作为对外以及统治工具已经存在。军队的构成主要是军事贵族和职业性军人,而战时大量的普通战士则可能以农为兵、寓兵于农。

92.原史时代的涵义:“原史” 就是以文字及文字制度为基础,在史前与历史时代之间所划分出的过渡阶段。欧洲学者赋予原史一词较为复杂的涵义。既可指本民族的传说历史,也可指为周围进步民族文献记载所涉猎的后进民族历史。原者,初也;史者,文字历史也。把原史时代限定在史前时代向成熟的历史时代之过渡阶段,似乎比较合适。所谓传说,多应是特殊记录方式下的历史传承结果,而直接的记录结果却很容易被历史所淹没或者尘封。

93.中国原史时代及其特征:中国原史时代大致从五帝时代(约当龙山时代)到西周灭亡。社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化、军队的出现、王权的形成、父系家庭、世袭制等。历史传承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和宣扬民族历史、神化英雄人物、文字与文字制度初步形成等。

94.中国原史时代分期:中国原史时代的社会发展特点及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其间也存在着一些阶段性的特征差异,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当龙山时代,中期约当夏及商代前期(盘庚迁殷之前),晚期约当商代后期至西周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基本都是在原史时代消亡的,说明原史文明可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与百家争鸣,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国原史文明的结构性缺陷,因而没有成为“失落的文明”。

95.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三大阶段邦国时代(龙山时代);王国时代(夏商周三代王朝);帝国时代(秦汉以至明清)

96.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命名:二里头文化遗存1953年最早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1956年在郑州洛达庙发现了同类遗存,并名之为“洛达庙类型”,从1959年起对偃师二里头的同类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鉴于它在文化面貌上的典型性,从1962年起将此类遗存更名为“二里头类型”,后来探索范围进一步扩大,此类遗址在豫西和晋南地区发现很多,从而证明它是有别于商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即“二里头文

化”。它包括两个类型,即以豫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和晋南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考古发掘表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中心是河南省中西部的郑州、洛阳地区以及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临汾地区。向西进入关中地区东部今陕西境内,以及丹江上游,南及豫鄂交界地带,东至豫东开封地区。目前二里头遗址共发现约250处,其中经正式发掘者50余处,主要遗址:河南的偃师二里头、巩县稍柴、郑州洛达庙等,陕西的华县南沙村、商州东龙山等,山西的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遗址等;二里头遗址是核心。二里头文化陶器总体特征:流行夹砂、泥质灰陶,一、二期陶色较深,三四期陶色较浅;一、二期主要纹饰为绳纹、篮纹,少量方格纹,三、四期以后主要为绳纹,基本不见篮纹和方格纹。陶器形制的演变:中腹罐、圆腹罐、深腹盆、甑、盉、爵、大口尊、鼎、三足盘演变的脉络较为清晰。二里头文化年代: 19th 中期 – 16世纪中期BC。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 从1959—199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41次发掘,发掘面积约3万平方米,揭露宫殿(宗庙建筑)2座,各类房屋建筑50余座,祭祀建筑5座,青铜冶铸作坊1处,墓葬300多座,陶窑10余座,水井、窖穴、灰坑等800多处,出土大量的陶器,以及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等。除此之外还勘探出规模不等的建筑基址30余处。二里头文化墓葬:

A类 大型墓1座,面积大于20平方米,仅见于2号宫殿基址之上,5.3*4.3米,有生土二层台,填土经层层夯打,这是夏商时期大墓的一个典型特征,填土中发现残漆匣和狗骨架,随葬品被盗;B类 中型墓,面积2平方米左右,墓底铺朱砂,一般发现板灰,有木棺葬具,随葬青铜礼器或玉器,精致陶器;C类 小型墓,面积1平方米左右,一般无葬具,仅随葬少量陶器或无随葬品;另外,在东下冯遗址还有一些窑洞墓,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些乱葬坑;青铜器:容器、工具、乐器、兵器、装饰品等;大型专业青铜冶铸作坊出现,铸铜技术较龙山时代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已经开始铸造大型青铜礼器。内、外范结合技术,以及合金配比技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仍据有一定原始性:胎薄、错范、范缝清晰、补铸、纹饰简单。玉器:主要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种类包括生产工具、礼仪用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刀、镞、铲、凿、纺轮;礼仪用器:璋、钺、戚、圭、戈、柄形器;装饰品:镯、环、坠饰以及绿松石串珠等;农业:稻谷、麦子、大豆、高梁、粟

97夏代历史的考古学探索:20世纪2、30年代,由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和山东历城县龙山镇的发掘,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得以确立。30年代徐中舒提出仰韶文化为夏文化说(《再论小屯与仰韶》),得到丁山、吕振羽、翦伯赞等学者的赞同。50年代范文澜提出龙山文化为夏文化说(《中国通史简编》)并得到部分学者赞同。20世纪8、90年代,由于偃师商城发现部分学者对夏文化的认识有所改变,使原来针锋相对的两种主要观点有所靠拢。李伯谦提出“后羿代夏”的问题,赵芝荃提出“新砦期”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几种观点:1.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王湾类型)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皆为夏文化;(李伯谦)2.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一至三期为夏文化;(赵芝荃)3.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为夏文化,河南龙山与新砦期皆不是夏文化;(邹衡)

98.二里头文化历史意义:“中国”诞生于二里头时代:随着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的崛起,华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时期进入了“一体的王朝”时期;二里头文化的社会与文化发达程度,以及前所未有的强势扩张和辐射态势,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时代的标志性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99.商文化的分期:“两期说”“三期说”“早商文化的内涵”早商文化(16B.C-1400B.C)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中商文化(1400B.C-1300B.C)小双桥遗址-洹北商城-邢台商城;晚商文化(1300B.C-1046B.C)殷墟文化。早商文化分布:二里岗下层早段:商文化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在郑州——洛阳——晋南一线;二里岗下层晚段:商文化势力扩张:北到冀南磁县(下潘汪)、南到长江北岸(盘龙城)、东到豫东(鹿邑栾台);二里岗上层时期:势力进一步扩张:向西推进到关中地区的耀县、铜川一带,向东突入原岳石文化分布区,覆盖了豫东、鲁西南地区,甚至到达鲁中南地区;东南方向势力到达江淮地区;向北重返太行山东部地区(藁城台西);

100.殷墟文化分期:殷墟是晚商时期的都城,殷墟文化遗存是晚商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常常将“殷墟文化”与“晚商文化”二者等同视之。据碳十四测定(参照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殷墟文化年代范围大致从公元前13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叶。 董作宾:殷墟甲骨分期: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禀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邹衡:殷墟文化分期:一期:相当于甲骨第一期以前,或属盘庚、小辛、小乙时代;

二期:相当于甲骨第一、二期,即武丁、祖庚、祖甲时代;三期:相当于甲骨三、四期,禀辛、康丁、武

乙、文丁时代;

四期:约相当于甲骨第五期,即帝乙、帝辛时代; 安阳队:殷墟文化分期: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早期;二期:武丁后期、祖庚、祖甲;三期:禀辛、康丁、武乙、文丁;四期:帝乙、帝辛

101.关于夏商分界与界标:“郑亳说”认为二里岗下层早段特征接近豫北先商文化,在黄河以南分布地点较少,为灭夏前的阶段;二里岗下层晚段,分布范围扩大,覆盖了郑州地区以及原夏人的居地,这种文化上的扩张应该是“商汤灭夏”的表现,因此二里岗下层早、晚段之间应该是夏商分界。 102.早商城址,湖北盘龙城,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焦作府城:

103.中商文化的涵义:提出与内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商文化三期说基础上提出,或称商代中期文化,指从仲丁迁隞至武丁即位之前这一阶段商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绝对年代:公元前十五世纪晚期至公元前十三世纪中期。对应王世:从商王仲丁至商王武丁,共五代十二王。时代背景:五迁其都、九世之乱、征伐东夷

104殷墟发掘史:1.第一阶段(1928~1937),共发掘15次,由史语所考古组主持,工作重点在小屯北地、侯家庄西北岗、后岗,出土24918片刻辞甲骨等;主持发掘者: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石璋如2.第二阶段(1950~1958),不定期进行发掘工作3.第三阶段(1958~今天),由中科院考古所安阳队,长期进行考古发掘,50年以来出土甲骨6500片刻辞甲骨,清理晚商墓7000多座,车马坑31个,祭祀坑200多座。主持发掘者:郑振香、杨锡璋

105晚商文化的类型:1.殷墟类型:以安阳殷墟为中心,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2.苏埠屯类型:分布于鲁中地区泰沂山北侧;3.安邱类型: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鲁西南和豫东一侧;4.前掌大类型: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南部;5.天湖类型:晚商文化长江流域的一个类型,分布于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6.老牛坡类型:关中地区晚商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于陕西省中部; 106晚商墓葬分类:甲种墓:墓葬分类根据:墓室结构、墓室面积、葬具、随葬品;晚商时期的墓葬按有无墓道,可以分为甲、乙两种;甲种第一类:带有四条墓道的大墓(殷墟8座,苏埠屯1座)——商王或方国首领墓;甲种第二类:带有两条墓道的大墓(殷墟9座,滕州前掌大3座)——商王、王室成员或方国首领墓;甲种第三类:带有一条墓道的大墓(2、30座,殷墟最多,此外见于苏埠屯、前掌大、天湖墓地)——商王朝或方国高级贵族墓 。乙种墓:乙种第一类:大型竖穴土坑墓,面积10平方米以上。目前发现数十座——王室成员、高级贵族墓;乙种第二类:中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10平方米,数量丰富,占已发掘20%——中小贵族墓;乙种第三类:小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平方米以下,数量最多,接近80%——平民墓

107.共 和 行 政: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确切的历史纪年。《史记.周本纪》索引引《汲冢纪年》谓“共伯和干王位”。

108.东周的分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295年,每期约100年。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71年;春秋中期:公元前670-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公元前570-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依据《史记.六国年表》将公元前475作为春秋战国的界线,所以定战国年代为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共255年,每期85年。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公元前391年;战国中期: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06年;战国晚期: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21年。文化分区:历史传统同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别。1.三晋两周地区2.齐3.燕4.楚5.秦;李学勤:七个文化圈1.中原文化圈 黄河中游2.北方文化圈 赵国北部,中山园,燕国以及北方少数民族;3.齐鲁文化圈 子姓的宋国也属于此;4.楚文化圈,长江中游5.吴越文化圈 淮水和长江下游。徐国,群舒,吴、越;6.巴蜀滇文化圈 四川、云南;7.秦文化圈陕甘

109东周王城:勘探得知,呈不规则的方形。王城的规模,晋《元康地道记》说“王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城内宫殿建筑,排列有序。廓城四周各有3个城门,共12门。每门有三条道路,道宽20步,男左女右,中间是车路。城内经、纬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在王宫的左边有宗庙祖堂,右边有社稷神坛,前有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庭,后有商业贸易市场。这种布局称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它反映了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匠师对城市建筑的设计,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对我国后代的城市设计有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鉴定;

110.盟书,又叫战书。中国古代为了某些重要的事件,人们举行集会,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并对天立誓。参加盟誓的人要在祭祀坑边上杀牲取血,用毛笔蘸血把结盟的誓言写在玉片和石片上,这就是所谓的盟书。

然后将盟书放在用作祭祀的牛、马或羊的身上,埋藏在地下。盟书必须一式两份,一份埋在祭祀坑中,一份藏在盟府。侯马发现的盟书就是埋在地下的那一份。

111都城布局的特点:第一,一般分成大城和小城。大城是外廓城,是各级官吏和一般平民及农民的居住区,又有集中的工商业区——“市”。小城是宫城,宫殿都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是全城的制高点。许多城市的主体建筑群都继承了以宫殿为中心的中轴线布局。第二,在宫殿区内或宫殿区外,有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反映了当时王室直接控制着官府手工业作坊。即“工商食官”的局面。第三,城内的平民,有大量从事农业的,这表明当时的城市经济是属于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类型。

第四、都城的建筑技术第五、城址的选择:建造一个城址,多专门勘察地形。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一般要解决河流旁边。

第二要在军事上能攻能守。第三,经济上要发达,供给城市内居民的吃穿等费用。第四,历史因素的沿袭,这样比较节省人力、物力。

112列国都城的总体特点:1.规模相当大,往往比现代还大(如纪南城比现在的荆州城还大)。2.有东西城、大小城之分(小城即宫城),小城一般位于高地,内有王宫,有很强的戒严、安全、监督平民的性质;大城为郭城,平民区,也起到屏障小城的作用。3.城内都有手工业区,大小城均有。既有官营手工业,也有民间手工业。官属工业由官府控制,只有民间工业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出现了许多盐铁大商人。还有商业区(市)。城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结合的中心。但除鲁城外,大多并不象《考工记》所记的那样规范。4.春秋城主要是诸侯城,战国城大量出现,大夫、卿、甚至家臣也有城。

113战国列国墓葬:甲类:大型墓。国君、上层贵族(有墓道、无墓道)高大封土、随葬车马、成套青铜礼器、尚有殉人

乙类:下层贵族,竖穴土坑木椁墓 仿铜陶礼器;丙类:庶民 有棺无椁 无出成组随葬品;丁类:穷困贫民,无椁棺、无随葬品;分期:早期:竖穴土坑,头龛、鼎豆壶盘匜碗中期:竖穴墓、洞室墓,鼎豆(盒);晚期:空心砖墓,鼎敦壶盒

战国墓葬特征:甲类:多重棺椁铜器墓(列鼎墓)。出有成组的青铜礼器或仿铜陶礼器。较大的墓,又出编钟、编磬等乐器,都有车马器、兵器、一具和成套的玉石佩饰。乙类墓葬特征:以洛阳地区周人墓为主:第一,几乎全部墓葬都使用了陶礼器。说明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地位已下降到庶民,而庶民升为士,这是等级制度的一大变化。第二,洞室墓的出现,是对传统棺椁制度的一个破坏。第三,战国晚期还存在一种不用陶礼器随葬的墓,说明“事死如生”已深入人心,他们争取实现地下生活和地上生活一样。丙类墓:庶民:大部分无随葬品。同一“邦墓”之地中,出现庶民墓,表明阶级阶层的激烈变化,原系贵族的,已降为庶民。随葬陶组合分为四类:一、鬲、盒(或殷)、罐。二、鼎、豆、罐。三、鼎、豆、壶。四、鼎、盒、壶。

114.升鼎制度:九鼎:周天子和诸侯;燕下都“九女台”M16,汲县山彪镇M1;信阳长台关M1、寿县朱家集楚幽王墓,同出乐器编钟(镈)四或五套。七鼎:上大夫(卿)长治分水岭M14,陕县后川M2040,同出编种(镈)二至三套。

115.乐器制度:周天子能用四套编钟;诸候可用三套;大夫可用二套;士可用一套。

116.秦的货币:秦统一的十几年时间,主要流通半两钱。半两钱的铸行年代,始于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这也是考古发现逐渐证明了的。战国秦半两较大较重,一般直径在1.1秦寸以上(3.05厘米),重量在6铢以上,以8铢左右的居多,个别较小的钱也有。秦代半两钱较战国时要轻小,一般直径0.9-1秦寸,重量4-5铢左右。有廓半两和榆荚钱出现,后者初用作冥钱。

117.度量器:以战国时期秦国量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量。秦量多为铜质和陶质,铜量有方升和椭量,陶量则多为圆桶形。现存秦量多数为传世品,山东邹县、内蒙赤峰市蜘蛛山、奈曼旗善宝营子古城等地则有实物出土。秦量主要有一升量,二升半量、三分一斗量,丰斗量、一斗量5种。秦量每升容194-216毫升,以200毫升左右多。 战国秦商鞅的计算容量即是202毫升。

118.秦权: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战国时期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权。

119.秦诏版: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嵌在铜、铁权上;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秦咸阳遗址出土;嵌于权身的秦始皇诏版,曾在山西左方、山东文登等地出土。秦二世的诏版,至今还只有传世品。

120.汉代考古:分区关中地区,原本是秦国的都城,西汉又在这建都,这里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关东地区,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发达,面貌近似关中。河西、河套的长城地区,长城西部主要是新辟之地,军事、屯田遗迹较多。长城东部一带,燕文化传统明显。江淮流域及南方地区。文化面貌和中原有差别,一是原有的楚文化传统明显,一是在越人文化基础上,江、浙等地,发展出了另一种特点的汉文明。西南地区,主要指四川省西部和云贵地区,这里的文化面貌又别具一格,西南夷各族文化无疑是西汉时期汉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分期:西汉早期:大致从文景之时到武帝元狩五年前。西汉中期:从武帝元狩五年铸五铢之后,到昭帝末年。西汉晚期:从元帝开始,到平帝,再续之王莽建新朝的十六年时间。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势力也迅速发展,强盛的庄园经济又连带着家族关系,埋葬习俗中的大家族墓正是该种现象的表现。东汉中、晚期:豪族势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地主庄园拥有了武装力量——部曲,许多考古发现中已证明了这种状况,如山东嘉祥出土的造车图。

121.西汉的墓葬:分区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和习俗,分成关东地区、关中地区、两湖地区、两广地区、四川地区、云贵地区、河西地区、新疆地区等七个大区。依据墓葬群的分布和形制特征和随葬品的性质可细分,如关东地区可分成洛阳烧沟汉墓、山西汉墓等,两湖汉墓可分成长沙汉墓、江陵汉墓等。2.分期分成前、中、后三期。依据:铜钱。前期只出半两钱,中期云贵出早期的五铢,晚期出五铢和王莽钱。铜镜:如早期多出战国晚期常见的蟠螭纹镜、中期多见星云纹(百乳)镜、晚期流行日光、昭明镜等。 122.墓葬形制:西汉前期:长方形木椁墓,关中地区则多单棺空心砖或单棺土洞墓,随葬品仍以鼎、盒(敦)、壶、钫等仿铜礼器为主,彩绘流行。西汉中期:小砖室墓开始流行,随葬品中始见铅釉陶器,仿铜陶礼器继续流行;西汉晚期:洞室墓广泛流行,且多用砖砌,中原地区王莽时期出现的穹窿顶墓非常典型,随葬品中仿铜陶礼器衰退,而仓、灶、井等模型明器及仿漆器的耳杯、盘、奁等明器则普遍出现。墓葬形制是从简单的长方形木椁墓向象征地上宅院建筑的洞室墓发展,随葬品从传统仿铜礼器向模仿庄园生活的多种模型明器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

123.东汉墓葬:1.分区:第一,中原地区,包括关中渭河流域地区的东汉墓。其典型墓葬仍以洛阳烧沟地区的东汉墓为代表。第二,两湖地区,包括山东南部及江苏安徽大部。其代表墓葬仍以长沙地区及江陵地区的东汉墓。第三,两广地区,仍以广州汉墓代表。河西汉墓及边远地区汉墓。如云南的滇墓和北方草原的匈奴墓等。2.分期:以洛阳烧沟尖墓的分期,东汉墓仍可分成三期,东汉早期,从光武帝至章帝;东汉中期,从和帝到质帝;东汉晚期,从桓帝到献帝。3.分类:东汉时期盛行砖室墓,但也有土洞墓,另外还有崖墓。东汉时期还流行画像石墓,西汉时期出现的壁画墓东汉时期也多有发现。还有一种石室墓。 124.西汉帝陵:西汉十一个帝陵,有九个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两个(文帝霸陵、宣帝杜陵)在今西安的东、南郊。自东向西为: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1962年始斟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了诸陵;一类是霸陵以山为陵的形式,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应属崖墓。灞陵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影响较大。其他十陵属于另一类,都筑有高大的坟丘(覆斗形),一般底部约150-170米见方,高约20-30余米,以茂陵坟丘最大。汉代帝后合葬同冢不同陵,后陵皆在帝陵之东,坟丘亦较帝陵为小。 从阳陵开始,在帝后坟丘的四周筑平面方形的夯土垣墙。围坟丘一周的方形陵园,是西汉帝后陵园的通制。陪葬墓:西汉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东,是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陪葬冢的大小是由死者身份决定的。现存陪葬墓形制不一,有覆斗形、锥形、山形三种。长陵陪葬者大多是开国元勋,又有文武功臣。西汉晚期帝陵则以皇戚和宦者为主。陵邑,从长陵开始置陵邑。汉朝建都长安后,便将齐、楚诸国的高官豪富和有功之臣都迁到长陵邑来。自此而后,往往把高官豪富迁之各陵邑内。

125东汉帝王陵:东汉帝陵,除汉献帝禅陵在山阳(今河南焦作)外,其余11陵都在洛阳附近。东汉陵园从明帝显节陵开始,不置陵邑,不建庙,周围不筑垣墙改用“行马”官府吏舍和寝殿在陵园东侧;东汉帝陵和西汉帝陵一样有许多陪葬墓。

东汉帝陵地下建筑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这种石上多刻有年号,刻名号,编号及大小尺寸。 126墓制的分类和发展:一类是竖穴土坑,即在地面下挖出长方坑,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墓室(简称“木椁墓”),或用石板(块)砌造墓室(简称“石室墓”),或用小型长方砖砌造墓室(简称“砖室墓”)。另一类是崖洞墓,即开凿山洞,将整个墓葬全部穿凿在山中,如满城汉墓、铜山龟山汉墓;也有在山坡或山顶上先开凿出竖穴石矿,然后在扩底用石块或木板建造墓室,如广州南越王墓、高邮天山汉墓。西汉沿袭战国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制。文景时期:诸侯王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制和诸侯王列侯均可享用的玉衣殓服大量出现,丝织品、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以及车马、炊厨食品,等等,都随同埋入墓室中。

文景时期崖洞墓兴起,石室墓、砖室墓相继出现,特别是砖室墓,传播最快。东汉时期,砖室墓占居绝对优势,费工巨大的崖洞墓走向衰退,“黄肠题凑”葬制也因不能适应砖室墓墓制而一度改用象征性的“题凑石”(方石)。东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东汉末期,战乱不息,社会动荡,诸侯王列侯的豪华墓葬呈现全面衰败,与一般汉墓难于区别了。 截止1990年,西汉时期共发现列侯级别的墓约20座左右。

127列侯墓葬形制:这些列侯墓,除崖墓外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从汉代中期开始,以满城中山王刘胜墓为代表,以山为藏,开辟了凿山为穴的列侯葬制,曲阜九龙山宣帝时的鲁王墓也是如此。还有竖穴岩坑墓、如唐河大尹冯君墓。这些墓中,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带一条或两条斜坡墓道,(崖墓也有一条通道,但未必是斜坡)。

128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陵山北峰,开凿于山崖中。1968年发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穴。共出土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陶器等10633件,其中有较高文物价值的4000多件,尤其是“金缕玉衣”“长信宫灯”“朱雀衔环杯”“错金博山炉”等最为珍贵。198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满城汉墓正式对外开放。 以山为陵,依崖建墓,两墓均为人工开凿的山崖墓,这在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陵墓中是独一无二的。

暮室构造和布局完全模仿地面上的建筑,宛若豪华的地下宫殿,规模恢弘,无与伦比。

129木椁墓:古代以木椁为葬具的墓葬形式。在棺外用原木或方木垒成较大的椁室。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且精,墓主生前一般为贵族。其分布从朝鲜半岛往西直到东欧南部。已知最早的木椁墓,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最流行的时期,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北亚和东欧地区的木椁墓大都属于这一时期。中国在商周时期,国君和贵族使用木椁墓,并形成一套完备的棺椁制度,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棺椁的数目依等级的高低有别。与此配套,随葬品中有列鼎制度,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130.黄肠题凑:用黄心柏木垒成的椁室。因是黄心柏木,故称“黄肠”,木头皆向内为椁盖,故称“题凑”。外藏椁:指黄肠题凑外之外椁。“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墙,为汉代天子、诸侯王才能享用的最高级葬具。黄肠题凑,上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黄肠题凑经朝廷特赐,诸侯王和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131.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此后至隋700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

132西汉墓:洛阳地区 1953年烧沟发掘的225座,…累计在900座以上。烧沟汉墓是洛阳地区的代表墓葬群《洛阳烧沟汉墓》报告的问世,不公对关东地区的汉墓断代具有标尺性的作用,而且对全国性的汉墓断代一样有参照物作用。烧沟墓地范围27万平方米。墓葬总数可能在千座以上,大体是按时间顺序自东向西分布的。1953年发掘的两尖墓葬225座,出土随葬陶器4700余件,钱币11200多枚。

132汉墓的特征:1.享堂:古人用于祭祀祖先的地方。汉代以后,公卿以下大官僚祭祀祖先的处所,才有了祠堂(享堂)或祠庙的名称。2.阙和墓阙:古代宫室大门前都有一对称为”阙”的建筑,是官府门前张贴布告和法令之处。3.墓碑:古代宫殿和宗庙的庭中有碑,用来牵住祭礼用的牲,并用来观察日影,推断时间。刻石自颂,始于秦始皇。而碑刻的出现,却要迟到东汉。4.墓志: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中附有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作墓志铭。

5.买地券:中国古代以地契形式置于墓中的一种迷信物品。又称“墓别”、“地券”。系由买地契约演变,从东汉到明清,历代皆有。东汉时地券仿简策之形,多刻于长条形铅板上、也有用玉板或陶柱者。三国、西晋始,多刻于砖上。个别也见石、铁、纸券。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盛行。6.镇墓文:东汉时期的墓中(东汉晚期最多)有写在陶器上的镇墓文。这种陶器通常是罐或瓶,题记带着浓厚宗教色彩,常常提到”天地使者”、”黄神”等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一般以”如律令”为结束语。7、壁画墓:汉壁画墓—砖室墓,西汉晚期出现,洛阳、山西平陆、陕西千阳;东汉晚期规模较大,河北望都M1、河南打虎亭汉墓、和林格尔东汉墓。内容为庄园农耕、自然天象、忠孝节义、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升天成仙,几何图案。

8、画像石墓:汉画像石墓—石室墓,西汉中期—王莽时期已经出现,东汉盛行;汉画像石墓有九十来座,收集和保存的画像石块有数千块,其中徐州地区保存三百多件,南阳汉画馆保存一千件以上。9、画像砖墓:汉画像砖墓—墓壁嵌入画像砖,集中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陕西、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地

区也偶有发现。墓主大都是当地豪强。

133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3公里的渭河南岸。汉初高祖时将秦在渭河南岸的兴乐宫改建成长乐宫;高祖八年(199BC),韩信萧何主持兴建未央宫;惠帝元年至五年(194-190BC)始建城墙、西市,奠定了长安城的基本轮廓;武帝时扩建宫殿,建了桂宫、北宫、明光宫、上林苑;汉末长安城毁于王莽的战火。汉长安城因受地形的影响城墙多有曲折,而且是逐步扩建,事先并无统一规划,是先宫后墙,所以长安城布局不甚规整。汉长安城布局概况:勘探工作1956年开始。56-57年,勘查城墙、城门。1958-60年,勘查发掘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61-62年,勘查城内街道和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和城西建章宫的范围。1975年以来,勘查发掘武库和未央宫周围的建筑遗址。城墙: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横断面为梯形的版筑土墙。 《三辅黄图》卷一记载,汉长安的城墙“高三丈五尺”(合今8.23米)。城墙外侧有宽约8米,深约3米的壕沟围绕。方向基本上作正南北向。全城平面略呈方形:东墙5940米,西4550米,南4550米,北5950米。四面城墙总长为25700米。约合汉代六十二里强,与《汉旧仪》“周63里”相符。城门:长安城每面有三个城门,四面共十二个城门。

由东墙北头按顺时针方向数,其顺序是:东城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城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城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城横门、厨城门、洛城门。城门全未用砖,是木构城门道自西汉至元,使用了近一千五百年。自南宋后期起才开始被砖石拱券结构所代替。汉长安城四门皆有设防。城门校尉掌管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侯,门侯主管按时启闭城门。城门的焚毁年代多是在王莽末年或稍后的战争中。此后东汉、魏晋、五胡十六国时期有的城门废弃不用,有的城门仅修一、二个门道使用。只有宣平门三个门道,焚毁之后,不止一次地修复沿用,至到长安城废弃为止。宫殿占近3/4:

134.中外交流:丝绸之路开通,外国物品及货币流入中国;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传入的工艺品;金银制品和玻璃制品,产自罗马-拜占庭帝国和波斯萨珊朝;

135早期城市特点:古代的城市基本都拥有城垣设施;早期城市形成于仰韶时代,兴盛于龙山时代,6000~4000年;早期城市: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是社会财富的聚敛与消费中心。各城址群分别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同一文化区域内大体呈均衡分布且多位于该文化的腹心地区。 不仅彻底打破了血缘组织结构,而且必须控制相当的乡村聚落以获得必要的食物供应。 社会管理机构随之趋于专门化和复杂化,以城市为核心的早期国家逐渐形成。

136.东周都城形制的比较:根据研究,基本上可归为四个类型。宫郭毗连(新郑郑韩故城型):包括临淄城,燕下都城。由两个连结的城组成,或东西并列,或大小相依,城与城之间有一道隔墙将其一分为二。其作用既是两个单独的城,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宫城独立于外(邯郸赵城型或称侯马牛村故城型):由多个小城组成,侯马城由六个小城组成,邯郸由四个城组成。洛阳东周城型:只有一个方城,纪南城、中山国的灵寿城。秦雍城、栎阳城也是。夏县禹城型:大城套小城。 曲阜、安邑、咸阳城。 137都城布局的特点:第一,一般分成大城和小城。大城是外廓城,是各级官吏和一般平民及农民的居住区,又有集中的工商业区——“市”。小城是宫城,宫殿都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是全城的制高点。许多城市的主体建筑群都继承了以宫殿为中心的中轴线布局。总之,这种将宫殿区和平民区划分开的设计规划,深刻地表现出了专制主义的特点,阶级对立的严重情况。第二,在宫殿区内或宫殿区外,有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反映了当时王室直接控制着官府手工业作坊。即“工商食官”的局面。手工作坊区的分布同居民区一样没有统一格局。第三,城内的平民,有大量从事农业的,这表明当时的城市经济是属于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类型。城市居民可以“卜邻而居”,即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居民区不受限制,这些密集居住区是自然形成的。第四、都城的建筑技术:基本上承接商周之时的夯筑及建筑技术。有挖沟分层夯土城墙的,也有的直接筑在 生土或扰土之上。城墙用板筑,转角处加宽。在宫殿建筑中,已出现了斗拱。屋顶已普遍用瓦。地下有排水设施,(陶质水管道)也见有铜质构件。第五、城址的选择:建造一个城址,多专门勘察地形。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一般要解决河流旁边。第二要在军事上能攻能守。第三,经济上要发达,供给城市内居民的吃穿等费用。第四,历史因素的沿袭,这样比较节省人力、物力。

138列国都城的总体特点:1.规模相当大,往往比现代还大(如纪南城比现在的荆州城还大)。因城的功能与现在不同,城中包括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与后来以工商业及政治文化为主的城市功能不同,城内也有农田。2.有东西城、大小城之分(小城即宫城),小城一般位于高地,内有王宫,有很强的戒严、安全、监督平民的性质;大城为郭城,平民区,也起到屏障小城的作用。3.城内都有手工业区,大小城均有。既有官营手工业,也有民间手工业。官属工业由官府控制,只有民间工业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出现了许多盐铁大商人。还有商业区(市)。城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结合的中心。但除鲁城外,大多并不

象《考工记》所记的那样规范。4.春秋城主要是诸侯城,战国城大量出现,大夫、卿、甚至家臣也有城。 布局:北部为咸阳的宫殿区,至今残存有许多高台夯土基址;东部为制陶作坊;西部为冶铜作坊,应是咸阳的宫廷手工业区;中部为居民区,附近也发现了陶窑,但可能属于私营;西北部为墓葬区1号宫殿:1974-75年发掘,平面呈凹字形,是多层大型建筑。发现了壁画,多为菱纹、璧纹。地面有铺地砖、空心砖,多用菱纹。建筑基址中出土了瓦当,有动物纹、夔纹等。

139大明宫:始建于太宗贞观8年(634年),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听政,成为政治中心。

140洛阳城:位于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大业元年(605年)修建东都,背倚邙山,面对伊阙。规模仅次于长安。唐代皇帝暂时移居洛阳前后40余年。长寿二年(693年)增高了城垣;乾封二年(667年)在东都苑东部、皇城西南隅增建了上阳宫。平面布局:横跨洛河南北岸,整体呈南宽北窄的略近长方形,周长27.5公里。外郭城:城墙夯筑。共8门,东面和南面各3,北面2门,西面无门,正南门为定鼎门,3门道,宽28米。皇城和宫城置于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皇城前临洛河,后接宫城,东西南三面将宫城围绕其中。北面有曜仪城、圆壁城前后重叠。皇城宫城之东为南北毗连的东城和含嘉仓,西为东苑。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含嘉仓城,也是长方形。其中粮窖密集,已探出259座,已发掘的6座唐代粮仓中,出土刻有“调露、长寿、天授、(万岁)通天和圣历等年号的铭砖,记载仓窖的位置、出粮数目、入窖年月日和管理人员官职和姓名。J160保存了约有50万斤炭化了的谷物。大部分保持颗粒状。

141宋元明考古的特点:宋元明考古四个特点:①民营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小商品生产发达。②文献与绘画等可与考古资料相印证的材料丰富.地面上存留的遗迹和建筑物增多.研究领域扩大。③宋元明时期的民族关系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的辽、金、西夏和元都是古代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与汉文化相互交融。明代则长城以南统一于汉族。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又和宋元时代不同。④从晚唐五代开始,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尤其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桌椅等家具出现后,到北宋时期结束了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居室内的陈设改变了,人们的起居活动从低矮向高处发展,日用器皿也从地上移至桌几上,它们的形态和装饰花纹的部位都起了变化。

142宋代的城市考古:宋元时代编纂地方志的风气渐盛,明代基本上已普及到府、县志的编纂。地方志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宋元明旧城的遗迹,有的并画出了相对位置比较准确的城市街巷示意图,这为复原宋元明时代的城市平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1、汴梁城: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三重城,每重城之外都有护城壕,宫城居全城中央。皇城(或内城、旧城)包围宫城,周长约9公里,每面3门。其外再设大城(新城),扩建于后周,周长约19公里,南面3门另有2水门,西面5门,东、北各4门。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的布局,与隋唐都城宫城的地位更加突出。宫城地位的加强还表现在对中轴线两侧建置的安排上。宫城南面正门丹凤门(宣德门)与旧城南门朱雀门和新城南门南薰门构成一天南北中轴线,其两侧布置衙署、寺观、王公宅邸和作坊、店铺、民宅。注重严整对称,并间以人工山水园林。民居由封闭式的里坊转为开放式的街巷制。至迟在北宋中期后,已取消了有围墙的里坊和市场,出现了井字形街道和斜街,店铺和作坊临街建造,《清明上河图》反映了这一点。南宋杭州临安1138-1276年:临安南倚凤凰山,北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宫殿独占南部凤凰山,整座城市街区在北,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而自宫殿北门向北延伸的御街贯穿全城,成为全城繁华区域。遍布全城的商业、手工业在城中占有较大比重。居住区在城市中部,许多达官贵戚的府邸就设在御街旁商业街市的背后,官营手工业区及仓库区在城市北部。

以国子监、太学、武学组成的文化区在靠近西湖西北角的钱塘门内。

143元上都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位于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兴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初名开平府,中统五年(1264)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滦京,为帝后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宣德五年(1430)废弃。元上都,它是一座离宫式的城市,规划布局自有其特殊的形式。全城由宫城、内城、外城和关厢等部分组成,城墙用黄土版筑。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平面为长方形。中轴线北有方形建筑台基;宫内挖掘了许多池沼。内城位于外城东南角,平面呈方形,街道布置整齐对称,多官署建筑。城内北部的土岗为帝王游乐的苑囿区。西部为建筑布局整齐的官署和作坊区。外城东、南、西三面的关厢地带,是庶民居住区和集市贸易场所,地表有密集的小型建筑遗址。出土的遗物有建筑材料,如琉璃瓦,以及石螭首和浮雕花卉的汉白玉石刻等。在皇城内还发现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的瓷器和少数青花瓷片。

144元大都遗址:在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为大都。

至元十一年建成宫城,至元十三年建成大城。至元二十二年全面营建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大都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规划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直接为明清北京城所继承。

元大都的营造:新建都 城以金代北宫--大宁宫为中心。确定了以皇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为基准,规划整个城市的布局。

高梁河水系以充足的水量为城市的日常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城主要设计者刘秉忠。

145城垣、街道和水系: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全城南北长约7600米,东西宽约6700米。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城南部的中央地区,俗称“阑马墙”,宫城偏在皇城东部。宫城的南门(崇天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北部。宫城的东、西两垣约在今故宫东、西两垣附近。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即是元大都的中轴大路,已被发现,在景山北墙外发现的南北大路遗迹,宽达28米。这一发现,纠正了元大都中轴线偏西的说法,证实了元大都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沿未变北京内城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基本上仍保存着元大都街道布局的旧迹,为复原元大都的街道提供了科学依据。元大都城内的河湖水系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统;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146明清北京城:明初北平府成为明廷北方军事重镇。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驾崩。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应天府,登上了帝位。决心迁都京师,改北平府为应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诏建北京宫殿”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疏通运河,南粮北运,采伐名贵木料巨石,督办金砖。修城垣、拓南城,建宫殿城池,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 明清北京城的形制布局:四重建制,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紫禁城外为皇城,周长18里。皇城外为内城,内城开9个门。即: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城墙外有护城河。内城外为外城,7个城门,也修有护城河。 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周长六千米。紫禁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外朝为“大内正衙” ,三大殿--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为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场所;保和殿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内廷三大宫--乾清宫(皇帝居住、办公之所),交泰殿(帝、后娱乐之地),坤宁宫(皇后寝宫);东西十二宫(嫔妃起居处)、十二所(皇子起居处);这些宫殿沿中轴线排列,并向两边展开,左右对称,格局严整,气势雄伟,加以琉璃瓦顶,显得金碧辉煌,极为壮观。城外碧水环绕,碧波荡漾,楼观倒映,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虽几经修建、改建,但仍保留着明朝初建时的基本格局。根据《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制设想,在紫禁城前部,左为祭祀祖宗的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右为祭神的社稷坛(中山公园),前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有进行交易的市场,景山犹如天然屏障矗立在紫禁城北。

147宋元明时代都城特点:1、最大变化是封闭式的坊市被开放式的街巷所代替,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目前所知最典型的开放式街巷是元大都的街道,这些规整的街巷一直沿用至今。2、宫城位置的改变。从汴梁城开始.宫城皆居全城的中央.皇城(或内城)包围着宫城.其外再设大城.形成了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的布局。这与隋唐都城的宫城居全城北部、宫城前设皇城的布局相比较,宫城的地位在全城之中更加突出。3、宫城地位的加强还表现在对中轴线两侧建置的安排上:明代初年的南京城和凤阳明中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宫城前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皇城前左侧为中央官署.右侧为五军都督府。明代北京宫城和皇城前中轴大路两侧的建置完全按南京的规制。礼制建筑和中央的军政官署集中在宫城前中轴大路两侧,是皇权至上的思想在都城规划中的反映。对全城中轴线的终止点,也有意识地作了安排。元大都的中轴线终止在万宁寺的中心阁上,到明永乐时北京城的中轴线则终止在鼓楼和钟楼上,充分发挥了这两座高层建筑在全城中的稳定作用,这在都市规划上是成功的设计。

148墓葬形式及其分类:岩洞墓:就是指埋葬于天然岩洞中的墓葬。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一些地方仍较流行。堆土墓:是指以地面堆土方式构筑墓室的墓葬。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分有圹和无圹两种。竖穴土坑墓:就是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墓葬,平面多为长方形。广泛流行于北方及南方一些地区。土洞墓:就是先挖竖穴土坑墓道、再在墓道底部一侧挖出横穴墓室的墓葬。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积石墓:就是利用天然石块在地面上迭缝垒砌而成墓室的墓葬。多分布于东北地区。按照墓穴埋葬人数,可分单人葬与合葬。按照尸骨埋葬次数,可分一次葬和二次葬。按照尸骨放置方式,可分仰身

直肢、侧身直肢、俯身葬、屈肢葬等。

149葬具形式分类:陶棺,亦称瓦棺或瓮棺,即以陶器作为葬具使用,是最早出现的葬具形式。石棺:即以石材垒砌而成的葬具,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地区的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木质棺椁,即以木材制作的葬具,流行地区较广。木椁较为少见,仅在山东地区明确有所发现。

150埋葬习俗及葬俗起源:随葬现象是重要的埋葬习俗之一。按用途可分装饰品、生活用具、生产用具、礼仪用品及家畜等。

所谓饰终,就是对死者进行最后一次绘身。史前墓葬中一些头骨上发现的涂朱或涂黑现象,可能就是饰终习俗的残存证据。

所谓割体习俗,是指举行葬仪过程中割去部分肢体的现象。一是生者对死者献祭,一是分割并分离死者肢体以厌(音ya)胜。厌胜:压胜,压邪攘灾。所谓墓祭,就是在墓地举行的祭祀祖先或死亡者活动。这类遗迹形式多样,除可称庙、坛者之外,牲祭、物祭遗迹发现较多。

151关于葬俗的起源:一般认为,葬俗的出现于人类思维逐渐发达及原始宗教、尤其是灵魂与祖先崇拜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

随着思维的发达,人类开始探索睡眠与做梦、生病与死亡等复杂的生理现象,逐渐形成了不死的灵魂及鬼魂观念。在探索生殖奥秘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生殖及祖先崇拜现象。埋葬死者的现象即应是亲情及这些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大约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阶段。

152埋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一公共墓地是氏族制度下的重要埋葬原则。这一原则规定,同一氏族墓地,只能埋葬本氏族成员。即便是夫妻双方,也因氏族外婚制而不能合葬或埋葬于同一墓地。二墓葬方向一般是指死者埋葬时的头向。墓葬同向原则就是指同一氏族墓地中的墓葬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可见日出方向、日落方向、高山方向、水流方向等,也有因性别而不同向者。三、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原则:这一原则的直接结果就是,成人与婴幼儿是分别埋葬的,婴幼儿通常不进入埋葬成人的氏族公共墓地。夭折的婴幼儿一般埋葬在居住区或房屋建筑附近,且常以日用陶器作为葬具。四、等级埋葬原则:所谓等级埋葬原则,就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分别使用不同的丧葬礼遇。五、埋葬制度的发展演变:氏族公共墓地原则出现较早,墓葬同向及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原则次之,等级埋葬原则出现相对较晚。

153汉代墓葬:1.分区: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和习俗。分成关东地区、关中地区、两湖地区、两广地区、四川地区、云贵地区、河西地区、新疆地区等七个大区。依据墓葬群的分布和形制特征和随葬品的性质可细分,如关东地区可分成洛阳烧沟汉墓、山西汉墓等,两湖汉墓可分成长沙汉墓、江陵汉墓等。2.分期:分成前、中、后三期。依据:铜钱。前期只出半两钱,中期云贵出早期的五铢,晚期出五铢和王莽钱。铜镜:如早期多出战国晚期常见的蟠螭纹镜、中期多见星云纹(百乳)镜、晚期流行日光、昭明镜等。西汉前期:长方形木椁墓,关中地区则多单棺空心砖或单棺土洞墓,随葬品仍以鼎、盒(敦)、壶、钫等仿铜礼器为主,彩绘流行。西汉中期:小砖室墓开始流行,随葬品中始见铅釉陶器,仿铜陶礼器继续流行;西汉晚期:洞室墓广泛流行,且多用砖砌,中原地区王莽时期出现的穹窿顶墓非常典型,随葬品中仿铜陶礼器衰退,而仓、灶、井等模型明器及仿漆器的耳杯、盘、奁等明器则普遍出现。墓葬形制是从简单的长方形木椁墓向象征地上宅院建筑的洞室墓发展,随葬品从传统仿铜礼器向模仿庄园生活的多种模型明器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

154东汉墓葬:1.分区第一,中原地区,包括关中渭河流域地区的东汉墓。其典型墓葬仍以洛阳烧沟地区的东汉墓为代表。第二,两湖地区,包括山东南部及江苏安徽大部。其代表墓葬仍以长沙地区及江陵地区的东汉墓。第三,两广地区,仍以广州汉墓代表。河西汉墓及边远地区汉墓。如云南的滇墓和北方草原的匈奴墓等。2.分期以洛阳烧沟尖墓的分期,东汉墓仍可分成三期,东汉早期,从光武帝至章帝;东汉中期,从和帝到质帝;东汉晚期,从桓帝到献帝。3.分类东汉时期盛行砖室墓,但也有土洞墓,另外还有崖墓。东汉时期还流行画像石墓,西汉时期出现的壁画墓东汉时期也多有发现。还有一种石室墓。

154帝陵西汉:西汉十一个帝陵,有九个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两个(文帝霸陵、宣帝杜陵)在今西安的东、南郊。自东向西为: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1962年始斟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了诸陵;一类是霸陵以山为陵的形式,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应属崖墓。灞陵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影响较大。其他十陵属于另一类,都筑有高大的坟丘(覆斗形),一般底部约150-170米见方,高约20-30余米,以茂陵坟丘最大。汉代帝后合葬同冢不同陵,后陵皆在帝陵之东,坟丘亦较帝陵为小。 从阳陵开始,在帝后坟丘的四周筑平面方形的夯土垣墙。围坟丘一周的方形陵园,是西汉帝后陵园的通制。

陪葬墓。西汉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东,是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陪葬冢的大小是由死者身份决定的。现存陪葬墓形制不一,有覆斗形、锥形、山形三种。长陵陪葬者大多是开国元勋,又有文武功臣。西汉晚期帝陵则以皇戚和宦者为主。陵邑,从长陵开始置陵邑。汉朝建都长安后,便将齐、楚诸国的高官豪富和有功之臣都迁到长陵邑来。自此而后,往往把高官豪富迁之各陵邑内。

蓁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莫过于陵都有陵邑,自渭陵摆设,经东汉之世,未再恢复。

155东汉帝王陵:东汉帝陵,除汉献帝禅陵在山阳(今河南焦作)外,其余11陵都在洛阳附近。传光武帝的原陵在洛阳东北的孟津,北临黄河,南接邙山;另外10个帝陵如下分布:汉明帝显节陵在洛阳市邙山三十里铺南;汉章帝敬陵,在洛阳市西北邙山上,俗称“二汉冢” ;汉和帝慎陵在邙山上,与敬陵相邻;汉桓帝宣陵,位于洛阳市西北孟津老城西南;东汉陵园从明帝显节陵开始,不置陵邑,不建庙,周围不筑垣墙改用“行马”(一种临时成对石雕。官府吏舍和寝殿在陵园东侧;东汉帝陵和西汉帝陵一样有许多陪葬墓。东汉帝陵地下建筑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这种石上多刻有年号,刻名号,编号及大小尺寸 156墓制的分类和发展:一类是竖穴土坑,即在地面下挖出长方坑,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墓室(简称“木椁墓”),或用石板(块)砌造墓室(简称“石室墓”),或用小型长方砖砌造墓室(简称“砖室墓”)。另一类是崖洞墓,即开凿山洞,将整个墓葬全部穿凿在山中,如满城汉墓、铜山龟山汉墓;也有在山坡或山顶上先开凿出竖穴石矿,然后在扩底用石块或木板建造墓室,如广州南越王墓、高邮天山汉墓。西汉沿袭战国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制。文景时期:诸侯王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制和诸侯王列侯均可享用的玉衣殓服大量出现,丝织品、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以及车马、炊厨食品,等等,都随同埋入墓室中。文景时期崖洞墓兴起,石室墓、砖室墓相继出现,特别是砖室墓,传播最快。东汉时期,砖室墓占居绝对优势,费工巨大的崖洞墓走向衰退,“黄肠题凑”葬制也因不能适应砖室墓墓制而一度改用象征性的“题凑石”(方石)。东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东汉末期,战乱不息,社会动荡,诸侯王列侯的豪华墓葬呈现全面衰败,与一般汉墓难于区别了。 截止1990年,西汉时期共发现列侯级别的墓约20座左右。汉初列侯墓较多,约有10余座,有杨家湾汉墓,石家庄北郊张耳墓,山东临沂刘疵墓、长沙象鼻嘴一号墓、广西罗泊湾一、二号墓、广东南越王墓及最近发表的西安新安机砖厂汉初大型积炭墓。西汉中期的列侯级墓有满城汉墓、曲阜九龙山鲁王墓、北京大葆台1号墓、定县八角即中山怀王墓 、定县三盘山中山王墓;西汉晚期偏早的墓有汉元帝时的北京大葆台营台燕广顷王墓,唐河县的郡太守墓属王莽时期。

157墓葬形制:这些列侯墓,除崖墓外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从汉代中期开始,以满城中山王刘胜墓为代表,以山为藏,开辟了凿山为穴的列侯葬制,曲阜九龙山宣帝时的鲁王墓也是如此。还有竖穴岩坑墓、如唐河大尹冯君墓。这些墓中,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带一条或两条斜坡墓道,(崖墓也有一条通道,但未必是斜坡)。1.崖墓:2.木椁墓:棺椁的数目依等级的高低有别。与此配套,随葬品中有列鼎制度,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158夏商西周墓葬:二里头文化墓葬:A类 大型墓1座,面积大于20平方米;有生土二层台,填土经层层夯打,填土中发现残漆匣和狗骨架;B类 中型墓,面积2平方米左右,墓底铺朱砂,一般发现板灰,有木棺葬具,随葬青铜礼器或玉器,精致陶器;C类 小型墓,面积1平方米左右,一般无葬具,仅随葬少量陶器或无随葬品; 殷墟墓葬——王陵区: 带墓道的大墓13座,祭祀坑1500座;王陵区大墓带四条墓道的大墓8座,未完成大墓1座,两条墓道的大墓3座,一条墓道的大墓1座,祭祀坑2500座以上。甲种墓:墓葬分类根据:墓室结构、墓室面积、葬具、随葬品 。晚商时期的墓葬按有无墓道,可以分为甲、乙两种。甲种第一类:带有四条墓道的大墓(殷墟8座,苏埠屯1座)——商王或方国首领墓。甲种第二类:带有两条墓道的大墓(殷墟9座,滕州前掌大3座)——商王、王室成员或方国首领墓。甲种第三类:带有一条墓道的大墓(2、30座,殷墟最多,此外见于苏埠屯、前掌大、天湖墓地)——商王朝或方国高级贵族墓。-乙种墓:乙种第一类:大型竖穴土坑墓,面积10平方米以上。目前发现数十座——王室成员、高级贵族墓。乙种第二类:中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10平方米,数量丰富,占已发掘20%——中小贵族墓。乙种第三类:小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平方米以下,数量最多,接近80%——平民墓

159列鼎制度:西周随葬组合:酒器减少,食器增加。西周中晚期常见:鼎、簋、盘、匜、壶五种器类,或者鼎、甗、豆的组合形式。列鼎:形制、花纹、铭文彼此相似而大小不同,依尺寸递减的顺序形成的序列。列鼎的数目用来标志贵族身份地位的高低,形成周代严格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160周代埋葬制度的演变:公墓和邦墓。商王陵即有商王家族墓地。两周及以后形成“昭穆”制度。棺椁制度:西周墓葬中棺椁数量也用来标志墓主的等级和身份,关于周代的棺椁制度,有如下记载:《荀子·礼论》:

“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庄子·天下》:“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从考古发现来看,“三重”应指双棺一椁,“再重”应指一棺一椁;西周中期以来棺椁虽有定制,并不严格,一般说来贵族墓葬皆有棺椁,双棺者地位较高。棺椁制度与随葬品的等级也有联系,如五鼎或五鼎以上的墓多是双棺,五鼎以下的墓多是单棺。

161.车马坑制度:西周早期墓,车马坑保持殷代以来的传统,随葬车马都与主墓分开,另挖一坑,整车随马埋葬,舆后埋殉人;西周中晚期,一般将随葬的车子拆散成轮、轴、辕、衡、舆等部件,陈放在主墓的墓室或者墓道内,而将驾车的马匹另行挖坑埋葬;

162.西周封国的考古发现:1.北方——燕、晋、邢 2.中原——虢、应、管 3.西方——鱼、黑、戈 4.东方——卫、齐、鲁5.东南——吴、虞

163.西周时期重要墓葬特点:等级鲜明;随葬品差异明显;随葬制度反映时代特点;西周时期反映周礼特点 164.战国列国墓葬:甲类:大型墓。国君、上层贵族(有墓道、无墓道)高大封土、随葬车马、成套青铜礼器、尚有殉人。乙类:下层贵族,竖穴土坑木椁墓,仿铜陶礼器。丙类:庶民 有棺无椁 无出成组随葬品;丁类:穷困贫民,无椁棺、无随葬品

165战国墓葬特征:甲类:多重棺椁铜器墓(列鼎墓)。出有成组的青铜礼器或仿铜陶礼器。较大的墓,又出编钟、编磬等乐器,都有车马器、兵器、一具和成套的玉石佩饰。 166升鼎制度:九鼎:周天子和诸侯;七鼎:上大夫(卿);五鼎:下大夫;三鼎:士 167乐器制度:周天子能用四套编钟;诸候可用三套;大夫可用二套;士可用一套。

168乙类墓葬特征:以洛阳地区周人墓为主:第一,几乎全部墓葬都使用了陶礼器。说明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地位已下降到庶民,而庶民升为士,这是等级制度的一大变化。第二,洞室墓的出现,是对传统棺椁制度的一个破坏。第三,战国晚期还存在一种不用陶礼器随葬的墓,说明“事死如生”已深入人心,他们争取实现地下生活和地上生活一样。丙类墓:庶民:大部分无随葬品。同一“邦墓”之地中,出现庶民墓,表明阶级阶层的激烈变化,原系贵族的,已降为庶民。 169随葬陶组合分为四类:一、鬲、盒(或殷)、罐。二、鼎、豆、罐。三、鼎、豆、壶。四、鼎、盒、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