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简简单单教语文
2023-11-03
来源:星星旅游
翔 学术研究2010年第10 期 参教学动态 魍国国 。圃圃臼臼 晤 051230) 样的设计,以过渡句(段)为切人点,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之功用, 盘活全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四 作者思路切入点 杨志宏 (河北省赞皇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人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教学中只有 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 升。 切入点就是一篇文章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 内容部位。这内容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构成文章的主要元素—— 字、词、句、段、图,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如文章题目、作者 的思路、读者的疑问,甚至是各种学习方法等等。借用“庖丁解 牛”喻之:文本是“全牛”,而切入点就是那“节之有问”中的“间”, 只有找准了“间”,才能“以无厚人之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 余地矣”。 一、题眼切入点 这种切入点是课文最常见的。俗语说“好题目等于文章的 一半”。可见,题目对于文章的作用是何其之大。因此,把握了题 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题眼往往就是文章的中 心词或重点词。透过题眼,可以窥视全文的内容。如《草船借箭》, 题眼在“借”字上。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 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教师可紧扣题眼“借”字,逐步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①揭示课题点出“借”字。根 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 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感知了“借”字的 重要性。②理清脉络,围绕“借”字。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借箭的 经过怎么样?借箭的结果如何?③掌握重点突出“借”字。借箭时 诸葛亮表现得怎么样?说明什么?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④复 述巩固,抓住“借”字。⑤朗读欣赏,体会“借”字。以上设计紧扣 题眼切入点,有序地层层深人学习体会人物——诸葛亮“神机妙 算”的特点,紧扣中心,删繁就简,达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中心旬切入点 中心句与重点词句作用相似,教学时能以此为切入点,就能 提起全文,带动全文的理解。如《有月亮的晚上》的教学设计:①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引导理解句意。(把握重点,整体认识内 容)②掌握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主次在哪?(分清主次,理 清思路,掌握内容)③读议中心句,理解文章中心,掌握中心。 (化难为易,重点突破)④读谈中心句。(深化中心,文道统一) 三、过渡句(段)切入点 但凡文章过渡句(段)均有承上启下之功用,教学中抓住了 文章的过渡句(段)便犹如抓住了事物的要害,前搭后联,全文即 可变得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 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 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 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 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以此切入设计:①“拔何首乌 毁了泥墙,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 这些活动是在哪里进行的?现在要进书塾读书,是哪所学校?② 作者对百草园有什么感情?对三味书屋有什么认识?③百草园 有哪些好玩的事和物?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真的很枯燥吗?这 入境始与亲。”教学时,教师若能抓住作者思路,使教路、学路和 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即可达成“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 的最高境界。如《雨的四季》一文作者的思路是:爱恋雨——描绘 雨——赞美雨。而这一思路就体现在三个问题的贯串上:“作者 为什么喜爱雨?”“四季的雨是什么样子的?”“雨给作者带了些什 么?”这三个问句有承上启下、串联全文的作用,教学设计可紧紧 围绕这一思路切人,顺着这三个问题学习全文,就能达成教路、 学路、文路的和谐统一,实现高效实用的课堂目标。 五、学生疑问切入点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个“疑——思——学”的 读书顺序揭示了学生求知的规律,也启示了我们教师要把疑运 用到阅读教学中去。如《龙宫“借”宝》的教学切入设计可为:设 疑:题目为什么在借字上加引号?(造成疑问,激发兴趣)思疑: 加了引号的借还是借吗?为什么?是谁借宝?为什么要借宝?借 到了没有?(思考讨论,整体感知)质疑。引导学生自行围绕“借” 字这一中心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把握悟空的形象。(研读课文, 把握人物)这一设计,教师巧设疑问,以疑问切入,让学生在疑中 思,在思中学,在学中疑,既完成教学内容的评析,又训练了学生 思维;既落实了教学文本目标,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 能力目标,是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 六、其他切入点 1.兴趣切人点。如《核舟记》,制作小舟模型,引趣切人。 2.情境切入点。如《紫藤萝瀑布》,展现盛开的富有生命力的 紫藤萝花的图片切人。 3.对比切入点。如《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 前后迥然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对比学习,体会人物的特点。 4.写法切人点。如《爱莲说》,说明借物喻人的写法切入。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 学水平,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在实际教 学中,只要我们留心积累,不断总结,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 的教学方法,为实现简简单单教学又高效的课堂提供力量。 l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