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媒介与媒介批评的良性互动

2022-07-16 来源:星星旅游
媒介批评与审读探索

法庭”是这一组织的滥觞。美国最早明确使用“新闻评议会”这一概念,但由于一些报业组织的抵制,全国性的新闻评议

媒介与媒介批评的良性互动

宋双峰

自从有媒介起,就有伴随着对它的种种批评。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批评,与媒介同生共长,相互依伴着发展起来。是公众和社会,给了媒介无与伦比的威势权力。而当媒介日益膨胀、扩张,在商业化的泥沼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控,造成传媒污染之时,也是公众和社会,甚至还有媒介自身,给了自己批评媒介、监察媒介的力量。本文试以媒介内部的批评、行业自律的批评、受众的独立批评三方面对媒介批评的困境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如何取得两者良性互动的相应对策。

关系对公评人独立性的影响;2、将公评人和记者编辑安排在不同地点办公,减少公评人遭受的压力;3、确定公评人仅向总编辑或发行人负责,其他人员不能干涉,以此削弱层级关系对公评人独立性的干扰。对此,美国学界及业界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聘用本报编辑记者可能会削弱公评人的客观性,但他们比非本报人员更了解报纸的内部运作过程,更容易发现错误报道的原因。而且,有的发行人刻意将公评人和记者安排在同一地点办公,使记者时刻意识到公评人的存在,以起警示作用。另外,在实践中,当公评人和总编辑意见发生冲突时,总编辑仍在事实上享有最终决定权。这始终是公评人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

因此,《华盛顿邮报》编辑弗维斯认为,公评人制度要发挥效果,必须减少依赖性,增强公众性:1、必须获得长期雇佣的保证;2、报社的记者与编辑必须对公评人所提出的批评进行答复;3、必须有自己远离报社的办公室;4、必须独立于读者和报社之间;5、必须有固定版面去刊载所批评的内容,编辑和记者无权删改并以任何借口不予刊登;6、公评人批评媒体的标准,不受报社政策的影响和任何人的干涉。

据统计,美国现有日报1489份,却只有37位报纸公评人,绝大多数销量低

(1)

于5万份的日报没有雇佣公评人。这背

会到1973年才建立起来,前后经历了26年的漫长时间。

大部分评议会属于社会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媒体及从业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批评、自我监督的社团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倾听媒介和公众的争议,对新闻活动进行评议、更正,处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它的建立有助于新闻界加强行业自律,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形成与深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新闻评议会的建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这种来自行业自律的媒介批评,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虽然也有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这样比较成功的案例,但很多国家的新闻评议会由于其独立地位得不到认可,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作职权不够明确,执行裁决不具权威性,加之新闻界一些媒体和个人出于自身私利不愿揭短,采取不配合态度,有的甚至持反对立场,公开或暗中进行抵制,因而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美国,地区性的新闻评议会寿命普遍不长,全国性的新闻评议会也于1984年解散。新闻界对评议会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新闻评议会对媒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独立自主地向公众提供有关传媒运作的解释和评价,又为解决媒介争端提供了法院之外的又一种选择。但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态度,担心评议会成员的潜在偏见,认为这样统一新闻工作的标准有悖第一修正案有关新闻自由的原则。

在德国,不少人认为评议会缺乏权威性,把它称为“没有牙齿的老虎”。当各报发表报道时,根本不理睬评议会的意见和可能作出的裁决。而且,并非所有主要报纸都自愿加入这种机制接受批评。有几家报纸自行其是或对评议会的裁决各取所需,同意发表裁决就发表,不同意就不发表。全德最重要的日报《法兰克福汇报》,1993年曾公开拒绝发表新闻评议会对其作出的批评裁决。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当评议会发布最强硬的批评方式《公开谴责书》时,授权德意志新闻社播发,有关报纸从道义上有发表的责任

(3)

与义务,但几乎没有什么报纸采用。此

媒介内部的批评——新闻公评人,编辑部最孤独的职业?

媒介内部的批评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自我批评,也是媒介内部自律的一种形态。国内外都有这样的实践先例,而尤以美国的新闻公评人为典型。

1967年3月,《华盛顿邮报》编辑本巴格迪坎首先提出“有勇气”的报纸所有者应当任命一位代表公众利益的公评人。6月19日,《路易斯维尔信使报》首设新

闻公评人,美国新闻公评人制度的传统就此确立。

但长期以来,公评人的独立性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一制度的发展。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公评人的活动必须独立于报社,不受报社内部任何人员的干涉,但是公评人的薪酬是由报社来支付的,很难保证其批评的公正性。其次,他们大都是资深编辑记者,原本在业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担当公评人后的主要工作是发现记者编辑的失误。在任期有年限限制的情况下,如果树敌太多,必定会影响今后事业的发展。巴格迪坎批评公评人制度在美国是失败的,因为公评人作为外部人(outsider)的权力无法得到切实发挥,公评人成了“编辑部中最孤独的职业”。

目前确保公评人独立性的方法有3种:1、聘用非本报编辑记者,减少人情

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索。另外,媒介内部的批评往往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批评与建设”的效果。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批评自己”,所以批评往

(2)

往会异化为“一种象征性仪式”,即新

闻业本身会对媒介批评进行操纵与控制。

行业自律的批评——新闻评议会,没牙齿的老虎?

新闻评议会是一种行业自律的批评与监督。1910年挪威成立的“报业仲裁委员会”和1916年瑞典成立的“报业荣誉

外,公众和新闻界都缺乏讨论评议会工

今传媒2006.08

19

媒介批评与审读探索

作成效的热情。

其实,德国新闻评议会遇到的困境并不是仅此一家,很多国家的评议会都因没有切实的权力,无法实施严厉的仲裁措施,因此缺乏足够的权威,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新闻行业内部缺乏对自我批评和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共识,而且,对媒介批评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公众也尚未普遍意识到。

批判与建设并重的态度促进媒体表达社会性别平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如2003年初对北京街头“二房广告”的批评导致广告商很快撤下了这一广告。监测网络还制订了《家庭暴力报道专业准则》,针对当前媒体家庭暴力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传媒工作者的自律规范。

经过十年发展,监测网络积累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但仍受到诸多外部条件的限制:NGO至今仍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国家缺少在媒体中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政策和行动,工作开展困难,媒体对民间组织缺乏了

来自于社会公众的批评,本质上是公众对媒介行为的监督活动。这种公众的媒介批评机构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从形式来看更类似于一种受众权益保护组织。如美国媒介批评组织的AIM和FAIR,加拿大的MediaWatch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公众的批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媒介批评形态。首先,由于代表不同社会利益的公众都可以广泛参与媒介批评,因此在批评主体上具有社会普遍性。其次,媒介批评组织的建立,相应机构和设施的完善使批评具有现实操作性。再次,因为公众的批评主要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很少受到政府或媒介自身利益的干扰,更能保持批评主体和批评实践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来自公众的批评之声,往往因为权力所限,成了边缘化的声音。

大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以下简称监测网络)成立于1996年3月,隶属于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是中国内地惟一以关注妇女与传媒的关系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也是目前内地惟一以“性别视角看传媒”的公众媒介批评组织。其宗旨是:纠正媒介在妇女报道中的种种误区,推动男女平等地享有媒介资源,建立一个有利于妇女争取“平等、进步、发展”的媒介环境。监测网络着重于批评和改变传媒报道中的性别歧视状况,通过开展媒体监测、媒体培训、报道策划和专栏写作这四类活动,监测并批评、抵制大众传媒中贬抑妇女、否定妇女独立人格、鼓吹性别角色定型的报道。

2003年初,监测网络和《中国妇女报》合作开辟每日言论专栏“传媒守望”。这是一个固定的媒介性别批评专栏,以

自古至今,权力的异化现象从来都是与权力相伴而生。监督着国家权力的媒介,也有与公众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局部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其价值取向必然会一定程度偏离公众的利益需求,从而出现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批评,是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媒体内部的批评、行业自律的约束,以及来自公众的社会性权力,匡正着失衡的媒介权力。媒介权力,就如同烈马,有着极强的扩张性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媒介批评,如同那相伴的缰绳,只有互相制衡、良性互动,才能并驾齐驱。

1、开放的舆论环境

媒介批评,特别是来自公众社团对媒介权力的批评监督是体现一个国家民主水平不可或缺的标志。权力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要确保公共权力的公共使用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媒介批评,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限制新闻自由、新闻管制、无关痛痒的隔靴搔痒,来自整个国家、社会的开放的舆论环境,对媒介批评的理解与支持,是媒介与媒介批评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

解,在市场化的压力下往往忽视对深度

社会议题的关注;很多人对来自监测网络的批评感到不快,如今年3月6日监测网络公布“2005十大性别歧视/公正广告”的消息,有人就提出“你们的本意就是想制造争议”的质疑;监测报告或研究报告,主要发表在妇女传媒和学术刊物等“小众传媒”上,影响主要局限在所谓“圈内”。来自最广大公众的声音,反而成为了边缘之声。

2、健全的媒介批评、监督机制权力的监督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真正起到批评监督作用,关键是该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的媒介批评和监督机制,才能在权力之间形成互相的制约和制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曾提出在我国建立新闻评议会的论述,认为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要注意以下问题:1、人员组成应具广泛代表性。2、机构运作应有相对独立性。在宪法、法律和行业规约、评议会章程的范围内可以独自处理新闻诉讼案件。3、工作职权应有相当明确性。4、其裁定决议应视为是一种集体决定和公共意见,具有权威性。

(4)

5、经费来源要有充分可靠性。这个建

公众的独立批评——传媒监测组织,边缘化的声音?

议是比较完善的。

3、普遍的媒介批评意识

新闻事业曾被加冕上“社会守望者”这样无比神圣的桂冠。然而,当我们深刻考察新闻制作的复杂流程及其所处的社会网络时,就会发现,由媒介生产的“新闻”,实则是无数“看不见的手”共同操作的结果,其中不仅有媒介自身利益和能力的因素,更有众多机构显性和隐性的调控利用。“新闻”并不完全等于真相。媒体报道的不负责任固然应该严厉谴责,而公众对媒介报道辨析、判断、批评能力的提高,恐怕是更为重要的话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被封建威权统治几千年,民众思想长期受到钳制的国度,民众批判精神的普遍缺失依旧是冷峻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倡导,批判意识的启蒙和培养,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在面对媒体时,公众持有的应该是一种批判的胆识、冷静的头脑、指正的勇气,公众越是具有批判的眼力与胆识,媒体才越是可能走上良性运作的轨道。

4、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共识

媒介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媒介批评形式。从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作为媒介自律的媒介批评在推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在批评的强大压力下,美国的新闻业开始向专业化迈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也由

(5)此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媒介与媒介批评——良性互动的追寻

新闻公评人、新闻评议会依据新闻专业理念对媒介进行批评,而传媒监测组织则从另一个角度促进报道规范的形成。没有这些来自业内业外的批评,媒介

20

今传媒2006.08

审读阅评报告

际意义。改版扩版后的《长江日报》评论在操作上增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其主

言论建设应与报纸地位相适应

——《长江日报》改版一周年言论分析

吴廷俊陈栋

要表现在:

(一)对本报新闻报道配发评论的增多。比如针对公交车上少见“让座”现象,报纸在一版配发“快评”《让公共生活更文明》(2005.11.15),类似当天报道当天配评论的情况逐步多起来。

(二)对外稿新闻由头“新”的要求提高。评述昨天、前天发生新闻事件的评

当前,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与革新,一份平面媒体能否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提供时效性强、思想性强、可读性强的“独家言论”,成了决定报纸影响力强弱的主导要素。言论是思想的产品,是新闻产品的高端构件,是媒体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因为在传播技术发达的今天,可能会不存在“独家新闻”,但肯定存在“独家言论”。

言论一直都是《长江日报》的强项。上个世纪50年代马铁丁的“思想漫谈”享誉全国。在报纸改版的浪潮中,不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都在言论上下功夫,或增加言论专栏,或增加专版。上世纪80年代《长江日报》言论在城市党报中“独领风骚”十多年:多篇稿件被中央媒体转载,多篇荣获全国大奖,栏目大中小皆备,发稿量大,吸引了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作者,并在全国率先举办评论杂文征稿和评选活动,报社成为湖北省评论和杂文作者的大本营……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江日报》言论有所削弱。

2005年5月23日,《长江日报》再次扩版改版,重新调整了版式、栏目和内容定位。在这次改版扩版中,《长江日报》言论栏目、版块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追踪调查《长江日报》改版扩版一周年以来的言论,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后发现,与改版扩版前相比具有一些可喜之处,与将会完全受控于强大的市场力量。只有形成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共识,媒介批评才不会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没牙齿的老虎,媒介批评人也才不会成为编辑部最孤独的职业。

批评应该是一种信念,缘自对媒介健康发展的关切;批评也是一个过程,是为推进媒介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文化空间而努力的见证。媒介是公众赋予的权力,关于这种权力在社会中的批评

同类媒体相比仍存在一些差异,从未来发展空间来看亦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论增多。

(三)对民众关心的最新情况和问题及时地加以解释和引导,以推动当前工作的开展。比如针对民众十分关心的“社区卫生建设”系列报道,《长江日报》共配发3篇系列评论分别从健康意识、解决途径、服务目标三方面对社区卫生建设进行了比较深刻地分析,及时发挥了服务、引导功能。

3、增强了政治引导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政论性紧密结合,特别是党报评论,政治引导性是一个重要功能。因为言论往往代表了新闻媒体的观点或方向,因而在新闻报道中有着特殊地位。

改版扩版后的《长江日报》在政治引导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2005年6月7日起,报纸推出“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系

列评论《勇于走在前列》、《大力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等5篇。

在2006年1月5日开始召开的武汉市“两会”报道上,《长江日报》推出“两会感言”专栏评论,每日一篇。

每周日一版推出的“长江论坛”文章更能体现出其在开栏语中所提出的“旨在增强本报的思想性、指导性,更好地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

4、增强了经济观察力

办政经大报肯定不能忽略经济民生报道,更不能忽略经济评论。“经济随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1期

(4)郑保卫:《建立监督仲裁机构强化行业自律机制——关于我国组建新闻评议会的建议与构想》,《新闻记者》,2002年第8期

(5)谢静:《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今传媒2006.08

一、与改版扩版前相比,做到了“五个增强”

1、增强了分量

《长江日报》从改版扩版起先后增加了“快评”、“经济随笔”两个新评论栏目,增加了评论的分量。

“快评”是一版重大事件或专题报道的配发评论,对重大题材报道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5月28日,针对《长江日报》头条《蔡甸区农业局对西甜瓜专家许传波委以纪委书记意在稳住人才》报道,配发了第一篇署名为肖擎的“快评”《我们靠什么留住人才》,文章提出“不应拘泥于待遇留人、级别留人,更要用其所长,以更多方式留住人才”,补

充了新闻报道中所未表达出来的观点信息。仅2006年2月份,《长江日报》头版共配发了4篇“快评”。

2005年8月30日,《长江日报》创刊50多年来第一个经济评论专栏——“经济随笔”诞生,不定期推出。经济评论的分量也得到了增加。

2、增强了时效性

新闻评论是兼新闻和评论两者特点为一体的新闻体裁。它和消息、通讯等一样,具有新闻性。如果评论总是放马后炮,是昨日黄花,那么对读者就没什么实与反批评的斗争,仍在持续。今

注释:

(1)JoshGetlin.(2000).Ombudsman.ColumbiaJournalismReview,No.6,March/April,2000

(2)谢静:《媒介批评:专业权威的建构策略——从新闻专业主义解读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新闻大学》2004年秋季刊

(3)张西明:《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