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第一节 概述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水资源配置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生成、评价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其所提出的推荐方案应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准年供需分析、方案生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方案比选和评价、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等。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二至三次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一次供需分析有缺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二次供需分析仍有较大缺口,应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并进行三次供需分析。实际操作按流域或区域具体情况确定。
110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第二节 基准年供需分析
1. 基准年供需分析的目的是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现状条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水资源供需结构、利用效率和工程布局的合理性,提出水资源供需分析中的供水满足程度、余缺水量、缺水程度、缺水性质、缺水原因及其影响、为水资源配置方案生成提供基础信息。
2. 按现有水利工程格局和水资源调配方式分析统计计算分区供水能力,包括地表水(含外流域调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如污水处理再利用、海水等)等不同水源各项工程措施的供水能力。
3. 供需分析中的需水量及其分类采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和“需水预测”的成果。
4. 把水源分为优质水和一般水:优质水为蓄水、地下水;一般水为引水、河网提水和回归水。
基准年供需水平衡见表9-1,(见章后,下同):
从表中可以看出缺水主要在温黄平原区,温黄平原区保证率90%以上缺水,缺水量近2000万m3,缺水率为6%;保证率95%时缺水量近8000万m3,缺水率为21%。
由于温岭市水资源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及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不同地区的缺水情况有很大差异。综合水资源、水质、水源工程的调查分析以及水资源现状供需分析结果,温岭市不同地区现状缺水情况简述如下:
1.西南部低山丘陵区,水源工程小而分散,供水能力低,工程建设滞后于需水增长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
2.东北部平原区,人均水资源量偏低,又无过境水量可利用,地下水已超采,河网水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
3.东南部沿海低陵地区,水资源量少,沿海及岛屿又缺乏建拦蓄工程的条件,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
第三节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及供需平衡分析
一. 水资源配置的思路
规划水平年温岭市都将有不同程度缺水,主要为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并存。解决温岭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思路是: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战略调水,统一调度,优化产业结构。
111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为了保证温岭经济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近期由“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过渡,远期为“以供定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策略上,优先保证生活用水,适当增加工业用水,有计划压缩农业用水。通过节水灌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污水资源化来减少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
三.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
按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再利用的过程,可将水资源配置系统内的水利工程分为5类:①水源工程,主要包括蓄水工程、提水工程、引水工程、调水工程、地下水工程等;②输水工程,包括河道、渠道、管线等;③用户单元工程,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及河道内用水的有关用水单位的取用水设备;④排水工程,包括城市下水道系统、农村排水渠道及排污河流等;⑤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氧化塘、处理后回用设施及地下水回灌设施等。在上述5类工程中,水源工程、用户单元工程和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均可作为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中的节点,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则成为联系各个节点的弧,而各类有关的工程参数则成为节点与弧的容量及相关的约束条件。
上述水资源配置系统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优化配置的真正实现还要有政策法规、行政机构和经济机制的保障。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法规政策,主要有《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证实施办法》、《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目前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由水费和水资源费两部分组成。水费一般为维持供水单位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内部成本;而水资源费则是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水情监测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水源地涵养和防洪排涝等活动而产生的社会成本。通过水费和水资源费的调节,一方面缩小同一地区内利用不同水源用户的费用差别,另一方面规范用户行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 水资源配置方案
水资源配置是以促进温岭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对水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其基本功能是以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或者调整生产力布局来适应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达到抑制需求、保障供给、协调供需矛盾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水资源缺水的情况
112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下,进行跨区域调水;在不同的国民经济用水部门间,按照各部门协调发展的投入产出关系实行计划供水;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既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当前需要,也要积极进行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以形成水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在开源与节流的关系上,在扩大供水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开展节水,控制需水的过度增长;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上,不仅重视原水的开发,更要注重污废水的处理回用;在除害兴利上注重化害为利,将洪水转化为可用的水资源。
在规划期内,为推动经济发展,针对温岭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采取跨行政区引水,引用长潭水库的水,以解决温岭的缺水现状。
解决供需水矛盾主要从抑制需求、加强治污力度、挖掘水源和跨水资源分区调水角度出发进行。由于温黄平原区地下水过渡开发和污水任意排放,造成地面下沉和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故本次温黄平原区的地下水不参与平衡,仅作为特枯年份应急时取用。
1. 供水零方案(现状工况供需水分析)
供水零方案为现状工况方案,该供水方案是在不考虑增加新建水源工程和新供水措施情况下,以现状工程的供水能力与各水平年正常增长的需水要求,也不考虑强化节水和中水回用情况下,组成各水平年的一组方案,称为“零方案”。进行各水平年供需水余缺分析,目的是摸清在不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下的余缺水程度,水量平衡见表9-2和9-3,也是与其他供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是进行水资源一次供需平衡分析的供水输入条件。
水量平衡结果:
温黄平原区存在较大程度缺水,玉环区也有不同程度的缺水。
到2010年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390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8340万m3,缺水率为20%。
到2020年,温黄平原区缺水量扩大,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20800万m3,缺水率为41%;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525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7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6340万m3,缺水率为14%。
现状工况不能承载温岭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标准,水资源将成为制约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治污力度,开发新水源。
2. 供水1方案(区域内开源节流后供需水分析)
由于现状工况不能承担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开源节流,以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各分区按技术和经济可行,有计
113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划地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网整治、强化节水和治污力度、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兴建蓄水工程,与推荐需水方案组合的供需水方案,供需平衡结果见表9-4和9-5。
河网整治工程规划在2010年前完成。
2010年前增加的供水工程:白溪水库、白龙潭水库、大交陈水库、梅溪水库和西洋村水库。
2020年前增加的供水工程:大溪岙水库、桐山水库、前溪水库。
按完成以上计划情况下进行供需平衡计算,来分析温黄平原区、玉环区的缺水程度。 水量平衡结果:
温黄平原区仍存在较大程度缺水。
到2010年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0200万m3,缺水率为25%;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4600万m3,缺水率为12%。
到2020年,温黄平原区缺水量扩大,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470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9100万m3,缺水率为21%;保证率75%时,基本不缺水。
由于该方案已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水源了,不能再继续开发,因此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进行外流域引水来解决缺水。
3. 供水2方案(区域外引水后供需水分析)
根据1方案结果看,温岭的水资源已最大限度地开发,不能再继续开发,考虑仙居引水补充到长潭水库,再从长潭输送到温岭来解决缺水矛盾。
实施引水工程前必须做到节水优先,治污为本,贯彻国务院“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跨区域调水原则。缺水地区要在本区域内对现有水利设施挖潜配套,编制实施好节水及水污染防治规划,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改造和生活节水,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节水型社会。而且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严禁高耗水工业发展,大力发展低耗水企业。
缺水区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饱和时,加强节约用水和治污力度,保护水环境。开展中水回用是缺水地区今后必走之路,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中水回用管网规划建设,制定中水回用优惠政策,鼓励中水回用,增加中水回用比例,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并避免水资源过渡开发。在此前提下,再进行跨流域调水,来解决缺水区域供需水矛盾。
2方案在综合1方案的基础上,从仙居引水补充水源出发,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114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以解决水资源和发展的矛盾。根据远期在“仙引工程”实施后可引入约8000万m3/年的水量来补充温岭市用水,水量平衡情况见表9-6和9-7。
水量平衡结果:
从2方案配置的结果来看,通过优化引水,到2010年后供需水矛盾基本上解决。 五. 方案比选
零方案和1方案都不能满足温岭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标准。
2方案考虑“仙引工程”补充水源后,到2010年后能基本满足规划期内温岭经济和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作为本次规划的推荐方案。
六、管网水配置
近期:到2010年,温岭管网总需水量为41.5万m3/日,温岭市内现状上水库可供管网水量12万m3/日(含长潭供泽国2万m3/日)、规划新建水库可供管网水量3万m3/日,需由长潭水库引入水量26.5万m3/日。根据《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水源论证》,通过长潭水库移民及除险加固等措施,增加水库总库容至7.32亿m3,在保证农田灌溉保证率90%的情况下,可满足城镇供水保证率95%的最大供水能力为85万m3/日,确定温岭片的管网供水规模为14.4万m3/日,其中一期已建2万m3/日。根据《台州南片供水规划》,长潭水库在近远期水平年将向温岭市供水水量分别为:2010年23.7万m3/日,2020年41.5万m3/日。
但在实际供水上,由于长潭水库二期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为77万m3/日(在来水保证率95%下,长潭水库最大供水能力88万m3/日),根据台州供水二期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给温岭管网供水量只有13万m3/日,加上温岭市本身的可供管网水量15万m3/日,2010年还缺水13.5万m3/日,但在正常年份基本能满足管网用水。
远期:到2020年,温岭管网总需水量为58万m3/日,温岭市内现状上水库可供管网水量12万m3/日、规划新建水库可供管网水量5万m3/日,需由长潭水库引入水量41万m3/日。长潭水库通过“仙引工程”引水后,分配给温岭管网供水量为37万m3/日,基本能够满足向温岭市管网供水的要求。
作为推荐方案的2方案,由于长潭引水工程管网供水能力还没有全部到位,造成温岭市2010年后在供水平衡水资源量上基本不缺水的,但实际上管网供水是达不到保证的,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解决措施
加强河网治污力度,提高河网水质,工业采用河网水补充,减轻管网用水压力。
115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近期增加长潭水库管网引水量到26.5万m3/日,可适当降低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至80%。
可考虑直接从长潭水库引水,通过协调与佛岭水库、秀岭水库、太湖水库联网统一调度向温岭供水。
自身挖潜,采用河水净化处理、围涂水库亚海水淡化利用等,使水质达到用水要求。 利用气象可能的条件,采用人工增雨来增加水库的水量。
远期在综合2方案基础上考虑中水回用,按每天3.8万m3左右考虑,并逐步加大中水回用量来保证供水保证率。2010年后考虑中水回用后水量平衡见表9-8。
向台州市人民政府建议加快建设长潭三期引水工程;朱溪和十三都引水工程来确保温岭市在近远期的供水保证。
第四节 特枯干旱年应急对策预案
一、供水对策
在特殊干旱年,供水的对策是: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其次保证重要工业用水,适当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补充城镇供水量的不足。在连续干旱年,供水对策是: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灌溉用水量,保证生活和工业用水;多渠道开源,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供水措施
1.制订用水计划,定时定量供水
制订特殊干旱年生活用水定额,每天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暂时停止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等到供水正常时再恢复生产;农村用水首先要保证农民的生活用水,其次保证经济作物用水和处于关键生育期的作物供水,当灌溉水紧缺时,可改种需水量小的作物,尽量使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小。
2.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
在特殊干旱年,应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加大城镇供水力度。水质好的水库重点供应城镇用水,农业用水尽量利用过境水,增加提水动力。
3.开采地下水,补充城镇用水
当城镇供水水源紧张时,可适当加大地下水的开采,作为应急水源。 4.采用经济杠杆,实现用水节约
采用梯级水价,保证“正常供水”,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
116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约用水的目的。
5.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利用的力度
增加一些小型蓄水工程,将清洁水源用于城镇供水,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在供水特别紧张时,可适当开采地下水。
三、应急预案
按推荐方案配置后,遇特枯年份,如1967年和1968年枯水年份,生活等管网需水仍将存在一定程度缺水,农业和生态需水更不能保证。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出现来水保证率大于99%特大干旱年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但不能排除今后不发生,只有远备才能无近忧,因此正确对待特大干旱年份和做好特大干旱年份出现的对策,对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社会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1. 预防性措施
干旱的监测和预报:建立和完善干旱的监测和预报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供需状况,提高预测干旱灾害的能力。
战略性资源储备:将各地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后备水源,特枯年份作为供水水源。 2. 旱情分级与预警 旱情分级
一般旱情:连续干旱40~60天。 较大旱情:连续干旱60~80天。 重大旱情:连续干旱80天以上。 旱情预警
梅雨结束后,水库蓄水量较低,满足不了40天抗旱能力,难以抗御一般旱情时,应发出抗旱预警通报。
3. 工作目标
确保干旱发生时社会安定,用水秩序稳定。
确保城乡人民用水安全,以及重要工业企业正常供水。 通过开源节流,科学调度,努力使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限度。 4. 指挥组织系统
抗旱救灾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各地抗旱救灾工作。
防旱指挥部下设机构
117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一般旱情和较大旱情的防旱抗旱工作,由各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当各地出现重大或特大旱情时,抗旱减灾工作自然提升为全社会的中心工作。根据抗旱救灾工作的要求,防汛防旱指挥部对口增设综合处、宣传处、调度处。其工作职责为:
综合处:由党委办、政府办、水利局、计划发展局、公安局、供电局、城建局、交通局、农业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由党委办或政府办主任为总协调,其主要职责:
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抗旱救灾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跨行政区域抗旱矛盾; 及时全面掌握抗旱动态,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抗旱救灾工作情况; 根据抗旱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实施抗旱工程设施建设,如河道的筑坝翻水应急泵站建设,临时输管线的布设等。
宣传处:由宣传部、党委信息科、广电局、报社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宣传部分管部长负责。其主要职责:
做好旱情及抗旱救灾的宣传报道工作; 及时发布旱灾信息、抗旱命令、决定等;
落实具体人员拍摄和编辑旱情及抗旱救灾录像、图片资料等; 做好各类新闻媒界采访接待工作。
调度处:由水利局、防汛防旱办公室、公安局、气象局、水文站等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
加强中短期气象、水文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掌握蓄水工程、河道以及上游水库补给等动态情况; 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旱情灾情;
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搞好水工程的调度。 5. 工作程序
(1)一般旱情和较大旱情发生后,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按照职责要求和工作程序,由防汛防旱指挥部具体负责实施。
(2)当有可能发生或发生重大旱情时,抗旱救灾将转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中心工作。
(3)各级政府向全社会发布紧急抗旱救灾动员令,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全面投入抗旱减灾工作。
(4)防汛防旱办公室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全面动态,掌握各地旱情,做好调度工作。
118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气象和水文部门要加强中短期气象水文预报,当好政府和防汛防旱指挥部参谋。 (5)防汛防旱指挥部根据可能出现的旱情等级发布抗旱预警通报,结合各地的抗旱工作情况,召开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分析抗旱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必要时召开动员大会。
6. 对策措施
当出现旱情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为经济调剂,即通过提高水价,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并建立特枯年份占用农灌补偿机制。具体为:
一般旱情:采取水价上浮10~50%,限制水库向农业供水。
较大旱情:采取水价上浮50~100%,限制水库向农业、环境和一般工业供水。 重大旱情:采取水价上浮100%以上,限制水库向农业、环境和工业供水,全力保障生活用水。另外还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关闭一般性企业用水,对重点企业实行供水限制。
(2)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现象,必要时对城乡居民用水实行限额或错时供应。
(3)启用原先停用的地下水,即浅表水井和深井等。地下水补给分配要先保生活,后保生产。降低河网水位标准,充分利用河网控制水位以下部分水量。 (4)有计划地遣返、疏散停产企业的外来人员及闲散的外来人员。 (5)实施人工降雨,当气象要素具备时实施人工降雨。 (6)对边远、及海岛地区,要组织车辆、船只运水。
(7)根据规划确定的地下水源,凿井、筑坝、翻水,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并做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8)搞好封闸蓄水,严防有限的水资源流失,抗旱期间可暂停排污。 7. 调度方案
(1)用水按以下顺序优先预以保证,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用水秩序。 ①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② 重点企业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③ 低耗水型企业用水和其他非污染企业用水。 (2)用水优先秩序解释
① 当发生较大旱情时,为防止河道水体污染加重,对于污染型企业,不管企业用水来自河道或水库供水,一律强制性关闭。以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重点企业用水和
119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农业生产用水、低耗小型企业用水和其他非污染型企业用水。
② 当发生重大旱情时,不管企业取水途径,除低耗水重点企业外,其他企业用水一律关闭。以保证城乡居民用水。最大限度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3)调度方式
调度方式实行分段负责,集中控制。抗旱非常时期,上游水库及出海涵闸的调节由防汛防旱办公室直接调控。 (4)水量调配
① 重要供水水库补给调度由防汛防旱办公室统一协调;
② 各出海涵闸必须按防汛防旱办公室调度命令启闭。随时接受上级防汛防旱办公室派员现场检查。
③ 当发生重大旱情时,重要供水水库的供水,根据防汛防旱指挥部拟定的比例供水。
8. 各部门的职责
(1)各乡镇政府,根据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抗旱救灾工作。
(2)公安部门:处理破坏防汛防旱设施案件,维护用水秩序和社会安定。协助防汛防旱指挥部强制指令的执行。
(3)水利部门:主持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抗旱减灾工作组织、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提供抗旱工程措施方案及协调方案。
(4)计划发展部门:解决抗旱减灾工程项目资金和物资的落实工作。 (5)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农情,提出农业抗灾相应措施。 (6)财政部门:及时下拨抗旱减灾经费,并监督使用。 (7)气象部门:负责提供降雨、干旱等天气的预测预报。
(8)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处理社会救济,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争取上级救灾款。及时掌握灾情,配合防汛防旱办公室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9)交通部门:负责抗旱物资和抗旱应急工程的车辆运输。
(10)广电部门:负责抗旱减灾宣传,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旱情灾情警报。 (11)供电部门:负责保障抗灾供水工程的电力供应。
(12)建设规划部门:负责保障城市生活供水,站点布设和紧急抢修,确保供水管路畅通,保证正常供水。负责执行防汛防旱指挥部强制断水措施。
120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13)环保部门:负责污水的处理和控制。
第五节 海岛水资源配置
温岭是靠海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总长316.91公里,岛屿星罗棋布,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170个,各岛上居民多少不等,多的有四五千人,小的无人居住,其中也有在战略上占重要位置的,因此海岛的水资源配置也较为重要。主要岛屿概况见表9-9。
一. 海岛供水量
温岭市现状海岛主要供水工程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17座,总库容17.34万m3,以及数量较多的水井解决用水问题。见表9-10。
供水量计算采用复蓄指数法,系数取1.5,结果见表9-11供水量栏。 二. 海岛需水量
由于海岛交通不便,人口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岛上的人口按现状人口保持动态平衡,需水量按不同水平年农村居民节后用水定额进行计算,不同水平年的定额为:2010年每人每天80L,2020年每人每天110L,2030年每人每天130L。结果见表9-11需水量栏
三. 海岛供需平衡
对各岛进行各自平衡,结果见表9-11。从表中看出除了温岭龙门岛和南港山岛不缺水外其余都缺水。
四. 海岛缺水解决措施
从上述平衡看大部分岛都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缺水,为了满足岛上居民生活,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1、岛屿不大,无开发潜力的岛屿,对岛上居民进行移民; 2、推广雨水集蓄工程,建水窖等增加蓄水; 3、离陆地近的岛屿由大陆引水解决;
4、远离陆地的岛屿,可以推广海水淡化进行解决;
5、大陆码头设立配水站,以满足海岛居民从大陆船运解决用水矛盾。
121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1 2002年基准年供需水平衡表 单位:万m3 可供水量 分区 保证率 长潭 水量 蓄水 引水 提水 地下水 合计 生活 一产 需水量 二产 三产 生态 环境 合计 回归水利用量 余缺 水量 缺水率(%) 50% 75% Ⅰ区 90% 95% 50% 75% Ⅱ区 90% 95% 50% 75% 全市 90% 95% 18479 15312 12441 10719 18479 15312 12441 10719 7486 5961 4518 3616 782 673 567 466 8268 6634 5085 4082 101 66 45 38 121 100 80 65 222 166 125 103 15463 14053 12502 11468 1450 1320 1210 1120 16913 15373 13712 12588 0 0 0 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41529 35392 29506 25841 2513 2253 2017 1811 44042 37645 31523 27652 5101 5101 5101 5101 434 434 434 434 5535 5535 5535 5535 14466 17917 21275 23358 1056 1280 1520 1753 15522 19197 22795 25111 3728 3728 3728 3728 66 66 66 66 3794 3794 3794 3794 1730 1730 1730 1730 14 14 14 14 1744 1744 1744 1744 3062 3308 3643 3901 4 4 4 4 3066 3312 3647 3906 28086 31783 35476 37818 1574 1799 2038 2271 29660 33582 37514 40089 2718 3299 3835 4166 194.9 237.6 278.6 305 2912 3536 4114 4471 16161 6908 -2135 -7811 1134 692 257 -155 17294 7600 -1878 -7966 0 0 -6 -21 0 0 0 -7 0 0 -5 -20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2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2 现状工况201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保分区 证率 可供水量 长潭蓄水 引水 提水 水量 地下水 0 0 0 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合计 生活 一产 需水量 二产 三产 生态环境 城市 补水 输水损失 合计 回归水利用量 余缺 水量 缺水率(%) 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50% 18479 7486 101 15463 75% 15312 5961 Ⅰ区 90% 12441 4518 95% 10719 3616 50% 75% Ⅱ区 90% 95% 567 466 80 1210 65 1120 782 673 45 12502 38 11468 121 1450 100 1320 66 14053 41529 4134 2396 13530 145 3451 1432 2480 741 2760 3151 34220 2435 35392 4134 2396 16894 145 3451 1432 2480 741 3007 3151 37831 3041 9744 602 0 0 -20 29506 4134 2396 20211 145 3451 1432 2480 741 3342 3151 41483 3638 -8339 25841 4134 2396 22223 145 3451 1432 2480 741 3600 3151 43753 4000 -13912 -32 2513 77 303 951 23 29 29 29 29 52 52 52 52 22 22 22 22 10 10 10 10 0 0 0 0 113 1580 171 1104 113 1792 209 113 2026 251 113 2249 292 670 242 -146 0 0 0 -7 0 0 -19 2253 77 303 1163 23 2017 77 303 1397 23 1811 77 303 1620 23 50% 18479 8268 222 16913 75% 15312 6634 166 15373 全市 90% 12441 5085 125 13712 95% 10719 4082 103 12588 44042 4211 2699 14481 168 3480 1484 2502 751 2760 3264 35800 2607 10849 37645 4211 2699 18057 168 3480 1484 2502 751 3007 3264 39623 3250 1272 31523 4211 2699 21608 168 3480 1484 2502 751 3342 3264 43509 3889 -8097 27652 4211 2699 23843 168 3480 1484 2502 751 3600 3264 46002 4292 -14058 -31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3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3 现状工况202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保分区 证率 可供水量 长潭蓄水 水量 引水 提水 地下水 0 0 0 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生活 一产 需水量 输水合计 三产 合计 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损失 二产 生态环境 回归水利用量 余缺 水量 2670 -6339 缺水率(%) 0 -14 50% 18479 7486 101 15463 75% 15312 5961 Ⅰ区 90% 12441 4518 95% 10719 3616 50% 75% Ⅱ区 90% 95% 567 466 80 1210 65 1120 782 673 45 12502 38 11468 121 1450 100 1320 66 14053 41529 6515 2361 12975 145 4991 1422 3833 1184 3852 3917 41195 2336 35392 6515 2361 16176 145 4991 1422 3833 1184 4099 3917 44643 2912 29506 6515 2361 19452 145 4991 1422 3833 1184 4439 3917 48259 3501 -15252 -32 25841 6515 2361 21457 145 4991 1422 3833 1184 4692 3917 50517 3862 -20814 -41 2513 117 323 836 23 44 44 44 44 58 58 58 58 51 51 51 51 16 16 16 16 0 0 0 0 123 1591 150.5 123 1776 184 123 1971 219 123 2160 253 1072 661 265 -96 0 0 0 -4 0 -12 2253 117 323 1021 23 2017 117 323 1216 23 1811 117 323 1405 23 50% 18479 8268 222 16913 75% 15312 6634 166 15373 全市 90% 12441 5085 125 13712 95% 10719 4082 103 12588 44042 6632 2684 13811 168 5035 1480 3884 1200 3852 4040 42786 2486 3742 37645 6632 2684 17197 168 5035 1480 3884 1200 4099 4040 46419 3095 -5679 31523 6632 2684 20668 168 5035 1480 3884 1200 4439 4040 50230 3720 -14987 -30 27652 6632 2684 22862 168 5035 1480 3884 1200 4692 4040 52677 4115 -20910 -40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4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4 1方案201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可供水量 保分区 证率 长潭水量 蓄水 引水 提水 中地水下回水 用 0 0 0 0 0 0 0 0 需水量 回归仙生活 一产 二产 生态环境 水利引输水合计 三产 合计 用量 水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损失 量 余缺 水量 缺水率(%) 50% 18479 8662 101 15943 75% 15312 6914 Ⅰ区 90% 12441 5256 95% 10719 4218 50% 75% Ⅱ区 90% 95% 1270 1073 45 12832 38 11743 66 14453 0 43185 3720 1997 13212 145 3313 1346 2232 741 2760 2504 31970 2378 13593 0 0 36745 3720 1997 16306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007 2504 35311 2935 4369 0 0 30574 3720 1997 19287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342 2504 38627 3472 -4582 -12 0 26718 3720 1997 21084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600 2504 40682 3795 -10169 -25 0 0 0 0 3611 69 273 951 23 28 28 28 28 49 49 49 49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0 0 0 0 90 1513 171 2269 90 1725 209 90 1947 249 90 2128 282 1645 1062 612 0 0 0 0 1840 121 1450 200 0 1541 100 1320 200 0 80 1210 200 0 65 1120 200 0 3161 69 273 1163 23 2760 69 273 1385 23 2458 69 273 1566 23 50% 18479 10502 222 17393 200 0 75% 15312 8455 166 15773 200 0 全市 90% 12441 6526 125 14042 200 0 95% 10719 5291 103 12863 200 0 0 46796 3789 2270 14163 168 3341 1395 2252 751 2760 2594 33483 2549 15862 0 0 39906 3789 2270 17469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007 2594 37036 3144 6014 0 0 33334 3789 2270 20672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342 2594 40574 3721 -3519 -9 0 29176 3789 2270 22650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600 2594 42810 4077 -9557 -22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5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5 1方案202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可供水量 保分区 证率 长潭水量 蓄水 引水 提水 中地水下回水 用 0 0 0 0 0 0 0 0 需水量 回归仙生活 一产 二产 生态环境 水利引输水合计 三产 合计 用量 水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损失 量 0 44604 5864 2192 1185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3852 3103 37611 2134 0 37887 5864 2192 14636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099 3103 40636 2634 余缺 水量 缺水率(%) 0 0 50% 18479 10081 75% 15312 8056 Ⅰ区 90% 12441 6169 95% 10719 4973 50% 75% Ⅱ区 90% 95% 1270 1073 1840 1541 101 15943 66 14453 45 12879 38 11884 9127 -115 0 31534 5864 2192 1742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439 3103 43768 3137 -9097 -21 0 27614 5864 2192 19120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692 3103 45713 3442 -14658 -32 0 0 0 0 3661 105 273 739 3211 105 273 907 23 23 41 41 41 41 54 54 54 54 46 46 46 46 16 16 16 16 0 0 0 0 93 1390 133 93 1558 163 93 1733 195 93 1855 217 2404 1816 1272 870 0 0 0 0 121 1450 250 0 100 1320 250 0 80 65 1210 250 0 1120 250 0 2810 105 273 1082 23 2508 105 273 1204 23 50% 18479 11921 221.6 17393 250 0 75% 15312 9597 165.8 15773 250 0 全市 90% 12441 7439 124.7 14089 250 0 95% 10719 6046 102.6 13004 250 0 0 48265 5969 2465 12597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3852 3196 39001 2267 11531 0 0 41098 5969 2465 15543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099 3196 42194 2798 1702 0 0 34344 5969 2465 18510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439 3196 45501 3332 -7826 -17 0 30122 5969 2465 20324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692 3196 47568 3658 -13788 -29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6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6 2方案201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可供水量 保分区 证率 长潭水量 蓄水 引水 提水 中地水下回水 用 0 0 0 0 0 0 0 0 需水量 回归仙生活 一产 二产 生态环境 水利引输水合计 三产 合计 用量 水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损失 量 余缺 水量 缺水率(%) 50% 18479 8662 101 15943 75% 15312 6914 Ⅰ区 90% 12441 5256 95% 10719 4218 50% 75% Ⅱ区 90% 95% 1270 1073 45 12832 38 11743 66 14453 0 43185 3720 1997 13212 145 3313 1346 2232 741 2760 2504 31970 2378 13593 0 0 36745 3720 1997 16306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007 2504 35311 2935 4369 0 0 30574 3720 1997 19287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342 2504 38627 3472 -4582 -12 0 26718 3720 1997 21084 145 3313 1346 2232 741 3600 2504 40682 3795 -10169 -25 0 0 0 0 3611 69 273 951 23 28 28 28 28 49 49 49 49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0 0 0 0 90 1513 171 2269 90 1725 209 90 1947 249 90 2128 282 1645 1062 612 0 0 0 0 1840 121 1450 200 0 1541 100 1320 200 0 80 1210 200 0 65 1120 200 0 3161 69 273 1163 23 2760 69 273 1385 23 2458 69 273 1566 23 50% 18479 10502 222 17393 200 0 75% 15312 8455 166 15773 200 0 全市 90% 12441 6526 125 14042 200 0 95% 10719 5291 103 12863 200 0 0 46796 3789 2270 14163 168 3341 1395 2252 751 2760 2594 33483 2549 15862 0 0 39906 3789 2270 17469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007 2594 37036 3144 6014 0 0 33334 3789 2270 20672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342 2594 40574 3721 -3519 -9 0 29176 3789 2270 22650 168 3341 1395 2252 751 3600 2594 42810 4077 -9557 -22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7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7 2方案202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可供水量 保分区 证率 长潭水量 蓄水 引水 提水 缺回归中生活 一产 二产 生态环境 余缺水地水利水仙引输水下合计 三产 合计 用量 水量 率回水量 损失 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 水 用 0 0 0 0 0 8000 52604 5864 2192 1185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3852 3103 37611 2134 17127 0 0 8000 45887 5864 2192 14636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099 3103 40636 2634 7885 0 0 8000 39534 5864 2192 1742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439 3103 43768 3137 -1097 -3 0 8000 35614 5864 2192 19120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692 3103 45713 3442 -6658 -15 0 0 0 0 3661 105 273 739 3211 105 273 907 23 23 41 41 41 41 54 54 54 54 46 46 46 46 16 16 16 16 0 0 0 0 93 1390 133 93 1558 163 93 1733 195 93 1855 217 2404 0 1816 0 1272 0 870 0 需水量 50% 18479 10081 101 15943 75% 15312 8056 Ⅰ区 90% 12441 6169 95% 10719 4973 50% 75% Ⅱ区 90% 95% 1270 1073 45 12879 38 11884 66 14453 1840 121 1450 250 0 1541 100 1320 250 0 80 1210 250 0 65 1120 250 0 2810 105 273 1082 23 2508 105 273 1204 23 50% 18479 11921 222 17393 250 0 8000 56265 5969 2465 12597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3852 3196 39001 2267 19531 0 75% 15312 9597 166 15773 250 0 8000 49098 5969 2465 15543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099 3196 42194 2798 9702 0 全市 90% 12441 7439 125 14089 250 0 8000 42344 5969 2465 18510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439 3196 45501 3332 174 0 95% 10719 6046 103 13004 250 0 8000 38122 5969 2465 20324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692 3196 47568 3658 -5788 -12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8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8 增加中水回用量后2020年供需平衡 单位:万m3 保分区 证率 长潭水量 引水 可供水量 需水量 缺回归余缺水地生活 一产 二产 生态环境 水利中水仙引输水提水 下合计 三产 合计 用量 水量 率回用 水量 损失 城镇 农村 农业 牲畜 管网 自备水 城市 补水 (%) 水 0 0 0 0 1355 8000 53959 5864 2192 1185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3852 3103 37611 2134 18482 0 1355 8000 47242 5864 2192 14636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099 3103 40636 2634 9240 0 1355 8000 40889 5864 2192 17428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439 3103 43768 3137 258 0 蓄水 50% 18479 10081 101 15943 75% 15312 8056 Ⅰ区 90% 12441 6169 95% 10719 4973 50% 75% Ⅱ区 90% 95% 1270 1073 45 12879 38 11884 66 14453 1355 8000 36969 5864 2192 19120 145 4641 1323 3449 1184 4692 3103 45713 3442 -5303 -12 22 22 22 22 0 0 0 0 3683 105 273 739 3233 105 273 907 23 23 41 41 41 41 54 54 54 54 46 46 46 46 16 16 16 16 0 0 0 0 93 1390 133 93 1558 163 93 1733 195 93 1855 217 2426 0 1838 0 1294 0 892 0 1840 121 1450 250 1541 100 1320 250 80 1210 250 65 1120 250 2832 105 273 1082 23 2530 105 273 1204 23 50% 18479 11921 222 17393 250 1377 8000 57642 5969 2465 12597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3852 3196 39001 2267 20908 0 75% 15312 9597 166 15773 250 1377 8000 50475 5969 2465 15543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099 3196 42194 2798 11079 0 全市 90% 12441 7439 125 14089 250 1377 8000 43721 5969 2465 18510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439 3196 45501 3332 1551 0 95% 10719 6046 103 13004 250 1377 8000 39499 5969 2465 20324 168 4682 1377 3495 1200 4692 3196 47568 3658 -4411 -9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9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 表9-9 温岭市有关各岛面积和人口 岛名 龙门岛 九洞山岛 北港山 横门山 南港山 隔海山岛 三蒜岛
面积(km) 3.96 1.02 1.00 0.53 1.00 0.42 0.79 2人口(万人) 0.3948 0.0487 0.127 0.12 0.066 0.165 0.013 表9-10 供水工程水库 岛名 名称 流域面积(km) 2总库容 (万m) 12.34 0.8 0.65 0.15 3.2 0.2 3山塘数量 (个) 7个 2个 4个 1个 3个 110口 1个 备注 1个小(二)型,6个山塘 井1口 龙门岛 九洞山岛 北港山 横门山 南港山 隔海山岛 三蒜岛
水库 山塘 山塘 山塘 山塘 井 山塘 表9-11 供需水平衡 单位:万m3 岛名 供水量 18.51 1.2 0.98 0.23 4.8 0.3 需水量 2010年 11.53 1.42 3.71 3.5 1.93 4.82 0.38 余缺水量 2030年 18.73 2.31 6.03 5.69 3.13 7.83 0.62 缺水率(%) 2030年 -0.2 -1.1 -5.1 -5.5 1.7 -7.8 -0.3 2020年 15.85 1.96 5.1 4.82 2.65 6.62 0.52 2010年 7 -0.2 -2.7 -3.3 2.9 -4.8 -0.1 2020年 2.7 -0.8 -4.1 -4.6 2.2 -6.6 -0.2 2010年 0 -15.6 -73.7 -93.6 0 -100 -21 2020年 0 -38.6 -80.9 -95.3 0 -100 -42.5 2030年 -1.2 -48.1 -83.8 -96 0 -100 -51.4 龙门岛 九洞山岛 北港山 横门山 南港山 隔海山岛 三蒜岛
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