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总结)

2023-09-27 来源:星星旅游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要点总结)

历史必修(Ⅰ)政 治 文 明 历程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①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②神权色彩。 3、西周: ①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4、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主体。

三代特点: 三代的政治制度是由松散的内外服联盟制,逐渐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制发展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基本内容:

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三大基础: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地主阶级统治确立;理论:法家思想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刘邦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吴王联合六国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中央置中朝(内朝):汉承秦制,西汉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成为“外朝”。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的权力,使之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②设刺史: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区,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③推恩令:汉景帝开始削藩,至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3)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皇帝幼小昏弱时,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鉴于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2)宋太祖的集权措施:①收精兵 ②削实权 ③制钱谷

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①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 ②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③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④设三司使(度支、盐铁、户部),又称“计相”,分割宰相财权。

地方任用文官与路州县三级制:为了防止武人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在地方政权州县两级的基础上,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形成路州县三级制。 (3)宋初中央集权强化的作用及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却造成了 “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的后患。

4、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

(1)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影响: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

(1)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明丞相胡惟庸擅权,威胁皇权。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确立内阁制: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即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加强中央集权。

2、清朝

(1)清初中央机构:仿照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但重要军国大事则由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原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加强皇权。职权、特点: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达谕旨。这样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与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③中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④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⑤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2)消极:①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②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③绝对君主专制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极大妨碍中国社

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讲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中国开展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法美相继签订《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中国政府拒绝英法“修约”的要求。 3、发动国:英法联军。

4、结果: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4、影响: 中华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面对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根本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和扩大侵华权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的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战后的巨额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2、主要经过:

(1)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3、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爆发原因:列强加紧侵略;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

2、斗争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1864年,失败。

3、重要文件:前期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时代特征:利用西方宗教;反封建反侵略;主张学习西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 1、爆发背景:反洋教斗争发展,民族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结果: 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4、作用:反映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二、地主官僚阶层的变化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 (2)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

(3)性质:封建地主官僚发起的旨在挽救清王朝的一场自救运动 (4)概况:在外交、经济、军事、教育方面改革。 (5)后果:最终失败,但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清政府“新政”(20世纪初)

迫于内外压力,宣布君主立宪,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最后成立“皇族内阁”。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维新变法运动 (1895年—1898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结果:变法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 2、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背景和条件:

社会根源:民族危机的加重与满清政府变革的局限 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 政治纲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思想舆论: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民主思想的传播 起义锻炼: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二)武昌起义的初步成果

起义爆发并胜利:1911年10月10日

成立革命政府: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旧官僚) 重大影响:在一个多月内有10多个省区宣布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与最终结局 1、两大革命成果:

①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2、最终结局:

① 清帝退位:1912年(1644年—1912年) ②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 3、革命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抗争 ---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4、经过: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意义: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背景:中共以开展工运为中心任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 (2)概况(1922~1923):起点——香港海员罢工; 终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教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2.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条件:中共的推动:发表《主张》(1922);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1922年“二大”);孙中山的转变(同意联合工农);共产国际的推动。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

(3)意义: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的开始 3.北伐战争

(1)背景:革命形势的高涨(统一战线的建立)

(2)概况: 组织者: 广州国民政府 时间: 1926.7.~1927.7. (3)结果:“四一二”(蒋)政变、“七一五”(汪)政变,大革命失败。 (4)教训:中共没有坚持领导权,没有独立的武装。 (三)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毛泽东):文家市决策——由城市转向农村;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经过: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转危为安。标志着中共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

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结果: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

和平解决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中共的努力;国民党内部分化

和平解决的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6、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1)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标志:国民党发布《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1937年9月)

(3)国共联合抗战

①防御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三会战一大捷;共产党敌后战场:一大捷一根据地 。

②相持阶段(1938年10月) :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中共粉碎日寇“扫荡”;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国民党政策重心的转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4)抗战的胜利(1945年)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7、解放战争(1946—1949)

背景:两种命运的较量(抗战胜利初期) : (1)中共七大提出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 (2)国民党六大提出独裁内战的方针 ; (3)重庆谈判

原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需要时间;毛泽东为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争取和平建国;

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经过:

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结果: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3 日解放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树立了榜样。 4.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四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开国大典

1.新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9.21. 北平 共商建国大计 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1949.10.1)

(1)新政权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团结建国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三、政治建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确立:根据一届人大制定的宪法(1954年); 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产生及组成:由选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

民。是人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标志。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渊源: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其合作的基础;这是一具

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提出“长期共

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性质职能: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基于国情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基本内容:国家统一领导;民族平等、团结;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五大自治区的成立:蒙、新、桂、宁、藏

5.意义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祖国的积极性。 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①错误的根源: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及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所导致。

②结果: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和严重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②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3、基层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1)城市:①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职能:由“管理和监督”转变为“指导和服务”。

(2)农村:①1987年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正式颁布。

②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理论

含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1)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2)酝酿:叶剑英“九条方针” (3)形成: 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5)确立方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6)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海峡两岸关系:

①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②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两岸停火(1979年)

2.提出实现“三 通”(80年代) 3.民间团体对话(“汪辜会谈”) 4.“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5.“江八条”(1995)——纲领性文件 ③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④台湾回归的意义:

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第五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内容:“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最大成就:中苏建交,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第一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提倡“求同存异”方针。

二、打开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增大;中国内政

外交取得的成就。 (2)实现: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3)意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胜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过程: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

(3)意义:成为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改变的关键。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交流合作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 (3)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5)与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6)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 3、标志: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 4、意义: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 • 中心: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 3、城邦时代(时间:前8—前6世纪):

(1)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2)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

(3)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向海外殖民扩张。 4、古希腊城邦政体 :

(1)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主要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 其划分的依据:根据各邦国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来划分。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1)历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贵族制与君主制、民主制的比较:

• 君主制:骄奢淫逸,暴虐无道;终身制、世袭制;是人治。

• 贵族制的特点:贵族元老共同制定国家方针;少数人掌握国家权利;实行任期制和 选举制。贵族制则由人治向法治转化,但由贵族垄断官职。 • 民主制:平民在公民大会上充分享受民主;一切平民都可以参加国家行政、司法;一切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掌握国家权利。 (3)民主制的确立:

• ①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陶片放逐法)。 • ③伯利克里 统治时期,进入 黄金时期。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①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 ②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①公民大会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 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①日常司法机关;②最大限度保持公正。

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得: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为人类提供民主模式。

(2)失: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三、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1、政治体制的演变:

(1)历程: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元首制——帝制); (2)罗马共和国:

①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古代渊源

②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保民官 (3)帝制的确立: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②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2、罗马法的形成: (1)《十二铜表法》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②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③是罗马法的渊源。

(2)《查士丁尼法典》:

①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灭亡而编; ②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 (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的评价与影响:

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影响:(1)国内:维系稳定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奴隶制度。

• (2)国际: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利武器。

第七讲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必要性: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限制---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② 13世纪,议会制度的雏形创立:国王、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③“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在立法司法、税收、军事、选举等方面的权力,表明英国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是沃波尔) •(2)机制:

•①内阁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十九世纪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④两党轮番执政。 •特点:

•①最高决策权与行政权:在首相而不在国王。 •②内阁负责对象:是议会而不是国王。

•③首相和内阁的产生: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而不是国王任命。 •④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专制和独裁。

3、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1)议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英国民主化的进程:

•1832年,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 背景:

邦联制的局限:(1)无法统一保护关税;

(2)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 2、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宪法

(1)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最高权力。最高行政权属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3)评价:

①利用这些原则,美国很好地解决了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维护民主共和的问题。

②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为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的联邦政府。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独立战争的成果固定下来,并影响到欧美甚至亚、非、拉等国。 3、宪法的发展

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迄今为止,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通过对宪法的不断修正,美国人民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二)两党制——美国政治民主、分权制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两党制的形成

•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经过演变,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2、两党制的特点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总统选举、参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都受两党操纵。 •3、作用:

•民主执政,法律监督。当选者入主白宫执掌行政大权;下野者不甘寂寞,监督抨击,双方互相监督。当政者唯恐疮疤被揭而兢兢业业;在野者竭力在民众面前重塑良好形象,以待下届。

三、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立法权属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总统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3.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创议法律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部长。

4.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四、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1、完成统一:

①原因: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完成统一过程:三次王朝战争:普奥对丹麦;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统治:

①时间: 1871年建立,颁布宪法;

②特点:建立君主立宪,但留有大量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

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① 进步性:

相对民主性;选举代表;议会多数原则;议员的立法知识、能力、素质、经验;政党政治。 ②局限性: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政党斗争;毕竟仍然是一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

第八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

①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 ②代表人物:

法国:圣西门:主张社会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预言家

傅立叶:提出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组织“法郎吉”协作社 英国:欧文:“新和谐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

①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②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③《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作用。

• 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取代的规律。 • 3.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4.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每个人自由发展。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①󰀀 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普法战争;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②“公社”的性质、特色: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人民性;暴力性;突发性;局部性。

③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

④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暴力斗争有启发意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⑤公社的经验教训

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革命的背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制度;经济上仍非常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战争加重了人民痛苦,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与腐朽。 ③二月革命的结果:推翻了沙皇政权,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④《四月提纲》的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土地改革,退出战争。 2、十月革命

①1917年7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②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领导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意义及影响

①结果: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政府:人民委员会;

文件:《土地法令》《和平法令》; 1918年,定名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 ②意义及影响

(1)国内:消灭了剥削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国际:为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展示了新的解放道路。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背景: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2、内容:农村: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

• 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产,组建国营经济;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3、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

1、背景

(1)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基础差,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工业化决策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核心: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3、效果

(1)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改造的原因

(1)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分散经营不利于大规模快速经济建设 (2)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经过

(1)农业: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2)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第九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叫“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冷战的背景

⑴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⑶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⑷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⑴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同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⑵影响: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3、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

(1)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

(2)苏联:政治上:建立情报局;

• 经济上:组织经互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 • 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1955年,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4、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①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下;

• ③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 • ④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 认识: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放在欧洲,但不放松对亚洲的控制:单独占领日本;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发动侵越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共体的形成 :

①形成背景:随着50年代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美国的阴影。

②过程: 50年代形成三个共同体(煤钢、经济、原子能),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确立四方面的合作(关税、农业、货币、科技); ③影响:经济上加强竞争;政治上力图独立;美国被迫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扶植;

• ②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 • ③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④重视科技、教育;

• 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概况: 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

(3)影响:①经济上:三足鼎立,挑战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 ②政治上:全方位外交。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

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

(1)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 •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错误; •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2)经过: 1991年,发生“ 8 · 19事件 ”;年底,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 。

(3)影响:东欧发生剧变,向西方靠拢;苏联在欧洲的所有体系全部崩溃;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2、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原因:大国军事对抗和竞赛减弱,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3、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2)形成原因:

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