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代的钱币你了解多少?

2021-02-02 来源:星星旅游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

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此外康熙通宝钱中有一种异品,后人称为\"罗汉钱\"。此钱比通常的\"康熙通宝\"

略小,为京师宝泉局造,此钱\"熙\"字有异笔,钱铜色金黄,铸作精良。关于此钱传说很多,一是说因为康熙年间西部边境发生叛乱,朝廷派大将年羹尧前去平定。因军响难以为继,正一筹莫展时,有一寺院僧侣主动献出寺内所有铜器和十八尊金身罗汉以作铸钱用。年大将军因此感动,命铸钱时故意留了点\"小秘密\",以便日后回收重塑佛像,但事情泄露,也就无法回收了。另一说是在康熙六十大寿时,户部宝泉局用金罗汉铸钱,并将这种钱放在寺庙罗汉的腹内充做佛赃,在皇帝寿辰时分赠给各级官员以作纪念,等等。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货币发行量很大,所以\"康熙通宝\"传世较多。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钱局较雍正时有所增减,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宝河、宝巩、宝济三局,于乾隆五年时开宝福局,七年开宝桂局,十年开宝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

公元1796年,高宗让位,仁宗登基,改元嘉庆,嘉庆年间,清政府允许百姓使用白银,并且再次整顿钱制,增加铸造量,铸行\"嘉庆通宝\",最初所铸力求工整美观,钱重一钱二分,面文仍用宋体,背文为满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书,穿左用楷书,有\"福、寿、康、宁、桂\"也有穿右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楷书\"福、寿、康、宁\"连在一起为一种吉语,是钱局为吉庆所铸之钱,也叫\"吉语钱\",参与流通。在嘉庆年间,由于政府开支加大,官炉偷工减料,各地方钱局所铸制钱质量下降,造成有的文字不清,钱重减轻,钱体减小,钱质低劣,等等,民间把这种制钱称为\"局私钱\"以至到嘉庆末年,朝廷对此束手无策,下旨允许缺铜的钱局自行停铸,如要继续出钱,必须足重一钱二分,否则罪其省府。因此各省纷纷停铸。市面上的铜钱有所减少,使得物价也跟着下跌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