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介绍了几种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形状;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知识。本课图文并茂,富有童趣,学生喜欢阅读。教学本课时,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使其用双眼去观察生活,在读中掌握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轻快、活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群、竹”等11个生字,会写“竹、牙”等5个字。认识3个偏旁“、厶、力”,学习一个新笔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厶、力”,学习新笔画“”。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冬天图片,教师:冬天到了,世界将会有什么变化?结合图片说说冬天景色。
2.教师:是呀,下雪了,大地就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他们是谁? 出示插图,学生认一认小动物,读一读。
3.质疑: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2.借助拼音,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出示“竹叶”“月牙”的图片,认识“竹”和“牙”。 (2)认识用“用、几、步”。
①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生字。小组读句子,齐读句子。 (3)认识“为、参、加、洞、着”。
①教师出示句子: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指名读句子,小组读,齐读。 ③出示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图片,理解“洞”的意思。 5.汇报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6.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7.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8.播放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学唱。 三、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指导书写“几”。 (1)教师在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几”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描红,临写。
2. 学生在观察“竹”和“用”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从左到右”“先里后外”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教师:同学们爱画画吗?上课前,让我们一起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掌。
3.学生按照要求,画三幅手掌印:五指并拢;五指张开;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4.教师导入:冬天下雪时,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小画家。 2.汇报交流。
(1)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理解“一群”的意思。
①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②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3)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①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②指名读,齐读。
③先出示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的图片,在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图,引导学生对比,并说说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
④教师:小动物们“不用颜料不用笔”,是用爪子或者蹄子做画笔,走几步就画成一幅画。
⑤指导朗读:读第三句话时稍快,语调有起伏;读第四句话时突出“几步就成”。
3.质疑: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画画?
4.教师出示资料,学生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 5.要求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教师: 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
2.教师:还有哪些动物因为要冬眠也没参加?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牙、马”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问:如何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一些?
教师强调:“牙”的第二笔是竖折,其中折要比第一笔横写得长一些,整体要写得上紧下松;“马”只有三笔,第二笔是竖折折钩,要一笔写完。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①教师出示句子: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指名读句子,小组读,齐读。 ③出示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图片,理解“洞”的意思。 5.汇报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6.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7.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8.播放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学唱。 三、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指导书写“几”。 (1)教师在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几”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描红,临写。
2. 学生在观察“竹”和“用”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从左到右”“先里后外”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教师:同学们爱画画吗?上课前,让我们一起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掌。
3.学生按照要求,画三幅手掌印:五指并拢;五指张开;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4.教师导入:冬天下雪时,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小画家。 2.汇报交流。
(1)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理解“一群”的意思。
①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②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3)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①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②指名读,齐读。
③先出示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的图片,在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图,引导学生对比,并说说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
④教师:小动物们“不用颜料不用笔”,是用爪子或者蹄子做画笔,走几步就画成一幅画。
⑤指导朗读:读第三句话时稍快,语调有起伏;读第四句话时突出“几步就成”。
3.质疑: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画画?
4.教师出示资料,学生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 5.要求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教师: 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
2.教师:还有哪些动物因为要冬眠也没参加?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牙、马”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问:如何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一些?
教师强调:“牙”的第二笔是竖折,其中折要比第一笔横写得长一些,整体要写得上紧下松;“马”只有三笔,第二笔是竖折折钩,要一笔写完。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4.教师出示资料,学生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 5.要求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教师: 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
2.教师:还有哪些动物因为要冬眠也没参加?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牙、马”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问:如何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一些?
教师强调:“牙”的第二笔是竖折,其中折要比第一笔横写得长一些,整体要写得上紧下松;“马”只有三笔,第二笔是竖折折钩,要一笔写完。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