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肉鸭市场分析
2007年的肉鸭市场,从总的趋势上分析,两大特点特别突出:一是传统的养殖基地,在养殖数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明显。二是起步较晚的地市,养殖规模发展迅猛。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对比分析,由于大部分以合同鸭养殖为主体,养殖户利润基本在每只1.2元~1.4元,利润虽薄但比较稳定,主要靠规模增效;种鸭场利润最好,全年鸭苗价格平均在每只4.5元以上;屠宰企业好于往年,上半年效益明显,下半年多在成本线上徘徊。
从这一阶段的价格运行趋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肉鸭整体走势低迷,毛鸭平均在每500克3.20元~3.40元,白条价格在每吨6300~7500元之间徘徊。特别是到了4月份,肉鸭价格落至全年最低,市场萧条,肉鸭产品走货较慢,屠宰企业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主要原因一是节日效应明显,经销商采购热情不高;二是天气寒冷,消费偏淡。随着气温逐渐转暖,经销商对后市消费热潮期望值增加,采购积极,产品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每年的七八月份,肉鸭产品销售最为火暴,价格通常在这个时期涨至最高,所以,业内人士将这一时期比喻成“黄金时期”。2007年肉鸭市场在黄金时期价格也达到了历史高点,白条销售价格最高时达每吨1.1万元以上,毛鸭最高时收购价达每500克4.55元。分析主要原因:夏秋季节是肉鸭的消费高峰,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对鸭产品的需求强烈,从而带动价格上涨;从三四月份开始,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加大,毛鸭价格随之上涨;同时受运输、包装、人工等成本上涨的影响,产品提价的愿望强烈;受猪肉、肉鸡价格的拉动,肉鸭产品价格也相应提高。这段时间屠宰企业的利润是最为可观的,主要得益于前期毛鸭收购价格低,而产品销售价格高,产品周转速度加快。随着鸭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屠宰企业利润丰厚,许多企业放养规模急剧膨胀,造成鸭苗供不应求,价格也不断攀升,最高达到7.0元/只,种鸭企业进入暴利阶段,引起大量社会资金进入种鸭饲养,价格也水涨船高,后备种鸭增速加快。
秋末冬初,肉鸭消费逐渐进入淡季,市场走货速度放缓,价格开始回落,毛鸭平均每500克3.20元~3.30元,白条平均每吨8600元~8900元,年底价格浮动较大。由于受养殖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尤其是饲料价格在下半年暴涨,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毛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但由于产品销售价格逐渐下滑,屠宰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蚕食,此阶段,大多数屠宰企业在成本线附近徘徊。鸭苗价格也随毛鸭价格滑落逐渐下跌。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