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卷草纹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01 来源:星星旅游
卷草纹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记载了中国装饰艺术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分析了卷草纹的发展过程、形象构成、艺术特征以及美学精神,并通过具体案例诠释了它在纺织品设计延展和应用。旨在探索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卷草纹;历史;构成;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66-02

一、卷草纹的历史渊源

卷草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因图案骨架组成波曲状的花草纹样, 故名曰卷草纹。“在春秋时期随着斯基泰美术和希腊美术的传入,植物纹样装饰图案也进入中州大地和当时中国本土动物装饰图案结合,形成了合动植物为一体的动物型卷草纹。”这是卷草纹的早期形象,即忍冬纹。南北朝时是忍冬纹的全盛时期,随后就逐步衰落下去。隋到初唐,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缠枝忍冬开始向卷草纹过渡。初唐的缠枝卷草继承了忍冬纹的骨架形式,但是忍冬纹的三瓣花叶逐渐被阔叶或毛莫科卷叶取代,而且石榴、葡萄、莲子等开始穿插其中,形成更为复杂丰满的构图。盛唐时的卷草纹更是不再拘泥于单调的“s”形、“接圆式”二方连续,形成了更加丰富的骨式结构,缠枝之中穿插缠枝,卷叶之下覆盖卷叶,还穿以云气、凤鸟、仙人、瑞兽……。至盛唐卷草纹样变得极为自由、富丽、繁

复, 此时的卷草纹以花卉为主, 以藤蔓为辅, 花型饱满, 叶脉旋转, 形式繁复华美, 极具装饰效果。敦煌石窟内的唐代装饰纹样中, 有众多种类的花卉以穿枝与缠枝的形式, 把含苞待放与盛开怒放的花, 花的蓓蕾、苞芽、果实、叶子组合在连绵不断的枝茎上, 形成婉转翻侧, 繁盛丰美的视觉效果。卷草纹历代多用作建筑、陶瓷、织锦、漆器等的装饰, 有的以花为主, 有的以叶、茎为主。 二、卷草纹的形象构成形式及在现代家纺产品的应用

1、s形的基本骨骼。卷草纹的基本结构在原始彩陶纹样中就已具雏形,在商周青铜器、陶器上的卷草纹呈不规则s 形,田自秉老先生称之为涡纹而郭沫若则称之为云纹,战国铜饰部件上的卷草纹取均衡对称结构。秦汉时期的卷草纹已具s形骨架,但叶子与藤蔓尚无区别。魏晋时期,卷草纹已分叶茎,奠定了卷草纹的基本格式。至盛唐卷草纹样变得极为自由、富丽、繁复,此时的卷草纹以花卉为主,以藤蔓为辅,花型饱满,叶脉旋转,形式繁复华美。这种结构下的卷草纹灵活性较高,能自由构成二方连续,也能组合成四方连续。这种艺术形式构成一种连绵起伏、无止无息的动律, 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既变化无穷, 而又富有整体性, 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流动活跃、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可谓富有生命力的美的构成。在现代家纺设计设计中,卷草纹因其适用性强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异形载体,或形成具有特殊轮廓的图形。

2、涡线形,这种形式在中国传统图案中是非常多见的。无论早期

的原始彩陶纹样、青铜器纹样、或是秦汉的云纹、隋唐卷草纹缠枝花纹样、明代的折枝花纹样,这种结构均比较常见,这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是有关系的。卷草纹富于流动感、虚实相生、婉转自如的神态和气韵中蕴涵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艺术追求。(图2)罗莱的产品“华丽琉璃”,其花纹为渐变色织花型,银灰底色与金色卷草花纹交织,显得华贵、典雅。作为装饰艺术的卷草纹饰, 它既可以应用于整幅作品, 也可应用于边饰纹样, 使纹样各显其美。而作为边饰纹样的卷草纹饰, 都是附属于被装饰的主要形象的。它虽然受到被装饰物所具有的特性的制约, 但又不受空间限制。罗莱新品绣花“蒙特利尔”就是对卷草纹在边饰运用的最好代表。(图3)

三、卷草纹的美学精神

1.生生不息的美学精神,符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卷草纹是中国装饰艺术走向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富于流动感的、虚实相生、婉转自如的云气装饰,是中国道家精神的表现。“它以那旋绕盘曲的似是而非的花枝叶蔓,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成了中国佛教装饰中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的纹样。” 2.中国传统审美强调人的精神与审美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神与物的统一”,这种审美情趣也是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神与物的统一”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的审美活动之中。“神与物的统一”中的“物”是指客观事物,在这里也是审美客体,包括社会人物、自然景物等。《周礼·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

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是指气候因素,地是指地理因素,材是指材料因素,工是指人的技能技巧。卷草纹体现出冲破一切而又轮回宇宙间的人的内心情绪的运动从而丝毫不失精神和物质的和谐与统一,它为达到人的主体精神的和谐,在物质表现形式上常借助器物装饰的循环或以稳定性的区域划分以及穿插几何形等手法;

3.老子对纹样造型上提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形式美法则。对形态的属性特点提出了视觉上的规律性操作方法,即实与虚、繁与简、长与短、上与下、强与弱、前与后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多样的造物手法就能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形象。卷草纹这种纹样正是虚与实、长与短、繁与简的美学写照。

四、卷草纹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1.卷草纹是中国传统精神的凝聚, 注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 是经过炎黄子孙长期劳作、积累和高度提炼的结果。因此要利用纹样本身来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让卷草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起来创新,使图形符合设计者的思想, 表示出其内在的深层含义, 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真正的结合,只有这样的卷草纹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2.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下的艺术设计带来了观念,材料和意象等一系列新的设计方式,主张兼容的美学观,横向包容着本土的、外国的、高雅的、通俗的、民间的等等;纵向连接着传统的、古典的、

现代的、当代的等等。体现出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设计形式的不确定性。它对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纺织品图案设计方面就是重视图案的装饰,而且,这种图案的装饰在新的美学观念的支配下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美感价值来。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代表之一,必然在其美学意义、形式法则等方面不断做出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

3.对卷草纹进行解构与重组,创新性的组合形式,简化概括已有的传统装饰纹样,用现代的一些新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重新装饰设计,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手段实现对设计产品的装饰;将完美与破坏相结合、把局部当整体来处理,尤其是采用逆向思维的表现手法更能使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产生新的审美效果。主动吸收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等文化成果并且借鉴其艺术表现手法。

4.利用卷草纹样的结构、形式规律,保留其意蕴,在原有形式结构上自主演绎出新的装饰纹样;

5.高度突出纹样设计中的人文因素,无论从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装饰纹样历史看,在沿着古典传统走向现代和后现代的曲折道路上,纹样的人文特征都十分明显。尤其在人类文明的进展中,图案的审美需求在充当着社会细胞的家庭内部始终表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进而成为人类文明、文化承传的主要方式之一。取用卷草纹的视觉寓意和内涵,脱离和超越传统元素固有的构成限制,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重新开创探索出新的造型方法,成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设计模式。

卷草纹图案设计应注重吸收西方文化,应当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设计原则。只有真正做到了多元化和综合性表现,东西方文化的互补状态才能富与时效地体现在当代中国纺织品图案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卢丁.[宗教哲学艺术[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2]王焕杰.传统印染工艺在现代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知网.

[3]陈绶祥著.遮蔽的文明[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4]汤义勇.论图形意象世界的创造[j].装饰,2009(3). [5]霍秀峰.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j].敦煌研究,1997(3). [6]汪燕翎.佛教的东渐与中国植物纹样的兴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