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研讨品读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父亲给我们的印象是严肃,所以我们都喜欢母亲,其实,父亲给我们的爱是无声的、是厚重的、更是伟大的,下面,请大家欣赏歌曲刘和刚的《父亲》。歌曲欣赏完了,我们带着对父亲崇敬的感情走进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
二、走近作者。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新授
(一)自主学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下列词语。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 jí ) 簌簌(sù )
差使(chāi) 迂腐(yū) 琐屑 (xiè) 栅栏(zhà)
颓唐( tuí) 晶莹(yíng)
2、须掌握的多音字(略)
3、须掌握的词语。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变卖典质 :(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 去。典:当。质:抵押。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丢了工作,在家闲住,即失业。
勾留:逗留、羁留、耽搁;短时间停留。
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4.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3)小组合作探究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背影
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
3.作者为什么一看到父亲或想到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
因为从父亲的背影里,儿子感悟到父亲对我的爱子之情。 也看到了父亲老年处境的艰难,谋生的艰辛,所以忍不住流下眼泪。
1 / 7
范文word文档
4.背影、眼泪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分析流泪的原因和饱含的感情。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再现背影)
(4)学生展示成果
(5)当堂检测
3.仿照第一节诗的形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
?
?
?
?
?
?
?
?感谢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_ _ __ _ __ _ _ _ _ __ _ _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_ _ __ _ __ _ _ _ _ __ _ _
(6)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 “ 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
(7)课堂小结
(8)作业
(9)欣赏歌曲阎维文的《父亲》
【篇二】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研讨品读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父亲给我们的印象是严肃,所以我们都喜欢母亲,其实,父亲给我们的爱是无声的、是厚重的、更是伟大的,下面,请大家欣赏歌曲刘和刚的《父亲》。歌曲欣赏完了,我们带着对父亲崇敬的感情走进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
二、走近作者。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新授
(一)自主学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下列词语。
交卸(xiè)奔丧(sāng)狼藉( jí)簌簌(sù)差使(chāi)迂腐(yū)琐屑 (xiè) 栅栏(zhà)
颓唐( tuí)晶莹(yíng)
2 / 7
范文word文档
2、须掌握的多音字(略) 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课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背影》的字词)
3、须掌握的词语。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丢了工作,在家闲住,即失业。
勾留:逗留、羁留、耽搁;短时间停留。
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篇三】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7课 《背 影》
时间: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第3节 班级:初二(8)班
授课教师:厦门英才学校初中语文组 严文隆 【教学目标】
1、抓住特定时间、特定场景,解读在大背景下父子之间的关系。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3、抓住关键的词句,感受并学习质朴中蕴含深情的语言特点,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以及对展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析语句,析背景,析父子关系,深刻体味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中的父子间的关系和父子间的情感。
【教学方法】
研读感悟 引导探究
【课时计划】
1
2
3
4
5
【篇四】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背影 第一课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爱,感受真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
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描写的方法。
学法指导:朗读法
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
2、熟读课文,给画线字注音。
差使( ) 交xiè____ 奔丧..( ).(
踌躇( )( ) 狼藉( ) 簌簌(
颓唐( ) 蹒跚( )( ) 琐屑 ( )( ) ( ) ......
3.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3 / 7
) ___不单行 天无___人之路 举箸迂( ).. )范文word文档
(1)乱七八糟的样子 ( ) (2)纷纷落下的样子。 ( ) (3)凄惨暗淡,不景气。 ( ) (4)失业在家。 ( ) (5)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 )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 (7)衰颓败落。 ( )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名言警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歌词《父亲》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 ) 4、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②“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③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的主要事件? ④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预习导学释疑与检测
(二)范读课文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三)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
1、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 2、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3、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好在哪里? (四)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 三、当堂训练巩固 1、填空
《背影》是一篇( )散文,选自( )。作者( 散文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散文_______、______等。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_____。《背影》这篇散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按顺序订正。
情不自尽 不能自己 万簌俱寂 满院狼籍 再三嘱附 托咐别人 订正:
名言警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歌词《父亲》
3.能力培养
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四、课后拓展延伸
(一)解释词语
1.祸不单行: 4.颓唐:
3.赋闲: 5.琐屑:
4.蹒跚: 6.情郁于中:
(二)课文主要写了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橘、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几件事。其中作者着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本文内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如果说母爱是母亲手上“临行密密缝”的衣裳,那么父爱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教师评语:(教师批改,包含课前预习导学内容和课堂训练巩固内容)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部分 课后反思
1、学后记:(要求:可写收获,也可记课上生成的方法与规律性知识,或问题整理等)
2、教后记:(1、提炼交流研讨和课上检测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教学案编写中通过教学
发现的问题,为教学案的循环使用做准备。2、尤其要注意反思指导学生预习的措施、方法是否恰当,注重总结预习的效果。)
4 / 7
),中国
范文word文档
第四部分 家长签字:
名言警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歌词《父亲》
名言警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歌词父亲》《
【篇五】背影第一课时教案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
背 影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勾画圈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了。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典质(zhì) 赋(fù)闲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写“我”对父亲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发亲之情。
2.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在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的情景如何? 明确:两年前的冬天
背景: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4.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明确: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四次背影)
二、赏析课文,领悟深情
1、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明确:作者着重刻画的是“望背影”。
5 / 7
范文word文档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注意父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a、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蹒跚 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 探、攀、缩、倾 行动不便,艰
难
2、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
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
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
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
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
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 --------伤心之泪
三、合作探究,升华主旨
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
明确:课文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
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聆听《父亲》,感悟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附: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思 望 别
念
【篇六】背影第一课时教案20172.8 背影 第一课时教案7.doc
教学目标: 3.5《背影》第一课时教案4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落实目标2、3
教学难点: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6 / 7
范文word文档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四、作业布置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2、完成课后建议(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3、熟读课文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