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2、组织环境 3、行政组织结构 4、群体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 )。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益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 )。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个性心理特征
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 ) A.人格魅力 B.个人形象 C.个人履历 D.个性特征
8.(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 B.科学预测 C.调查研究 D.收集情报
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的概念。 A.褒义 B.贬义 C.中性 D.创造性
10.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 B.《人类动机的理论》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
A.互利组织 B.服务组织 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 )。
A.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 C.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D.行政组织的相互作用性 3.县级政府包括( )政府。 A.自治县 B.市辖区
C.旗 D.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 )。 A.群体归属意识 B.群体认同意识 C.群体促进意识 D.群体抵触意识
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 )。 A.信仰的权威 B.认同的权威 C.制裁的权威 D.合法的权威 四、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五、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行政组织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从广义而言,组织的环境是无限的,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一个因素。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3、——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4、——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二、单项选择题
1.A2.D3.A4.A5.B6.D7.A8.A9.C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4.ABC5.BCD 四、简答题
1、(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
(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
(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
(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政府命令;
(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 (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 (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 (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 (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
(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
(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
(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2、在组织激励中要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五、论述题
1、优点:(10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缺点:(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的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容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2、所谓决定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必须做到:
第一,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特别是要理顺同级政权机关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这三个决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有:(1)党政分开。党组织要从过去集中管理一切权力的领导方式中跳出来,在保证大政方针领导的同时,不包揽、代替政府决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决策作用。政府要在贯彻党的主张、意图的前提下,作出执行党的决策的具体执行性政策。(2)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最高决策权的关系。人大在决策时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图,党委要支持人大充分行使决策权(3)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4)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决策程度法制化。决策过程中应加以规范的程序有:(1)调查程序。(2)方案设计程序。(3)可行性论证程序。(4)社会交流程序。(5)决策合法化程序。 第三,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1)发挥内外两大监控体系的作用。(2)依法保护监控子系统成员的权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