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

2024-05-03 来源:星星旅游


老年人能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 评估开始前

1. 与委托方达到一致意见,评估员保持信息通畅,带齐用物监护人或照护人在现场

2. 出示证件,说明评估目的,取得配合

3. 检查辅助工具及场所,确保安全无误

4. 有精神疾病或暴力倾向者,不贸然前往,与所在街道或机构沟通,求且相关人员陪同前往

二、评估过程中

1. 保证安全,当场自主完成,不可勉强:无法当场示范评估动作者可根据经验判断,当场示范动作与平时不符时,须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详细写明

2. 直接观察居住环境,直接询问陪同人员:有条件时可要求老人提供其他参考资料,综合所见所闻完成评估

3. 评估表单不可涂改:评估项目用铅笔标识,出现界限值(两名评估员意见不一致)时两名评估员进行复评

4. 对提供的信息存在异议或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时:与家属或照护者分别沟通,耐心说明相关政策及利害,不当众多人讨论,必要时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注明

5. 发现老人有跌倒、噎食、走失、自杀风险时:告知家人或照护者,加强防范措施,避免意外发生,并在“评估补充说明”中如实进行备注说明

6. 若老人在生病期间:要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如实备注说明,同时与照护人员保持联系,老人痊愈后一个月进行评估,尽可能不在老人有病或住院期间评估

7. 发现老人受到虐待、漠视或有急性病症:应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负责单位(如养老机构、社区负责人等),以保证情况能得到及时解决,并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备注说明

同一指标内的逻辑校正:

1. 若“洗澡”判定为5分,则“修饰”“穿衣”“如厕”则不能判定为0分

2. 若“如厕”判断为0分,则“床椅转移”不能判定为15分

3. 若“床椅转移”判定为0分,则“平地行走”不能判定为15分,“上下楼梯”不能判定为10分

4. 若“平地行走”判定为0分、5分或10分,则“上下楼梯”不能判定为10分

5. 若“意识水平”判定为2分,则“沟通交流”不能判定为0分

6. 若“时间/空间定向”判定为4分,或“人物定向”判定为4分,“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判定为0分

不同指标内的逻辑校正:

1. 若一级指标“精神状态”评估表中“抑郁症状\"判定为1分,则一级指标“社会参与能力”评估表中“社会交往能力”不能评为0分

2. 若一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能力\"中\"沟通交流“判定为3分,则一级指标“社会参与能力\"中“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判定为0分或1分

集中评估情况处理:

1. 不固定类型老人分开评估

2. 精神疾病老人单独评估

3. 不得告知老人评估结果

三、 询问时

1. 礼貌得体,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语速适当:使用老人容易理解的词进行询问,尽可能不使用专业术语及缩略语

2. 老人在回答缓慢时,不要催促、不强迫、不诱导,耐心聆听

3. 要避免涉及不该了解的隐私话题,也要掌握主动权避免脱离评估话题

4.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结合肢体语言、文字书写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营造轻松的评估氛围

5. 评估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评估项目的询问顺序,并没有硬性要求必须按照评估表顺序照本宣科

四、评估结束后

1. 确定评估项目完成,结果无误:2名评估员、老人及陪同人员签字,不会签字者,按手印

2. 为每位被评估的老人拍照,并设有编码,与纸质编码一致,便于复核及留取资料

老年人能力评估过程中遇突发情况怎么办?

1.老人或家属要求更换评估对象怎么办?

不能直接拒绝也不能自做主张同意更换评估对象,将需要更换的需求登记记录,待评估完成后将情况反应给上级,对原评估对象进行如实评估。

2. 评估过程中老人不配合怎么办?

老人不配合情况:

1. 不理解评估对老人有何意义,造成不配合,需要为家属和老人讲解政策以及评估对老人的有益之处

2. 害怕自己被评估后送进养老院,造成不配合,因老人观念中的养老院是脏乱差,可以给老人看看现在养老院的照片或实地参观

3. 评估过程中遇到有暴力倾向老人怎么办?

1. 安排有经验的评估员进行评估

2. 在家属或相关人员陪同下进行评估

3. 发现有暴力行为,及时终止评估

4. 评估过程中遇到老人家属吵闹怎么办?

跟家属讲道理,收集信息是为了更准确的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适合的服务

5. 告知评估结果后老人家属要求降低或提升护理等级怎么办?

首先要解释评估结果的重要性,如果家属执意要改,那么,入住养老机构时降低或提升护理等级,签署协议时均按照收费标准填写护理等级,以防止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

6. 家属或者老人隐瞒病情怎么办?

1. 细心观察发现老人的病情情况

2. 试住期间跟踪记录,发现问题

7. 评估过程中老人突发疾病怎么办?

1. 事先准备急救设备及药品等,以便突发疾病时使用

2. 事先告知不适合评估的情况

老年人能力评估完成后,怎样给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

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不是目的,而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获取为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的依据,如何通过得到的数据更好的服务老人?

一、 评估(收集资料)进行分类

评估(收集资料):

1. 综合性健康评估:适用于老人首次入住或满年复评,为其他评估类型提供基线信息

2. 简化性健康评估:适用于日常,可发生变化、新的体征和不良情绪

3. 针对问题型健康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适用于养老机构日常健康管理

4. 特殊人群的专业评估:不是常规的评估,由综合评估结果触发,如老人有跌倒、噎食风险等

分类:

1. 主观资料:由老人自由提出的状况,如头疼、肚子疼等

2. 客观资料:使用专业设备测量得出的结果,如体温升高等

二、 分析资料,做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问题

1. 健康:现有问题及潜在风险是什么

2.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 营养:营养状况、包含禁忌、需关注的问题

4. 康复:存在的各种康复问题,如使用某种护理方法减少噎食发生等

5. 文化娱乐:文化程度、性格、爱好、参与活动能力和积极性

6. 精神问题: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 制定照护计划

a) 照护计划分类:

1. 居家照护计划

2. 机构照护计划:入院照护计划、院内照护计划、出院照护计划

b) 排序原则:

1. 首优:直接或间接威胁生命的问题

2. 中优:能够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变化的问题

3. 次优:一般问题

c) 制定照护计划目标,即护理措施要达到的效果:

注意事项:

1. 目标是照护活动的结果,而非照护活动本身

2. 目标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 目标要切实可行,属于护理工作范畴

4. 目标与医疗工作相协调

5. 目标应具体、可评价、可测量

6. 目标必须有据可依

制定或选择照护措施:

1. 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2. 护理措施应针对性,明确、具体、全面

3. 应切实可行,因人而异

4. 保证长者安全,长者及家属乐于接受

5. 鼓励长者及家属参与制定护理措施

四、 照护计划制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如何确定患有认知症长者服务需求?

细心观察长者的问题,分析是否有某种服务需求,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调整护理计划

2. 长者与家属意见不统一?

家属与长者细致沟通,工作人员进行协调

3. 长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服务需求

通过观察分析长者的服务需求

4. 长者与家属对照护计划或护理诊断不认可

到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诊断,得到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