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吉安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05-04 来源:星星旅游
江西省吉安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2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3.(2分)“捏橡皮泥”“用弹弓打鸟”是同学们在儿童阶段都做过的活动,那么,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是利用了橡皮泥的;拉紧的弹弓可以把玻璃球射得很远,这利用了橡皮筋的(两空选择填“弹性”或“塑性”) 4.(2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5.(2分)图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6.(2分)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

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7.(2分)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8.(2分)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2分)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10.(2分)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转化为,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选填“动能”、“重力势能”)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3分)舟舟同学是一位发育正常的初中生,下列关于他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

符的是( ) A.重力约为 60N

B.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0m/s C.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 100N D.对地面压强约为 1.5×104Pa

12.(3分)波波同学非常喜欢体育运动,跳远是他运动会的强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波波蹬地向前助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波波在踏板前速度明显加快,但他的运动状态却没有改变 C.波波在踏板腾空时不受重力作用

D.波波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领奖台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3.(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C.p甲=p乙

B.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3分)如图所示图象,不能表示一定条件下哪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之间的关系 C.功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D.浮力和排开液体密度的关系

15.(3分)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16.(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17.(4分)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18.(4分)中国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第一步是通过神五、神六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再平安返回。第二步是突破太空行走技术、交汇对接技术和空间实验室

)×100%

技术。第三步是2020年掌握空间站技术,即长期载人航天和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的技术。以下不能在空间站失重条件下完成的实验是( ) A.用天平和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B.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C.用杠杆和钩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D.用两块磁铁研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5分)春节期间,小华和爸爸坐车出去旅行,车上悬挂了一个玉石挂件,小华用细线拴了一个氦气球在座位上,当汽车刹车时,玉石挂件和氦气球会怎么运动,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20.(6分)小明游泳后坐在池边休息,脚浸在水中感受到了压力。已知池中水的深度为H,小明脚掌离水底深度为h,脚掌总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请问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

21.(7分)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

5m,动滑轮的质量为10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2.(8分)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体积;

(4)圆柱体的密度。(g取10N/k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23.(2分)如图所示,实际上它是个测量的仪表,表中指针所示的值是。

24.(2分)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如图甲、乙所示,现要测量一个重约为1.5N的物体,应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结果更准确。

25.(1分)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26.(2分)如图,小明通过观察气球的来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由他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7.(7分)如图甲所示,明明和同学们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且可以排除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杠杆调节平衡后,明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同学们根据这些数据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Fb.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Fa的力臂Fb的力臂。(填“大于”、“小于”、“等于”)

28.(7分)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1 2 3

10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4.0 4.0 8.0

滑动摩擦力/N 4.0 4.0

(1)请把表格内的数据填全。

(2)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3)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以上三次实验操作中均要求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因为是一对平衡力。

29.(7分)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1

2 50

3 100

4 150

小车内放置钩0 码的质量m/g 时间t/s

2.5

2.5 2.0 2.5

她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小华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开始的位置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 ②。

(4)接着小华又作出了“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她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若需要,说出方案,若不需要,说出原因:。

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分析】主要看用力撑雪杖、碰撞标志杆使物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碰撞标志杆,标志杆发生了弯曲,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

【点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2.【分析】①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著名托里折利实验是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

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那么既要水沸腾,同时又不能超过80℃,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

【解答】解:①历史上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②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降低。

【点评】①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常识:知道验证大气压强存在和测得大气压存在的两个著名实验。

②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做题时,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意去分析完成选项。

3.【分析】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当外力撤销后,①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②物体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解答】解:

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利用的是橡皮泥的塑性;拉紧的弹弓可以把玻璃球射得很远,利用的是橡皮筋的弹性。 故答案为:塑性;弹性。

【点评】此题考查了固体的基本性质:弹性或塑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区分。 4.【分析】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那么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5.【分析】(1)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解答】解:雪地自行车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后轮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故答案为:压强;摩擦。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利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掌握增大、减小摩擦和压强的方法。

6.【分析】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解答】解:

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乙;甲。

【点评】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7.【分析】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液体静止时,液面保持相平;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解:A、B是两个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液体保持静止时,液面相同,A、B两容器上方都是大气压。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的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容器上方的大气压不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中的液面在A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A容器的液面就会下降。 故答案为:连通器;下降。

【点评】掌握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8.【分析】西瓜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西瓜的密度比水小,西瓜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李子沉于水中,说明李子的密度比水大,李子受到的浮力小于李子的重力;西瓜重力比李子的重力大,所以西瓜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李子受的浮力大。据此回答。 【解答】解:西瓜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

F浮=G瓜,﹣﹣﹣﹣﹣﹣﹣﹣﹣﹣﹣① 西瓜的密度:

ρ瓜<ρ水;﹣﹣﹣﹣﹣﹣﹣﹣﹣﹣﹣② 由于李子在水中下沉, 所以李子受到的浮力:

F浮′<G李子,﹣﹣﹣﹣﹣﹣﹣﹣③ 李子的密度:

ρ李子>ρ水,﹣﹣﹣﹣﹣﹣﹣﹣﹣﹣﹣④ 由于G瓜>G李子,由①③得: F浮>F浮′; 由②④得: ρ李子>ρ瓜。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根据物体的浮沉确定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9.【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判断婴儿车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只要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解答】解: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下按扶把时,婴儿车绕后轮转动,所以后轮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后轮;省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0.【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骨牌倒下时,其所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从而获得速度,动能增大,正是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动能。

【点评】对于判断能量转化的题目,可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A错误;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1.1m/s左右;故B错误;

C、中学生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约500N;故C错误;

D、中学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即0.02m2;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10N/kg=500N,压强P==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2.【分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B、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C、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所以受重力作用;

D、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要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波波蹬地向前助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会给他一个反作用力,A正确;

B、波波在踏板前速度明显加快,速度大小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B错误; C、波波在踏板腾空时也要受地球的吸引,受重力作用,C错误;

D、波波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领奖台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1.25×104Pa;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判断、运动状态的变化及重力的概念,综合性很强,但都是基础性问题,难度不是很大。

13.【分析】由题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 【解答】解:因为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 所以液体体积:V甲<V乙; 又因为液体质量相等, 所以ρ甲>ρ乙,

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容器形状确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够确定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4.【分析】(1)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

(2)根据G=mg判断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根据p=ρgh判断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P=判断功率和时间的关系;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解答】解:由图象知,这是正比例函数图象; A、根据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A符合;

B、根据p=ρgh,液体密度不变,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B符合; C、根据P=,功不变,功率与时间成反比,C不符合; D、根据F浮=ρ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象分析能力,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

g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成正比,D

应熟记这些关系并加深理解。

15.【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已经证明,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高的水银柱,与管的长短(当然不能短于760mm)、粗细、倾斜与否都没有关系。但如果管上方混入空气就不同了,因为空气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强,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外界气压,从而使水银柱变短。 【解答】解:

A、倾斜的玻璃管会使水银柱变长,但竖直高度依然会不变,故A错误;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所以结果会偏小,故B正确;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减小,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C错误;

D、玻璃管顶端突然破了一个小孔,空气进入试管,试管内有大气压作用,水银柱下降,直到试管内和容器内水银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天气、海拔等都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但如果所测的结果偏小的话,我们应该及时检查是否管内混入了气泡,这也是实验操作中较常出现的问题。

16.【分析】(1)只有在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和拉力的大小相等; (2)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3)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及动滑轮的重力,被提升的物体越重、动滑轮重力越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解答】解:

A.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反映了拉力的大小,故A正确;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

×100%,故B正确;

C.图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在物重一定的条件下,动滑轮

越重,机械效率越低,故C正确;

D.减小钩码的重力,在额外功相同的情况下,有用功减小,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滑轮组机械效率测量实验的掌握,关键需掌握其测量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17.【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符合题意; B、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是利用的杠杆的平衡条件,不是利用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是根据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公式,即G=mg=ρVg,因此不是利用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点评】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8.【分析】所谓失重,就是重力为零,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不能完成。 【解答】解:A、由于失重,所以不能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A符合题意;

B、微小压强计通过被封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完成此实验,B符合题意;

C、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太空失重,

所以不能用杠杆和钩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C符合题意;

D、用两块磁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力和斥力,与重力无关,在太空中可以完成,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失重对一些实验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知道原理是关键。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来分析:先分析汽车正常行驶时,玉石挂件、氦气球和汽车的运动状态,当突然刹车时,再次分析汽车和玉石挂件、氦气球的运动状态。

【解答】答:原来玉石挂件、氦气球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汽车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玉石挂件和氦气球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摆动。

【点评】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并且会用惯性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脚掌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出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强;

(2)知道了脚掌受到水的压强和脚掌的总面积,根据F=pS求出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力。 【解答】解:

(1)已知池中水的深度为H,小明脚掌离水底深度为h, 则脚掌所处的深度:h′=H﹣h,

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强:p=ρgh′=ρg(H﹣h);

(2)由p=可得,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力:F=pS=ρg(H﹣h)S。

答: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ρg(H﹣h)、p=ρg(H﹣h)S。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关键是明确脚掌所处的深度,深度

是从液面向下到某点的竖直距离。

21.【分析】(1)在连接滑轮组时,既要考虑省力情况还要注意拉力的作用方向。 (2)在不计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滑轮组提升物重与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升高高度的几倍。 (3)机械效率可利用公式η=【解答】解:

(1)由图知,工人师傅站在地面上,所以绳子自由端最后向下,由此从外向里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如图所示:

计算。

(2)由图可知:在不计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和重物由两股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滑轮组提升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则:

人对绳子的拉力F=(G箱+G动)=(500N+10kg×10N/kg)=3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

×100%=

×100%≈83.3%。

答:(1)见上图。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在不计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产生额外功的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而做的功。

22.【分析】(1)根据F浮=G﹣F′可知,当物体在空中受到的浮力为0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最大,即为圆柱体的重力,再根据G=mg求出其质量;

(2)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3)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受到的浮力不变,此时圆柱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圆柱体的体积;

(4)知道圆柱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圆柱体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0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G=F拉=30N, 根据G=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 m==

=3kg;

(2)由图象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G﹣F′=30N﹣10N=20N;

(3)∵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圆柱体的体积: V物=V排=

=2×10﹣3m3;

(4)圆柱体的密度: ρ==

=1.5×103kg/m3。

答:(1)圆柱体的质量为3kg; (2)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20N; (3)圆柱体的体积为2×10﹣3m3; (4)圆柱体的密度1.5×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称重法求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由图象获取所需信息是

正确解题的关键。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23.【分析】由表测量单位可知,Mpa为压强单位,可判断为压强表,得出示数即可。

【解答】解:由表盘Mpa可知单位为兆帕,故为压强表,根据指针位置可知压强为0.2MPa;

故答案为:压强;0.2MPa。

【点评】要求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读数及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24.【分析】①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把指针调零、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②在不超出其量程的情况下,分度值越小的弹簧测力计越精确。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把指针调零、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2.5N,故其量程为0~2.5N;

要测量一个重约1.5N的物体,甲乙两个测力计都可以使用,但是甲的分度值为0.2N,乙的分度值为0.1N,测量时分度值越小的弹簧测力计越精确,故选用乙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指针调零;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和选择,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25.【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需掌握惯性知识。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是因为硬纸片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鸡蛋由于惯性落入杯中。

故答案为:惯性。

【点评】这类题目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角度分析,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运动状

26.【分析】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以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小明通过观察气球的形变来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凹陷程度;受力面积越小。

【点评】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7.【分析】(1)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自身的重力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2)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3)根据题意判断力臂如何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力如何变化。 【解答】解:(1)调节杠杆平衡时,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且可以排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仅根据一次实验测出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并不可靠;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3)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拉力力臂变小,阻力与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平衡时,动力要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要变大,则Fa小于Fb。

故答案为:(1)左;力臂;杠杆自重;(2)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得不到普遍规律;(3)小于;大于。

【点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使实验简单化,便于探究。 28.【分析】(1)(4)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

(1)由图示和表格数据可知,一块木块对木板压力为10N,

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则对木板的压力为10N+10N=20N, 因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 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1 2 3

10 10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4.0 4.0 8.0

滑动摩擦力/N 4.0 4.0 8.0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摩擦力大小相等,故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因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所受摩擦力一对平衡力,所以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1)如上表所示; (2)1、2;接触面积的大小; (3)1、3;压力的大小;

(4)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9.【分析】(1)掌握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小车在下滑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2)在让小车下滑时,要注意使其由静止滑下。若给出一个初速度,则会使下滑时间变短。

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小车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因为小车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判断速度的大小。

(3)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根据速度公式知道所用时间的长短不仅速度有关,还与通过的路程有关。

【解答】解:(1)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斜面的高度越大,同一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在下滑过程中转化成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所以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在实验时,应保证由静止滑下,由表格中数据知,第三次下滑时间较短,可能是由于小车未静止释放造成的。

由表格中数据中,小车的质量不同,但下滑时间相同,又因为所经过的路程相同,所以速度是相同的,因此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3)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在此过程中没有控制高度一定,所以会造成时间的不同。同时根据t=,路程也会影响所用时间的长短。

(4)由于斜面的高度和长度决定了斜面的倾角,所以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

故答案为:(1)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2)小车未静止释放;错误;(3)①改变长度时,没有控制高度一定;②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3)不需要;斜面的高度、长度和倾角之间有一定的定量关系。 【点评】此题是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