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麻醉制度 文档

2020-08-30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三篇:管理规范——第一章 麻醉工作制度

[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739 文章录入:admin ]

一、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

1、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因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按麻醉记录单填写标准认真填写。

2、麻醉医师应认真、如实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3、麻醉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二、麻醉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特殊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提出术前、术中注意事项,以及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担任。

4、所有麻醉病例都需经过麻醉会诊,与患者或和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麻醉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术前会诊需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选用术前药、麻醉方法,并充分尽可能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以取得信任。 三、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登记。

2、麻醉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麻醉医师凭麻醉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专人负责整理、补充。 4、麻醉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麻醉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麻醉药品不得外借。 四、麻醉机和仪器管理制度

1、麻醉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

2、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3、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率,并作好使用及维修登记。

4、喉镜等麻醉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

1、麻醉器械: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专人负责。 3、放置麻醉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

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麻醉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麻醉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和科内院内抢救工作。 4、主班或护士负责请领补充当日使用的药品。

5、当班医师必须监守岗位,不能脱岗。参加院内抢救应说明去向,接班未到,当班不能离开。

七、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1、麻醉恢复室是密切观察麻醉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麻醉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性。手术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作用尚未消失,常易发生呕吐、误吸、缺氧、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紊乱。因此,在麻醉恢复室内应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并及时记录。

2、严格执行麻醉恢复室管理规定。

3、恢复室病人常规监测一般项目包括: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常规、尿量、补液量及速度和引流量等。

4、恢复室内应给予病人充分镇静、镇痛以减轻各种并发症。 5、病人离开恢复室应符合下列标准:

(1)全麻者需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合度下降不超过术前的3-5%。

(2)椎管内麻醉病人通气量满意,一般状况稳定。

6、恢复室在麻醉科领导下,由麻醉科医师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范围同麻醉科三级医师负责制。

7、其它参照麻醉恢复室管理规定. 八、疼痛治疗制度

1、疼痛门诊除遵守门诊部的一切规章制度外,强调病历的书写要规范化,保管及随访要常规化。

2、病人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3、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或请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4、治疗后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方可离开。 5、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6、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出疼痛门诊。

7、术后疼痛治疗的病人要及时下医嘱,写明配方及用量,交待护士观察病情,每天至少一次巡视病人,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并记录治疗效果。 九、人才培养制度

1、科主任负责全科各级医师的培养工作,须有计划、明确任务,并有一定的检查考核制度和降罚措施。

2、三级以上医院住院医师应到循环及呼吸内科等科室轮转学习半年至一年。每年写1篇论文或译文。

3、主治医师除临床工作外,应在科主任指导下承担临床科研项目,三乙以上医院每年要有1-2篇文章发表,三甲医院每年要有3篇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所有发表文章超过1倍的均给予加分。

4、争取和创造条件对各级医师分批选送学习外文和进修。

5、由科主任或高年主治医师负责教学工作,担任医学生的授课任务,按统一教学大纲备课。在主治医师指导下,由高年住院医师指导医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 6、招收进修医师,以临床实践为主,兼学理论。

7、二级医院医师如要晋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须到三甲医院进修至少半年。三甲医院则要到基层医院锻炼半年(建议)。 十、业务学习和科研制度

1、由科主任或一名高年医师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内容有:交流临床麻醉经验、重要病例讨论、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麻醉新药和新技术介绍,科研课题报告会等。

2、病例讨论主要是讨论疑难病例或并发症病例。手术后24小时内死亡病例,应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麻醉水平。

3、科研计划由科主任同有关人员制订,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硕士、博士3年内须要有研究课题申报,开始前应在本科内做开题报告。

4、鼓励申报科研成果,三甲医院3年内省级成果,三乙5年内省地市级成果,二甲、二乙医院8年内要有地市级成果。 十一、岗位责任制

l、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麻醉器械、用具和药品。 2、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麻醉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

4、麻醉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麻醉管理,如突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完整。

6、麻醉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 十二、术后访视制度

1、麻醉后病人随访三天,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 2、每次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发现不良情况应继续随访。

3、遇有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病房主管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且随访至病情痊愈。

4、如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等,应分析病情,协同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讨论并向医务处报告。

5、麻醉病人,均要有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完整记录,以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

附件:

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

一、麻醉后监护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麻醉科岗位责任制之一,二级、三级医院都应建立麻醉后监护室(以下简称PACU),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中级以上的麻醉医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PACU的日常医疗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PACU医师和PACU护士)。PACU应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全麻病人、硬膜外麻醉平面在T5以上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由施行麻醉的医师护送至PACU继续观察。隔离病人应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四、施行麻醉医师应向PACU医师、护士交班下列内容: 1、麻醉方法、手术名称。

2、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活性药物等术中用药情况。术中出入量(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输血量)。

3、术中病情特殊变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防范措施。 4、交代麻醉、手术后即时医嘱。

五、PACU护士须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要求药品齐全,器械功能完好。

六、病人进入PACU后PACU医师应即刻观察和施行各项监测并记录,与施行麻醉医师

共同对出、入室病人(清醒度、循环、呼吸、肌力、肤色)评分,以后视病情记录监测内容,病人发生变化或不稳定,须及时处理并记录。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施行麻醉的医师或科主任共同处理。 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七、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和床头交班。 八、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则直接进入IC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