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证临床疗效观察

2021-12-30 来源:星星旅游
全身酸楚不适2个月,近半个月加重,伴两手肿胀疼痛,活动受 限,局部热感,曾服西药时好时坏,而转求中医治疗。 刻诊全身乏力,周身酸痛,又因感冒头晕、头痛、寐差、恶 风、烦闷,便干,数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此病为气血 虚感受风寒,湿热阻络,治当益气养血,宣痹,清热舒络。 1.3.1处方当归12g,生、熟地各l5g,川芎6g,防风9g,茯 苓l5 g,知母9 g,防己9 g,荆芥穗10 g,桑枝1O g,桂枝9 g,金 银花30 g。连服5剂。 2讨论 2.1产后身痛与痹证有其相同与相异之处,本病发生与 产褥的特殊生理有关,产时失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为本证之 根本,故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兼祛邪疏通经脉,以达祛邪扶 正之目的。 2.2在驱赶外邪时切不可峻投祛风药,稍佐宣络之品为宜。 2.3产褥期治疗血瘀内阻恶露不净的病证必同时加活血 化瘀之品,如泽兰、川芎等,使血瘀祛血脉流畅,四肢、关节、肌 肉得以充养,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2.4产妇三大生理特点之乳汁的变化不可忽视,治疗本 1.3.2二诊药后诸证减轻,尤肿胀消减明显,继服上方 加秦艽9 g,威灵仙15 g,丝瓜络10 g,羌、独活各9 g,原方去荆 芥穗、金银花。连服7服。 1.3.3三诊诸证悉减,四肢活动明显好转,时感全身乏 力,上方去川芎、知母、防己,桑寄生15 g,川断l5 g,太子参15 g, 阿胶12 g。连服1O剂后改用此方配制丸药连服3周,病愈。 病应补后天之本以达养阴血使乳汁得以充足。总之治疗此病应 以扶正养血为主,或扶正祛邪兼施,而不能单一使用温热祛寒 胜湿以防伤正之弊。 (收稿日期:2014—02—10)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证临床疗效观察 王宏芳 (阳泉市矿区医院,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 泛泛欲吐,肢体震颤,步履不正。眩晕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治 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化裁。处方:天麻10 g, 钩藤10 g,石决明30 g,川牛膝10 g,菊花10 g,茯神10 gg,夏 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证型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浊 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肾精不足型、肾阳不足型。结果选择治 疗96例门诊患者,痊愈62例,占64.58%;显效15例,占 枯草10 g,白芍15 g,栀枝1O g,桑寄生10 g。若肝火偏盛加丹 皮10 g,龙胆草10 g清肝泄热;便秘加大黄10 g,芒硝10 g通腑 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加羚羊角3 g,代赭石30 g,牡蛎30 g以 镇肝熄风。 15.63%;有效9例,占9.37%;无效10例,占10.42%,总有效率 为89.58%。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眩晕证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眩晕 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 疗效观察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 1.3.2气血亏虚型证见目眩头晕,面白无华或萎黄,神 疲懒言或气短声怯,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稍动则眩晕益甚,纳 模糊;头晕即头重脚轻、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差食少,舌淡白或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苔少或厚,脉细弱或虚 大。治以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处方:黄芪 30 g,党参15 g,白术15 g,当归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6 g,茯神10 g,川芎10 g,白芍10 g,熟地10 g,葛根15 g,酸枣仁 15 g,炙甘草10 g。 轻者不敢睁眼,闭目即止,重者伴恶心、呕吐、心悸、汗出,再甚 者出现昏倒在地。因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近年 来,本人对眩晕证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 临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3-3痰浊中阻型证见眩晕,头重如裹,胸脘痞闷,或恶 1.1一般资料选择96例门诊患者,男42例,女54例; 心、时吐痰涎,纳差多寐,舌胖大,苔浊腻或白厚,脉弦滑。方用 温胆汤化裁。处方:枳实20 g,竹茹10 g,白术l5 g,橘红10 g, 年龄36岁~72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0余 年。其中内耳性眩晕23例,高血压性眩晕36例,脑性眩晕30 例,其他眩晕7例。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①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觉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 茯苓10 g,陈皮10 g,泽泻l5 g,菖蒲10 g,钩藤1o g,丹参15 g, 炙甘草10 g。 1.3.4瘀血阻络型证见头晕目眩,头痛,健忘失眠,心 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治以活血祛瘀,行气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当归15 g. 生地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桃仁lOg,红花10 g,枳壳10 g, 川牛膝10 g,柴胡10 g,甘草10 g。 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②可有反复发作病史。 1_3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证型特点分六型进行辨证治疗u。 1.3.1肝阳上亢型 证见眩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口苦,面赤,脉弦。或兼舌红苔黄,便秘尿赤,脉弦数; 或兼腰膝酸软,健忘,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甚或眩昏欲仆, 作者简介:王宏芳,女,大专,主治中医师。 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l8卷第17期 l-3.5肾精不足型证见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 或遗精,形瘦,齿摇发落,或兼见口干、五心烦热,舌嫩红,苔少 或光剥,脉细弱或细数。治以补肾益精,方用左归饮化裁。处方: 熟地3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鹿 角胶10 g,怀牛膝l0 g,黄柏10 g,茯苓10 g。 1.3.6肾阳不足型证见眩晕,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 形寒肢冷,或阳痿早泄,或月经不调,或兼见面色咣白、黧黑,舌 淡嫩,苔白,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治以补肾助阳,方用金匮肾气 丸化裁。处方:熟地3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肉桂10 g,附 子lOg,泽泻10g,茯苓l0g,枸杞子15 g,杜仲l0g,菟丝子15 g, 桂枝lOg,半夏lOg,陈皮lOg,天麻lOg,甘草6g,生姜lOg。5剂 水煎服,1 d 1剂。5天后复诊,病去大半,只觉头重,眩晕未作, 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濡。药已中病,处方:党参15g,白术15g, 茯苓15 g,半夏10g,陈皮l0g,炒麦芽15 g,焦神曲15 g,炙甘草 10g,生姜10g,大枣3枚。3剂水煎服,1 d 1剂。之后以六君子汤 加减1O余剂调理,随后追访,眩晕至今未发作。 4体会 当归10 g,仙灵脾10 g。 1.4疗效标准痊愈:眩晕及所伴有的不适症状消失。显 效:眩晕程度及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上,其他不适症状改善明 显。有效:眩晕程度及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下,其他不适症状 改善明显。无效:眩晕程度及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结果 4.1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眩冒”、“眩”。是临床常见 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耳性眩晕,如梅尼埃综合 征、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脑性眩晕,如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压脑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其他原因的眩晕,如高血 压、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头部创伤后眩晕、 中毒性眩晕等。 4.2眩晕一证,原因至为复杂,必须审因论治,采用“病因 为主,症状为标,必伏其主,而先其所因”的治疗方法。《素问・至 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阳盛之体,阳阳平衡 失其常度,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则见眩晕;或忧郁恼怒太过,肝 本组痊愈62例,占64.58%;显效l5例,占15.63%;有效 9例,占9.37%;无效l0例,占1O.42%,总有效率89.58%。 3典型病例 3.1患者,女,68岁,2009年9月5日初诊。证见眩晕,视 物旋转,不敢睁眼,由其女儿搀扶来诊。诉头痛,心悸失眠,恶心 欲吐,舌质淡紫边有瘀点,苔白,脉细涩。既往有颈椎病史,在个 体诊所常规静脉滴注脉络宁3 d,无明显效果。中医辨证为瘀血 阻络型,治以活血祛瘀,行气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 当归15 g,生地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桃仁6 g,红花6 g,枳 壳10g,川牛膝10g,柴胡10g,葛根10g,甘草l0g,生姜lOg,大 枣3枚。3剂水煎服,1 d 1剂。3 d后复诊,患者自己拄着拐杖前 来,眩晕明显减轻,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头痛消失,食欲不太好, 睡眠差,舌边瘀点消失,脉沉细。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处方:黄芪 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易动,上扰头目, 发为眩晕。《灵枢・海论》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或年老肾亏,均使肾精不足,脑失所养 而致眩晕。《丹溪心法・头眩》则强调“无痰不作眩”,提出痰水致 眩学说。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阳 不振,健运失职,水湿内停,积聚成痰;或肺气不足,宣降失司, 水津不得通调输布,津液留聚成痰;或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泛 为痰。《景岳全书・眩运》篇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十居八九,而兼 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强调“无虚不作眩”。脾胃为后天之 15 g,当归15 g,生地l0 g,枳壳10 g,赤芍10 g,川芎10 g,白术 10 g,丹参15 g,茯神10 g,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3枚。3剂 水煎服,1 d 1剂。眩晕痊愈,嘱常服复方丹参片,1 d 3次,一次 3片,必要时睡前加服西比灵胶囊1粒。随访未见眩晕反复。 3.2患者,女,50岁,2011年3日6日初诊。主诉:反复发 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谷而生气生血;或久 病耗伤气血,肝失所养而眩晕。总之,眩晕一证属于本虚标实, 本虚以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为主,标实与风、火、痰、瘀有关,虚 实之间可相互转化;治法也应从标本之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 其本,或标本同治。 参考文献 作性眩晕1周余,发作时天旋地转,如坐舟船,恶心呕吐,二目 难睁,闭目静卧稍得好转。在他院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证 见面色萎黄虚胖,舌淡,苔薄白略腻,脉濡滑,此为脾虚不运,水 湿内停,肝风挟湿,上扰清空,清窍闭塞所致。治以健脾利水,熄 风化痰,处方:枳实20g,竹茹lOg,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15 g, 23-24. [1】杨权生.辨证治疗眩晕证85例疗效观察叨.新中医,1994,26(11): (收稿日期:2o14—02—15) 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18卷第1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