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王海涛: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 39 为,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实际上是对在人的生命之内所蕴藏的道德性的全般呈露。所蕴藏的道 德性,一经全般呈露,即会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基本的规定性,而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天命之 谓性”,决不仅只是把已经失坠了的古代宗教的天人关系,在道德基础上予以重建,更重要的是使人 感觉到自己的性是由天所命,与天有内在的关联。因而人与天,乃至万物与天是同质的,因而也是平 等的;“天命之谓性”的另一重大意义是确定每个人都是来自最高的价值实体——天的共同根源。每 个人都秉赋了同质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是彻底平等的,可以共喻共信,因而可建立为大家所共同要求 的生活常规,以走向共同的目标。【2】( ’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孔子确实发现了普遍的人问,亦即打 破了一切人与人之问的不合理的封域,而承认只要是人,便是同类,便是平等的理念。 第二,人性蕴含着无限的多样性。由于人性所凭籍以自觉的外缘条件不同,所凭籍以发展的外缘 条件不同,因而人性总不会同时作全面均衡的发展,所成就的常常是偏于人性某一方面。所以,在现 实中,人有许多类别,如智愚之分,种族之别,文野之不同等。在孔子看来,这只是教育的问题,而 不是人自身的问题。所以他便说出了“有教无类”这句最伟大的话。孔子还特别重视个性教育,也就 是说,他不是本着一个模型去衡定人的性格,而是承认在不同的性格中,都能发现其有善的一方面, 因而可以就此善的一方面予以成就。 第三,儒家主张仁、知两全的人性观。儒家并没有轻视知性,而是仁、智并称。当然,儒家所称 的智,主要是站在道德方面,站在道德实践方面立言的,所以儒家的“智”与西方的“智”有性格上 的区别。尽管儒家精神中没有科学,但绝不反科学。徐复观的结论是,“今后的儒家之需要科学,不 仅系补其人性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缺的一面,并且也可辅助我们文化已经发展了的一面,即仁性 的一面。仁I生和知性,道德和科学,不仅看不出不能相携并进的理由,而且是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的 人性的整体”。f3】(。 ) 第四,在中国文化中,人心是价值的根源,心是道德、艺术的主体。孟子认为,人性并不应当是 善的,而是人性实在是善的。他并不是从人本身的一切本能而言 善,只是从异于禽兽的“几希”处 言性善。“几希”是生而即有的,所以可以称之为“性”。“几希”即是仁义之端,本来就是善的,所 以可以称之为性善。孟子在生活体验中发现了心独立自主的活动,是人的道德主体之所在,并将心善 作为性善的依据。【zJ("卜 .由孔子对仁的开辟,不仅奠定了而后正统的人性论的方向,并且也由此奠定了中国正统文化的基 本性格。基于中国传统儒家的这种人性观,徐复观常被人称之为人文主义者。徐复观所理解的人文主 义,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在“人”身上立足,不是在“神”身上立足,这一点和西方相同;另一点 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不同,西方的人文主义强调才智,崇拜全能的人,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则不反对才 智,但是强调人最终要立足于道德之上。 徐复观认为,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格世界的完成; 第二是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第三是对教育价值的积极肯定。 我们知道,教育主要功用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功用是培养人格。而人性论就是以人格为中 心的探讨。人格与一般的物件不同。一般物件是量的存在,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并可以加以分割。人 格是质的存在,不能用数字计算,并不能加以分割。人性论中所出现的抽象名词,不是以推理为根据, 而是以先哲们在自己生命、生活中的体验所得为根据,可以称之为“质地名词”。“质地名词”的特性 在于,由同一名词所征表的内容常相对应于人格的“层级性”而有其“层级性”。这与“平列性”的 差异不同,“平列性”的差异,彼此间也可以发生左右互相影响的关联,但这常常是不同事物之间的 外在关联。“层级性”的差异,则不论是由下向上通,或者由上向下落,所体现的是一个立体生命体 内的内在关联。而正是由孔子开辟了内在的人格世界,开启了人类无限融合及向上之机。所谓内在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格世界,即是人在生命中所开辟出来的世界,是人的生命精神层层向上提升的主体世界。人只有在自 身中发现这一人格世界,才能自己塑造自己,把自己与一般动物区分开来,不断地向上提升,使自己 的生命作无限的扩张和延展,并使之成为一切行为价值的无限源泉。 J【 1 ̄12) 在孔子看来,性与天道的融合,就是内在人格世界的完成,也是人的完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孔子是通过一条什么路径,将性与天道(命)连结在一起呢?孔子将性与天道(命)融合在一起的下 学上达的道德内容到底是什么?在孔子那里,这就是“仁”。就“仁”自身而言,它只是一个人的自 觉的精神状态。而自觉的精神状态,可以有许多层级,许多方面。为了使“仁”的自觉的精神状态能 明白地表诠出来,必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和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要求;另 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的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简言之,仁的自觉精神状态,即是要求成己 的同时即是成物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体现了一个人努力学习的动机、目的。 我们可以看到,由孔子所开辟的内在人格世界,“是从血肉、欲望中沉浸下去,发现生命的根源, 本是无限深、无限广的一片道德理性,这在孔子,即是仁;由此而将客观世界乃至在客观世界中的各 种成就,涵融于此一仁的内在世界之中,而赋予意昧、价值;此时人不要求对客观世界的主宰性、自 由性,而自有其主宰性与自由性。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同时即是与客观世界的融合。这才是人类 所追求的大目的”。【 ]【7 ’所以到了孔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内在自觉,人的实践工夫,是孔子将人文 精神引到人性的深层,将客观的人文世界向内在的人格世界转化。因此所谓人格修养,“就是意识地, 以某种思想转化、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使抽象的思想,形成具体的人格”。“由现实生活的反省,迫进 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与性,由心性潜德的湿发以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将其纯化,由此落 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的价值基础”。[3](362 ̄364) 在儒家看来,对于人自身的把握,对于人自身问题的把握,知识是第二义的,人格才是第一义的。 因此,徐复观认为,“人类文化都是由堂堂正正的人所创造出来的,都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所传承下去。 只有由平实正常的心理所形成的堂堂正正的态度,才能把古今中外文化平铺在自己面前,一任自己理 性良心的评判、选择、吸收、消化”。所以他接着说:“人格尊严的自觉是解决中国政治问题的起点, 也是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起点。一个人,一旦能自觉到其本身所固有的尊严,则对于其同胞,对于其 先民,对于有其先民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当然也会感到一种尊严的存在。站在人类共有的人格尊严的 地平线上,中西文化才可以彼此互相正视,互相了解。”lJ J【 ’ 四 中国由孔子而开始有学的方法的自觉,从而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从儒家思想史角度进行 归纳,“学”主要的意义有: 』f 叫 第一,“学”主忠信。在徐复观看来,主忠信是为学的总精神。《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 信”(《述而》)。文,《诗》《书》《礼》《乐》,指的是求知识。行,孝弟忠恕,指的是立德行。而此处 所说的忠信,指的是在文、行两方面不可缺少的共同精神。忠信之至,便达到了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第二,“学”以为人。这既是学的目的,又是学的内容,是二者的统一。“学”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 更主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有高尚德性和德行的人。“学”的内容主要不是一些有关自然宇宙 的人生以外的知识,而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生以内的知识。第r二,“学”以立德。立德的方法 亦即开辟内在人格世界的方法。因为立德是实践,所以立德的方法,是实践的方法。第四,“学”则 由己,这是根本方法。既然“学”以“为人”,自然其根本方法在自己努力,不在别人教授。孔子将 其概括为“为仁由己”,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第五,“学”须有恒,这是“为学” 的基本前提。古人讲学,特别强调“有恒”,强调“专心”,强调“功夫”,最忌虎头蛇尾、一曝十寒、 半途而废,把知识追求及人格的建立融合在整个人生的努力之中;第六,“学”思结合,这是求知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王海涛: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 4l 完整方法。《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o学是向客观经验的学习,思则是把 向客观经验方面所学的东西,加以主观的思考,因而加以检别、消化,缺一不可。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传统儒家“学”的真谛所在:“学”所关心的主要不是一个有 限的知识世界和知识生活,而是一个无限的道德世界和道德生活;“学”所追求的主要不是个体的某 方面心智的发展,而是整个人的生成,整个生活世界的构造;“学”所依托的不是纯粹的理性,而是 人的整个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参与。先秦儒家“学”的概念包含着、浸透着、显现着、传承着一种 强烈的人文精神。L4 五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教化精神,并对教育价值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徐复观认为,教育的 基本价值在于它的教化意义。儒家对人类负责的精神,除了表现在家庭、政治(国家)二个方面外, 还有常被人所忽视,而实是最伟大的一面,即其“教化精神”。许多人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 更准确的描述是,孔子的精神,实是伟大宗教家的教化精神。徐复观写到,孔子“毫无凭藉,一本其 悲悯之念,对人类承担一切责任,而思有以教之化之。此系立于社会之平面,以精诚理性相感召,这 与政治之设施全异其趣。世界伟大宗教之得以建立,其教义必须通过此一教化精神以具象化之,乃能 唤起人类之心灵而与其融铸在一起”。L3 J(") 从“有教无类”这句话看,孔子也把教育自身的价值,远远放在政治的上位。孔子也当然希望用 世,政治洽恰是实现理想的捷径。但政治必须有所待而后行,而教化则是一心之发,当下即可尽力。 所以,孔子对于现实政治,采取一种可进可退随缘态度。但一谈到教人这一方面,则“诲不倦”常与 “学不倦”并称,与“学不倦”同其分量。“‘有教无类’对于人类的信心,对于人类的宏愿,真可含 融一切有生而与其通登圣域”。“这种站在社会上来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才真显出“人伦”观念之基本 用心与其含弘广大”。 )因此,真正的教化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而是要求人人尽其性。“能尽其 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 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十二章)))。这样,把成就人与物,包含于个人的人格完成之中, 个体的生命与群体的生命,永远是连结在一起的,这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征。[2j(¨ ’ 参考文献 [1] 蒋连华.学术与政治——徐复观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三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 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24~128 A Research on Xu Fuguan’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Philosophy and its Educational Thoughts WANG f一 0 , (1.Qingdao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Xu Fuguan’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based on human nature theory.Xu Fuguan recognizes that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as historically contributes to three aspects:the completion of personality;the found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cademic progress and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 the value of education. Key words:Xu Fuguam philosophy of education;Confucianism:human nature theory:modem interpretation (责任编辑赵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