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课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2024-03-06 来源:星星旅游
《第1课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见(jiàn)其 .耰(yōu)而不辍 .

B.接舆(yú) .从政者殆(tái)而 .C.可谏(jiàn) .趋(qù)而辟之 .

D.奚(xī) .长沮(jù) .答案 D

解析 A项,见xiàn;B项,殆dài;C项,趋qū。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 .B.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C.来者犹可追 .

D.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答案 C

解析 A项,引见;B项,失去官位;D项,快步走。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C.往者不可谏 答案 B

解析 “辟”通“避”,躲避。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植其杖而芸 .C.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答案 C

B.止子路宿 .D.欲洁其身 .

B.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D.鸟兽不可与同群 见:拜见 丧:死亡 犹:还

趋:通“趣”,感兴趣 木铎(duó) .怃(wǔ)然 .凤兮(xī) .为黍(shǔ) .荷(hè)蓧 .止宿(sù) .食(sì)之 耦(ǒu)而耕 .

解析 C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废弃”。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至于斯也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案 C

解析 C项,判断句,A、B、D三项都是倒装句。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C.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答案 A

解析 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行矣至,则.A.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杖荷蓧以.B.

告明日,子路行以.鲁孔丘之徒与是.C. 也滔滔者天下皆是.

使子路问津焉.

D.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是鲁孔丘之徒与 D.今之从政者殆而 B.晨门曰:“奚自?” D.问于桀溺

答案 D

解析 D项,焉:句末语气词,不译。A项,则:连词,表已然,已经/连词,表承接,那么。B项,以:介词,表工具,用/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C项,是:动词,表判断/代词,这样。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案 C

解析 C项,仕: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官。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蓧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

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

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这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答案 C

解析 C项,“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错。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止子路宿 .D.见其二子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四肢不勤劳,五谷分辨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呀? (2)君主和臣子之间的礼义,怎么能够废弃它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②。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 ①料量平:计算和称量很准确。②司空:官名。③羖:黑色的公羊。五羖,指百里奚。④累绁:捆绑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⑤大司寇:官名。⑥粥:卖。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其嗣懿子曰 .B.欲以通乎景公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D.吾即没,若必师之 .答案 B

解析 通:接近。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诫:告诫 通:结交 辟:偏僻 没:死

A.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B.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C.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答案 B

解析 一般名词和代词作主语或宾语,主语在其前断句,宾语在其后断句。句中的鲁、齐、宋、卫、陈、蔡分别是当时的诸侯国。第一个“鲁”是去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句,排除A、C两项;“宋、卫”“陈、蔡”分别是并列名词作宾语,两个国家之间应断开,排除D项。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起初在季氏手下做过小官,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 答案 C

解析 孔子回到鲁国得到了善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 (2)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

鲁昭公二十年,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嘛?”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乱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

三、文化经典专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论语·卫灵公》)

孟子曰:“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④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⑤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⑥定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兴:起,这里指起身。②固:固守节操。③穷斯滥矣:斯,就。滥,泛滥,指胡作非为。④所性:指他的本性。⑤大行:指理想、抱负行于天下。⑥分:本分。

15.《论语》选段中,孔子对“君子”的行为有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在穷困时仍应坚守道义。 16.以上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对于“穷”的看法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君子即使处境艰难也应当保持自己的本性。君子依自己的本性做事,不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在困境中仍应坚守道义。 【参考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孟子说:“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对此感到快乐。但他的本性不在这方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

四、表达与交流

17.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春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

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人们常以吃饺子、贴对联、燃爆竹、贴年画等形式,来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解析 题干要求“根据下面的图示把春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这是图文转换中的思维导图的转换。首先观察图形的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春节的民俗、时间和意义。分别对此进行描述即可。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相关医学报道,__①__,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现过敏体质;如果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如果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通常不只在一个器官上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__②__,比如新生儿、婴儿期会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3岁后又会出现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会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源时,__③__,或者终生也不会有过敏性疾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 ②会出现不同的过敏反应 ③就不会出现任何过敏症状

解析 第①空注意后文“单纯父亲”和“单纯母亲”,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过敏性……”,第③空注意前文“出现同样症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