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摘要:口语交际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要利用好教材,也要利用好生活资源。让生活服务于教材,让知识导航于生活。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 资源利用 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人的一生中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与人交流沟通。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尤为重要。也是课改中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
一、利用好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和依据。所以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钻研教材,备透教材同时备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二、利用好课堂
营造交际的气氛,创造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是口语交际的重点,轻松愉快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学生的心情愉悦了就敢于表达乐于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实际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在情境中成长。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二),我是这样教学的:星期一升国旗之前问学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想到了什么?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想,有的说想快点去赶作业,有的说想快点解散后去打乒乓球……此时我再说:“今天升旗,请同学们认真的看着我们美丽的国旗,细细地聆听国歌,它会告诉你们动人
的故事哟”。升旗时我观察学生,一个个的眼睛直盯盯的看着那面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升旗完毕后我来到国旗下,学生一窝蜂似的围过来热火朝天的说开了,有的说想到了五星红旗的来历,有的说想起了革命前辈们的故事,有的说想起了学过的人物江姐、杨靖宇以及有关他们的事迹。有的说从歌声中听出了革命斗志与激情,有的说想到了当时祖国所处的环境,有的说从中我看懂了、听懂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此一定要好好学习……
上课铃响了,我说这节课我们不上课了(让学生放松心情)学生愣住了。我继续提问:“我们现在在哪里?”学生说:“在国旗下呀。”“站在国旗下你想说点什么呢?让我们举办一次国旗下的演讲会吧!”我让学生稍做准备,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做好准备后勇敢站上旗台作精彩的演讲。其实,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很自然就进入了角色。最后一个环节让大家议一议谁讲得好?好在哪里?短短的几十分钟,我感觉学生不但理解了“革命”的意义,而且很快就进入了口语交际的角色。也让我明白,原来学生的语言之门须这样开启。
三、利用好生活资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是为学生的生活奠定基础的,只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练习和培养,能力最终只能在实践中证实。正所谓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四)口语交际第五条指出: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所以从五年级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前期教师可锻炼多种情形,当然初期应选学生身边常发生的事。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教师作假设:假如同学打架你该怎么劝?假如你的好朋友不完成作业你该怎么办?假如遇见不讲理人不合理的事你又该怎么说服?……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老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得当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引导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第二,要全面的做思想工作。两点中有一点老师引导不当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可以巧妙运用冰
心《大海中的灯塔》一文中,“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这一句来对学生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这一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以及自己正确的言行,但只让学生记住这句话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这句话上作一定的“文章”;使其明白指出自己错误的人(在学生眼里指出自己的缺点不足就是跟其过不去)是让自己进步的人,让自己进步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反之就不是真正的朋友。基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老师应稍微讲细一些,他们才能理解接受。比如:假如你在跟人打架,有人看见了不来劝阻你,你觉得他是不是你的朋友?(先让学生说)老师作引导并强调:打人不对,一个看见你做错事不阻止你的人,就如同看见你走进深渊不救你,这样的人算你的朋友吗?师可再问:“假如他过来帮你打架算朋友吗?”(就算学生不说,心里也会认为帮他打架的是朋友)老师应及时说:这样就更不是朋友了。他是在帮你走向深渊,这不是在害你吗?自然也不是朋友。只要学生能正确理解别人对他的行为。以后遇见一些常见的情况。你只要问“还记得冰心奶奶的文章《大海中的灯塔》吗?”我想会很管用的。这样既避免学生不礼貌的交际行为,同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在生活实践中得以真正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将自己每天学到的知识互相讲一讲。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又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巧妙地贯穿口语交际。
“利用好生活资源”前期的一系列假设,是学生身边常常会发生的事。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和强化训练下,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也正是口语交际的技能。如:我班有个姓陈的学生,他比班上其他同学大了几岁,所以喜欢欺负小同学,还不准其他同学给老师讲。直到一次考试,从冉同学的作文中反映了出来。他在作文中这样写到:陈同学是我班的霸王,专门欺负小同学,同学们没有一个敢吭声。就算老师问到他,他也会用谎话来骗过老师,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他这样欺负弱小算什么本
事?算什么英雄?从此以后陈同学就再也没和同学们争吵过了,还和大家下棋呢。看了他的文章我很吃惊。我把这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和他交流了有关班上特别是那个陈同学的一些情况。我先是夸赞他为班上做了一件大好事,后我接着问:“那你就不怕他打你吗?”他竟然说:“老师,我也不是鲁莽行事,我是想起你平常教我们凡事应讲方法重观察,不然会适得其反,陈同学去欺负同学还编谎话欺骗老师,真让人看不下去了,我又不愿打小报告,所以就想怎么才能帮助他改掉不良习惯呢?我就偷偷观察他的行为习惯以及爱好,发现他喜欢看《水浒传》。常常自称“好汉”。还说自己是“大英雄”。我就想:他是想显英雄主义。但他误以为英雄就是能打得过别人。只要有人指出他的行为不是英雄的作风。再加上他自己反思,结合他从书中认识的英雄形象。我想他会恍然大悟的。只要他的“英雄”梦醒了,一切就好了。”这个同学掌握了交际的技巧仅用两句话就收服了陈同学的心。冉同学的行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这是口语交际课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通过这样不断的强化。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此类情况就会自然有效的解决。这也就体现出来“口语交际”中“交际”二字,只有实际的运用于生活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利用好教材,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培养,也要利用好生活资源,在动态的交流中得以提升;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在不断的归纳、体验中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最终让知识导航于生活,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