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探究
2020-06-19
来源:星星旅游
2019·八月(上)教育研究学刊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探究沈玉娟(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山东东营257200)【摘要】留守儿童是当前学校教育中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要想保证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教育方式的选择也就尤为重要。本文中我就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站在教师的立场上针对家校共育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养方式探究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075留守儿童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所普遍存在的群体,“留守”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针对部分儿童和老人群体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为当前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抛开宏观方面东西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但从同一地区的城县发展来看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就已经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点强调“三农”建设,即促进农村、农民、农业三方面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繁荣,但政策的实施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源、地域、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导致农村和城市很难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线上,所以当前农村地区人口的外迁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势必导致了“留守”问题,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农村留守人口的主力,而本文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和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从教育研究来看,留守经历对儿童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不仅体现在留守中的儿童身上,也对曾经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延续性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封闭且落后,本身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就缺乏较为科学系统的教育,并且留守过程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本能性的就会降低,大部分留守儿童由同样留守的爷爷奶奶等隔辈人照顾,进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上安全感的缺乏;而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教育基本完全依赖于对应的学校,在学校之外的时间内父母很难起到对应的教养作用,这就导致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半放养”状态,所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往往存在问题,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性。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和知识学习方面相对普通学生来说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会延续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本文中我想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分析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并且谈谈父母教养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最终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从家校共育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当前留守儿童群体分布广泛,其日常教育成为一个普遍吸引社会关注的问题。那么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如何?此部分中我就结合我的教学研究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儿童阶段正是孩子心智快速成长且三观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建立起对于周围环境和人际交往的个性化认知,并且形成独立的行为。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和监督,尤其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亲密成员的引导和教育,容易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思想上的“好坏兼收”,即接受真善美思想教育的影响,也接受不良思想的腐蚀。最终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出现一定程度的偏颇甚至是心理畸形状况的出现。其次,从知识教学来说,学校教育确实是占据了最主要的部分,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学校教育仅仅是占到其中的一部分,更多是依赖于原生家庭。而留守儿童恰恰缺乏“家庭”,尤其是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和陪伴,缺乏心理和精神层面的-76-“被爱”。这都会为增加学生未来青春期叛逆的程度埋下隐患。二、留守儿童父母教养过程中角色缺失的分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普遍的角色缺失,但不同的教养方式之间还会存在具体的差异。所以此部分中我就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父母的普遍教养方式展开探究,并进行系统的分类。首先,“远程教养”方式和“寄养式”教养相结合的教养方式是当前留守儿童父母的主要教养方式。所谓的“远程教养”就是父母在外出务工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语音通讯等方式和儿童进行远程的对话和沟通,这种沟通是不定时的,或者是定时但短暂的;而“寄养式”教养,则是将儿童托付于亲人或者朋友照顾,往往是爷爷奶奶等隔辈亲人照顾。这种教养方式往往仅能够保证儿童物质方面的丰富,而很难保证儿童心理上的引导。其次,还有少部分父母则是将孩子采取完全“放养式”教养,而这种“放样式”教养,往往又是采取“大孩带小孩”的方式,即家庭中的姐姐或者哥哥代替父母职责照顾弟弟妹妹。这种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兄弟姐妹之间思维和行为习惯的相互影响,而通过观察来看,这种相互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因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自己本身辨别是非能力就存在缺陷,所以在引导他人思想和行为的养成方面就更容易出现错误示范。进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养方面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其成长。三、家校共育保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来说,我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其父母外出务工的现状,但我们可以从各方面给予家长和学生影响,尤其是从家长方面输入家校共育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我们要先从学生和家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另外,还要从学生交流、家访、家长沟通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父母的性格等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心理健康引导的方法,从而为家校共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家校共育教育方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父母教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且架起学生和家长良性沟通的桥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状况,从而调整和学生的沟通方式,通过家校共育达到最佳的学生心理发展引导效果。再次,结合新时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制作教育类的短片,和教育相关的心理学视频、微课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留守儿童父母普及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且有针对性地教给这些父母儿童教育的方法,从而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能力。最终配合学校教师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总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原生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也是贯穿儿童发展始终的。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原生家庭的构建,明确当前不同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发展的问题,并且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