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综述(3篇)

2024-05-04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一篇:课堂提问研究

[摘要]

初中历史课堂,需要回避课堂提问的“伪问题”,注重所提问题的思维性与启发性。而在提问之时,要做到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教材所述内容之间的内在历史结构,通过将这些结构作为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中的重要资源,既充分挖掘了教材,也有利于推动课堂步步深入,进入历史思维锻炼的高级阶段。

[关键词]

提问;历史结构;历史思维

在现代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的规范之下,提问法成为了推动一节课深入与衔接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带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途径。然而,提出一个真切有效的问题,在课堂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所试图探讨的是,如何才能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回避“伪问题”,提出“真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查更多地停留在识记层面,其历史教材也很少对问题作出过深地解读。教材编写的内容被初中历史的要求所限制,然而,在不超越教材的前提之下,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一些教材里隐而未发的极具思维性的历史问题,这些便是历史教师值得重视的有效的教学资源,属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问题。这些隐而未发的思维问题,属于历史知识的内在结构,教师若在课堂中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去发掘教材的内在结构,就能体现出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的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素质,引导学生发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提问能否抓住结构的要点。为更好地说明这点,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举出教材中的一些值得教师发掘和提问学生的点,供各位老师参考。论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提问江苏省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赵加军

问题一:地下资料与传说之间的关系陈寅恪曾经概括王国维的史学方法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及《鬼方昆夷猃狁考》等是也。”后人将这种研究远古历史的方法称之为“二重证明法”。这种深刻的方法实则在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第一单元内容中,已经得到了暗示。教材暗示了认识远古历史,我们需要结合地下考古资料与远古时期所流传下来的传说进行相互对照来进行理解,人教版新版教材更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强化。。。教师引导学生达到此步,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问法。通过对《远古的传说》这节课的提问导入,既可以凸显出了教材所要试图暗示的历史结构,也可顺利地导入到这节新课内容:师:前面所学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与半坡人,我们今天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与他们相关的信息?生:地下的考古。师:古代时期有考古吗?生:没有。师:既然古代没有考古,古人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远古时期的历史?此时的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之时,便初次步入了历史思维的殿堂之中。他们通过思考可以获得诸如古人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书籍的记录、神话与传说,甚至是一些猜想等途径来认识远古历史的答案,此时教师便可以再进一步提问:师:神话与传说是古人对于远古历史认识的主要途径,而这些传说的记录又到底是否可信?生:不可信。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初一学生在面对传说是否可信这一问题时,清一色地直接回答“不可信”。教师在面对学生“传说不可靠”的回答时,便可要求学生带着“传说虽看起来不可靠,但它里面究竟是否又带有可靠真实的部分”这一问题来学习《远古的传说》这节课,而这个提问便可成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既有效地从前面两课的内容顺利地导入到这节课,又有效地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传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历史,在掌握基本识记知识的基础上,深化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在这整个的授课思路中,课堂开始的提问并不仅仅为了提问,更为揭示出历史学在传说问题上的内在结构,同时也让这一结构成为抓住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问题二:李鸿章与康有为他们在身份上有何不同?这一不同说明了什么?。而随着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加深,中国对西方的回应也越明显。甲午战争失败后,更是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梁启超曾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而在八年级上册《》这一课里,教材并未直接点明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意识觉醒这一历史现象,在教材有限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以一种不超出教材内容为前提的方法下,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为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众的意识获得了觉醒?”在讲述康有为所发动的公车上书事件结束后,教师可立刻提问:师:对比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与公车上书的康有为,他们二人在身份上有何不同?我曾在一次公开课上,向学生提出这一个“最为直白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答甚至不必以任何洋务运动和运动的了解为前提即可解答,因为这一问题不涉及他们二人所做的事,而单纯指涉他们二人身份上的不同。然而,让我失望的是,有诸多学生的回答却是答非所问,始终停留在李鸿章与康有为所经历的事件上,而并未理解这一问题的原本所问究竟为何。但依旧有个别学生超越了他们固有的思维,理解了该问题的含义:生:李鸿章是清朝的官员,而康有为则是朝廷外的书生。师:洋务运动与公车上书的背景事件分别是什么?生:洋务运动的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师: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洋务运动主导者是个官,而受甲午战争冲击而出现的公车上书的主导者却是个书生,说明了什么?这一个问题才是教师设计提问所最终试图引导的最关键问题,这一连串提问的引入,只为导一个思路,回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官吏”,说明该战争未完全冲击到“平民”,而回应甲午战争的却是“平民”,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冲击远大于前两次的鸦片战争。学生如若能理解到这一点,也就理解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中国民众意识已然崛起,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觉醒的只是一小部分开明士大夫,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只是清朝内部一批开明的地主阶级,而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民众彻底感受到了它的冲击,也因此而开始觉醒。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通过李鸿章与康有为身份的差别为源头,一步步引入不同的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以至于中国民众的影响的不同,帮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感受这种情境的差异。而同时,这步的获得,教师也并没有利用任何教材外的史料展示,始终紧紧围绕着教材而展开,同时也抓住了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的历史结构,属于历史课堂中的“真问题”。

问题三:1979年,为何首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而在中国的“”期间,由于党内所犯的错误,加上集团的蓄意挑动,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一度遭到了严重的践踏。然而,在“”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教材便依照史实指出:“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这部《刑法》的颁布,教材并未多置一言。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刑法》的颁布时间比《宪法》的修订还要早?这个问题涉及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问题,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于普及法治观念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师:“”期间,哪两类群体受到了最为严重的迫害?生: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了严重的迫害。师:结合这一历史背景思考,为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第一个制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个提问要求学生理解《刑法》的特征。刑法既规定了“哪类行为会遭受刑法的惩罚”,更规定了“只有刑法执行机关才有资格去惩罚违法分子”。而在“”的动乱时期,、等人随意定性老干部、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对他们进行了严重的冲击。这不符合《刑法》中的“哪类行为会遭受刑法的惩罚”的规定,更不符合“只有刑法执行机关才有资格去惩罚违法分子”的规定,在没有《刑法》规定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被随意定性为“有罪者”,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取代“刑法执行机关”对所谓“有罪者”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惩罚,这样的局面最终会危及到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命和人身安全。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于反思“”中的这点错误,全国人大首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便是为以法律的严谨态度规定“何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并规定了“刑法执行机关”和“如何针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等一系列规定,最终保护的是全体人民的基本人身安全,避免混乱情况的再次出现。与前两个问题类似,该问题教材中并没对该问题作出任何的判断,教材只是描述了史实,但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史实,结合历史发展之间的脉络和结构,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引申,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的认知,也进一步理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更是一次很好的普及法律知识的机会。

以上所列举的三个提问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三个值得挖掘的问题,更多提问自然还暗藏在教材中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在课堂的提问上,需要避免两个问题,既要避免问题的“非思维性”,也要避免问题的“超纲性”。“非思维性”问题属于“伪问题”,“超纲性”问题则是脱离了教材和要求的问题。我所指出的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真问题,则要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超越教材”的问题,这类问题则属于在教材中发掘问题,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探讨

摘要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能有效弥补第一课堂中的不足,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从初中历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出发,寻找两者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衔接的方法及相关保障措施,寻求更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效衔接

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一课堂即为,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按时间、教学进度和课程推进的教学行为。初中历史第二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不受课本的限制,在课余时间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历史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是弥补第一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从学生心理发展、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的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激发其爱国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逐步朝开放性、全面性、独立性、丰富性等方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统筹地看两种课堂的关系,两者都是历史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一课堂侧重于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在此基础上弥补了因第一课堂空间、时间上限制而存在的不足,同时两者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素质教育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1.统一性

从教学目标来看,第一课堂在教学大纲要求下主要是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基本历史事实,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第二课堂也是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来开展,细化其目标,是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相关知识的能力,锻炼其探究和思考的能力,促进综合图纸提升。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第一课堂的内容是严格遵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如隋炀帝暴政章节的学习中,可通过讲解其具体残暴行为来让学生有更清晰的认知,而第二课堂则是安排学生自主收集资料,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来自我阐述隋朝历史等,两者的核心本质上都是课本教学内容。新课改的指导下,逐步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多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学会摸索。从第二课堂的特点来看,学生本来就是开展学习工作的主体,因此两种课堂有着统一的教学主体。

2.互补性

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理论基础。第一课堂受空间、时间所限,教学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时,第二课堂通过相关资料阅读、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来发散思维,巩固基础。第一课堂的教学面向全班,而同一班级的历史水平有所差别,第二课堂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来指定多种形式的辅助学习,以此来维护学生的爱好,提升其自信。

3.矛盾性

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提升在中考的影响、意识层面不足两个方面。在成绩第一的教学机制下,学校和学生都会更多的投入时间去学习课本知识。刚入初中的学生在参加第二课堂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兴趣,越往后特别是面临中考的学生通常认为第二课堂是浪费时间,他们更希望把时间花在历史知识背诵方面。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也会受到部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反对,认为这样的游戏会浪费时间,意识认识误区严重阻碍了第二课堂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问题

1.第二课堂开展现状

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历史课还是较为热爱,了解第二课堂相关活动,也肯定其必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组织的活动不能达到预期且较为消极,未能获得大部分家长的支持。他们更倾向于在教室的指导下以第一课堂的历史活动为依据而开展的相关活动。总的来说,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基本未能完全落实,没有发挥其作用。

2.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现状分析可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课改要求未能落实,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教学方法粗暴、缺乏教学资源等方面。尽管新课改实施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仍以中考为方向,分数第一。部分教师认为第二课堂是游戏环节,说教为主的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未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上,教师的模式还是停留在讲听背练,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是进行习题练习,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出于教学排名和学生安全等担心,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受到极大限制,而参观历史古迹等收费的场所也会因费用问题而搁浅,必要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开展活动的困难。

三、保障初中历史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措施探讨

1.有效衔接两种课堂的方法

第一,以第一课堂为铺垫实现两种课堂的衔接,对第一课堂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当前单元中的活动课,从教育性、意义两方面来对第二课堂进行规划,丰富第二课堂的同时,也补充了第一课堂。第二,在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实现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比如在参观与教学相关的历史古迹时,根据历史档案连接到课本知识点,根据特定文物来丰富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实现有效衔接的同时也寓教于乐。

2.实现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保障

首先,是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教学目标来指定指导思想,多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开展有效的第二课堂来弥补第一课堂因空间和时间造成的不足,有效融合社会实际与课本知识。其次,是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教学内容确定了课程、教材以及标准,而教学方法是完成这一过程的途径,教学内容决定了素质和知识的培养,而教学方法决定了能否有效达到预期,两者的有效结合能保障历史第一、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第三,良好的师生衔接是动力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能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第一课堂学习情况制定第二课堂计划,使学生愉快学习,同时,学生也要懂得感恩,彼此情感的共鸣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保障两种课堂的有效开展。

3.两种课堂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开展第二课堂的内容要依托第一课堂。两者在内容方面不能有太大的出入,也不能完全雷同,不然会降低学生的接受程度。第二课堂是在教学需求下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丰富,对兴趣进行培养。第二课堂可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历史纪录片的观看和历史文献的阅读,以此来服务第一课堂。开展第二课堂要尊重实际学情。首先,开展第二课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主体学生自主思考、动手的情况下完成,要从学生年龄、历史教学资源两方面考虑。其次,是充分考虑本地历史资源,从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资源入手,节约成本的同时更提升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知。开展第二课堂要做好教师工作。在开展第二课过程中,虽然教师的身份是指导者,但是对其要求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没有教师参与时变为一盘散沙。历史教师首先要根据第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为第二课堂制定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选择性实施。。

四、结论

尽管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诸多因素的干扰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还是不够紧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理论关系分析可看出,第二课堂的开展要依托第一课堂,要实现有效衔接就要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衔接、师生衔接三个方面进行改善。此外,为保障开展第二课堂的效果还需尊重实际学情和做好教师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晓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2007,(05):13-18.

第三篇:新课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重点论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希望对我国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学习活动中,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善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只有在学习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第一,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想创建高效历史课堂,教师就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需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研究当前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创建历史高效课堂。

二、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

要想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第一,利用有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很多教师一味利用满堂灌的做法,而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只能在课堂学习中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导致历史学习缺乏趣味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充分利用了课前导入环节,如首先可以鼓励学习成绩优秀与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参与,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第二,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为学生创造多个亲身体验的机会,要及时淘汰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但可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且也对今后的历史学习充满了兴趣。

三、确定鲜明的教学目标

开展历史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新课程标准主要利用三个维度来确定课程目标,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在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讲解,明白自己的老师在讲什么内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控制住课文的中心思想,讲解全文内容时都应保证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教师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班内每一名学生的接受程度,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法开展教学。实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产生的各种想法,将其与课文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才能与学生开展广泛互动与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教会学生思考,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后有利于提高思维水平,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初中历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利用下面做法:第一,要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合理问题,要求提问具有鲜明的目的,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思考当中。只有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意义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还需注意设计问题的数量不易过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程度合理的问题,重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保证每一层次学生都能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得到正确答案。设计问题数量要合理,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才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面貌。第三,教师还需注意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一旦学生出现与设计意图不符的想法,教师则需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初中生年龄还小,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因此利用提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历史知识,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技巧。

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创建高效历史课堂。很多初中历史教师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将其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有利于使教师专心研究教学方法。第一,合理分组。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同时拥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学生数量要适宜,小组成员才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二,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应负责一项职责,分工合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第三,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是指导,要保证学生始终不偏离学习方向,要围绕学习主题开展探索与研究,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有彪.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7).

[2]宋宝红.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3]董梦梦.浅析初中历史教材———以七年级人教版教材为例[J].山西青年,2016,(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