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钰及《东皋草堂医案》述略
2020-05-05
来源:星星旅游
中医文献杂志 王式钰及《东皋草堂医案》述略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西安,710003) 焦振廉 孙 力 摘要:本文对清代医家王式钰的生平及其医案著作《东皋草堂医案》进行论述。王式钰世家出身,精于医学,为 程郊倩及兴机弟子,所著《东皋草堂医案》篇幅精炼,叙案简洁,案论结合,多有独到见解,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 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关键词:王式钰 东皋草堂医案 医案 学术特色 清代 王式钰生平 学,为人治病,如古之洞见垣一方者。孙思邈所谓 大医,仲坚其近之矣。” 据有限资料,王式钰所接交如兴机、冯斑等,属 明末遗民,或遁入禅林,或愤世不仕。王式钰以医 王式钰,字仲坚,又字翔千,苏州人,世儒出身, 生卒不详,博学,好文词,后致力于医,师从程郊 倩。程郊倩,新安人,精究伤寒之学,为清代伤寒学 错简重订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伤寒论后条辨》。 程郊倩在《东皋草堂医案》序中称王式钰“深沉敏 洽,家世于儒,而医道复性而成之,真无愧于读书明 理者”,非一般师之于弟的口吻,可见两者之相互认 为业,所治患者当有各色人等,但《东皋草堂医案》 载案百余首,无一患者以官职称。王式钰之遗民情 怀于此概见。 王式钰名其医案为“东皋草堂”,“东皋草堂”当 是其书斋名,而“东皋”二字或与唐代王绩有关。王 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是诗人、 隐士、医者兼于一身的人物。王式钰既然“博学,善 属文,名重词坛”,又不仕,且“致力于医,其疗人之 病,如磁石之取铁,阳燧之取火,无不应手而效”,恰 与王绩相似,则“东皋”二字或与其仰慕王绩有关。 《东皋草堂医案》内容及学术特色 可。王式钰不负师望,不仅是程郊倩《伤寒论后条 辨》的实际编纂者,还据程郊倩散在资料辑成《读伤 寒论赘余》。 此外,王式钰又拜兴机为师。兴机即张拱端, 字孟公,号震岩,明末太原人,迁苏州,曾授职方主 事,好藏书,入清后居南京天界寺,有《孤云集》。兴 机亦通医术,在为《东皋草堂医案》所作的序中称 “吾门王仲坚,以诗书世其家,以岐黄游其艺,其于 古今圣贤、医经经方固已博览旁通,尽化裁神明之 道矣”,可见对王式钰的肯定。 王式钰又与冯斑友好。冯斑与乃兄冯舒皆为 钱谦益弟子,为虞山诗派代表人物,傲然不群,人称 《东皋草堂医案》现存清康熙刻本,中华医学会 上海分会图书馆有藏,不分卷,书题下有“雷溪程郊 倩先生鉴,古吴王式钰仲坚著(旧字翔千)同学朱元 度月思校”字样,可知其书经程郊倩过目并首肯,刊 行前经朱元度校订。 全书分48题,或以病证为题,如咳嗽、瘟疫、呕 “二痴”。冯斑为《东皋草堂医案》作序,称“我友仲 坚王君,儒者也,通敏,多所习,多所通,邃于农黄之 吐、吐血等,或以病因为题,如“寒”、“暑”等,或以病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编号:财社[2010]91号) 2014年第2期 位为题,如“咽喉”、“耳”等,或以科别为题,如“妇 人”,每篇述医案若干。另有以医论为题者,如“水 论”,先述医论而后附医案。也有以病证为题而先 述医论后列诸案者,如“膈噎”。个别则在医案后有 附论,如“寒”附有“三阴传经直中辩”,“虚损”附有 “附七损八益论”。还有以论为篇而无医案者,如 “幼科论概”。计凡载医案180则,医论则有三阴传 经直中辩、水论、七损八益论、痿痹论、用药不可太 过辨、幼科论概等。另“膈噎”、“喘”、“癃闭遗尿”3篇 之首和“眼”篇之末各有一段文字,“消渴”下有“附 录”1则,亦可归于医论,则全书医论11则。综之,《东 皋草堂医案》以案为主,夹有医论,非专述医案者。 《东皋草堂医案》或直述其案而无所议论,如 “一人病胀,遍身黄肿。先投保命丹,日进三服者半 月,再用胃苓汤调理而愈”,全案29字,可谓简洁。 但更多的医案则述而有议,如咳嗽篇有一案。 一人患嗽,右胁刺痛。六脉俱虚,两尺尤甚,决 其肾虚作咳也。用熟地五钱,山药五钱,丹皮一钱 五分,五味八分,茯苓一钱,山萸一钱五分,橘红一 钱,饧糖二钱,两剂咳顿止,刺痛亦减,仍前方加肉 桂四钱而愈。愚按肾咳犹子之逆母也,治法须寓正 名辨分之意,然后贼子惧而母得安。如培土以生 金,生金即护母也;培土以克水,克水即治子也。或 问日:肾邪上逆,多属于虚,又从而克之,毋乃犯虚 虚之禁乎?余日:土能克水,然土能生金,金能生 水,名虽为克,实与虚则补其母之旨正相合。正名辨 分之中仍不失调停骨肉之义也。 “一人患嗽……加肉桂四钱而愈”为述,“愚按 肾咳……调停骨肉之义也”为论,层次清晰。 总体来看,《东皋草堂医案》行文简洁,鲜见洋 洋洒洒之篇,有些案述而后论,亦简洁明快,无拖泥 带水之弊,如“一老妇,气厥,两寸脉伏,药不下咽。 余用乌梅、胆星、半夏末煎汤,调乳金丹二丸,灌之 立苏。凡中气,两寸必伏”。 在诊断方面,《东皋草堂医案》重视脉诊,18O则 医案中记录脉诊的超过100首,除脉证合参进行诊 断外,亦多有以脉断其病机者。如:“一妇人,多汗 头眩,时欲离魂,因其烦躁,人皆以为火也,余日:六 脉将脱,焉得有火?阳往外走,将成亡阳,为之定 方……两剂而愈。”又如:“一妇人,胃脘痛,按之转 剧,疑是实症,而右关未见沉实有力之脉,且左脉皆 伏而弱,知其饮冷血滞也,内服煎方,外贴上池膏而 愈。”皆以脉诊洞察病源而获良效。程郊倩称其人 “病既研几,方更具法,一切浮沉迟数,迥然世之叔 一1 2一 和”,是有所依据的。 在治疗方面,《东皋草堂医案》各案有单用针 者,如尤季明案,有单用灸者,如一人哮喘案,有单 用药者,如一人患疫发斑案,有针灸并用者,如朱裕 公耳聋案,有针药并用者,如一人夏月冒暑远行案, 有灸药并用者,如一人肾经素虚案,更有内服外贴 并用者,如一人癖坚如石案,可见王式钰对各种治 法运用的娴熟和综合之技巧。 《东皋草堂医案》有独立医论1 1则,多有新见。 如《用药不可太过辨》认为“夫药以治虚如救贫,然 匪大赉,无以转诎为盈也;药以治实犹攻敌,然匪大 勇,无以除暴而安民也……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之 类,恐其药过于病也。此之谓不可太过也。若世俗 之解则不然:虑麻黄之过于发散也,姑以紫苏、葱白 代之;虑桂、附之过于辛热也,姑以生姜、煨姜之属 代之……更有不问病之寒热虚实,概用白芍、丹皮、 石斛、茯苓之属,凑成套剂,谓之王道,推其意,不过 为非之无举,刺之无刺,即或误投,未必遂伤性命, 岂知杀人已无算哉?”意为只要诊断准确,无论用攻 用补,必当决然使用,直中病机,医者不可因怕担责 任而首鼠两端,敷衍误病。在《幼科论概》中,抨击 医者拘泥“,'hJD无补法”而致患儿危殆死亡的不良 风习,提出“(小儿)吐泻虽有冷热之别,未有不由乎 虚者,用药纵有凉温之别,未有不兼乎补者”,引《内 经》之论以阐说小儿之病可用乃至必用补法,指出: “当其幼小之时,谷气未充,土气未实,稍失调养,为 吐为泻,为惊为疳,顷刻致病,正赖培植微阳,积小 以高大,奈何拘执4,JL无补法之见误尽苍生哉。” 小 结 《东皋草堂医案》为清初医案专著,著者王式钰 为程郊倩弟子,是《伤寒论后条辨》的实际编纂者, 并据程郊倩散在资料辑成《读伤寒论赘余》。王式 钰又师从兴机,并得到当时诗人冯斑的赞誉。所著 《东皋草堂医案》篇幅精炼,叙案简洁,案论结合,多 有独到见解,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中医临床 工作者阅读参考。 参考文献 1 清・王式钰.东皋草堂医案理[0].清康熙刻本. (收稿日期: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