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标准化的发展史

2020-06-29 来源:星星旅游
标准化的发展史

【 来源: 】【 更新时间:10-06-12 】【 点击次数:151 次 】

l、古代标准化

刀耕火种是初始的标准化思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有目的的标准化,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说明标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是古代标准化应用的里程碑,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工作原理。 2、近代标准化

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

1798年美国人在武器工业中运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造零件(来福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的极端重要性”的论断;从1916年——1926年,有25个工业化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于1926年进而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范围从机电扩展到其他组织;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 近代标准化的特点是:提高效率,发展迅速。 3、现代标准化

现代工业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标准化的现代化。

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现代标准化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WTO与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

4、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 ——解放初期,初步发展; ——改革开发初期,迅速发展阶段; ——标准化法颁布以后的健康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发展阶段。

重提综合标准化——兼论企业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上)

【 来源: 】【 更新时间:10-05-28 】【 点击次数:95 次 】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颁布了3项《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推荐性国家标准,1991年又颁布了2项。这5项标准颁布实施前后,曾经有过一段综合标准化热,还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效果。至今5项国标仍然有

效,但综合标准化在中国大地上却嘎然而止、销声匿迹,无人知晓也无人再提起。为弄清这其中的缘由和奥妙,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把综合标准化的来龙去脉以及重新提起的必要性向读者简要介绍如下。 一、综合标准化的由来

综合标准化是前苏联标准化工作者的创造,是标准化工作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他们为什么要创造综合标准化这种工作方法呢?这要从苏联标准化的过去说起。俄国的工业标准化始于18世纪。1837年曾在兵工厂里开始应用互换性,同时采用标准量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工作图上标注公差,配合的种类仅3至6种。1904年开始了铁路列车的标准化,1919年开始了公差配合的标准化(1929年完成)。沙皇俄国给新生的苏维埃留下的标准化遗产极其微薄。在从国内战争到和平建设的过渡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面临一系列困难,缺少工业标准成了当务之急。因此,1924年在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内设置了中央标准化局,同年又创立了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总局工业标准化局,这充分显示出当时对标准化的重视和对标准的急迫需求。从1925年到1929年初,共批准了大约400个全苏标准(OCT),其中257个在工业中得到了贯彻,但这时主管标准化委员会的劳动与国防委员会认为,标准化的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的要求。随后,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制定1930~1931年标准化计划的决议。从此,苏联进入了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的时期。

计划经济体制下,有计划的标准化工作怎么做?这是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为此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学费。首先,1931年的计划任务就大部分没有完成。国家工业化把机器制造业提到了首位,但机器制造业的对象标准化计划只完成了24%,电工工业的标准化计划只完成了8%。在此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虽然制定了大量的标准,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潜在的问题越发成为标准化前进的障碍。

这个潜在的问题用科赫捷夫(A.A.KoxTeB)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把标准化作为一整套互相密切配合的、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措施,则它一定要有一些原则方针作基础。例如,要有标准化的计划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应按通常那种由零散课题来汇集年度计划呢?还是按有助于解决像推行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些重大国民经济任务的综合问题来进行呢?”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在计划工作中采取的是那种“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它的弊端越发显示出来:

1. 标准化计划不能充分反映国家的需要,国家急需的标准没有制定或制定得很少;相反地却制定了大量的并不重要的甚至无用的标准。例如,1930年和1931年的标准化计划工作量是制定9 000个标准,虽然工作规模很大,但没达到预定的目的(通过标准化来解决当前生产上的问题),标准化与国民经济计划的结合看不出成效。究其原因是全苏标准化委员会没有集中力量去制定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标准,而是制定了大量的次要标准。多年的标准化计划中都有不大重要的课题,可是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准,常常是草草了事。

2.“由零散课题汇总年度计划”的工作方法,不仅易于造成轻重不分、主次混淆、没有主攻方向的弊病,而且会相应地助长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标准本身质量的倾向。古比雪夫(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标准化的状况时说:创造性的标准能够改变生产的面貌,标准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合理化和改造的重要手段。但是标准和标准不同,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指的现在这些标准,它们不是合理化的开端,有一些标准简直就是对现状的肯定。

3. 由于标准化的目标总是不能适应国家重大技术经济任务的要求,就引起了标准化工作不断地动荡,

忽而搞集中,忽而搞分散;标准化机构则不停地改组,它先后归属过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最高人民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总局、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议于1931年2月决定将全苏标准化及其所有机构划归国家计划委员会管辖,同年11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又认为必须将其重新划归劳动与国防委员会管辖)。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标准化机构如此动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标准化的实际作用不满意。调整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改变主管部门来解决标准化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标准化工程师们渐渐地悟出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就是变一个个制定标准为成套制定标准;变目标和重点不明确为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专家们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认识到标准化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步骤,而且在解决问题上要有一定的成套性。他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成就的大小不是看某一生产部门中现行标准的数目,甚至也不是看有多少产品制定了标准的相对指标,而是看综合性问题的解决结果如何。标准化计划工作也应当以解决这种综合性问题为基点。因此,工作成绩的标志不应当是颁发了多少标准,而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哪些综合性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指定成套的标准解决综合性问题,这就是最初的综合标准化思想。科赫捷夫把它叫做“成套系列原则”。他认为“确立这一原则就是想寻求能最完善地实现标准化的最短途径”。另外的一些学者还把这种做法叫作“成套典型化”。总之,制定成套标准是它的特征,解决综合性问题是它的目的。 综合标准化的首选试验对象是内河船舶。因为战争时期内河船舶损失惨重,而战前的内河船舶制造技术又非常落后,为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重建内河船舶制造业,首先就需要确定河运船队所需要的各种型式尺寸的客船、客货船、拖船和驳船的合理组成,并为每种型式规定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适宜参数。这是内河船舶型式尺寸、基本参数系列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内河船舶标准化和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这类标准就属于解决综合性问题。船舶的型式首先要考虑燃料的种类(是用石油还是用煤炭作燃料),故主机的标准化会涉及到船用柴油机或蒸汽机。此外,船型又与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和各种装置的名目、参数和特性密切相关。然而,这只是船舶内部参数之间的联系。必须考虑的第二个方面是:内河航道的状况和航道界限变化的规律、发展的远景(不同时期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限界尺寸、桥孔的限界尺寸)。此外,还必须考虑码头停泊装置、升船装置(船坞、船台、滑道)的限界尺寸,以及运营的经济问题(每吨公里货运量的船舶投资和日常经费、每公里航道的管理和日常经费、整个航道和所有船舶每吨公里的投资和日常经费、每公里航道上的合理投资和按千吨公里计算的货运成本)等等。

所谓综合地解决问题,就是对这些相关参数进行全面协调,选定一个最佳答案。当这些互有联系的参数确定下来之后,便可同时开展这些相关领域(对象)的标准化,从而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所有相关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铺平道路。

内河船舶制造业,由于实施综合标准化,很快地从一个十分落后的部门变成了苏联造船业的先进部门。此后,这种成套标准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发布了一系列的决议和指示,1965年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了“改善标准化”的16号决议,首次提出了开展综合标准化的任务。1970年苏联部长会议又发布了937号决议,要求深入地开展综合标准化。随后,在1971年~1975年的苏联国家标准化五年计划中列入了25项产品综合标准化课题,在1976年~1980年国家标准化计划中列入了160项综合标准化课题,在1981年~1985年国家标准化计划中列入了40项综合标准化课题。在苏联的影响下,经互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综合标准化。可以说直到苏联、东欧解体前,他们的国家

标准化(尤其是产品标准化)均走上了以综合标准化为主的道路。 二、综合标准化是标准化方法的创新

在由国家出资、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的国度里,特别是在政府直接管理标准化的情况下,国家乃至行业的标准化计划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汇总,然后再自上而下下达。虽然在汇总和下达时也曾遵循一些原则,照应到一些方面,但实际上总是摆脱不掉“多而散”的特点。几个年度的标准化计划执行的结果,不要说旁观者,连制定计划的人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标准化的作用有多大?总是让人将信将疑。标准化工作已经搞了几十年,但至今还要不断地宣传它有作用。

综合标准化不再把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而是把解决重大问题、发挥具体作用作为工作目标。这就是创新,既是观念的创新,又是方法的创新。它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点。所谓综合标准化,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制定并实施标准的一种方法。

所以要在标准化活动中运用系统方法,那是因为当代标准化的对象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几乎每一项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系统地(综合地)解决问题或者叫做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因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原则,而综合性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以往的标准化活动中,也曾强调“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但这只是一种原则性号召。在一个个制定互相独立的标准时,根本说不清谁是大局、谁是小局,也无法找出具体的相互联系,实际上的协调是很困难的。可以说这是有分解而无综合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则不然,它把整体性作为自己的首要原则。在标准化过程中,首先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象,确定与目标实现直接相关的要素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综合体构成;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编制出系统成套的标准并有组织地实施;经过评价确认达到了预定目标,才予验收。从而,不仅明确了要素(标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还有一系列组织、计划保证措施,实现有效地协调,形成确保总体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标准(具备特定功能、产生系统效应的标准系统)。

这就是既分解又综合、以综合为主导的整体优化方法。这是综合标准化方法论价值的一个方面。 2. 目的性(目标性)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突出。当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接着,就要明确标准化的目的,即该对象标准化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为使目的更加清晰明确,必须规定具体的目标(如果标准化对象是产品,则要以参数值表示)。

只有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相关的活动才能有所遵循、有所依据,即为保证目标实现制定相关标准。如果没有目标或虽有目标但不明确,则为保证目标实现的相关标准便无法制定(不知道该如何规定和规定到什么程度,如参数值)。

综合标准化不仅一开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而且要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结果,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综合标准化是企业实行目标管理的有用工具。

目的性(目标性)这个特点,听起来很平常,也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做得彻底是很不容易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定是目的并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目的(目

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盲目的标准化随处可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什么)?这项活动为什么包括这些因素(因素与目的是否相关)?这些因素各起什么作用(每个因素承担的目标是什么)?许多情况是经不住刨根问底的。我们定了许多无用的标准,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毛病常常出在盲目性上。 3.成套性

综合标准化不是一次只制定一个标准,而是同时(在限定时间内)制定一整套标准,这叫作标准的成套性。

这种同时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与单个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就是它能有效地、准时地保证标准化总体目标的实现。例如,某一重大项目(如一项奥运工程)所需的全套标准可以用倒计时排序的方法规定每项标准的完成时间;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总体目标),同时规定各相关标准的分目标;可以对各标准之间关系同时协调。在此基础上运用并行工程,在最短周期内将全套标准制定出来,立即发挥出系统效应,实现标准化总目标。

成套标准化的方法在为各种生产对象、建筑物、重大设施、服务项目和基本生产单位规定相互联系的技术参数时,不仅非常有效,而且能在很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现标准化,例如: *机器设备的成套系列化(型式、型式尺寸、基本参数); *相互关联的参数系列(如航运条件与航运设备); *涉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产品(相关参数最好同时确定); *涉及多部门的产品制造(如生产飞机)。

苏联标准化专家在分析了两种标准化方法之后认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全部注意力不应当放在一些个别产品标准的制定上,而应当放在相互联系的成套系列的编制上。”这个观点至今仍对国家一级的标准化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整体协调性

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任何一个标准产生之前都必须经过协调。协调的目的,从技术层面上讲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定的标准与现行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大限度地互相兼容、互相配合、互相适应。这才能在应用这些标准时做到无缝连接,产生系统效应。

单个制定标准时,是单因素协调(如参数协调),当所定的标准与现行标准有矛盾需要调整时,多数情况下难以对已有的标准进行调整,而只能调整新定标准,使之与已有标准相适应。尽管这样做从技术上不尽合理,也只能让后法服从前法,协调的结果常常不是最佳的。

综合标准化是多因素整体协调,它将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标准通盘考虑,同时互相协调,极大地减少了前法与后法的现象。由于整体目标已经确立,局部服从整体已成为共识的原则,易于使协调结果是最佳的。此外,由于综合标准化项目大都属于关系国家重大经济利益、关系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的内容,政府不仅给予资金保证,而且还要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了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特殊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协调的难度。

前文提到的苏联在战后为发展内河航运,制定内河运输船舶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标准时与相关因素的协调就是一个多因素整体协调的典型。它同时协调的重要技术参数有:

船舶的水下限界尺寸与航道限界尺寸(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界限尺寸)。

船舶的水上限界尺寸与桥孔的限界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码头停泊装置的相关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升船装置(船坞、船台、滑道)的限界尺寸。 船型与燃料、主机、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各类装置的协调。

这样的多因素、跨部门的协调,如果不采取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协调了也难以达到整体效果最佳的目标。 5. 闭环控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主导的标准化,有两个通病:一个是标准质量不高或水平不高,一个是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

什么是标准的质量?什么是标准的水平?用什么来衡量这个质量与水平?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至今还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有人说“指标就是水平,提高指标就能提高水平”;有人说“要与国际标准对比,比出国际一般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按照这些理论,我们确实制定了不少国际水平的无用标准。 评价标准质量或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即应用的结果或效果。未经实践检验是无法评定其质量的,因为标准是要用的,不是给人看的。

当我们制定一项标准时,如果对这项标准的用途、它应起的作用、它跟其它标准的相互配合关系等信息并不掌握,或只是大概的、定性的理解,缺乏定量的依据时,尽管想努力地制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却仍然不知道质量往哪里高、水平往哪里提?高多少、提多少?统统是未知数。制定高水平标准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

综合标准化则不同,它不仅通过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要制定那些标准,而且通过目标分解,将总目标细化分配给每一个具体标准。这就使标准的制定有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从而使提高质量和水平有了方向。所谓的高质量、高水平,多数情况下,是指恰到好处。指标低了可能满足不了要求,指标高了会造成功能浪费。适用就是好标准。从理论上讲,综合标准化不应产生无用标准。

综合标准化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它把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数据资料收集、信息反馈,直到评价验收,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标准综合体和其中的每一个标准都要经受这个流程的检验,所有的质量不高、水平不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符合总目标要求的标准都必须改进。标准综合体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调整其总目标,相应的标准必须及时调整、改进。在这个标准化过程循环中,不允许任何一个标准掉队,整体地、协同地在总目标的驱使下向前发展。

综合标准化是真正地“化”起来了。它使长期困扰标准化工作的“实施难、无反馈”这个顽症,有了攻克的对策。同时,也为企业标准水平的提高找到了一条科学实用的途径。 6. 计划性和指令性

综合标准化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综合标准化成败的关键是协调和实施两个环节。为此必须由相关各方组成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由它拟定计划、进行协调、组织实施。这是综合标准化成功的组织保障。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项目往往涉及许多相关单位;要制定和协调的标准,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要安排好先后顺序和限定完成时间。如此复杂、大量的、涉及众多单位和众多人的活动必须有一个严密、周详的计划。规划和计划显得特别重要。综合标准化把计划这个管理工具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有计划的标准化。

在苏联和经互会开展综合标准化时,凡列入国家标准化五年计划中的综合标准化项目,均由国家标委

牵头,共同拟定综合标准化计划大纲,并将所确定的目标层层分解后,由国家标委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有关部门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靠行政力量推行的标准化。(

重提综合标准化——兼论企业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下)

【 来源: 】【 更新时间:10-05-28 】【 点击次数:94 次 】

三、综合标准化在中国

由于中苏两国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任何与苏联有关的问题都是政治敏感问题,随时都会被戴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帽子。因此,对苏联标准化的研究和了解,长期处于中断状态。

直到上个世纪80年,苏联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做法和经验才传入中国。为了探索在我国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实施具有我国特色的综合标准化,原国家标准局于1983年组织了综合标准化试点。试点课题于1986年前后陆续结束并见到了成效,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彩色电视机和建筑门窗等综合标准化项目。

恰在这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开始向标准化领域渗透,使许多标准化工作者认识到综合标准化符合系统观点,有许多优势,产生了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强烈愿望,迫切需要方法指导。为了适应客观上的这种需要,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于1985年列项研究综合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并于1987年11月与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召开了我国首次综合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更大范围内总结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有将其纳入标准才能对全国的工作起引导和推动作用。

1987年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科技引导性项目——综合标准化”研究任务,试图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指导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国家标准。这项工作的大体经历是: 1. 对前苏联综合标准化的分析和借鉴

综合标准化虽然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高度集权、高度计划的标准化方法,但其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比起惯常的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合理的内核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我们在开展综合标准化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这样一条基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取别人之长,避别人之短,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为此,联系我国的实际,对苏联的综合标准化如何为我所用做了如下的分析:

① 关于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项目综合问题

苏联的综合标准化是吸取了以往那种重点不突出、作用不明显的工作模式的经验教训,一开始就把综合标准化课题瞄准了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和项目,并利用国家掌控的标准化资源和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体制上的优势,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协调,在较短时间内使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应该说前苏联重工业基础的建立,国防尖端产品的研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有综合标准化的贡献。

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科学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作为国家标准化机构,如能抓住事关国民经济

发展的重要产品或重大课题,每年或每五年搞上几个,把手中的标准化资源用到刀刃上。这样做不仅可以突显标准化的作用和效果,而且还可以带动部门、地方和企业形成上下互动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如果这样的项目上多了,就可能力不从心。苏联在1976年至1980年的五年计划期间就上了160个这样的项目,需要协调的标准多达数千个,这种超出人的能力的工作难免会失败。因此,把握这个“度”很重要。 ② 关于多种方法并举的问题

综合标准化虽然有其特有的优越性,但却不可能用这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标准化问题。它对于成套性强的标准化项目较适用,而对于像基础标准、通用方法标准或产品标准中的局部特性标准(如顾客要求的指标),就可能不适用。因此,就标准化的方法来说,应该是多种方法并举。当年的苏联国家标委,由于综合标准化项目安排过多,战线过长,整个标准化活动都围着综合标准化转。这种情况,可能也不是出于国家标委的自愿,中央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部长会议三令五申加快综合标准化。来自上边的压力,加上计划经济惯用的高指标,综合标准化即使不走向它的反面,也不可能持久。 ③ 关于综合标准化的主体问题

苏联的综合标准化是国家独揽的标准化,不仅相关标准都制定为国家标准和部门标准,而且靠国家行政力量推行,企业则只能听从国家安排。根据我们的理解,综合标准化作为一种方法,不仅政府可以用,而且对于我国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在企业里应用。为证实这个观点,研究过程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试验,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 综合标准化的国家标准在反复试验中产生 综合标准化的研究,走的是这样一条技术路线:

① 运用现代系统理论,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综合标准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

② 在基本理论指导下,吸取苏联国家标准中的科学成果、结合国内已有的试点经验,编制出《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草案)。

③ 以《导则》为依据进行试点。各个试点项目分别为验证和修改标准草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经过修改后的标准草案,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标准。 3. 国家科委的引导性项目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综合标准化的5项国家标准刚刚批准,还没来得及宣贯;国家科委的科技引导性项目刚刚验收,还没来得及“引导”,中国大地上便刮起了一场企业升级定级在狂风。

这场风,来势异常迅猛,它几乎把所有的企业都刮得一边倒,都被卷进了有极大吸引力的“升级”的旋涡。企业标准化升级则是企业升级的前提之一,因此企业标准化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为了升级必须在极短时间内依照体系表配齐所有标准,只要能升上级可以不借一切代价、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来不及编写标准就照别的企业的标准抄,由于忙中出错连别的企业的名称也一起抄过来的事屡屡发生。有需求就会有创造。有人出版了厚厚三大本典型标准,不论是那个部门的管理标准、那个岗位的工作标准,都可以找到现成答案,用复印机复印下来,然后把工厂名称往上一填就是一个标准制定出来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由繁重的脑力劳力变成了简单的手工劳动,成了连文盲都能胜任的工作。

升级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除了关系到企业的地位和竞争力之外,还关系到企业领导者个人的地位、待遇和升迁。此外,这场运动所形成的企业之间攀比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更为强烈的你追我赶的狂潮,连那些最明智的企业家也必须身不由己地去拼命争取“升级”。试想,如果同行中的兄弟企业的大门上

挂上了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上面刻印着“国家一级企业”之类的耀眼夺目的6个大字,而你自己的企业则什么也不是,你这个企业领导还能做下去吗?所以,连最笨的领导也会想明白,反正不花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之呢?这是一场心理战,国家科委的科技引导性项目的幼芽刚刚出土就碰上了这场挑战,它对推行综合标准化的企业,既没有什么荣誉称号可给,也没有金光闪闪的牌子可挂,企业怎么会理睬它。 这场升级运动从1986年起一直持续到1991年,越搞越升温、越搞越离谱,别说综合标准化,任何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都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如果不是朱镕基同志严令停止,真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样。 企业标准化升级时,对标准化高度重视,不借一切代价大量制定标准,升级的风一过去,大量的标准送往造纸厂(我国标准化元老陈文祥同志去东北调查时发现机械部的一家工厂,为了升级仅复印标准就花了50万元,随后便送往造纸厂。他在中标协学术委员会举着颤抖的手讲述这件事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其实企业这样做并没有错,因为这些标准除了应付升级考核再无别的用途,按照5S管理原则理应这么做。可悲的是升级风一停,企业标准化立刻遭冷淡,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规模的企业标准化大滑坡,有的企业直到今天还没恢复元气。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物极必反”的道理。

人人都懂得“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我们的标准化实践中,缴了大量学费而无收获的事屡屡发生,根源就在于从未有人对工作的过失负责,也未有人对过失进行反思,科研人员则向来不去总结这类经验,恐怕这是更可悲的。

四、综合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综合标准化作为一种方法,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综合地、成套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具有普适价值的。它最初被用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标准化,它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已被证明是可行的。综合标准化在苏联的企业里未能应用,那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通过在我国许多企业的试点证明:综合标准化不仅适用于我国企业,而且为我国企业标准化的发展展示了新的方向。 1. 中国企业标准化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脱离实际

中国企业的标准化从20世纪50年代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许多大企业和老企业里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标准化资源,企业标准的规模、企业标准化人员的水平均非昔日可比。尽管如此,在相当多的企业里较普遍地存在着标准化工作“没有地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等现象。如果是个别现象,只须寻找个别原因;如果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不可掉以轻心,就要从宏观层面寻找带有共性的原因。

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许多人把这种“没地位、不重视、可有可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罪于企业领导,认为企业领导不懂得标准化的重要,所以他才不重视。假定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领导懂得标准化是有重要作用的呢?让他去参加那些没完没了的标准化培训班吗?其实,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用事实来证明。如果企业领导最关心、最着急的问题,通过标准化得到了解决,那怕是标准化只是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时,你不让他重视都是不可能的。这种较为普通存在的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标准化脱离企业实际。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从前不脱离,现在反而脱离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功能必须符合大系统的要求并对大系统的运行提供有效地支持。当初建立的标准系统与企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基本是协调和顺畅的,不存在脱离的问题。到了今天,企业已经由往日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竞争模式,企业里方方面面的工作(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变,从功能上实现了与企业大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协同。但是,企业标准化怎样改革的?改革什么了?不少企业实际

上仍然按照以往的惯常方法在工作,这就必然的会与企业的主旋律发生“脱离”。

这种“脱离”的具体表现尽管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罗列出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突出重要的工作(如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未能参与或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企业领导最关心、最着急的事(如生产安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标准化未能参与或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与企业命运攸关的产品创新开发、市场营销等重要领域的工作中,见不到标准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先进制造工艺时,长期缺少必要的支持性标准,而标准化机构又迟迟拿不出标准。

*企业看准了市场方向,急于推出新产品,但因相关标准不能配套,或已有标准不适用,延误了抢占市场的时机。

*企业标准表面上看较为齐全,但真正管用的不多,能为市场竞争服务、能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标准尚未制定出来。

*企业标准化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那里,不知如何发挥标准化的主导作用,甚至上边不布置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和如何去干,等等。

罗列这些现象(甚至还可以罗列更多)的目的,不是要否定企业标准化的成就,只是要提醒企业标准化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这个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倘能正视这些现象和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那它就将会成为推动企业标准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 2. 企业标准化到了该发生跳跃的时候了

只要仔细分析上面列举的那些现象,就会发现,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表明企业标准化没有用了,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恰恰相反,所有的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是在给企业标准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中国的企业标准化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到了客观形势将促使它发生一次跳跃的时候了。

跳跃不是原地拔高,而是从原有的轨道跃向一个新的运行轨道,是一场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创新和变革:

*企业标准化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主导作用;

*创建面向市场的企业标准化,让标准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充分地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把标准化的形式和功能运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为企业做强做大、优化发展空间,打好坚实的基础: *认清时代特点,跟踪技术发展方向,使企业标准化成为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平台;

*改变传统的标准化思维,创造以人为本的标准化理念,使企业标准化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代代相传的资源;

*企业标准化工作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不搞花架子、不制定无用标准,保证每一项标准和标准化活动都有增值作用。

这就是企业领导期盼的企业标准化,这就是时代呼唤的企业标准化,这也是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正在潜心研究的企业标准化竞争策略。

企业标准化的这次跳跃,既惊险又刺激,只有跳上这个能级轨道上的企业,才可以称得上他们的企业标准化是现代企业标准化,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化。 3. 综合标准化是企业的优选模式

企业标准化的这次跳跃,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化向现代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这样的大变革决非一日之功,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可以断言,这个漫长的过程肯定是不平静的,企业间竞争的标准化策略即将展开或者说已经展开。客观现实不允许我们等待,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这场挑战、重视这场挑战,并及早采取行动争取最先完成这次跳跃。

为了完成这次跳跃,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和步骤,应该从哪里入手?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看来综合标准化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优选模式,这是因为: ① 综合标准化使企业标准化充满活力

按照以往的常规做法,虽然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可能很忙、很累,但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或虽有目标却与企业的重大问题关联不密切,领导不重视、别人不认可、自己也缺少成就感。而综合标准化则是另一种打法,它选择特别有意义的事项作为标准化对象。这个主攻方向一经确立,随后的工作(建立协调机构、编制规划和计划、制定标准、组织实施直到评价验收)便一环扣一环地展开。到了这时,企业标准化工作已经不是从前的那种自我运作、孤军奋战了,而是把标准化融入到整个企业通力合作的技术攻坚过程中。有领导亲临指挥,有各部门派来的精兵强将,有协调会上的争吵,有标准实施前的总动员,有项目成功的喜悦,有看得见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效益。这就是最好的标准化普及,这就是所谓的全员标准化。到了这时,你才会真正体会到标准化在企业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企业也只有企业才是标准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力之源。标准化工作怎么做都是在做,何不做得生动活泼、理直气壮! ② 综合标准化使企业标准化迈向新阶段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搞了几十年,几乎每个企业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企业标准,应该说常用的必要标准已基本齐备。这是企业标准化最艰难的打基础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里,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经费不足、人手不够、协调不易、不受重视、没有地位、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裳…

经过了这个阶段的企业可以说是打下了标准化基础的企业。虽然今后他们还会有新标准的制定和老标准的修订任务(这将成为标准化机构日常业务的一部分),但到了这时,即常用的、必要的标准已基本齐备的情况下,就应及时地把工作重心和着眼点转向标准的应用上,努力实现标准化效益。切不可整天守着这个标准的摊摊而不在应用上、特别是见成效上下功夫,因为这是企业开展标准化的终极目标。

综合标准化恰好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选择。这样一来,企业标准化工作可以分为日常业务和综合标准化项目两条线。综合标准化项目就是标准应用项目、解决问题见效益的项目。每年搞多少?量力而行。在具体运作时,两条业务线之间还可以互相渗透、互相支援。如在开展综合标准化时,把贯彻实施现行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新标准、修订老标准等内容列入项目规划,不仅目的性明确而具有成功的保证。使企业标准化工作灵活机动、屈伸自如。

综合标准化不仅为企业标准化开创了新的生长点、新的业务,而且是把企业标准化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由以标准数量的积累为主转向以标准的综合应用并为企业创效益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 ③ 综合标准化使企业标准系统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按照传统的标准化方法形成的标准系统,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企业的,都表现为明显的静态特性。在以往的年代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速度缓慢,标准的静态性同客观环境变化的缓慢性之间并无太大的冲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客观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标准的静态特性仍旧没有改变。到了这时,问题开始显现,矛盾开始暴露。所谓的标准水平太低、标准的适用性差、标准规定不合理之类

的概念,都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观察以往的标准得出的结论。这种现象,从理论上讲就是标准的静态性与环境的动态性之间的对立。

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人们想出了每5年或在更短时间内对标准进行复审之类的办法。这类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以说这个问题是现代社会向传统标准化的严重挑战。

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是提高标准系统的动态性或者开创动态标准化。这对企业尤为重要,因为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是千真万确的动态环境。怎样才能使企业标准系统具有动态性呢?这是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就当前来说综合标准化是可行的对策之一。因为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通过建立标准综合体(其中大量的是从现有标准中选用的)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就能有效地从系统中剔除无用的标准、修订落后标准、制定必须的适用标准,这种办法比复审有效得多。企业里每建成一个标准综合体,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标准模块,通过不断地积累,逐步把传统的(静态的)标准系统改造成为具有自我演进功能的模块化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模块,都是由处于实施状态的标准组成的,这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同环境交换信息并不断地通过信息反馈而调整自己。这就使标准系统有了同环境适应的能力和动态发展的特性。

④ 综合标准化能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水平

标准化本来就发源于企业并且是由于技术上的某种需要而被开发出来并被应用于技术活动中。因此,“标准”这个词汇经常以“技术标准”的面目出现,标准的突出特征是它的技术属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从此以后标准化作为一种工具在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企业里也开始了大规模地制定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应该说标准化应用领域的扩大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我们引进这两类标准的同时未能引进制定标准的科学方法。在日本企业里的工作标准是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技术,对现行的工作流程、作业方法以及作业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试验、研究,最后被经过优化的结果形成标准,这样的标准每制定一个都有改进效果,他们制定标准的目的是改进。我们制定标准时非常省事,基本上是描述现状,而那些照抄别人的标准描述的还不是本企业的现状,与此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记分、扣分的做法也搬进了标准变成了惩罚工具。

近年来,许多同志开始反思,他们可怕地发现企业标准化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标准化工作不仅越做越简单化、形式化,而且技术含量越来越低,同行政管理的区别越发不明显,每到机构改革首先拿你开刀。 开展综合标准化有利于扭转这种局面。因为在企业里无论选择了哪个领域的项目列入综合标准化计划,都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标准,不论哪种标准都必须能满足总体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机制下,蒙混是过不了关、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可以说综合标准化过程的每一步都必须老老实实按科学规律办事,任何一项粗糙工作都会反馈回来。更由于综合标准化项目通常都是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常须通过技术攻关制定起关键作用的标准。企业标准化工程师只有经常投身于这样的活动才能迅速地成长起来,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才能显示出它是一项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技术活动。

综合标准化到现在还只能说它是一件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事物,它极有可能成为我国企业实现这次历史性转变的一种科学方法,完成这次跳跃的平台。

我们虽然有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以及我们自己的试验,但是,总的来说经验的累积还是较为欠缺,还需更广泛的积淀、更深刻的提炼,才能真正地孕育出属于中国的综合标准化。 寄希望于肩负着企业前途和命运的企业家们对标准化的重新定向。 寄希望于标准化工程师们改变企业标准化现状的强烈愿望。

寄希望于所有愿意为创建中国的综合标准化而勇于探索的学者。 寄希望于把实施综合标准化作为竞争对策的企业。 因此,重提综合标准化。

标准化的作用

【 来源: 】【 更新时间:10-06-12 】【 点击次数:1264 次 】

1、巩固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

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有很多科技人员在产品生产中,在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设计,工艺的方法,每时、每地都有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管理方法、工作方法的出现,也就是新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出现。科学技术只有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应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家的利益、单位的利益、企业之问利益的保护,自我科技成果常被封锁;另一方面新的科技成果被人理解和应用又有一个掌握的过程,都影响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标准化则是不断地、有组织地对新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总结、鉴定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有偿的转让,通过标准把科学技术的成果制定成具体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促使人们使用这些科技成果,达到不断地固化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目的。在生产活动中推广,强制实施,引导科研的方向不断步入新领域,就能达到提高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推荐科研成果速度,扩大推荐科技成果范围的目的。特别是国际标准的广泛使用和推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与使用,就扩大了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所以标准化的过程是对新兴科技成果的巩固,对新科技成果的推广进而促进整个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2、标准化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产品生产必须以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保证其互换性与通用性;对检测方法和管理必须以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保证数据准确和认识上的一致;对产品质量优劣,合格与否的评价必须以提高标准化水平统一判断的依据。没有标准化,企业与企业之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或者说供方与需方之间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就不能规范市场商品和市场秩序,就没有现代化大生产的最起码的条件。

3、标准化是企业目标管理的基础

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以国际标准ISO9000为模式的标准化管理,都要有企业总目标和对总目标的层层分解,以目标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目标的量化和具体化是企业内部的各种标准。产品标准是企业管理目标在质量方面的具体化和量化,各种“期量”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和数量方面的具体要求,有了产品标准的“期量”标准,便可为企业编制生产计划;为设计和制造产品提供

科学依据;其他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也都是企业进行技术、生产、质量、物质、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统一的语言、文字、图样、符号、标识、名词、术语、表格、编号规则等基本标准也是企业制定目标的基本条件。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目标化的基础,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化的条件。 4、现代管理的实现需要标准化

现代管理的三大特征:管理者思想方法、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现代化;不仅管理方法科学化,而且决策科学化;把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结合起来,把管事与管人的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的、系统的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七个具体体现:运用的现代管理理论、具备现代管理的思想、形成现代的管理组织、应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管理与国际社会接轨、现代的管理者、体现现代管理的标志(系统化、优化、信息化和社会化),都是与标准化紧密联系的,现代管理要求企业内各部门通过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认识上的统一,步调一致,业务上相互衔接。把企业管理的经验以标准固定下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的目的。现代管理要求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面向国际化、社会化的大生产。运用标准化,使企业管理体系的业务工作与外部约束条件以标准相互协调,为企业的横向联系,市场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标准化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需要

通过标准化简化、系列化、统一、协调的原则,可以把生产、科技领域中纷繁复杂的产品品种,规格尺寸,结构性能,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有目的的,大大的简化。方便了专业化的大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最大限度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方便选购和修理,为购买使用带来方便。

6、国际标准化促使世界范围内贸易壁垒的打破

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强加给欠发达国家不平等条件,技术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以自己的科技优势设置的限制进口的技术条件,有比较合理的国际标准抑制发达国家不合理的技术条件就有利益打破技术贸易壁垒。

总之标准化工作是生产、科技、管理、工业、农业、商业各个方面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总结标准化的意义时指出:首先,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必要条件,标准是规范市场商品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依据。其次,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有相应的高水平的标准支撑。第三,我国“人世”将直面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迅速提高我国标准化的水平,以推动国内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标准表示方法

【 来源: 】【 更新时间:10-06-12 】【 点击次数:575 次 】

一、标准代号表示的内容

标准的分类和编号有具体的规定,每一个编号的标准都可以表示出: (1)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其代表符号分别为GB、ZB、DB和QB,其中G、Z、D、Q是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是所有行业的临时代号,具体的行业标准代号按我国行业标准代号表示,行业标准代号见表6—1。“B”是“标准,’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2)标准的强制力程度:GB、ZB、DB和Q属强制性标准,GB/T,ZB/T,DB/T属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推荐性标准和地方推荐性标准,企业标准无推荐性标准、字母T是汉语拼音推的第一个字母。 (3)发布标准的顺序号。

(4)发布标准的年号,取公历年号。

(5)行业标准所属行业的代号或标准体系分类号。

(6)地方标准有省、市代号(表6—2),右边是省辖市的代号。

表6-1 行业标准代号 序号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行业标准名称 教育 煤炭 测绘 海洋 民政 公共 安全 建材 化工 纺织 黑色 冶金 广播 电影 代号 JY MT CH HY MZ GA JC HG FZ YB GY 主管部门 国家教育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测绘局 国家海洋局 民政部 公安部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序号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行业标准名称 医药 新闻 出版 档案 烟草 地质 矿产 汽车 石油 化工 石油 天然 有色 冶金 电子 铁道 运输 代号 YY CY DA YC DZ QC SH SY YS SJ TB 主管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国家档案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土资源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信息产业部 铁道部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序号 49 51 53 民用 航空 交通 地震 旅游 轻工 通信 劳动、劳动安全 核工业 稀土 文化 物资 管理 农业 水利 行业标准名称 电力 航天工业 商业 MH JT DB LB QB YD LD EJ XB WH WB NY SC 代号 DL QJ SB 民航管理总局 交通部 国家地震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信息产业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发改委 文化部 国家物资流通协会 农业部 农业部 主管部门 国家发改委 国防科工委 商务部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序号 50 52 54 林业 包装 海关 机械 船舶 金融 系统 兵工民品 土地 管理 环境 保护 体育 城镇 建设 建筑 工业 水利 行业标准名称 航空 卫生 商检 海洋石油LY BB HS JB CB JR WJ TD HJ TY CJ JG SL 代号 HB WS SN 国家林业局 中国包装工业总公司 海关总署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国防科工委 国家土地资源部 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体育总局 建设部 建设部 水利部 主管部门 国防科工委 卫生部 国家质检总局 55 气象 QX 中国气象局 56 天然气10000#后 SY 中国海洋石油 57 59 61

邮政 粮食 安全生产 YZ LS AQ

国家邮政部 国家粮食局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

58 60 62 供销 中医药 文物保护 GH ZY WW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文物局

表6-2 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表 名称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代码 110000 120000 130000 140000 150000 210000 220000 230000 310000 320000 330000 名称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代码 340000 350000 360000 370000 410000 420000 430000 440000 450000 460000 名称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代码 510000 520000 530000 540000 600000 620000 630000 640000 650000 710000 (7)企业标准与企业代号、门类号、职能代号(表6-3)

表6-3 企业职能代号示例(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设置) 名称 职能标准代号 01 02 03 04 05 企业技术标准QJ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设计标准 工艺工装标准 外协件标准 01 02 03 04 企业管理标准QG 管理基础标准 信息管理标准 企业组织标准 计划管理标准 01 02 03 企业工作标准QE 部门运用工作标准 职能部门的专用工作标准 车间工作标准

二、标准代号的表示方法

不同级别、特性的标准表示方法不同,同时也不是所有的标准都要表示出所有的内容:

(1) 强制型国家标准的表示(图6-1)

(2) 推荐性地方标准表示方法(图6-2~图6-3)表示的内容。

(3) 企业标准的表示方法(图6-4~图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