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单元学案

2021-06-09 来源:星星旅游
《岳阳楼记》导学案

编号:9111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4、能背诵全文。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顺畅地背诵全文。难点: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知识链接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1.作家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⑸吾谁与归?( )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6、解释流传至今的成语。 2.背景资料。 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⑵心旷神怡: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⑶政通人和: 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合作探究 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1、 请迅速浏览课文,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目标2、3) 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 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预习检测 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 1、 范仲淹,字 ,号 ,谥号 ,世称 ,北宋 家、 家。有《范怎样的作用? (目标2、3) 文正公集》传世。 2、我能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3、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目标2、3、4) ⑴和: 政通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⑵通: 政通人和( )北通巫峡( )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拓展提升 ⑷空: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⑸一: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思考: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⑹极: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 ) 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⑻或: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作业练习 2、通假字。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⑴百废具兴(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 ) 晖( ) 涯( ) 楫( ) 薄暮冥冥( ) 旷( ) .....3、词类活用。 嗟( ) 樯( ) 谪守( ) 属予作文( ) 浩浩汤汤( ) 课后总结与反思: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 ) ( )若夫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郁郁青青( ) 潇湘( )( ) ...(“先”: 。“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古今异义。 (1)、政通人和 (2)、锦鳞游泳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3)、居庙堂之高 (4)、先天下之忧而忧 ......今义: ) (5)、越明年 (6)、薄暮冥冥 ....⑵ 微斯人(微 古义: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微斯人 吾谁与归 ...今义: ) (9)、静影沉璧 (10)、予观夫巴陵胜状 5、特殊句式。 ...(11)、增其旧制 (12)、登斯楼也 ⑴衔远山,吞长江„„(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13)、前人之述备矣 (14)、浊浪排空 3). 交流: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15)、薄暮冥冥 、 (16)、春和景明 ... (17)、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9)、是进亦忧,退亦忧 ... (20)、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3、按要求默写诗句。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2)《岳阳楼记》中抒发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所说的 ___ , 的旷达胸襟。 (4)前天,王某在人民公园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2. 请你谈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当前有何实际意义。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禁想起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 5、阅读课本第二、三、四段。完成如下题目: 1). 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 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登岳阳楼》导学案

编号:9112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1.背诵本诗。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 不同风格。4.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触景感怀这一手法的。 知识链接 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 1.作家简介。 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目标1、2、3)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 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 部。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 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2.写作背景: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 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 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 作业练习 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3.古诗“炼字”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1.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预习检测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1. 翻译诗句,并概括每一联的大意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 2.“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更妙,为什么?(4分) 3.赏析 :“坼” “浮”在诗句中的妙处。 合作探究 课后总结与反思: 1.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目标2、3) 3.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目2. 背诵并默写诗歌。 标2、3) 学习目标 拓展提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比较·探究 《诗两首》

编号:9113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2.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文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的时代背景。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此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 3、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时代背景。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 5、诗词比较的方法:比意象;比意境;比情感;比语言。 预习检测 1、划线字注音 刬( ) 楫( ) 2、结合诗句,将这两首诗展开联想各写成一段话。 合作探究 1、诗人“刬却君山”的目的和动机何在?第一句中的“好”该如何理解?(目标1、2) 2、最后一句,“醉杀”了什么?为何用这样一个词?(目标1、2)

合作探究 1、诗人“刬却君山”的目的和动机何在?第一句中的“好”该如何理解?(目标1、2) 2、最后一句,“醉杀”了什么?为何用这样一个词?(目标1、2) 3、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觉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有哪些字用得传神?说说自己的见解。(目标1、2) 3、杜甫与范仲淹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境界有什么不同?(目标1、2) 4、根据《诗两首》与杜诗《登岳阳楼记》),归纳概括诗歌的异同。(目标1、2) 拓展提升 1.孟诗中“波撼岳阳城”,真的是岳阳城被洞庭湖摇动了吗?想像一下这种景象,它美吗?为什么?这和李白的“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有没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目标1、2) 2.比较两首诗写洞庭之景的异同,并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说说诗歌具有怎样的 特点?(目标1、2)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课后总结与反思: 有怎样的妙处? 作业练习 1、默写两首诗 2、赏析佳句二至三句。(注意阅读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比较·探究 《游岳阳楼记》

编号:9114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文言文的能力。2.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掌握古人写景的方法。3. 体会作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文言文的方法。 拓展提升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1、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目标1、2、3) 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 袁”,同为公安派。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 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 2、所学内容(本课《诗两首》、杜诗《登岳阳楼记》与本课《游岳阳楼记》、范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 文《岳阳楼记》),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目标1、2、3) 2、古诗文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双关、顶真、设问、反问 表达方式:描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抒情(直接、 间接、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 结构技法;以小见大、以景抒情 预习检测 1、划线字注音 皓淼( ) 屏( )息 裣( )衽( ) 诎( ) 泫( )然 增堞( ) 籍兵 玄鬓已皤( ) 2、 注释 皓淼: 屏息裣衽: 澄鲜: 诎: 泫然: 玄鬓已皤: 增堞籍兵: 3、从袁文中看,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而据考证,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只是参照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调动想象,写成了这篇散文(参见汪曾褀《蒲桥集·湘行二记》,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那么—— (1)、是否由于上述原因,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比范仲淹笔下的更为细致具体? (2)、范文的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是否胜过了袁文,为什么? 3、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课文,概括每段的文意。 作业复习 翻译下列句子 1、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小字,着鹅溪练上。 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的句子,交流:为什么会出现“此所以奇也” 的原因?(目标1) 2、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2、找出稳重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对于这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看 3、 予始四望惨然,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法?(目标2、3) 4、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3、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藤子京、范仲淹?有何用意?(目标2、3) 拓展提升 1.孟诗中“波撼岳阳城”,真的是岳阳城被洞庭湖摇动了吗?想像一下这种景象

《醉翁亭记》导学案

编号:9115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2. 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3.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 文言实词、虚词、句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难点: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知识链接 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滁( ) 壑( ) 琅琊( ) 潺( )酿( ) 僧( ) 辄( ) 家。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霏( ) 暝( ) 朝( )而往 伛偻( )( ) 洌( ) 蔌( ) 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射者中( ) 弈( ) 觥筹( ) 翳( ) 2、背景介绍: 2.我能积累文言现象: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 (1)而 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 泉香而酒洌( ) 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 杂然而前陈者( ) 乐亭记》是姊妹篇。 而不知人之乐( ) 3、解题 (2)也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 环滁皆山也( ) 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 山之僧智仙也( ) 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 在乎山水之间也( ) 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3. 下列各句中的“其”,跟“醉能同其乐”中的“其”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3.而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C.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D.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 4. 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而”作用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 A. 朝而往,暮而归 B.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 C. 佳木秀而繁阴 D. 日出而林霏开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 4.翻译下列语句。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也 (一)句末语气词, 译: 1.表示判断语气。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译: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译: 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译: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 合作探究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1、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说说文中写出了谁“乐”?(目标2、3)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穷予生之光阴 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目标1、2、3)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B.(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1)山间之朝暮也。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1)而乐亦无穷也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拓展提升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的 2、思考:在第四小节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作业练习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4.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3分) 【甲】: 【乙】: 5.请你认真观察校园或家乡的景色,运用简浅的文言文写一个片段,努力运用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来体现自己的情感。 (不少于300字) 。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编号:9116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 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 2. 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正确认识人生苦与乐的关系。3. 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积累文章中 富有哲理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人生苦与乐的关系。难点: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积累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2、课文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目标1、2)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 3、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目标2、3) 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作有《饮冰室合集》。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2.选择上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至少五个词)。 拓展提升 1、 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 和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 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①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1、2段中找) 2、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3段中找) 作业练习 1.仿写:学生可以根据示例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例: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 ——若能——,虽——。 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③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生——,莫若 。 4.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合作探究 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 作者提出“人生什么事最苦呢”,列举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目标1、2) 3.你所希望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字数200字左右)

《谈生命》导学案

编号:9117 编制:马寅之 使用: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并学习运用比喻修辞表达内心的感受。 2. 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3.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积极投入生活。 难点: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知识链接 1、 论点,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 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二、论据1、论据的类型:⑴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⑵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三、论证,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⑴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⑵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⑶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⑷比喻论证四、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2、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预习检测 1.划线字注音 云翳 巉岩 羞怯 心魂惊骇 休憩 骄奢 枭鸟 荫庇 芳馨 朔风 丛莽 2.选择上面词语中的至少五个词,写成一段话。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4.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1.“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2. 作者为什么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方面来阐述? 3. 作者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来阐述她对生命的体验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1. 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作业练习 1、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 示例: 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2、 你感受到的生命是怎样的?请模仿冰心的文章写写你所感受的生命(.不少于300字 )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原文填写。(3分)

⑴《岳阳楼记》中概写岳阳楼景观的句子是 。 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⑶ ,乾坤日夜浮。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极: )

⑵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去: )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 ⑷乾坤日夜浮(乾坤: )

3、对本单元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B、《岳阳楼记》中情景相到交融。写悲则用特征性的形象,虎啸猿啼催人泪下;写喜则选择轻捷的水鸟,闲适的游鱼,不言喜而喜不自禁。

C、《登岳阳楼》一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是李白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D、《登岳阳楼》描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飘零孤苦但不忘艰难国事的情怀。 4、译句。(3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5、生活中的语文:(2分)

仿照下面两则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l: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示例2:提示语:(花木旁)禁止攀折花木,违者罚款! 改写为: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提示语:(阅览室)请不要大声喧哗。 改写为:

(2)提示语:(草坪)严禁践踏草坪。 改写为:

6、综合性学习:(6分)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参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活动。 (1)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一则标语。

(2)你是班级的宣传委员,老师让你针对“八荣八耻”展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你准备选择哪几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开展宣传?

(3)宣传活动中有同学说:“我觉得现在我们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活动就不开展了。” 你会说:

7、能力创新:(4分)

为响应团中央“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号召,班级最近开展了“娱乐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青少年的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调查显示: 娱乐形式 玩电脑游戏 玩电脑游戏选择的地点 玩电脑游戏的 ⑴根据上述材料,你能时间 最大目的 得出哪些结论? 常玩电脑游戏 52% 每周至少玩3天 36% 网吧 66% 寻找快乐感觉 54% ⑵你怎样看待电脑游体育运动 15% 每天都玩 50% 家里 14% 休闲、放松 21% 戏?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看电视 12% 每周少于3天 14% 同学或朋友家中 11% 锻炼智力 13% 见解。

其他娱乐方式 21% 其他娱乐方式 9 在网上交友 12% 第二部分:

% (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

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

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

不暇②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

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

海内升平④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自是数年之后( )

9.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乐: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之: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2)安用重法耶? 译文:

11.用文中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二) 两种生命观

①年少时读过一个故事:越战期间,一架羌国直升飞机被击落,名叫史密斯的飞行员被越南人民军抓获后,赶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连连叫道:“我投降!我投降!”据说参战的美国军人都带有这样一张纸条。

②换成日本人或中国人,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战斗至死或者自戕。杀身可成仁,而投降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两种生命观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平洋战争初期,驻守东南亚的英军发现自己不是日军的对手,主动投降了。战争后期,美国在取得了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之后,步步进逼日本本土。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应该明白,两个欧洲伙伴已经被盟军的炮火碾碎,他们也大势已去,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但他们还是要战,为

了太阳旗和《君之代》,为了日本皇军的“尊严”,无数日本飞行员和飞机一起在琉球附近的海域“玉碎”,还有一些日本兵在另外的地方,把军刀插进了自己的肚里。

④世界上唯一使用过原子弹的国家是美国,唯一吃过原子弹的国家是日本。日本要用国民的生命换得“体面”的战败,而美国则希望用更少的牺牲赢得更实惠的胜利,一个拼命似三郎,一个惜命如金,于是“胖男孩”降临广岛和长崎。在玉碎瓦碎肢体碎之后,天皇这才面红耳赤地走出来,宣读了无条件投降书。战争的结果具有讽刺意味,“怕死”的美国人打赢了,不怕死的日本人反而输了。

⑤两种生命观体现了两种文化,一种文化重义重气节,一种文化重利重生命。日本文化之根在中国,但又有别于中国,茶道之外,又加上什么武士道、文士道。

⑥中国文化十分看重气节。有的气节是真气节,如“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抗荷英雄郑成功。有的气节只是无谓的牺牲,如“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以及为“贞”而死的诸多“烈女”。

⑦有时候,气节是装出来的,一旦发现有利可图,马上便会弃节保利。当日本人打进来以后,无数人做了与鬼子“并肩作战”的汉奸;二次大战期间,美奸英奸俄奸法奸波奸捷奸挪奸加在一起,也远赶不上汉奸的人数。这足以证明,真正有气节的人凤毛麟角。

⑧一国国民需要有英雄气,英雄是国家的骨头,是国家的精神财富。但是,当国家还需要无数人牺牲生命的时候,说明国家面临的不是好日子。好日子从哪里来?靠长年累月的,无需付出生命代价的创造。其实,如果一国之民、之官、之军人,都能做到恪尽职守,不做蝇营狗苟之事,国家就大有希望。 12.由第④段画横线的“拼命似三郎”你会想到《水浒传》中的一个好汉,绰号为 ,名字为 。(2分)

13.结合文章内容和现代史知识,说说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源于一次什么事件(只需写出事件的名称)?第④段的“胖男孩”指的是什么?(4分)

14.文章题目为“两种生命观”,这两种生命观体现在文化上分别是什么?(可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15.文章从分析两种生命观得出自己的观点,请加以概括。(3分)

16.作者认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人是“真气节”,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人也是具有“真气节”的人?(3分)

(三)带快乐回家

去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出了电梯,赫然见门上挂了一方木牌,上头写着两行字:“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当时,久久凝视,细细玩味,不禁对这家主人萌生无限感佩。短短的两句话,蕴含的却是深奥的家庭哲理。

进屋后,、果然男女主人一团和气,两个孩子大方有礼,一种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着整个屋内。

自然询及那方木牌,女主人笑着望向男主人:“你说。”男主人则温柔地瞅着女主人:“还是你说,因为,这是你的创意。”女主人甜蜜地笑笑道:“应该说是我们共同的理念才对。”

经一番客气的推让后,女主人轻缓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大学问,一开始只是提醒我自己,身为女主人,有责任把这个家经营得更好„„而真正的促因,是有一回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些充满疲困、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下垂的嘴角,烦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暗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样的脸孔时,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

些在原先意念里都认定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另一项我不了解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竟是我!当时我吓出一身冷汗,为自己的疏忽„„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方木牌钉在门上以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 好有智慧、好可爱的女人。

天下的好坏,幸与不幸,快乐和痛苦,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一念之间的转换,就呈现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所谓的幸福,大部分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能不能审视、省悟而有所改变,也全在于自我意识。

人性中有十分依赖、不负责任的弱点,常常我们自己办不到的事,却寄望别人达成,尤其是亲近的人。表现在一个家里,便形成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我、体贴我、照顾我、了解我、对我好、给我方便、为家带来欢乐,却很少思考到,“我”给这个家带来了什么。

“家”是一个硬体,“人”才是组成并发挥功能的软体。每个人都带一些快乐欢笑回家,家里自然充满笑声;相对的,每个人都携烦恼与不快进来,定是愁云惨雾。

当然,我们并不是告诉大家“报喜不报忧”,互相分享,也互相分担,是家的功用之一;但分担的意义是通过沟通以达到目的的,而不是绷着脸,将心中怨气,毫无道理地扔给其他人,或是老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沟通,对家人而言是绝对必要的,有话坐下来好好地讲,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想法,也帮你自己整理思绪、稳定情绪。

切忌什么事都埋在心底,却暗自期望别人了解,而当别人不明白时,又萌生失望而感伤,而将怨气由其他方面宣泄出来,弄得别人一头雾水、自己一肚子气。

家,应该是最舒服、安全、稳定、快乐的地方,但是,这些内在境界绝不可能凭空就有,而是需要家里每个成员一起努力共同经营才会形成的。

下次,回家时,要不要先对自己说:扔掉烦恼,带快乐回来。 17.木牌的提醒起到作用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18.作者称木牌中蕴含着“深奥的家庭哲理”,你是如何理解木牌上面的话的?(3分) 19.作者认为所谓的幸福大部分取决于什么?你怎样认为?(4分) 20.在作者眼中人性存在哪些弱点?列举其表现。(3分)

21.作者把“家”和“人”比作什么?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来比喻“家”和“人”。(4分) 22.为什么说“沟通,对家人而言是绝对必要的”?(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飘浮。 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请以“心中的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