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笔记 尹睿阳

2024-06-17 来源:星星旅游


0444

书名:胡适:孤立的人最伟大

作者:李伟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年4月版

正文: 孤立的人最伟大

改变世界必然涉及解释世界,直到胡适生命的尽头,这种看法与信心仍旧没有动摇。

————题记

破壁者的“文艺复兴”

“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吧。”当胡适译出这就话,他心中所想的是:“我们预备十年以后中国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此问题最为重要,非一人能解决也,然吾辈人人心中当刻刻存此思想也。”此时的胡适,依然立志回国后要去影响,塑造国人的思想了。1917年7月,胡适是回到了阔别七年的中国。

但当胡适踏上熟悉的土地,他大失所望,依旧是古体的文化,古体的教育,古体的思想,唯一变化的只是国号。这时,他决定做一名“国人导师”,去重塑国人的思想。1917

年9月10日,胡适就任北大教授,在这里开始了他重塑国人的道路。

一篇《狂人日记》将周树人变成了鲁迅,而胡适却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信,并写出学术著作的人。他与《新青年》《新潮》两本杂志联手,与鲁迅陈独秀成为盟友,开展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当“五四”的大潮来临,他又成为破除封建礼教的先锋,他的目的,是以程朱换程朱,以孔子还孔子,换句话说就是,实事求是,去伪存真。

批评者的跌宕起伏

1928年,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恢复了他那“教师”“学者”“舆论家”三位一体的角色。这年年底,胡适写了一篇《新年的好梦》,他梦全国和平,裁军去税。后来鲁迅也写了一篇《听说梦》,他“梦”白色恐怖,阶级斗争。后来鲁迅梦的,基本发生了;胡适梦的,基本落空了。从此,胡适成为了一位批评者,也成了被批评的人。

1929年,国民党开始清理“反革命分子”,而这时的胡适正发起一场人权运动,他争人权,争宪法,争自由,争教育。不久,蒋介石便送了他一顶“反党”的帽子。胡适倒也幸运,回到北大继续教书。这时的他,抛弃一切杂念,一心投入学术上,他给北大带来中兴,也为中国近代的科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一名“批评者”,或许是现在大多数人对胡适仅有的一点印象。

民主者的无奈选择

1946年,胡适就任北大校长,他想将被大大造成一篇“学术净土”,但蒋介石却想让

他成为自己的政治棋子。

1946年11月,国民党宣布结束“一党执政”,召开制定宪法的“国民大会”,胡适从改良主义的角度,是愿意参加“国民大会”的,在他眼里,有形式总比没有好。但由于中共和民盟都抵制’国民大会”,所以胡适是否参加就决定了他的政治和感情的倾向。胡适知道蒋介石是独裁者,更知道自己只是他的棋子,只是为国民党“立宪”做面子。但他坚定的民主个人主义信仰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他只能做出这个无奈的决定。

1949年,胡适被迫迁居台湾,在“中央研究院”任教。

1962年,胡适病逝于台北“中央研究院”,享年七十一岁。这是他第四次心脏病复发,前三次分别是因为汉口沦陷,广州沦陷和工作过度劳累。他死在岗位上,终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民主事业和科教事业。

如果没有胡适,中国少了一百年。

0444

书名:愿你已放下常驻光阴中————萧红传

作者:风约湘裙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5

正文 永不褪色的萧萧落红

在爱情与民族事业当中孤单徘徊,正如一片飘落的花瓣,风吹过,荡一圈涟漪在人心中。

——题记

萧红的童年既有悲痛也有欢乐,有她记挂一生的呼兰河畔,大花园,也有她不能忘怀的母亲离去,父亲冷眼。正是在新式思潮中,萧红走上了只属于她自己的道路,走出了只属于她自己的精彩。

转眼间,那个承载着希望与失望而来的小女孩已经长大看,她为自己的未婚夫怀上了孩子,而这个人却为了哥哥的名声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后来又将怀孕的萧红抛弃在旅馆。缘已尽,萧军走进了她的生活,从此萧红度过了生命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1933年,萧红结识了鲁迅,正式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她在上海的文坛大放异彩,如明亮的星子点亮了以上海的天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留下了一个女子在硝烟里的深切感悟。到了东北后,她的笔触更是真挚,将东北大地鲜活的生命气息,以及那个时代的影子,留在一遍又一遍杰出的文字里。

然而,命运着实是会捉弄人的,更多的时间里,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抹红色的女作家却是四处飘零,居无定所。在她并不漫长的一生中,一次又一次的离开。离开家乡,离开上海,离开东北,离开中国,她的一生,似一支离弦的箭,阴霾满天也好,山重水复也好,她只是这样一直向着前方,从不曾有片刻的回顾。

常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

萧红的一生,或亦如是。

她不够华丽,身边不曾有纷繁如落英的浪漫情事,亦不曾成为备好男子倾慕的姣姣女子;她也不够了悟,总是一再的因为爱一个人而受伤,而愈是伤痛,她便爱的愈发深沉,从不知抽身退步,直至遍体鳞伤;她更不知为自己谋算,朋友遭难时,她全然不顾全自己,舍出生命去陪伴与帮护。

有人说她是民国文坛的洛神,着实叫人诧异。

萧红的一生是在一腔子热血拼杀出来的,哪曾是仙子一般的美好?孤绝如萧红,哪有仙子一般的轻云蔽月?在命运的战场,挣扎着,反击着,受伤着,一路踉跄,却义无反顾的前行。

她的文字里有深刻的冷涩,她的情路中有错过的景色,她的人生,是那样的交织。

她是一朵尘埃里开出的花,美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