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习惯
作者:孙兴勇
来源:《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 要:家庭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地方,父母是子女如何做人的榜样!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完整的关爱,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门艺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缺不了家庭的关怀。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多留意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吧!
关键词:单亲家庭 培养 学习习惯
社会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单亲家庭大批出现。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大多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打破了他们心理和感情上的平衡,他们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 (1)孤僻、自卑、缺乏学习自信
在农村,单亲家庭子女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经济上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早熟的心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总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比其它同学矮了许多,极度不自信。在学校里与小伙伴的接触中,单亲孩子会自然不自然地拿自己的情况与周围同学作比较,这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失落感,这种自卑情绪和失落感就如同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笼罩着他们。如果周围的小伙伴再流露出哪怕是不经意间的一点点歧视,都会给这些脆弱而敏感的心灵造成伤害,给他们带来性格和学业上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句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话,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就以为老师是在针对自己。有的孩子上课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声音极小,别人根本听不见。 (2)散漫、冷淡、缺乏热情
有的单亲家庭子女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厌恶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们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一方;或是站在其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他人呢?对同学对集体缺乏热情,漠视公益事业,甚至还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由于缺乏管教,从小养成了骄横的习气,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法纪观念淡薄。有的则性情暴躁,易冲动,攻击性强,经常骂人打架。据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旷课、逃学、沉迷于游戏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家庭子女,在学习上确实处于劣势。 刚入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发现,也容易及早纠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往往不是通过讲授,而是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训练来体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养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习惯的养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力量来强制;第二层次:较自觉的行为,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力加以控制;最高层次:自觉性行为, 既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即习惯成自然。 在培养学习习惯上,教师和家长不能争于求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具体的教学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小学阶段,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习惯的培养。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习惯能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一辈子,如果是好习惯,那么这条轨道就通往成功,如果是不良习惯,那就会或多或少地阻碍人的发展。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早期教育花费一公斤的力气要大于后期教育花费一吨的力气。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养成自学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1、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阅读量要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是成正比的。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条件。一个家庭有没有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关系。家长要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在他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他每天所见的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其次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身教重于言传,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喜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爱阅读,懂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培养子女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识字量,激发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他们对读书的态度也就变成了“我要读”。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当孩子写完作业了,并不表示当天的作业就完成了。还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每次完成作业后,就要求孩子学会预习。根据课程表,要求孩子预习课程,学会把不懂的内容做好标记。让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学习不懂的知识。
培养孩子课后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复习,了解学的知识是不是真懂了,如果有不懂的要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请教,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复习时把该节知识,抓住知识点,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懂重难点,理清头绪。对各科内容进行交换复习,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3、细心检查的习惯
学生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有些只求速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写错字、看错运算符号、少做了一道题等。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疏漏之处。同时,老师和父母还应该教给孩子正确检查作业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养成做完作业后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4、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如何让孩子专心听讲?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用励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孩子具有积极上进的心态,学会专心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能表现他好学、认真学的一面。当孩子在家时候,可以和孩子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参与回答了什么问题,尽力鼓励他举手发言,说清楚举手发言的好处,有利于开拓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5、讲求效率的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家长也要要帮助孩子形成比较固定的学习时间。有关调查表明:学习效率高的孩子,一般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课。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能使他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很大程度上使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很快地进入专心学习的状态。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致志、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讲求学习效率的良好习惯。 6、迎难而进的习惯
有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往往不肯动脑筋思考,遇难而退、容易放弃。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千万不能代替孩子解答难题,而应引导孩子动脑思考,激励孩子攻克难关。当孩子通过努力解决了难题时,成功的喜悦将会带给孩子更大的鼓舞。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有利于让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学习中养成迎难而进的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基本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