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兼评有关“刘国光7.15讲话”的某些批评意见

2022-02-19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总第27期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No 3,2006 General No.27 ・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 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 兼评有关“刘国光7.15讲话”的某些批评意见 裴小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摘要:一些人把刘国光教授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意见说成反对改 革,这是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 理论基石。它可以使我们在改革的目标设置、发展研究和道路选择等方面,不为西方经济学 激进的理论所迷惑,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下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基石;“刘国光7.15讲话”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6)03—0046—06 2005年7月15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 教授,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我国经济教学与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改革的目标设置 领域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一连讲了九个方面的问 题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指导地位 “被削弱”、被“边缘化”的原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的,经济发展意味着财富增多,要使改革能够有助 于科学发展,首先必须确立适合科学发展的财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指导、是主流的观点,并 对理论界有人要用西方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改革 的主张提出了不同看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共鸣和 支持,但也遇到不少批评意见。其中一种意见认 概念。目标设置得不合理,经济改革就会偏离科 学发展的轨道,不会有好的效果。 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于不同的研究目 为,刘国光教授的讲话是反对改革的,因为只有西 方经济学才能指导改革获得彻底成功,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只能使改革半途而废。笔者不同意这种意 见,试图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 理论基石作用作些探讨。 的,对财富给以不同的定义。例如,西方经济学的 效用价值论,出于个人的享乐目的,把财富定义为 个人效用,用于研究满足个人主观偏好的方法;西 方经济学的供求价值论出于分析资源静态配置的 收稿日期:2006一Ol—l8 作者简介:裴小革(1956一),男,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资本论》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 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冶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需要,把财富定义为交换决定的价格,把一切暂时 不稀缺的资源都不当作财富;有些财产多的人及 其代言人,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远处于有利地位, 把经由人用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的劳动产品财富和 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财富等同起来,否定劳动 产品财富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还有些 义为一切对人类现在和将来具有客观使用价值 的东西,而不是以某个人主观评价为转移可有 可无的效用;第二,把商品财富和非商品财富区 别开来,承认对人具有使用价值的非商品,如公 共产品和空气等,虽然没有价格,不进入市场, 有的现在也不稀缺,但也是财富;第三,为了说 明财富的来源,把劳动产品财富和非劳动产品 财富区分开来,把狭义的财富定义为劳动产品 财富,说明劳动产品财富增加对于经济发展具 人把自己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 目标,把人力只作为和机器原料一样的为了追求 金钱财富必须贬损、别无用处的资本,无视人力对 人所具有的直接财富意义。 与这些定义的角度和目的不同,马克思主义 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第四,把经济改革的目 的,设置为最广大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能 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改革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最广 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全面发 展和生活富裕。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 只把物质使用价值称为财富,要把人力使用价 值也称为财富,作出物质财富和人力财富的区 分。第五,因为制度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重要 财富,所以还需要把它单列出来,以研究它对改 善人类生产生活的特殊重要作用。 出的财富概念,要研究如何在改革中给中国最广 大人民带来富裕。出于这样的角度和目的,就需 以上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定义和区分的这 几种财富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要排除西方经济学的干扰,第一,把广义的财富定 图I 这里特别需要讨论的是,人力财富概念对于 是专为追求金钱收入增值而耗损的东西,本身对 人毫无用处。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人力 科学设置中国经济改革目标的重要意义。在对财 富和发展的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界已出现了强调 不应像机器原料一样在经济发展中被贬损,相反 却应在经济发展中得益和壮大。经济发展是手 段,人的发展才是目的。 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 但是,笔者认为,人力资本这一术语有一个缺陷, 就是它把人力只作为增加物质财富或收入的手 经济发展是人发挥主体作用改造自然的结 果,经济发展虽然不能自动解放人,但却能为人类 解放提供必要的条件,经济发展最终要为实现社 47 段,没有把增加人力同时表示为经济发展的最终 目的。按照这种称呼,似乎人力和机器原料一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会和个人的整体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例 如,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 的生产力。” 马克思又说:“人本身是他自己的 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 础。因此,所有对人的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 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 活水准的象征。于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 展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高速增长目标 的热烈追逐,驱使着人们的发展行为和发展方式。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这种财富概念一度占据统 治地位,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现代经济社会 的各个领域。虽然说它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 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 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_j1 经济发展 方面确实起过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 的发展,它的片面性、局限性及其弊端逐渐暴露并 对人类解放和发展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的基本 需求不再是物质的,而是变成了内在必然性的要 求和对人完满生活的享受,即对个性的全面、丰富 和自由的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社 会关系,将以人与人的新型关系取代物对人的统 治的单纯经济关系。经济发展也将改变人们的消 费关系,使得人们对物的关系将不再是利己主义 的占有,而是全面丰富的拥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人力财富”概念, 比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更科学,因为它可以 鲜明表示出人力不仅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手段,同 时也是中国经济改革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的特性。 所谓人力财富,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 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财富。这种财富就其 自然属性存在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 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 称,它可以给人和社会带来发展或收益。简言之, 人力财富的基本特征有二:它是凝结在人身上的 “人力”;它是可以使人和社会获益和发展的“财 富”。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便旗 帜鲜明地提出未来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并认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 生产力,但这种以人为本的财富概念在其后的 100多年里并没有引起很多国家决策者的高度重 视。长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传统财富概念,是一 种西方经济学倡导的以物为本的财富概念。它认 为财富就是物质收入,经济发展必须以物质收入 的增长为核心,物质收入是惟一财富,人力只是资 本,只是增加收入的手段。因此,追求物质收入的 无限增加是至高无上的目标。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经 济学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核 心,成为评价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和衡量国民生 48 日益突出。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过二次世界 大战硝烟的人们格外地渴望和平与繁荣,他们开 始逐渐把目光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经济发展和 社会和谐的相互促进之中。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发 展的内涵和重点,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于传统财 富概念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例如,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为核心的“基本需求战略”,以人的发 展为轴心的“生活质量战略”和“内源发展战略”, 以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战 略”,等等。这些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演变更迭,反 映了当代人财富概念上的重大变化,它意味着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要“以人为中心” 或者为“目的”的财富概念,又一次受到了全世界 的关注,使人们冲破西方经济学传统财富概念的 束缚,在世界各国形成了一股经久不衰的科学发 展思潮。 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起点和表象上看,似乎重 点在于解决生态环境的危机,但其深层的更带有 本质性的目标则是促进人的发展。例如在1991 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和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UNEP)等组织共同发表的《保护地 球——可持续生存战略》重要文件中,提出可持 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 态系统涵害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 质”_4j。该战略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 本原则,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与地 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 的多样性;同时还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观和130个行动方案,呼吁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 国情制定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但只有在“发 展”的内涵中包括有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 类生活质量和获得必需资源的途径,并创造一个 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只有使我们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 “发展”。 论,他的《资本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中,资本主义 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将越来越不适 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力财富概念,比 应,工人受到不合理压制必将走向反抗,改变这种 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并没有只从 公平的角度论述这些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更适合中国经济改革 的目标设置。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不应仅是使 少数人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应是使最广大人民 群众有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更加富裕的生活。 相反,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代产生的西 方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才是只研究公平和价 值的理论,而且,它们所说的公平和价值,都只是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经济是随着改革得到发展 的。于是,为了把“刘国光7.15讲话”与反对改 革联系起来,某些批评者仅凭个人印象说,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劳动价值论,是只研究 公平和价值,不研究发展和财富的理论。当代西 方经济学则是专门研究发展和财富的理论,所以 研究中国如何在改革中求发展,只应用或只以当 代西方经济学为基础就可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尤其是劳动价值论与发展和财富问题无关,有 的过时了,有的已经包含在西方经济学里了。这 种说法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研究。 劳动价值论最初由亚当・斯密作系统阐述, 斯密主要著作的题目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这部书讨论的主题是,人们如何通 过分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 而不是公平和价值问题。 以后更彻底论述劳动价值论的李嘉图,虽然 在论述财富和发展的同时,较多地论述了分配问 题,承认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财富的作用,但他认 为,为了发展经济,只要想办法通过自由贸易,让 国外的粮食进口把国内粮价和地租压下来,使利 润增加就可以了,工资的低下对经济发展无害而 且有利。根本没谈公平问题。 马尔萨斯也是承认劳动价值论的,他除了研 究财富和发展以外,较多地研究了贫困问题。他 认为贫困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穷人不结婚并且 要禁欲,同时通过战争和灾难多死人。更是没有 研究公平问题。 马克思创新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 他们所假定的无差异“经济人”主观感受上的公 平和价值。正像有人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最基本 的原理就是“物以希为贵”,而且这种“贵”讲的只 是无差异“经济人”个人主观评价的“机会成本”, 而不是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东西。按照这种理论, 只要让每个人公平地(也就是平均主义地)对东 西都有高评价就可以了,生产根本不必进行,因为 东西反正越稀缺越贵,人们的评价越高,多了反而 不好了。这种理论根本指导不了经济发展。 他们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主要从需求 方面研究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只能说明 人们对财富的主观评价,无法说明财富的来源和 增长。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富增长,就是 无法用边际效用论来解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人民对财富的需求确实有了很大的增加,从8 亿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3亿人,人口增加后如果供 给不变,那么人均财富将减少,东西将更为稀缺。 这种稀缺只能使人们运用边际效用论解释人们对 财富的主观评价的价值比以前大了,但不能解释 客观的使用价值为什么比以前大,因为它不去研 究财富的供给。 他们的供求价值论,实际上相当于马克思理 论体系中没有劳动价值论的价格理论。它为研究 价格在市场经济中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供求对 价格波动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理论框架和 研究起点。他们的理论实际上承认商品具有二重 性,因为他们承认效用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承认商 品使用价值的存在,他们承认价格或交换价值的 存在实际上就是承认物之间的使用价值相互社会 联系存在。只不过他们不承认这种交换价值是人 的劳动创造的,而把它说成是将人和物混为一谈 的生产成本“供给”。这种将财富笼统说成是“供 给”产生的说法,虽然可以适用于土地这样的非 劳动产品商品,对于商品财富绝大部分的劳动产 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品商品而言,显然没有揭示其产生的根源。 时隔半个多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 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才重新研究经济发展 惑,误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只有在西方经济学指 导下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获得彻底成功,选 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道 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他们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说 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称为激进的经济学,把西 方经济学称为建设的经济学。 问题,但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静 态资源配置理论一样,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家承认 劳动创造作用的理论,将劳动等同于物 自20世 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些理论认为增长的 来源是劳动、资本和科技进步,但对科技进步的原 这种说法完全不适合描述这两种经济学在当 今中国经济改革道路选择中的作用。因为按照马 因却不做任何解释。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则 把科技进步归因于人力资本。 可是,人力资本的物质投入和财富特别是科 技成果的产出虽然有正相关性和相互交又性,但 毕竟是两个过程。对不同的人投入相同的物质资 料,他们的不同劳动表现还是会使产出有极大的 差别;具有同样人力资本即创造科技成果能力的 人,一人积极工作,另一人什么事都不做,他们的 产出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撇开对劳动者创造 性劳动的研究,就不可能全面阐明财富特别是科 技的来源: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才能 从根本上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做出科学解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增加,中国 还是过去那么一块地,并没有变大,但因为劳动力 利用的情况不同了,过去闲置的劳动力现在被动 员起来了.过去劳动者没有被调动起来的劳动积 极性现在被调动起来了,劳动者发挥出了更多劳 动特别是高科技劳动和创新劳动,使过去没用的 东西变成有用的了,用处少的东西变成用处多的 了,所以财富增加了,人民富裕了,经济发展了= 西方经济学出于政治原因,抛弃了用以揭示 经济发展动力根源的劳动价值论,将劳动等同于 物质生产要素,撇开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性和 历史,因而它对发展研究的局限性是比较大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更 为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基石。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改革的道路选择 另一些人之所以把“刘国光7.15讲话”关于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意见看成反 对改革,则是因为受西方经济学界一些说法的诱 50 克思主义经济学,广大劳动者都是经济活动的主 体,经济成就是广大劳动者共同创造的,我国的社 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劳 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他们的利益,是适合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 景。我们不需要推翻这种制度,只需要不断适应生 产力发展调整和完善这种制度,通过渐进协调的改 革方式,就可以发展我们的经济。 相反,按照西方经济学,只有资产者(或称企 业家和人力资本)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广大劳动 者的作用和物的作用是一样的,经济发展是少数资 产者单独创造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最有利于保护他 们的利益,是永恒不变、最有效率的制度。我们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最初就搞错了,现在对这种制度怎 么改革也没用。只有像原苏东国家那样,实行激进 改革彻底推翻它,让资产阶级统治社会,经济才能 发展。这种经济学在中国具有明显的误导作用,如 果不注意对其做必要的批判,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 的正确选择产生很大干扰。 一些人之所以反对“刘国光7.15讲话”关于 中国经济改革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的观 点,还因为他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 国家,原来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放弃了社 会主义制度,于是就惊惶失措起来,认为我们也必 须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不然我们就 会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联手打击下走向死 亡。似乎中国一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就能把中国当成自己人,大力扶植和帮助 中国进行改革和发展;似乎资产阶级的政权都是 民主的,可以很容易得到我国大多数人民的拥护。 但这些有关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想法,都是基于 对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产生的。 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铁板一块,它 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很多的,有的并不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们的矛盾少。例如,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 法国和德国等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反对的,因 为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过去的两次世界 像前苏联那样的国家分裂。由于内部矛盾尖锐, 广大劳动者只能给少数寡头打工,穷困潦倒。即 便有美国等国的恩赐支持,国家也发展不起来,更 何况美国等国最可能不是支持中国而是趁火打劫 瓜分中国,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总之,一些人把刘国光教授关于加强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意见说成反对改革,是 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我们用科学发 大战,都是最先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打起来的: 现在,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情况下,只要我们 巧妙处理各种关系,利用矛盾,刚柔并济,做强自 己,就可以在世界上立足,而完全不必非变成资本 主义国家不可。相反,如果中国真变成资本主义 国家,肯定会引起政局的不稳和社会的混乱,西方 国家则倒是真有可能趁乱介入打击我们。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西 方国家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却越来越紧密, 中国的国际威望越来越高。而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的前南斯拉夫却因内部斗争遭到西方军事打击,满 展观统领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 石。它可以使我们不为西方经济学激进的理论所 迷惑,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充分认识资本主义 的内在矛盾和问题,积极研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 的“卡夫丁峡谷”,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 的同时,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避免或尽量减少资 本主义的苦难,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目疮痍,血流成河,很多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放 弃社会主义制度的前苏联,社会四分五裂,民族矛 路走下去,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参考文献: [1]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经济研 究,2005,(10). 盾加剧,恐怖事件接连不断,经济遭到了空前的衰 退,西方国家也没给多少援助,还不断使用双重标 准打击它。可见,我们千万不能对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致全盘否定我们自己的 历史,认为一实行资本主义中国经济改革中现存的 一[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9. 切矛盾就都可以自动解决了,美国和西方发达国 家就都会全力支持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了。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5. 其实,如果我们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 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变成一盘散沙。资产阶级的 政权因为在中国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肯定是软 [4]江苏省科委.“中国2l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培训 教材[M].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处,1996. 弱无力的,或者只能依靠军队穷凶极恶镇压人民。 所以,很可能出现前南斯拉夫那样的内战,或出现 责任编辑周善乔 Marxist Economics Is a,nleoretical Cornerstone for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lso on some Criticizing Opinions about“Liu Guo-guang’S Speech on July 15” PEI Xiao-ge (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 00836,China) Abstract:It is not tenable that some people take Professor IAu Guo—guang’S opinions about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and studying of Marxist economics as opposing reform.Marxist eeonomics provides a kind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merstone for our piloting China’S economic reform by scientiic develfopment view.It can make US not be befuddled,in our setting of goals, study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oosing of the road,b the radical theories of western economics,go fimlry along socialist di— rection and make greater achievements. Key Words:Marxist Economics;China’S Economic Reform;Theoretical Cornerstone;“Liu Guo—guang’S Speech on July 15”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