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医疗期及待遇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规定,医疗期的计算根据累计病休时间,不同医疗期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在医疗期内,企业应按规定支付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在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与工龄有关。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医疗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医疗期是多久
1、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第4条规定。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2、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如:享受三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
二、医疗期的待遇问题
1、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根据《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有一定的停工留薪期(医疗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员工因为生病或者是工伤,用人单位不可以进行解除劳动关系。生病期间有治疗期,治疗期是根据伤情进行决定的。如果用人单位非要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那么需要进行支付赔偿金,工龄越长支付的金额也就越高,不过也有做高赔偿上限。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医疗期,根据病休时间累计计算,医疗期可达到二十四个月。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职工的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要支付赔偿金。员工的工龄和赔偿金额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上限。因此,用人单位应合法、公正地对待员工的病假和工伤情况,保障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和条件,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规定,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健身活动,保护职工健康。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指导工作。
国家提倡用人单位为职工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法律、法规对健康检查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 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