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假释罪犯的条件是什么?

2023-02-06 来源:星星旅游

犯罪分子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一半以上或无期徒刑执行十三年以上,且表现出悔改且无再犯罪危险,可以假释。但是累犯以及犯有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但是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拓展延伸

假释罪犯的条件与程序是什么?

假释罪犯的条件与程序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对服刑罪犯进行提前释放的一种法律程序。假释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罪犯必须已经服刑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其次,罪犯必须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表现,如无严重违规记录、积极参加改造活动等;此外,罪犯还需要接受相关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假释;最后,假释委员会或相关机构会对罪犯的案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公共安全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假释。程序上,通常包括申请、评估、听证会等环节,最终由相关机构作出决定。总之,假释罪犯的条件与程序是为了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为罪犯提供改造和重返社会的机会。

结语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获得假释的机会。然而,对于累犯以及涉及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暴力犯罪的罪犯,不得假释。假释的条件包括服刑一定时间、良好的行为表现、相关评估和综合评估等。假释罪犯的条件与程序的设立,旨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为罪犯提供改造和重返社会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