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流派——朦胧派。
2、理解诗歌借用意象抒情来揭示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悟,认识历史、现在、未来的祖国特征,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以及以建设祖国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通过诗歌所借助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教学难点: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提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就随着舒婷一起走进我们亲爱的祖国?看一看什么样的祖国竟让他如此深情。
二、初读诗歌,整体体会。
1、学生掌握
隧洞 蜗行 淤滩 泊船
簇新 笑涡 喷薄 伤痕累累
2、走进作者
学生展示自己了解到的舒婷
3、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全诗,提醒注意节奏、语气等,其余同学侧耳倾听,尝试记住他们的朗读情况,根据老师提示加以对比。
爱则气徐声柔,恨则气足声硬,
悲则气沉声缓,喜则气满声高,
怒则气粗声重,急则气短声促,
疑则气细声黏,冷则气少声平,
惧则气提声凝,欲则气多声放。
三、再读诗歌,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情感脉络,品味情感美。
提问:
1、诗中“我”是谁,“你”是谁,“我”与“你”是什么关系?
2、诗中反映了哪几个时期的祖国?
3、分析祖国在那个时期的特征并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请用“我从‘’这些意象中看出的祖国是(特征)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明确:
1、“我”是诗人,是千千万万对祖国有着深厚情感中国人;“你”是指祖国;“我”与“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为你牺牲一切亦在所不惜。
2、反映了历史的祖国、当今的祖国、未来的祖国。
3、“我从‘数百年纺着疲惫的歌的河边上的破旧的老水车、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的熏黑的矿灯,’这些意象中看出历史的祖国是贫穷、落后、发展缓慢艰难(特征)的,抒发了诗人悲哀叹息的情感。”(第一节,百年贫穷——-悲哀;第二节,有希望从未实现——无奈;第三节,重获希望————激动兴奋;第四节,甘愿现身——坚定慷慨。)
(此处让同学在理解诗人情感后再读,分析前后读的变化,理解诗的朗读应带上感情。)
教师小结:不论是历史中贫穷落后的祖国,还是现时期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祖国,还是未来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不论是诗人的悲哀、无奈,还是兴奋激动、坚定要为祖国献身的意志,都包含了诗人对祖国无比深沉炽热的热爱之情,情感由低回叹息到激昂热烈,富有变化美,而诗人对祖国生死相依,甘愿现身的赤诚的情感更美。可在整首诗中,诗人并未出现一个“爱”字,这浓厚的情感又是如何传达出来的呢?(介绍朦胧诗)学生尝试分析。
四、赏析诗句
1、品诗句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补充诗句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板书设计
第一节,百年贫穷——悲哀;
第二节,有希望从未实现——无奈
第三节,重获希望——激动兴奋 深沉诚挚的爱国情
第四节,甘愿现身——坚定慷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