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火车开啦》教学设计

2023-09-05 来源:星星旅游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应的,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专门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维度,并提出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方法,这就为实现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转变旧方式?新的方式会给音乐课堂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下面,就以三个教学片段为例,评析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变化。

  案例:《火车开啦》

  案例背景说明

  《火车开啦》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社音乐教材第一册中的第九课。此课教材围绕“游戏”主题,依次展开了欣赏《火车波尔卡》、演唱《火车开啦》、游戏《躲猫猫》三块学习内容。很明显,本课所涉及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是: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听赏《火车波尔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学唱《火车开啦》,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并演唱歌曲;为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案例实景

  师:同学们,火车是怎样开的?(同学们自由的围着老师,老师站在教室中央进行教学)

  生1:“边叫边开的”。

  生2:“很快的开过来的”。

  生3:“开始快,离我们近的时候就慢下来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模仿火车开过来的声音和动作吧。

  生1:双手合成筒状,边走边发出“呜---------” 的声音。

  生2:双手放置胸前,如划浆状,嘴中发出 “轰—  隆—,轰—隆—,轰 隆 ,轰隆 轰隆轰隆 ”的声音。

  生3:双臂在胸前交*画圈模仿,嘴中发出“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  隆—”的声音。

  师:“能借助其它的工具,模仿出火车开的声音,比如用手掌、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桌椅等等”。

  学生自由创作表现,有的拍打书本,模拟火车开时的声响;有的几个同学一组,摇动桌椅表现声响和动作,有的┄┄。

  师:老师也想与你们一起学火车开的样子,你们欢迎老师吗?(生:欢迎)

  教  师充当火车头,学生一个个牵着老师的衣服,如火车接龙样,做起开火车的游戏。游戏中,师生共同练习、创作表现不同的节奏与声势。

  在游戏开始时,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模仿表现火车启动的声音;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让学生变换角色,充当“火车司机”,并根据实景创作一些简短的节奏语言(如:“同学上车”、“到站了”、“ 火车司机,开着火车”)和动作(如:用椅子当“火车座位”)等进行练习,还可以将听赏《火车波尔卡》溶入其中。 

  【案例评析】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音乐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将欣赏、唱歌、节奏、声势练习、创作表现等“知识与技能”均溶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聆听、在游戏中自由想象、在游戏中积极表现、在游戏中大胆创造。

  游戏中,学生有个体的独立活动,更有充分的师生、生生合作活动(如:合作模仿火车开启的声响、分角色扮演开火车等),在这些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音乐,体会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力。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也达到了。真是“一举三得”。这“得”全受益于采取了“游戏、合作”的学习方式,方式的改变也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