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是这样做的:
案例:
一、尊重文本,倡导个性化阅读,体验真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富有人情味,我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张扬他们的个性,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不同反映,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读书方法,并且提示他们:“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当时情景?并且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好吗?”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从母亲兴奋的表情,发亮的眼睛,可以看出他看到巴迪写的诗后,非常高兴。
师:真不错,你能抓住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更踊跃了。)
生: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通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巴迪很满意。
生:从我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母亲的评价令“我”高兴。
生:在我满含期待地等到父亲到来后,听到的评价却与母亲截然相反。“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那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生:父亲把书放回原处,毫不退让,父母还在为我的诗争吵,说明父亲态度冷淡,在我看来有点不尽人情。
生:父亲的评价当头向我泼来一盆冷水,使我失望透了。
师: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使一个七岁的孩子从幸福的深渊一下子跌落到失望的谷底,愿意通过朗读表现出因听到不同评价我的心理变化吗?怎样读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怎么读。
通过听学生个性化的朗读,知道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人物的情感已经深入去领会了,他们已经体验到了这种真情。
二、探究文本,珍视学生独特体验,理解真情
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的视野,即使是正确的答案也不当作惟一的经典,而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才会“动”起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对于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极端的断言,你对父母的两种评价是怎样认识的呢?
生:我认为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因为几年以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生:父亲对我的批评,说明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我的生活中也需要这种警告的力量,他时时提醒我,才使我写出了许多的作品。
生:母亲的鼓励也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写作,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母亲爱的力量。
生:父亲的近似残酷的批语,教我学着将作品进行修改,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使我对写作增加了信心。正是这两种评价,才让我感到如此幸运。
师:父母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吗?的确,只有七岁的小巴迪当时很难理解。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也一样。
三、超越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真情
生:父亲的爱虽是严厉的,当时的小巴迪不理解,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拐弯处的回头》父亲的爱总是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但又有他们的道理。
师:的确,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的细节,又何尝不是父母爱心的体现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说出来吗?(学生一阵沉默)如:妈妈的爱是受到挫折后一声问候。(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了)
生:妈妈的爱是雨中的一把雨伞。
生:爸爸的爱是上学路上转动的车轮。
生:爸爸的爱是我生病时默默的守护。
生: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毛衣。
……
有的同学与前面所学的古诗,课文联系起来,但更多的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爱的理解,似一句句清新的诗,准确,自然,贴切。相信,学生在默默聆听的课堂上很难有这样心声的流露,这样真情的表白。我觉得这也正是新课改提倡的人文素养的体现。
师:巴迪是幸运的,无疑,我们也是幸福的,之所以有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爱,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饱含了父母同样深厚的情意,我们又怎能不珍惜呢?
这堂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被这种真情所感动,学生利用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文本中得到了独特的感受,又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超越了文本,达到了用真情解读真情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