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歌谣与童谣的特点。
3、结合语境,了解“芳香”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后鼻音。)
2、“启蒙”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在文中这位“初学者”是谁?介绍“我”(孙友田)
3、孙友田是一位当代作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是出自于他的笔下。想听他的小故事吗?
孙友田,出生于安徽北部的小山村,父母都不识字,8岁时他才上镇里唯一的一所小学。父母都不识字,但对他的学习却抓得很紧,因为他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母亲只要见我放学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写字去!”写什么字她不管,只是守着他,看着他拿着铅笔在本子上画。……
3、谁在月下启蒙孙友田?(母亲)可我的母亲不识字,如何是我的启蒙老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9个生字
指名读,正音。这些生字你怎样快速地记住它们呢?(鼓励学生组词说句、和熟字比较、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2、出示下面句子
句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指名读,要求读正确、通顺。评价。(提出“笆”和“辰”应读轻声)
句2: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豁然开朗。
要求同上。(指出“混”是多音字,理解“混沌”与“豁然开朗”)
句3: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像一尊玉石雕像。
要求同上。(理解“高深莫测”、“已至中天”)
3、发现:这三个句子和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都写到了“月”)
4、师:夏夜的月下,你和你的父母都会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小结:是啊,如水的月光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清风朗月里,农村的孩子可以去尽情地玩耍,逮蛐蛐、捉迷藏……父母在月下喝茶、聊天。城里的孩子会陪着父母逛商场、看电视、玩游戏。可如水的月色却给童年的孙友田不一样的感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太多的感受。他难以忘记月下的母亲,忘记月下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童年月下启蒙。(1~13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1~13自然段,想想月下母亲为我做了哪些?
指名回答,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3、谜语大家一定很熟悉,母亲讲的神话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就讲两个吗?儿时的我听过吗?所以在我眼中——(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童话世界。)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竟)
4、歌谣和童谣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画出歌谣和童谣的句子读读,读熟后,说说。小结各自的特点,练读.
5、想听听母亲吟唱的歌谣吗?有个小要求,请你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如果你能用一个比喻句就更好了。(播放后指名说。)
师过渡:在我的耳中,母亲的歌声是怎样的呢?
6、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自由读,说说这是怎样的歌声,用文中的词语说。(甜甜的、深情的、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一样的、像小溪的流水一样的、芳香的)
思考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呢?
(悦耳动听,让我陶醉)
指名说,指导朗读(齐读)
四、小结本节课
1、这篇文章作者孙友田主要回忆了月下母亲为我——(手势、齐读板书)
2、师:为什么童年夏夜下的母亲会让我记忆犹新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字
拿出钢笔,在书上认真描一描这9个生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