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刑事诉讼中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

2020-07-02 来源:星星旅游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旨是: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且该损失是被告人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民事诉讼必须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符合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要求。

法律分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三个条件:第一,刑事诉讼已经成立;第二,被害人遭受的必须是物质损失;第三,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刑事诉讼中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与适用范围

刑事诉讼中,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与适用范围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当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损失或伤害时,法律对于受害人获得赔偿的规定和适用范围。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规定了赔偿的种类和范围,包括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赔偿的方式和程序,受害人可以通过诉讼或和解等方式来实现赔偿权益。刑事诉讼中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保护受害人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旨在让犯罪行为的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明确,确保了受害人在刑事案件中获得合法权益的保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一法律规定为受害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四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