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发生后,首先应申请工伤认定,提供相关材料。其次,伤情稳定后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提供相关资料。完成认定和鉴定程序后,确定赔偿标准。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发生工伤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其次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等。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此时,工伤职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拓展延伸
工伤事故索赔流程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
工伤事故索赔流程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是指在发生工伤事故后,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角色。首先,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包括伤者的身体状况、事故发生的原因等。其次,他们需要协助伤者申请工伤认定,并协调与保险公司的沟通,确保伤者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此外,人力资源部门还需要协助伤者填写和提交相关的索赔文件,确保索赔流程的顺利进行。他们还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便为伤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在工伤事故索赔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伤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协助。
结语
工伤事故索赔流程中,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关键环节。用人单位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也可自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可在伤情稳定后进行,确定赔偿标准。工伤职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人力资源部门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了解事故情况、协助申请认定、协调保险公司沟通,并支持伤者填写和提交索赔文件。他们的协助和协调为工伤职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