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0-01-16 来源:星星旅游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圆锥的认识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锥.

  教学活动2  动手实践  探索特征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锥,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特点.

  (2)用笔画一画圆锥,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1个 ( 圆)

  侧面1个 ( 曲面)

  4.学习圆锥的高.

  (1)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顶点1个 高1条)

  (4)师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测量圆锥的高.使学生明确:圆锥顶点至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教学活动3 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锥体?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2.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活动4 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布置:

  用硬纸做一个圆锥,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

  七、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底面1个 ( 圆)

  侧面1个 ( 曲面)

  顶点:1个

  顶点至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只有1条

  概述《圆锥的认识》这部分选自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有:圆锥的特征、圆锥的底面、圆锥的高、圆锥的侧面及它的展开图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圆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圆锥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有很多,课的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圆锥入手,概括中圆锥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的认知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能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锥的特征。

  2.知道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共55人,其中直升生50人,插班生5人,本人已跟班4年,和学生配合教为默契。因此本节课努力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中学,在“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节课由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主要是通过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圆锥体的特征。

  2、采用合作教学法在体积推导这个环节中,变知识的直接接受为科学的自主探究,变教师的直观演示为学生亲手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3、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地出现有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实验(演示)教具、学具:每生准备三角形小旗1面 、长方形小旗1面、小剪刀1把、胶水1支。

  2、教学支持资源:多媒体课件、圆锥体

  3、网络资源  :圆锥形物体图片

  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总的效果来说还比较满意,准备得比较扎实,备课时间充分,课堂流程也比较熟练,学生准备充足,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由此,让我认识到,要讲好一节课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充分得吃透教材,备教材,备学生,达到烂熟于心,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帮助和总结

  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及新课标导向,要求教师在有限时间内教授完原有知识内容,学生减负的同时,给了教师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回顾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满意,准备得比较扎实,备课时间充分,课堂流程也比较熟练,学生准备充足,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由此,让我认识到,要讲好一节课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充分得吃透教材,备教材,备学生,达到烂熟于心,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整堂课我始终围绕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中心的三维目标,让学生能够 在我的引导 下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能够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化,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存在物体的特征上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根据生活中上些近似于圆锥形状物体的辨别,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但是我在驾驭和处理教材能力上还有些欠缺,课堂中各环节上时间的分配不科学,以致最后练习时间比较仓促,没有达到最优时间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