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主张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法律损害劳动者权益、欺诈胁迫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合同无法履行、企业重整或破产、用人单位关闭或解散等。
法律分析
劳动者主张经济补偿的情形有: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六)用人单位依照本法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八)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九)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十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十二)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中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条件和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条件和计算方法。首先,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1.解雇或非法解雇;2.合同到期不续签;3.公司破产或倒闭;4.经济性裁员等。其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工资水平来确定。一般而言,劳动者每工作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但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劳动法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解雇或终止劳动关系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这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在解雇、合同到期不续签、公司破产等情况下获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一般根据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来确定。劳动法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劳动关系终止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