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联席会议共探行业未来 产需各方携手寻求发展

2022-01-01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席会议共探行业未来 产需各方携手寻求发展

作者:袁春妹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8年第22期

6月6日,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主办,卓郎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8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纱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纱器材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联席会议在山东泰安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等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棉纺、纺机企业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会议。

高勇首先简要分析了行业当前稳健发展的原因。他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利润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其原因在于原料价格保持稳定。就棉纺行业而言,除新疆地区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这样的表现是稳定的国内外棉价差带来的,让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仍旧维持了当前的竞争力。在化纤方面,近两年石油价格较为平稳,使得化纤行业也保持了平稳发展。

高勇表示,当前,纺织行业告别了规模化发展的路径,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纺机与纺织企业密切配合,推动智能化装备在行业广泛应用。

王树田分别对纺机贸易形势、智能制造以及行业如何跨越发展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介绍,2016年,中国纺机产品出口美国超过1亿美元,包括产业用设备、纺纱设备在内的几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类产品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力。能够作为被征税对象也是中国纺机行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作为市场化最早的行业,纺机行业发展经历了充分竞争,技术进步也很快,2017年国产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而此前在2000年左右这个数据还维持在50%。在出口方面,从当年的15%,在近两年达到了20%左右,出口规模约达35亿美元。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行业呈现出了集中化发展的趋势。

针对智能制造话题,王树田表示,智能化在“如何能让企业过得更好”方面更有价值。首先,行业当前的智能化设备研发源于要素成本上升,属于被动式推进,很多企业需要冒风险。对于纺织企业在智能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王树田表示很钦佩,为此,协会也在积极协调相关资源争取国家项目和支持。其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应加大对一些产业要素的考虑,比如行业应加大对各工艺过程数据的整合,建立行业大数据库,这是行业进行持续突破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行业未来应重点发力的方向。

谈及行业如何告别追赶者的状态成为引领者,王树田坦言的确非常难。他表示,近五年企业发展非常艰难,但同时也很充实,因为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包括工艺问题、基础性研究问题等。同时,纺机企业也要审视自己的不足,要认真考虑如何依托中国这个比任何国家纺织产业链条都完整的成长沃土,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此次会议,夏津县政府领导也出席并发言。作为重要的棉纺集聚地,夏津县产业基础好,企业发展势头强。会上,夏津县副县长祁传北针对夏津县棉纺织产业如何迈向智慧化进行了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享。他介绍了夏津县的基本情况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就地区的智慧化发展路径规划进行了说明。棉纺是夏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该县拥有190余家纺织企业,纱锭总量超过220万锭,从业人口超过2万人,主打产品为40S支纱,纺织业收入占地区经济总量超过40%。目前,该地区正在围绕行业的发展进行新的布局,就智慧化发展路径,夏津县一是积极建立智慧产业发展园区,打造棉纺织产业制高点;二是大踏步改造传统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智慧化水平;三是创建科技研发平台,打造棉纺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

此次会议上,围绕“国内外纱线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装备的要求”、“行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行业产品发展思路探讨”、“对‘一带一路’和新疆政策的思考”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纺纱行业的影响”等热点话题,来自纺机、纺织企业的代表和专业院校的专家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认识和看法。 纺机企业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郭加阳:

在产品推广过程中,感受到用户对于自动化产品的预期过高,很多用户“神化”了自动化,这样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此外,在配重、包装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关的问题。行业的发展和设备的提升需要纺机企业和纺织企业的共同努力,共同迎接智能化生产的到来。 江苏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顾颂华:

目前行业棉花用量在下降,化纤在增长,作为设备企业不仅仅要考虑如何实现装备的系统化、自动化,也要考虑下游企业的原料应用问题。比如,如何让用户更好地应用再生纤维来生产,如何在节能环保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多支持,如何围绕用户发展的真正需求进行布局等。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榆次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管幼平:

过去五年行业发展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很好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未来,纺机企业不能仅仅关注智能化、自动化,还要冷静思考,不忘初心,在品质、效率和减少能耗上进行创新。在海外市场方面,国内企业应该关注到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减少“小毛病”,要把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重点来攻关。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戴羡磊:

可靠性、国际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都会对器材提出挑战,锦峰对这些方面的技术投入非常大,企业当前的运营目标是满足80%客户的80%的需求。

针对差异化产品,锦峰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技术研究,目前,新产品已经在十个单位进行试用,在差异化产品的生产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可平:

随着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纺纱工艺对钢领、钢丝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钢丝圈的好坏对纱线毛羽、棉结、条干等品质指标都有直接的影响。目前,纺机企业追求的是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对于钢丝圈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对纱线断头的控制。目前金猫正在围绕高精度产品进行持续研究和创新,以满足高速化生产的需求。 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顾问 陈兴强:

目前行业都在讲智能化,但应该首先把定义搞清楚,否则会影响行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必须要有分析和目标。此外,行业还应加大对大数据的研究,目前还只是一些企业的局部数据梳理,行业整体的数据还很缺乏,需要考虑如何汇总应用。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兴学:

目前纺织企业正朝着规模化、差异化和专业化三个方向发展,不同的企业定位对于装备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也成为无锡二橡胶持续进行研发的方向。

未来,无锡二橡胶首先要解决产品的通用性问题,让用户实现柔性化批量生产;其次要让产品便利化,方便用户轻松使用;第三是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保证不同批次的产品品质一致;第四是提升产品耐久性;第五是加强对客户的服务。 金轮蓝海股份有限公司纺织副总裁 鞠彦军:

近年来,新疆地区纺纱企业对国产设备的应用在大幅度提升,带动了国产设备的发展,使得国产设备与国外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在器材方面与国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络筒机差距最大,主要集中在成型差、效率低等问题上。 院校专家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院长 任家智:

国产设备不解决各个环节的断头接头问题很难实现自动化,目前国产设备仍有部分环节未实现自动化连续;在智能化方面,工艺参数也要实现智能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设备的智能化。针对多种原料混纺的趋势,纺纱设备的适用性问题应该得到关注。 青岛大学纺织系主任 邢明杰:

未来,纱线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多层次、多样性和高品质,纺纱企业应从三方面思考如何跟得上趋势。首先是各种新型纤维与新型纺纱技术结合;其次是多种纺纱技术联合使用;第三是多种纤维混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江南大学教授 谢春萍:

近十年来,行业发展很快,但自动化、智能化还比较欠缺,仅一小部分企业在建设新厂时拥有这样的生产线。目前江南大学正围绕行业的细分领域问题进行创新,包括数字化细纱机的技术研究,竹节纱的工艺研究问题等。 纺织企业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伟:

目前岱银国内业务以多组分差异化产品为主,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布局马来西亚,岱银50万锭已有20多万锭投入生产,未来将持续推进差异化产品的柔性化生产。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吉宜军:

目前双弘有15万纱锭,企业一直专注于混纺纱差异化产品生产,且只做高端差异化产品。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正围绕制造过程的高端化、产品附加值的高端化以及服务过程的高端化进行努力。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向东:

华源一直在做差异化的高品质产品,对很多工艺细节非常关注,同时还非常关注用户的应用要求。从棉结控制到纱线梳理效果,再到时尚度的把握,这些对于纺机和器材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同辉针织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印平:

当前很多企业面临人工短缺的问题,建议设备企业多开发一些自动化设备。此外,建议国内纱线企业能够学习国外优秀企业的做法,为产品注入文化理念,提升产品的价值。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高工 陈乃英:

目前春江轻纺主做混纺产品,每年新产品比重约35%,混纺产品占比达70%以上。在当前的生产中,企业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人才缺乏,希望装备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多工序连接,让用工越来越少。

上海纺织裕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培:

企业正在建设的大丰产业园区涵盖从纺纱到机织、针织,主要生产个性化产品。目前已经与郑纺机、金轮针布、兰翔等纺机企业合作进行工艺流程的个性化改造,研究细旦和超细旦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梳理以及原液着色的纤维制造技术的提升等问题。未来,企业还将有5万锭的投入,将用来满足小批量差异化产品需求,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企业。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志华:

作为与经纬股份和金轮公司合作的项目,目前企业仍在持续推进数字工厂建设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在差异化产品的打包自动化以及条筒的自动化运输等方面还会有不少急需上下游企业解决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