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正是如此,国际低碳产品认证项目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低碳经济时代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替代能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升级或者是技术替代的过程,这应该是一个全球经济秩序重组,整个经济规则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过程。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突出等问题,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还很漫长,节能减排的责任还很重大。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大国,有责任和义务为全球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村发展“低碳经济”前景无量
在闽北农村发展沼气红红火火,改灶改厕天清地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成为各方共识。闽北农村要打好沼气牌,大力推进农村新能源开发。随着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出现,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再次
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农村建沼气其日益凸显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沼气时代”呼声越来越高。农民把政府扶持的沼气池称之为‘党恩池’、‘富民池’、‘卫生池’,这是农民在得到实惠之后的内心之感。部分农民养猪无规划,乱建猪舍现象较为普遍,产生的污水到处横流,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民大量使用沼气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沼气池能使有害病菌杀死率达到96%,有害虫卵杀死率达98%。据调查,建一个8-10m3左右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450m3,解决3—5口人农户的生活燃料,全年可节约燃料费800元,节约电费100元。一个的沼气池,一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铵、4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的氯化钾。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可提前20—30天出栏,每头猪平均节约成本60元左右。沼液养鱼,可增产10%。沼渣栽培蘑菇,可增产增收20—30%。一个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25~30吨,可满足3~6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建沼气池使农村出现了“人畜分院花果香,鸡鸭成群隔墙养,沼气火焰蓝旺旺,室内灯光亮堂堂”和畜多、肥多、气多、粮多、果树多、钱多、生态好的喜人局面,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明显好转,真是一举多得。
发展“低碳经济”从身边小事做起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洗衣机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燃气灶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3在单位或家庭关掉不需要的电灯,在走廊和房间关掉5盏灯,每年就可以减少大概400公斤的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可间接减少0.2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城乡正在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支持政府刚刚提出的碳减排目标。机关干部上班或企业老板办事尽量少用公务车或少开公用车、私家车,多步行或坐公交车,下班时不仅要关闭电器,还会顺手拔下插头。就连电脑和复印机,也不例外。不时尽量爬楼梯,少坐电梯。把单位和家中所有的电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手洗衣物而不是用洗衣机……。办公室白天只用自然光,打印材料双
面打,外出办事随手关上电脑显示器……低碳生活在我们随外见,发展“低碳经济”从身边小事做起,细微之处可见成效。政府采购也要讲究低碳,进入采购目录首先是价格,现在风向变了。首先要看产品是否环保,能重复或循环利用。同样质量和价格的物品,低碳产品优先。很多人以为,所谓“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自己关联不大。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开车或走路,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排放二氧化碳,积少成多,这些都会对地球变暖产生很大的影响。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都是“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本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其实,呼吁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去过原始生活,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把自己的生活陋习丢弃,在衣食住行上重塑绿色的生活态度。
总之,“低碳经济”不是时髦的概念,可以落实到现实的行动。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只有低碳社会才是可持续的社会。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