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基坑涌水应急预案(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地铁基坑涌水应急预案2
编制目录
一、地铁车站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6 1)、地连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 2)、基坑开挖前地连墙缺陷处理 ............................................................... 7 二、基坑涌水、涌砂应急预案 ............................................................................. 7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7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8 3、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人员职责划分 ....................................................... 8 ① ................................................................................................ 、总指挥 8 ② .................................................................... 、项目部驻地应急办公室 9 ③ ............................................................................................ 、工地大门 9 ④ ........................................... 、物资供用组 9 ⑤ ......................................... 、地面上调配组 9 ⑥ ......................................... 、基坑内抢险组 10 ⑦、基坑内技术方案组 ................................... 10 3
⑧、基坑监测组 ......................................... 10 ⑨、后勤保障协调组 ..................................... 11 三、后续处理方案措施 .......................................... 11 1、压(注)浆 .............................................. 12 ①、确定注浆孔数量和平面位置 ........................... 12 ②、确定注浆孔深度 ..................................... 12 2、外围降水 ................................................ 12 四、常备应急物资与装备 ........................................ 12 五、抢险过程中注意事项 ........................................ 13
4
关于地铁车站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
基坑涌水、涌砂应急预案
目前在地铁车站施工方面,在重大安全危险源辨识上,各项目深基坑施工均列为重大安全危险源,而在现行的施工设计方面,根据地质情况地铁车站多采用地连墙作为围护结构,所以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好坏直接影响车站基坑的施工安全。纵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因地连墙施工质量缺陷,导致基坑漏水、涌水、涌砂等紧急事故,而地连墙的接缝处以及异型幅地连墙是紧急事故的多发源头。
在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基坑漏水、涌水、涌砂等紧急事故,本人简单编制相关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责任,确保在类似紧急状况发生时,项目部全体人员以及协作队伍有序组织开展应急,形成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同时,为确保后续施工,在基坑漏水、涌水涌砂坑内反压取得初步成功后,基坑外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现阶段通用的做法均为压
5
(注)浆、降水,通过试挖检验外围处理效果,其目的为避免二次出现同类现象。
一、地铁车站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地连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值班人员对地连墙垂直度、刷壁、接头箱定位、混凝土灌注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地连墙施工时主要控制要点如下:
1.1、钢筋加工控制:为方便钢筋笼安装,钢筋笼整体厚度比设计值适当减少3-5cm,钢筋检查时侧重点应放在纵横向桁架、吊点及横向水平筋与H型钢的焊接质量,保证吊装安全。安装止浆铁皮防止混凝土绕流。
1.2、导墙施工及槽段定位控制:放样时,导墙内净宽比地连墙宽5cm,为防止成槽过程中泥浆冲刷导墙下土体形成局部塌方,导墙深度以在杂填土以下为宜。导墙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幅宽划分槽段。
1.3、成槽过程控制:成槽过程中重点为泥浆控制,根据砂层地质特点控制泥浆指标,使形成有效护壁。
1.4、测壁仪跟踪测量:地连墙成槽后必须先测壁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测壁时一般情况每幅墙为2个测点,建议必须测量邻幅H型钢部位,测量成果图能直观地表述接缝处H型钢安装及绕流情况,如遇绕流或是H型钢偏位,必须采用冲击钻或是桩基设备除绕流混凝土和矫正型钢,宁可废槽也绝不迁就绕
6
流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而割钢筋笼。当测壁结果为垂直度不能够满足要求时,及时对槽段纠偏保证钢筋笼安装垂直度。
1.5、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安装时,收口水平钢筋必须插入型钢内,尽量沿槽段居中安装,安装完成后,测量钢筋笼顶标高,复核钢筋笼垂直度。
1.6、混凝土灌注:每幅墙灌注时采用两点灌注,每个灌注点距离H型钢≤3m,场区内混凝土罐车数量≥4辆时才能开始灌注,混凝土灌注时两灌注点同时进行,导管埋深保持在2-4m。当出现断桩情况时,必须采用橡胶球重新冲孔接桩。核对灌注最终方量与设计方量是否有出入,并分析原因。 值班人员对值班时间内,各道工序细节详细记录,并对记录内容负责。
2)、基坑开挖前地连墙缺陷处理
根据现场记录情况,绘制地连墙缺陷记录点位布置总图,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地连墙隐患处理方案,方案详细到每一处缺陷位置采用高压旋喷、注浆配合其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基坑开挖安全。 二、基坑涌水、涌砂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武汉市水文、地质条件特殊,深基坑开挖时,地连墙质量缺陷处易出现涌水、涌砂甚至造成基坑塌陷,给人员及其设备造成巨大威胁。
7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性质、类别、严重程度,研究部署救援处置方案,责成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立即进入岗位,按照现场勘查和救援同步进行的原则及时开展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人员职责划分
当涌水、涌砂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在现场领工员或施工队长的组织下,使用砂袋、堵漏灵、棉纱、木楔子对地连墙涌水涌沙处进行封堵。同时由现场领员工或队长通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事故态势酌情启动应急预案。
现总场上报指人挥员上报业主应急办公室值班一人协作队伍配合人员各小组长地面基坑组员及劳务人员(穿黄马褂)集合就位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图
应急预案启动后,项目部所有人员立即按照应急程序的内容安排,各执其责、在应急总指挥的带领下,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应急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熟练科学调度;各组成员应立即响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服从统一调度,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主动的开展应急抢险救援行动,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
① 、总指挥
8
职责:启动应急预案,负责全面指挥、熟练科学调度,定夺紧急处理方案,指令协作队伍负责人组织人员、应蹲守基坑内、是否启动增援人员、宣布紧急撤离。
② 、项目部驻地应急办公室
职责:门卫加强防守,进出入登记,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负责驻地及现场、外部联系沟通,并负责进入项目部人员的接访。
③ 、工地大门
职责:门卫加强防守,进出入登记,对来访抢险现场人员进行接待及甄别身份确认是否放行,对抢险物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登记核准进场,配合后勤组及时组织增援人员列队备用。
④ 、物资供用组
职责:开启应急物资库房、运输应急物资至现场、如水泥、速凝剂、聚氨酯、玻璃水、水泵、密目网、细沙、棉纱/絮、编织袋、铁楸、铁铲、联系砼、泵车,以及工地内存放的模板、支架、吊斗等。
⑤ 、地面上调配组
职责:与基坑内抢险组联系,负责地面上吊车、挖机的调运,确保基坑内所需抢险物资吊运到位,指挥注重吊装安全、避免发生吊装事故,阻止和清理无关人员站立基坑防护栏边乱指挥。其中刘文操站立下基坑楼梯口,对下基坑人员登记,及
9
时准确掌握下基坑人数(制订工卡牌,当需10人救援时,只安排下井9人,当需30人时,只安排29人,控制事态级别)。地连墙后地面沉降超50cm,应立即进行回填反压、组织墙后注浆处理。如情况紧急时,可以采用混凝土加速凝剂、袋装水泥、沙袋直接回填反压,防止涌水、涌砂导致基坑塌陷。
⑥ 、基坑内抢险组
职责:事故基坑内抢险组在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程序后,10分钟内赶至事故现场。并根据事故特点组织现场人员进行针对性处理。组长负责组织形成装袋组、传袋组、涌水涌砂点位处理组;立即指派挖机配合往涌水、涌砂位置添加砂袋、土袋、袋装水泥、浇筑混凝土加速凝剂。抢险过程中如事态紧急时,在接到总指挥撤离命令后,确保人员有序上梯撤离或者撤离到已经完成的结构段内。
⑦、基坑内技术方案组
职责:蹲守基坑内,指导基坑内抢险组实施抢险临时技术方案,比如:外围扎围堰、砂袋辅水泥、靠近漏水口丢棉絮、灌砼加速凝剂的时机掌握。确保将水位强行抬高,使其与基坑内外水头差平衡;流清水,防止砂带出引起墙后空洞。按照先小后大、先低后高的原则设置出水口位置。
⑧、基坑监测组
职责:负责联系和跟踪监测单位的监控量测工作与第三方监测核对,并观察地连墙变形、开裂、冠梁变形开裂情况,钢
10
支撑轴力,地面沉降,道路沉降(若有,封锁道路、设置警戒线,防止次生事故),每半小时通报情况,肉眼观测随时进行,如地连墙变形、开裂、钢支撑轴力超标或异常时,准确通报总指挥。
⑨、后勤保障协调组
职责:启动应急预案后、通知人员集合到位,立即发放黄马褂到各组;应急过程中,如有兄弟单位增援人员,及时组织列队备用,等候总指挥命令;采购发放食品、水、药品、舆情控制(专人对来访媒体进行盯控及发布统一、专业情况介绍。当事态严重时,对工地内所有单位标识进行涂抹和剔除);救援车辆就位、司机待命;及时联系应急救援医院。
以上各个应急小组、每个成员,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服从统一安排,积极主动、冷静合理的处理紧急状况。组织多次应急演练,做到即使有人员缺席亦能有序衔接每一个应急环节。
三、后续处理方案措施
在基坑漏水、涌水涌砂坑内反压取得初步成功后,基坑外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现阶段通用的做法为压浆、降水。当然在抢险过程中,也需要立即组织机械设备注浆(聚氨酯、玻璃胶等)配合基坑内反压,其目的是最短时间内停止涌水涌砂。
险情控制住后,项目部立即组织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11
1、压(注)浆
①、确定注浆孔数量和平面位置
注浆孔,紧凑围绕漏点布置,建议能在漏点半径1.5m范围内形成咬合帷幕桩,墙与帷幕桩之间采用双液浆堵漏固结。
②、确定注浆孔深度
测量漏点标高,根据地面沉降及涌砂量确定墙外空洞大小、深度,进而确定注浆深度,墙后空洞必须用水泥浆填充。填充的浆液高度必须高于漏点3-4m。
值班技术员详细记录注浆过程,向主管领导通报每孔的钻进和注浆情况,根据注浆数量及注浆压力初步判定注浆效果。
2、外围降水
编制应急救援降水方案,根据场地静水位、地质、险情情况确定降水井平面布置及井数,定点施作降水井。邀请专业降水单位对险情发生场区内降水效果预估,确保施作的降水井能够达到预期的降水效果。 四、常备应急物资与装备
项目部应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利用专用库房库存并及时更换,同时结合施工过程中正在使用的材料、设备充分利用。
应急物资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设备名称 抢险车 棉纱 数量 2辆 6袋 12
用途 抢险运输 洞口封堵 存放地点 现场 料库 序号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污水泵 设备名称 双液注浆机 聚氨酯泵 聚氨脂 水玻璃 50QW24-35-5.5 50QW30-30-7.5 水管 铁锹 雨靴 应急灯 发电机(300kW) 直径10mmPVC管 电线 警示带 沙袋 瓜米石 棉被 堵漏灵 木楔 钢板 锥桶 黄马褂 水泥 速凝剂 对讲机 数量 1台 3台 6桶 4桶 2台 2台 100m 10把 30双 10盏 1台 100m 100m 200m 2000个 10m3 10床 5箱 50根 2块 10个 50件 10t 20包 4部 用途 注浆止水 注浆止水 注浆止水 注浆材料 应急排水 应急排水 应急排水 抢险 抢险 抢险照明 预防停电 注浆止水 抢险用电 抢险 填充沙袋 滤沙 洞门封堵 洞门封堵 洞门封堵 遮盖 警示 抢险 抢险 抢险 抢险通讯 存放地点 料库 料库 现场 现场 料库 料库 料库 料库 料库 料库 现场 料库 料库 料库 现场 现场 综合部 料库 现场 端头地面 端头地面 物资部 料库 料库 料库 五、抢险过程中注意事项
13
在实施抢险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投入抢险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和身边同志的安危,切忌盲目行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运用合理的抢险方式、方法,注重在平常的施工中多学习和积累一些应急经验。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如下,建议项目部人员通过多渠道熟练掌握:
1、戴安全帽、穿黄马褂、穿雨鞋、佩戴防护手套。 2、不在基坑周边,及快速通道上停留。 3、务必保持在警戒线以外 4、若非安排,不能私自下基坑 5、注意时刻观察基坑变形情况
6、应急救援结束后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关注险情处理情况及周边地面、建构筑物情况。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