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

2024-03-18 来源:星星旅游
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一 鉴赏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释】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

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作品鉴赏

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3]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4]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释】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 怎样的品性?

2.诗中通过对凤凰的生活习性、声音及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凤凰立身高洁,

志向远大的品性。 解析:醴泉,又名甘泉,气味甘、平、无毒;山冈,言其高,远离污泥浊淖;从

凤凰这些生活习性中可看出其清高、超然脱俗的品性;‚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九州、八荒,都是从范围上指天下、国家,声音响彻九州,伸长脖子遥望天下,这都能看出志向远大、心怀天下的品性。 直译:

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明的早晨饮用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伤痛。 【简介】

阮籍(210-263),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文学艺术才能超群。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

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司马氏多所牴牾。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诗多五言,对当时黑暗现实多所讥刺,辞语隐约,主要是五言《咏怀诗》82首。 【赏析】

曾国藩解曰:凤凰,本阮公自况。沈德潜曰:凤凰本以鸣国家之盛,今九州八荒无可展翅,而远之昆仑之西,于洁身之道得矣,其如处非其位何。所以怅然心伤也。二人之解都可通。但尚有他解。

这首诗很可能是为嵇康的悼诗或者悼其下狱。‚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日夕:近黄昏时;傍晚。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超精神。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延颈:伸长头颈。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慨,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摧藏:cuī cáng,收敛,隐藏。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去:离开。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但:只。恨:遗憾。怆悢:悲伤。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首先,‚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与阮籍其他咏怀诗的起调大不一样。所谓‚感于哀情,缘事而发‛,‚师心以遣论‛。这诗的起因应该不是自伤身世,苦无洁身之道那般简单。且阮籍在咏怀诗中最常用孤鸿,孤雁自喻,桃李尚惧成蹊,自己不会自言凤凰。其次,嗣宗写诗语气。‚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显得既爱其才,又几分笑弄,更多无奈。况除却阮嵇当时没人能当凤凰之喻。‚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写的正是‚性烈而才隽‛ ‚高情远志,率然玄远‛ 的嵇康。 阮籍卒于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冬,与嵇康被刑在同一年。嵇康的下狱应该对嗣宗触动很大。当时阮籍为司马炎写了劝进表,他希望嵇康能了解他的酒狂之意。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 (唐)刘禹锡

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注释】①米嘉荣: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

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

3.米嘉荣是技艺高超、出类拔萃却遭人冷落的老艺人形象。用《凉州》曲调的

不同寻常,衬托米嘉荣高超技艺。“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更能获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

赏析:

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两首提到他,另一首的题目写作《米嘉荣》,大约是此诗的初稿。《与歌者米嘉荣》,从反面落笔,于温柔敦厚中透愤懑不平,工巧新颖,深得风人之旨。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凉州》是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民歌,由唐玄宗时的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献朝廷。据记载,《凉州》在唐代宫廷中演出时,有人反对,说能引起‚悖动之事‛、‚播迁之祸‛,但也有人大声欢呼。可见,《凉州》是具有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凉州》曲调的不寻常,衬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因为,米嘉荣的技艺越高超,就越能赢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后二句,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诗中说: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被时人视作‚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同而遭贬逐或投闲臵散。如果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正确的政见,这就正像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去‚事后生‛。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的锋芒。这种手法,即所谓‚正言若反‛,于正中见反,于平和中见激荡,能使人体会到诗人的委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同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说,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说,有尖锐泼辣之忌。只有这种正反结合的‚ 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为隽永深长。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4.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

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译文

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阳易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都不止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 鉴赏

这是一首写游子思乡之愁的诗歌。诗歌第一联就紧扣诗题‚渡江‛,说明作者创作此诗的灵感产生于扬子江。作者长久漂泊在外,现在打算回归家乡,可是,到渡口打听才知道,江水高涨客船不敢出行,这样的情景,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所以说‚客愁新‛。第二联,作者转过话锋,写到了太阳与青山,但这里绝不只是为了景物描写,上一句说‚白日忙于我‚,其实是反语,意在说明自己在外奔波忙碌,下句说青山对着自己冷冷发笑。青山笑作者什么?从全诗看,作者之所以离乡背井,也只是为了追逐功名,显然作者在说青山冷笑他这样做,实则是作者自己在反思。第三联就更直接地说明作者自己在思念家乡了,后一句再直白地说明自己来到京都本希望获得功能名,却落得破裘满风尘的下场。最后一联,进一步写自己在京都的生活境况,说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而且还四散飘零,自己就象一只沙鸥一样归无定所。全诗抒发的思乡之愁是浓郁而哀伤的,在抒情手法上既有直接表达,又有借用景物衬托,显得比较灵活。

训练二 鉴赏语言

1.唐诗《送邹明府游灵武》,然后回答问题。

曾宰西畿县⑵,三年马不肥⑶。债多平剑与⑷,官满载书归⑸。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⑹,客馆未开扉。 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做简要赏析。 1.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被大雪覆盖的景象,写景生

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解析:鉴赏诗歌用字的技巧,首先要理解字义,然后结合诗句归纳答案。贾岛注

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藏‛,即‚埋藏‛,大雪埋藏大路,说明雪大;‚透‛,即‚穿透‛,风穿透衣服,说明衣单。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骤 雨 (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颔联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

骤雨声势之大。

【意译】

一个家住溪西水湾里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翻车轴,形容风雨声的巨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波涛顷刻间卷上了沙滩,轰鸣的瀑布如同十万军队发出喊声。让原先心情悠闲早早出门的牧童慌忙冒雨渡溪,谁知天突然晴了。 【鉴赏】

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以武学生出身,上疏请杀权相韩诧胃,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直到韩倪胃死后才得以出狱做官。后来又策划铲除奸臣史弥远,事败而遭杖杀。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不肯附和浮议‛。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饭仃、雕琢习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本诗语言风格不事雕凿。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暴雨来的‚骤‛,去的也‚骤‛。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此诗写夏日暴雨景象,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一、二句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三、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用‚十万军声‛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在宋代诗人中,颇有特色。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泼浓墨‛,喻云色之黑;‚翻车轴‛的‚车‛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发出声音,这里用以形容风雨之声。一以喻色,一以喻声。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而两者相距,只有牛头牛尾之间,突出了夏雨特征。

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一喻雨势奔腾。‚军声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后三句是补笔。‚溪西‛应指西南,‚溪北‛应指西北,即修辞学上所谓‚互文‛。牧童迎着风雨向西南走,故牛头已经下雨,而牛后还只是乌云。点得清楚,补得必要。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转,写出雨晴山绿,夏日

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 作者刻画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张十一 韩 愈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

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ɡ):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3. 最生动传神的是‚竞‛‚闲‛这两个字,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

不但对仗工稳,而且生动传神。‚竞‛字把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写的。张十一,名署,又称张功曹。贞元十九年(SO3),天旱民饥,当时韩、张二人在京任监察御史,直言劝谏唐德宗皇帝,要求减免关中的徭役赋税,因而触怒了权贵,两人同时被贬。韩愈为了开导对方,也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强抑内心的悲怨,写下了这首深沉含蓄、意味深远的诗篇,以赠答张。

诗的前两联写景抒情。‚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交代诗人居住地阳山的环境,突出山野的幽静、住户稀少。春天的阳山空气新鲜、山色清净、江水清澈见底,哀猿的啼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这里诗人运用了映衬的手法,以有声衬无声,同时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年仅三十五岁,正值中年,本应为君王、为国家效力,却一下子由皇帝身边被贬到这荒凉的山区。京城的繁华热闹,山野的冷僻荒远形成很大的落差,触动诗人对仕途坎坷的哀怨,因而他愈觉寂寞、孤独、不平和激愤。然而这种感情还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孕含在景物中。‚篑彗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这一联是由全景到局部的转笔,诗人把镜头拉近,让读者在荒僻的背景上看到了春天的生机。是粗大的竹子;踯躅,是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里。二月花发时,漫山都被它染得火红,月余不歇。句中‚竞‛与‚闲‛对仗工稳,生动传神。以上四句,诗人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山色、水色、哀猿、村舍的勾勒到绿竹、红花的浓描,把阳山地区的景致生

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幽静、冷僻的背景上,刻画了哀猿凄婉的鸣叫,这哀猿与诗人自我形象互衬,猿声与诗人的心声相和,让读者透过生机勃勃的春景,领略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愁。

诗的后两联叙事抒情。五、六句‚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是全诗的关键,是诗人内心复杂感情的集中体现,也是韩愈给张十一的完满答案。‚未‛字领起‚报‛与‚知‛。一个被贬的罪臣,未知身死何处,仍然心系‚君恩未报‛,希求不要虚度余生。这是何等的情怀?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被贬的怨愤、回归无望的感慨,更多的却是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己、对友人的勉励。七、八句‚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这一联紧承上联提到的‚死所‛、‚瘴气‛的愁苦,进一步明确诗人的写作目的。诗人从对未来的向往回到现实,吟罢张君的诗,无法摆脱的愁绪又涌上心头,令诗人一下子白发倍生。品味全诗,诗人的愁思一刻也没有摆脱。身处‚闲地‛,心念‚君恩‛;不知死所,仍念余生功业;愈加愁苦,却需将激愤、悲愁压在心底……正是这种复杂的感情萦绕心头,才令他白发染鬓。至此,诗人的深重愁情与张十一思乡思隐退的愁绪达到了共鸣。这也正是韩诗深沉含蓄、意味深远的集中体现。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下片中“砌”字用得精巧,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砌‛化无形之愁为具体可感之‚砖石‛,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生动表现了愁绪之多、浓、不可化解。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背景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绍圣四年,作者因新

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赏析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依笔者拙意,对这两句蕴意的把握,或可空灵一些。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综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王国维(静安),以东坡赏其后二语为‚皮相‛。持论未免偏颇。深味末二句‚郴江‛之问,其气格、意蕴,毫不愧色于‚可堪‛二句。所谓东坡‚皮相‛之赏,亦可谓‚解人正不易得‛。 训练三 鉴赏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明)苏 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①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释】①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诗的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做简要分析。

示例一:动静结合。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起,

此为动。二相结合,再现边地旷远,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高悬,突显塞外风光的壮阔。寒夜西风吹,战袍猎

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 示例三:视听结合。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一视觉一听觉,形象再

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的是边关的自然风光和战士的生活情景。‚月‛和‚风‛是

我们要注意的意象,明月高悬,西风劲吹,一静一动,一个可听,一个可见,都出现在守关将士的身旁。通过描写将士寒夜戍边的场景,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寒夜西风吹,战袍猎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

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解析: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此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殷璠《河岳英灵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加以赏析。

3.示例: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

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首句带给我们一种凄凉之意:岁尾年末,不能跟家人团聚,漂泊在异乡。边隅还在用兵,一个‚还‛字,多少无奈忧愤尽含其中。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犯‛‚动‛写出敌人来犯的气势,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冲击。颈联先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天天在流血,真是惨不忍睹,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谁请缨‛,这里用汉代终军请缨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尾联先用反问‚济时敢爱死‛,如果于国有济,我敢吝惜一死吗?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和悲愤。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此后他到阆州,他又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岁暮》诗。首联诗人交待其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上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语气看似平淡,却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颔联‚烟尘‛和‚鼓角‛借代指战争,战事推到了雪岭,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颈联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济时敢爱死?‛既是对全天下人的呐喊,特别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对自己的鼓励,真正忠君爱国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臵之度外的。但‚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廷的境遇,无法为国分忧,无法施展抱负,徒有报国之心,另一方面诗人自己也是‚岁暮‛之人,虽然想杀敌报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独自寂寞。 训练四 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

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

心情。

解析:‚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

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鉴赏:

诗人曾因参与庆历新政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后改知扬州、应天府等地数年。此诗作于1049年(皇祐元年),即诗人被召回朝的那一年。回京后,他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此时的欧阳修去家离朝长达数年,在这数年间屡遭迁谪,纵使生性旷达如他,也难免心生失落。因此,现实中的际遇及其带来的心绪都会不自觉地在梦中表现出来。因此,这首诗的内容处处暗合作者当时的经历,透露出他的无奈、思乡与孤寂。

首联描绘出一幅月夜闻笛图。夜色初降,月华洒照在千山峰峦上,远处清亮悠长的笛声伴着寒意袭人而来。这一句没有言及在梦中是否孤身一人,却早已流露出淡淡的空寂苍茫之感。笛声最是能引人断魂的思乡之音,代表作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诗中的‚千山月‛也与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有暗合之意。月照千山,高远空旷,而在千山之外的故乡亲人也与诗人一同沐浴在同一个月亮的清辉之下,借此寄托一缕思念、获得一丝安慰。首句以景起兴,便已为下文直写‚思家‛作好铺垫,渲染了气氛。

颔联写的是诗人孤身走在路上。路途突然变得昏暗,与芬芳的花气一同迷惑过往的路人,使人更看不清前路。上联明明有的是‚千山月‛,怎么会‚路暗‛呢?也许是此时乌云飘过,遮蔽了照亮千山的明月,就如同被各种阻力妨碍而不得实施的夭折的庆历新政那般。被贬谪的悲苦,变幻不定的政治格局,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无不让诗人倍感忧心。而现下国内矛盾尖锐,异族入犯连连,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处于黑暗之中。这一联正如一幅别样的小景,诗人对前路的迷茫,感觉现实的困顿,毫无掩饰地在梦境中显现。

颈联化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一个‚烂柯‛的典故:晋朝时人王质到信安郡石室山伐木,一个童子与一个老者在下棋,于是走进前观棋。童子把一颗状如枣核的东西给王质含在嘴里,使他觉察不到饥饿。过了不久,童子说道:‚你还不走?‛王质一看,自己带来的斧柄已尽烂。回到乡中,发现时光已过去了数百年,与自己同时代的人都早已不在了。王质回到乡中的感受,正正与诗人在被贬离朝廷数年之后重回庙堂的感受相近。诗人离京虽无百年,然而朝中的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复是当年他离开时的那样了。且被召回京后只被安插在修库编书的闲官位上,年已42岁的欧阳修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用‚烂柯‛这个典故轻轻描画,人事变迁的慨叹之感便已甚为深重,却也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出世隐逸的向往。

最后,在尾联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完整呈现,直接道处‚思家‛之情。‚酒阑‛二字为前面的起兴、铺垫、烘托、暗示种种设定了一个背景。酒尽觞停后,只有独自寻思才体味得出那丝丝缕缕无法断绝的对家乡、家人的牵念。这句是否也是梦中之作呢?再想深一层,尾联中描写的酒筵散尽是梦中的场景吗?还是只有前三句是在梦中看见的,而最后诗人在梦中喝醉,又由梦中梦里醒了过来,回到梦

中的‚现实‛,发现自己只是醉了一场梦的时间?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已是深重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了。真真假假、错综复杂,更显情真,更耐人寻味。而上联中超脱尘俗的愿望被酒醒后的思乡之念拉回了尘世,却仍难以归家,心情无奈而怅惘。

全诗对仗工整,韵律流畅。其语言隽永自然,意境朦胧苍凉,尤其是颈、尾联,从音韵到用字无不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慨叹。诗中所表达的情怀曲折复杂,包含了家国命运、离乡哀愁等身世之感。诗人的一个梦糅合了这般复杂的心情,让人读之不禁要起叹息。其字里行间因‚藏无尽之意于言外‛而更显含蓄蕴藉,意味悠长。而全诗最受人称道的两点是其用四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场景表现同一个主题,前景后情,如四幅单轴画那般。这样的结构别出心裁,要做到这般浑然天成,却也困难。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释】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

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颔联的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

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解析: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由‚稳送祝融归‛一句,可以判断出本诗所写为秋景,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因为秋天来临,所以燕子即将南飞;‚经年‛即指一年,恍若一梦,自有流连失落之情。‚非‛字带出比较,自与昨夜不同,唯今更见萧索之感,失落之情已经寓于其中。赏析思想内容之题,关键是先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意象或重点词语,深入分析即可。 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写雨中景物,而是写动物、植物以及诗人在雨中的感受,透过数层,从深处拗折,在空中盘旋。开头两句点出雨,说十日萧萧之雨(‚萧萧‛同‚潇潇‛,风雨声),将炎热的夏天送走了。‚祝融‛是夏神,此处借用,指夏天。三、四两句离开雨说,而又是从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决非常人意中所有。秋燕将南归,思念前迹,恍如一梦;梧桐经雨凋落,已与昨

暮不同。其实,燕子与梧桐并无此种感觉,乃是诗人怀旧之思、失志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衬托出来而已。五、六句写诗人自己在雨中的感觉。‚一凉恩到骨‛,直凑单微。‚凉‛上用‚一‛字形容,已觉新颖矣,而‚一凉‛下用‚恩‛字,‚恩下又用‚到骨‛二字,真是剥肤存液,迥绝恒蹊。这句话既说明了秋雨到来的凉爽舒适对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又何尝不是这个失落和才子对皇恩的期盼!第六句是说穷居寥落之感。末两句宕开去说。‚衮衮‛,多也,‚繁华地‛指京都;在繁华浩穰的京城之中,自己只是 ‚西风吹客衣‛,言外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慨。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释】①周朴: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

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4.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

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鉴赏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粉壁上。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

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此词口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原来是云外旅雁的悲鸣。鸣声由隐约到明晰,

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钓之力。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一线原创】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入秦川界 (唐)卢照邻

陇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分析。

描绘了一幅风光旖旎、生机盎然、万物欣欣向荣的秦川春色图。作者把烂漫开放的山花布置在雾气缭绕的绿野背景中,将黄莺巧啭的形象映衬于山风徐拂的紫岩画面上,意象密迭,色彩鲜丽、丰富,展示出诗人山行时优游自得、赏心悦目的情趣。

(2)尾联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作者由周围的山水花鸟等自然美景,很自然地过渡到对友人的思念。诗人潜意识地感受到流光荏苒,美好的春天景色不可能长在久驻,从而为不能和自己一同登临赏景的友人深致惋惜之情。 【鉴赏】

首联总写由蜀入陕、登上陇山所见:‚陇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给人以心胸舒坦,‚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陇阪‛又称陇坻,即陇山。《三秦记》云:‚陇坻其阪九折,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得越。‛《秦州记》云:‚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诗用‚长无极‛、‚望不穷‛两语,对远眺秦川时首先映人眼帘的群山连绵不尽的壮丽景观作了艺术概括,简洁明快而又形象鲜明。

第二、三联则着重描绘周围景物:有从足底延伸到远方的‚石径‛。迂曲穿越于峡谷中的‚回流‛;也有开放在雾气缭绕的绿野的烂漫山花,停栖在紫岩临风巧啭的黄莺……,这些虽都是山行者寻常可见的景物,但概括面很广,内蕴丰富,充满生活情趣,且具有典型性,达到古典诗歌山、水、花、鸟,无所不包;诗情画意,浑融一体的境界。说明诗人非但善于观察生活,捕捉镜头,而且擅长艺术表现,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把物象鲜明、逼真地描绘出来。二联出句‚萦疑断‛三字,就突出刻画了迤逦盘亘于群山万壑间石路的崎岖、曲折。以及由于山间丛林花草的掩映而时显时隐的现象;对句‚映似空‛三字也生动显现出弯弯曲

曲地穿越深山峡谷的溪流的典型特征,给人以清澈明净、玲珑剔透的感受。和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联‚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把烂漫开放的山花布臵在雾气缭绕的绿野背景中,将黄鸯巧啭的形象映衬于山风徐拂的紫岩画面上,意象密迭,色彩鲜丽、丰富,渲染了风光旖旎的秦川春色,给人以生机盎然,万物欣欣向荣的感受,更展示出诗人山行时优游自得、赏心悦目的情趣。

由于以上几联对周围的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色作了酣畅而成功的描绘,末联很自然地过渡到对友人的思念和抒情作结:‚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这里诗人潜意识地感受到流光荏苒,美好的春天景色不可能长在久驻,从而为不能和自己一同登临赏景的友人深致惋惜之情。但这层寓意又不从正面直说,而用祈使句式委婉出之:春光呀,不要匆匆消逝,留驻着供友人们一一起观赏吧!思友怀旧之意,言外可见。这联写景结合抒情,读来倍感情思绵邈,亲切有味。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请指出来并简析其妙处。

(1)‚论‛和‚笑‛。两个字都是拟人化的写法。锦字回文诗的内容,无非离情

别恨,锦字诗有多长,恨便有多长,锦字诗无穷,恨也无穷。楼上花枝本无情,然而在诗人眼中,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像是在嘲笑独眠之人。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离情别恨和孤寂之感。 (2)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渲染,烘托出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及内心痛切的呼声。

全诗流露非战情绪,借汉咏唐,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 【赏析】

这首诗题为《春思》,大意是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盛唐是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但边境战争却并未停息.前方将士与家乡亲人相互思念之情.仍然是诗人们吟咏的重要主题。这一类诗作总的来说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内容也较为充实。由于富有真情实感.其中不乏千古传涌的佳作。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对比鲜明,动人心弦。“莺啼燕语”,这是和平宁静的象征;新年佳节,这是亲人团聚的时辰。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遥远的边关,从征的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上句“莺啼燕语”四字,写得色彩浓丽,生意盎然。使下句“马邑龙堆”,更显得沉郁悲壮。诗人好似信笔而下,读者却能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良辰美景,未必便能带来欢乐;温柔乡里,最易惹动离情。“家住秦城邻汉苑”,秦城指咸阳,汉苑指长安。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目睹京畿的繁华与和平,却是“心随明月到胡天”,早巳飞到丈夫的身边。关河万里,能隔断人的形体,却隔不断心灵的呼唤,而作为心灵交通媒介的,大概只有那普照万方的明月了。 为了寄托无穷的思念,女主人公纤纤出素手,扎扎弄机杼,仿照古人故事,为远方的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回文诗循环可读,无始无终,思妇的离恨也缠绵不尽,地久天长。“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上句一个“论”字。下句一个“笑”字,都是拟人化的写法。锦字回文诗的内容。无非离情别恨。锦字诗有多长,恨便有多长,锦字诗无穷,恨也无穷。楼上花枝本无情,然而在诗人眼中。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多象在嘲笑独眠之人!

诗的结尾笔锋一转,提出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不问别人而问元戎,因为他是军中主帅。你什么时候才能得胜班师,勒石而还?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是痛苦而深挚的,然而她也深明大义。她当然懂得,只有彻底战胜了敌人,才会有不光自己,同时也包括普天之下所有离散家庭的重新团聚。就这样,诗中女主人公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以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 注释:

[1]马邑:县名,战国时赵地,秦置马邑县。传说秦人于此筑城,数崩不成。有马来此周旋驰走。因依其走趾以筑。遂成,故称马邑。龙堆:沙漠名,在西域中。又名白龙堆。沙丘连绵,形如土龙,故名。马邑、龙堆在诗中泛指边境征戍之地,并非实指。

[2]锦字: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共三百四十字。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后称妻寄夫之书信为锦字。

[3]窦车骑:即窦宪。东汉平陵人,字伯度。曾领兵出塞三千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将军,总揽大权。故诗中称其“元戎”。 [4]勒燕然:指窦宪登燕然山刻石纪功事。勒:刻。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杂兴 (南宋)陆 游

夜夜燃薪暖絮衾①,禺中②一饭直千金。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③终动心。

【注释】①絮衾:棉被。②禺中:通“隅中”,将近中午。③流民:逃难的平民百姓。

(1)诗歌刻画了“流民”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1)刻画了一个饥寒交迫、居无定所、生活艰苦的“流民”形象。他们在夜里

睡觉时用以御寒的是“絮衾”,在“春日”(当为早春之际)还“夜夜”烧柴取暖,可见“絮衾”之薄、御寒效果之差,也可见他们是无屋可卧而流宿野外。“流民”在近中午之时吃一顿饭价值千金,极言其食之昂贵,可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饱一顿饿一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流亡的百姓的深切同情。正是

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流民”的艰辛,诗人身为“野老”,已无为官之责任,但看到路边流亡的平民百姓也为之而痛心。 赏析:

《春日杂兴》共有十二首,是陆游84岁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末有原注:‚闻有流移人到城中。‛‚流移人‛即诗中的‚流民‛。可见,此诗系诗人有感而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讽谕之意。

开篇两句从‚流民‛的被、食两方面下笔,突出‚饥寒‛二字,取材精当。‚絮衾‛:棉被。‚禺中‛:通‚隅中‛,将近中午。‚直‛:通‚值‛,价值。首句写‚流民‛在夜里烧柴取暖,其实是写其‚寒‛。他们在夜里睡觉时用以御寒的是‚絮衾‛,在‚春日‛(当为早春之际),还‚夜夜‛烧柴取暖,可见‚絮衾‛之薄、御寒效果之差,也可见他们是无屋可卧而流宿野外。否则,又哪里用得上‚夜夜‛以‚燃薪‛来‚暖絮衾‛?这里,仅以‚夜夜燃薪暖絮衾‛一个素材就将‚流民‛之‚寒‛形象地显现了出来,可见其取材之精当。

次句言‚流民‛在近中午之时吃一顿饭价值千金,极言其食之昂贵,其实是写其‚饥‛。试想,‚一饭直千金‛,身为难民,又怎能顿顿吃得上呢?那自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饱一顿饿一顿。诗人以‚一饭直千金‛一个素材反映‚流民‛之‚饥‛,以一当十,不能说取材不精当。开篇两句,如此着墨,也就将难民饥寒交迫的生活逼真地反映了出来,并使人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些令人寒心

的景象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是诗中的‚潜台词‛,也显示出诗人写作技艺的高超。

诗的后两句由眼前之景象引发出诗人的感慨。‚野老‛:在野的老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民间老人‛,当时诗人已致仕(退休),不在朝廷,故云。‚流民‛:逃难的平民百姓。‚动心‛:此处指痛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诗句,既对流亡的平民百姓予以同情,又对自己为官无法解除平民百姓的痛苦却享受俸禄而自责。陆游的这两句诗言自己已致仕(退休)在家,即身为‚野老‛,已无为官之责任,但看到路边流亡的平民百姓也为之而痛心,诗意比韦应物的诗句进了一层。因此,南宋诗人刘克庄这样评论道:‚韦苏州诗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太守能为此言鲜矣。若放翁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退士能为此言,尤未之见也。‛陆游身为‚退士‛、‚野老‛,仍能写出体恤民生疾苦的诗来,个中原因:一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且至死不渝,所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岳阳楼记》语),都能忧国忧民。二是他老年退隐江湖,生活也颇为艰苦,其《岁暮贫甚戏书》一诗就具体地描绘了其老年体衰食粗衣破的境况:‚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这也使得他有机会与平民百姓近距离接触,了解其喜怒哀乐,故能为之着想,并为其悲惨遭遇而感到痛心。

总而言之,这首诗,取材精当,以一当十;即景抒情,情真意切;讽谕时事,巧妙自然。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词 (明)高 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4.(1)描绘了一幅牧童与牛愉快相处的欢乐图画。牧童们清晨相约外出放牛,他

们手里拿着短笛与长鞭,驱赶着牛,在山冈上相互追逐、嬉戏。他们在放牛时,或骑在牛背上唱歌,或坐在牛身边休憩。诗歌将牧童与牛的相得之乐生动地摹写了出来。 (2)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①渲染、反衬(或:乐景写哀情)。此诗前文着力营造乐景,浓墨渲染牧童之

乐,只是为了反衬结句的牧童之忧。全诗凭借牧童嬉戏之乐景,牧童与牛相得之乐趣,写深写透了牧童之忧,进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②表达了诗人对繁重的租税的不满和对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解析:此诗主旨在于揭示租税繁重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但却采取了与众不同

的表达方式。全诗除结尾两句点明这一主旨外,其余诗句均集中叙述农家牧牛的情形,体现了农家对牛的深厚感情。结尾两句与前面略带轻松情调的叙述,构成强烈的对比。

鉴赏:

高启是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少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不久罢官。洪武七年(1374),苏州知府魏观因修改府治获罪,在抄捡其家时发现了高启为他写的《上梁文》。明太祖大怒,将高启腰斩于市。高启一生专意为诗,兼师各家之长,其诗,意多含蓄,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反映农家生活的乐府诗尤为优秀。《牧牛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牧童之歌。写牧童的诗在高启之前已有不少佳作。这些佳作大都属于富有童心童趣的田园式的牧歌,如唐代诗人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全诗以牧童的傲态反映其智心,饶有诗情画意,也颇见童趣。又如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了一幅牧童晚归图,将牧童天真烂漫、悠然自得的神态活现于读者的面前,创造了一种疏淡的境界、质朴自然的美。而高启的《牧牛词》,则明显有别于上述诗作,尽管此诗中也写了牧童及其放牛之乐,但它言在此而意在彼。

此诗共十句,以牧童的口吻写其生活与感情。诗的前八句着重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开篇两句‚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拟设牧童之间的对话:‚你的牛角弯曲些,我的牛尾细而毛少些。‛其实,牛角牛尾都是如此,无所谓角弯环不弯环,尾秃速不秃速。诗人以‚我牛‛与‚尔牛‛并提,以‚尾秃速‛与‚角弯环‛对举,仅是为了凸现牧童之童心,以及牧童爱己牛之情。如此写来,可谓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牧童之形象则呼之欲出。

三、四两句‚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承接前两句,写牧童们清晨相约外出放牛,他们手里拿着短笛与长鞭,驱赶着牛,或在南边的田埂上,或在东边的山冈上相互追逐、嬉戏。这两句落脚在‚相逐‛二字上。‚相逐‛,意为相互追逐、嬉戏。‚短笛‛,是牧童常用的管乐器;‚长鞭‛,本来是牧童用于赶牛的工具,在这里则与短笛成为他们‚相逐‛的玩具。‚南陇‛与‚东冈‛,点明牧童们‚相逐‛的场所,当然,这不一定是实指,而只是泛指牧童们到处追逐、嬉戏。这里,诗人借助于白描手法将牧童之间嬉戏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出来。

接下去四句‚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着重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诗中的‚日斜‛二字,人们一般理解为斜阳,即傍晚的太阳。笔者以为,此处的‚日斜‛,宜理解为日光斜照,借指早晨。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高后,人从地上看去,太阳仿佛斜挂在天际。所以说,以‚日斜‛表示早晨,很形象,况且这与牧童外出放牛相吻合,也与下文的‚夜归‛相照应。若将‚日斜‛理解为斜阳、夕阳,则此时牛已食饱,在‚日斜‛后续之以‚草远牛行迟‛,就有悖情理,且与下文‚夜归‛之‚夜‛语意重复。这几句,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仍是借助于白描手法。‚日斜草远牛行迟‛,牧童们深知牛的劳苦与饥饿。他们在放牛时,或骑在牛背上唱歌,或坐在牛身边休憩。‚夜归‛,他们又紧贴着牛身睡觉。正是这一系列的描写,将牧童与牛的相得之乐生动地摹写了出来。

诗的第九句‚长年牧牛百不忧‛,小结上文,引出关键的结句:‚但恐输租卖我牛‛。‚但恐‛与‚百不忧‛相对照,突出了牧童之忧,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赋税之重。显然,此诗上文着力营造乐景,浓墨渲染牧童之乐,只是为了反衬结句的牧童之忧。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①高启的《牧牛词》采用的正是以乐写哀的笔法,全诗凭借牧童嬉戏之乐景,牧童与牛相得之乐趣,写深写透了牧童之忧,进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也使此诗的立意明显高于那些纯粹反映童心童趣的诗作。

在高启《牧牛词》之前,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牧童词》:‚远牧牛,绕村四周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陇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此诗也是以牧童的口吻写牧童的生活与感情。牧童‚远牧牛‛,本想让牛自行食草,他们同伴之间则可尽兴嬉戏一番,哪知 ‚饥乌啄牛背‛,使之不敢丢下己牛去玩耍。‚陂中‛两句便颇见此童心。后因‚入陂草多‛牛贪食,牛群走散了,牧童们则分头去驱赶,并以‚吹叶‛等独特的方式相互联络。‚入陂‛三句将此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出来,并让人感受到牧童牧牛时的乐趣。诗的结尾三句‚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笔锋一转,写牧童甩长鞭,以‚官家‛来吓唬牛,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牧童以‚官家‛吓唬牛,可见官家之可畏。与其说是牧童用‚官家‛吓唬牛,还不如说是牧童自己怕官家,怕官家之剥削。如此着墨,也就委婉曲折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显然,此诗采用的也是以乐写哀的笔法。

我们将张籍的《牧童词》与高启的《牧牛词》两相对照,则不难看出后者在立意、构思与笔法上均受前者的启发,但它又不是生搬硬套前者,而是凝聚着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显示出个性特征,语言质朴自然,具有颇为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故后者不因为有前者的存在而失去生命力。这正如高启在《独庵集序》中所说:‚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②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 雁 (唐)钱 起

潇湘①何事等闲②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③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释】①潇湘:泛指湖南地区。②等闲:随随便便,轻易。③二十五弦:指瑟这种乐器。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诗人跟归雁这个南方来客的问答中,可以

体察到诗人身羁北方而怀念南方家乡的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说明。

拟人。诗歌把大雁“拟人化”,全诗一问一答,就像是两位老朋友在聊天。首联

是诗人对归雁的询问:南来的雁啊,你为何离开环境优美、水草丰富的潇湘而千里迢迢地飞回北方来呢?次联是代归雁回答:因为那里有湘灵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调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来。 解析:

诗人客居在北方,看见大雁北返,触动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雁》诗。 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这两句用的是倒臵法。意思是说:‚潇湘水清沙白,两岸长满青苔,水暖食足,风景幽美,大雁正好栖息,为什么要随随便便飞回来呢?

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杜牧的《早雁》诗:‚莫厌潇湘人少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末两句是诗人代雁作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钱起考进士的中试诗题即为《湘灵鼓瑟》,结尾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描写湘灵鼓瑟的名句。这里诗人代大雁借用湘灵鼓瑟的事答道:‚ 潇湘本是个好地方,但是湘水女神常在月下鼓瑟,瑟声幽怨,不胜其悲,所以才飞回来另找更好的栖息之所。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清远。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明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