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3-04-13
来源:星星旅游
教育与管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沈霞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江苏无锡21400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一 系列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凶素,使学生置身于快乐、 自主、创造性的学习中,从中经历 #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审 分析,并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美与丑的看法.着力引导学生对 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使之在对 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三、从语言中感悟美 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陶情养性、美化心灵.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李白的《望庐山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目的 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 从内容上 看,或描绘绚丽的风光,或歌颂伟大的英雄,或表现多彩的生 活,或抒发美好的感情,无一不是对美的展示和对美的向往:从 形式上看.摇曳多姿的篇章美。波澜起伏的情节美.珠圆玉润的 语言美.都会让人产生美的遐想和启迪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审 美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师只要选择恰当的美育方法.就能把学 生带进“美的艺术之宫”,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思索中 提高觉悟.在审美中陶冶心灵。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从意境中领略美 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 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学生自觉接 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 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其 中,变文中“此情此语”为“我情我语”.“彼情彼景”为“我情我 景”.使之通过亲身情感体验.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 生共鸣.在情境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更深入地领悟文 章构筑的艺术真谛。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可在课始用多 媒体向学生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 使学生“入境”.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真正感悟“草原”之美。 教材所选课文,例如古诗,往往融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于 一体,“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 在教学时,教师要 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人“境” 具体方法有:一是介绍作者及 作者生活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心情去读 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 引人古诗.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可以通过 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如:教学 《江雪》这首诗,可启发学生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 啸,天地问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把学生带进诗文的意境,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从形象中体会美 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形象的世界.自然界的湖光山 色、花鸟虫鱼.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无不形象逼真。这种 美的形象很多是通过词语的锤炼和各种修辞手法来刻画表现 的。如:《石榴》中写到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 咧开了嘴.有的……”.形象地描写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 笑容.比拟运用得十分精妙.学生读罢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 的特征.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 对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在描写人物的课文教 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人物美与丑的对比。不断 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的教学.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 62 2010年第6期 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近代的老舍、巴金等名家的作品。教 师可训练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 感悟,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 高。 传神的词语共推敲.优美的句子同欣赏 传神的词语精妙 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优美的句子有的句式对 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鸟的天堂》一 课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里的“堆”字用得 特别传神,描绘出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桂 林山水》一课中。不仅用词传神,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山、水” 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T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 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从诵读中体验美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 吟诵课文.在人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 审美对象的美。如《鼎湖山听泉》,这种有声有色的课文,只有朗 读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当 文中写听泉 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 流淌的小溪的声音……”一串排比句式.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分 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 声、“磅礴”的铜管乐声。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 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 小金花、大 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 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自然会给学生留下难以 磨灭的印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动 听的旋律、精美的图像、鲜明的色彩等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美 的教育,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即兴表演、做游戏、开展 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美的教 育,欣赏、理解、描绘、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