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铁时代”的铁路新闻报道创新——以广西电视台相关报道为例

2022-12-29 来源:星星旅游
浅析“高铁时代”的铁路新闻报道创新——以广西电视台相关报道为例程秋玲(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第一个进入高铁时代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高铁改变了群众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铁时代也为铁路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丰富的题材和创新的机遇。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广西最权威的电视媒体,对广西高铁的建设运营持续给予关注报道,并积极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作者从参与者的角度对创新报道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高铁时代;铁路新闻;创新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第一个进入高铁时代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我国西部十二个省当中第四个开通高铁,仅次于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目前,在广西区内通车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达到1 804公里,约占全国高铁里程的8%。高铁改变了群众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铁时代也为铁路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丰富的题材和创新机遇。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广西主流媒体和最权威的电视媒体,对广西高铁的建设运营持续给予关注报道,并积极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贡献出了大批获奖新闻佳作,在社会上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注重内容创新1.1 精选报道方向,在高铁工地“抓活鱼”一条高铁的建设耗资巨大,众所瞩目,时间跨度长达3~5年,涉及的部门行业众多,本身就是新闻的富矿。2013年12月28日,广西首条高速铁路衡柳铁路正式运营,标志着广西从此进入了高铁时代。这条高铁是原有的湖南到广西的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后的成果,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从2009年项目建设初期就一直关注,采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其中一条还斩获了2009年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这条获奖新闻题为《千亿工程启示:超支600万“绕”出双赢》。介绍了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标段,建设单位修筑施工便道时考虑附近村民需要,多花了600万修成了方便出行的民心工程,得到了群众支持,取得征地拆迁进度加快的双赢效果。原先记者采访这个工程只是为了报道工程进度,在采访现场了解到这个情况,调整了思路,将动态消息做成了深度报道。为破解工程征地拆迁老大难问题展示了一种新的做法,获得了当年的广西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类似的在高铁建设工地深挖题材,做出亮点的报道还有2016年的广西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即2015年10月19日广西卫视《新闻早汇萃》栏目播出的《云桂铁路建设利用溶洞水造福当地百姓》。云桂铁路是连接云南和广西两个西南省区的高速铁路,于2016年底全线通车。因为途经之地多是贫困山区,也被称为一条“扶贫线”。2015年10月记者到这条高铁沿线的广西百色市平果县采访,意外了解到在修建那吉隧道时,附近村民起初怕影响水源,阻挠施工单位施工。后来施工单位采取了帮助村民改善从溶洞中取水的条件,修建蓄水池的方法,让村民用上了稳定清洁的自来水。虽然也是多支出了80万工程款,但得到了村民对工程的理解和支持。用这样鲜活的事例做成的报道,展现了高铁的建设给沿线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在追求大国速度的时候,也注重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是从高铁建设工地抓到的生动精彩的素材。1.2 放大细节,让高铁有生命力从2013年开始,短短4年间广西陆续有8条高铁投入运营,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各档栏目对这些高铁的建设报道除了抓住其中亮点,做有意义的新闻外,记者也想尽办法从各个角度入手讲好故事、放大细节,让工程建设报道给受众耳目一新之感。2013年初,广西进入高铁开通倒计时,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采制了系列报道“广西开启高铁时代”。这四条新闻每条都从细节着手对高铁建设的安全、技术、工艺、质量、意义和重要节点进行报道,独具记者个人风格。例如,2013年1月12日《广西新闻》播出的《充满科技含量的南钦高铁》。其实这条高速铁路只有不到100公里,记者沿途对三个施工关键项目进行了采访,短短三分钟的片子,介绍了“全国跨度最大的连续钢桁拱桥”“广西第一段无砟轨道”“保证动车安全通过采空区”三个工程亮点。突出了这条连接壮乡首府和北部湾沿海城市群的高速铁路的科技含量,让这些先进高铁技术第一次进入广西观众的视线。在《南广铁路:广西高铁的“明星路”》新闻当中,为了展示这条广西设计标准最高的铁路是如何追求高质量高标准的,记者从一块铺路石——道砟说起,通过采访介绍每块道砟从生产到上道之前最少要经过三次的筛洗,直径控制在16毫米到63毫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防止动车41THE FORUM论坛经过时被风带起影响行车安全。这样生动鲜活的现场例子在这个系列报道当中每篇都有,完整看下来观众会有“广西高铁修建难度大,技术水平高,有讲究”的感觉,达到了既有科学的普及也有信息的传播双重效果。2 报道形式创新▲沿线重要站点卫星连线、沿线重要城市短片介绍、演播室嘉宾访谈等方式,记录两线一站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贵广、南广沿线地理条件恶劣、桥隧比高达80%以上,列车内也无网络信号覆盖,为此三省区电视台联合制定直播技术方案,为扩大影响力,提升可观性,带领观众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生动形象。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移动客户端也是新闻的战场。在2016年11月,云桂高铁即将开通前夕,为直播报道预热,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部独立研发推出了微信小游戏《我的高铁足迹》,通过微信答题,观众可以了解2.1 让电视直播成为每条高铁开通的首秀从2013年底湖南到广西的衡柳铁路、广西区内柳南客专和沿海高铁开通运营开始,广西进入了高铁建设收获期,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每条高铁的开通进行现场直播,并且直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2013年12月底,确定衡柳铁路将成为广西第一条开通运营的高铁后,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立即组织相关资源筹备现场直播。直播确定为“演播室访谈+现场直播+资料短片”的穿插形式。当天中午11点30分,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正式开始。通过演播室让嘉宾介绍权威信息和高铁建设背后的故事,现场多次连线记者谈发车准备情况,也是向开始进入高铁时代的广西观众介绍乘坐动车的各种知识,还穿插了7个相关短片介绍原有的湘桂铁路和衡柳铁路改造情况。由于出席现场送行首趟进京动车的领导规格较高,现场调动了五个机位,对发车情况进行了无解说纯现场的展示。动车鸣笛、首长发令开车的一幕由此成为广西铁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报道也因意义重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制作精良被评为当年广西新闻奖现场直播类一等奖作品。2014年12月26日,我国西南华南的粤桂黔三省区共同发生一件大事:连通贵州、广西和广东的贵广高铁正式运营。而就在同一天,两广间的重要交通动脉南广高铁也全线运营;对于广西而言,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南宁东站也在当天投入使用。如此密集的高铁大事集聚迸发,广西电视台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贵州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型直播报道《飞驰粤桂黔》。联合直播报道通过42直播特设计以下环节:(1)在贵州台设立三台联合制作的演播室(相当于二级导播点),与三台演播室进行连线;(2)三台组成主持人联播团队,在直播中既介绍各自省份特点,又三剑合璧解说开通情况;(3)通过4G网络,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及时展现车上乘客和记者的实际感受。为做好此次报道,三地电视台共派出由300多名记者、编辑及技术人员组成的直播团体,出动15辆卫星车,10多套4G直播设备全程记录。其中广西电视台动用6辆卫星车,7套4G设备在南广高铁沿线的南宁、贵港、梧州,贵广高铁沿线的贺州、恭城、桂林、三江等7个站设置了卫星、4G直播连线点,派出包括主持人记者、编辑及技术人员在内的近100人的队伍参与直播工作。此次直播报道在广西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南方卫视,贵州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公共频道等8个频道联合播出。因其意义、难度在三省区电视史中前所未有。《飞驰粤桂黔》三省区联合直播也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重大文艺奖项的作品入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现场直播提名奖和2014年度广西新闻奖电视直播一等奖。2.2 用电视新技术、新媒体手段丰富高铁报道形式在2015年12月11日的《广西新闻》当中,出现了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报道:从0到1 812公里》,它的新颖之处在于首次在广西的主新闻当中出现虚拟演播室报道。主持人站在绿幕前录制,后期加上动画数据,直观展示广西“高铁时代”的变化。在讲解过程中,一趟特技制作的动车甚至还开到了主持人身边配合解说。穿梭的列车广西高铁小知识,还可以拿奖品。游戏上线只两天浏览总量就达到1 283次。在云桂高铁开通前一个月,新媒体部门还利用微信朋友圈,征集与老南昆铁路和新云桂高铁有故事的南昆有缘人,在广西当地引发强烈反响,从众多报名者中甄选了10位拍摄者,在节目里讲述自己的铁路情缘,穿插在当天的直播节目中播出,为电视直播增添了新的元素。3 建立新体系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在高铁时代,铁路资讯也呈爆发式增长。为在众多的信息当中甄别真假、信息量多少,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建立了以跑线记者为纽带的新闻信息传导机制。跑线记者负责收集高铁资讯,信息源是当地铁路局的宣传部门和内部电视台。再由宣传部门联系各个业务部门,在业务部门层层设立通讯员,最基层的通讯员设立在班组。因为跑线记者相对固定,与这些职能部门建立了信任,一旦发生突发新闻,记者可以直接联系通讯员了解情况,及时澄清谬误。与铁路局内部电视台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电视台资源不能满足突发报道的要求,可以利用铁路局电视台记者拍摄的画面进行报道。在春运、暑运等重要节点,与铁路局共同策划报道方案。近年来,每年都有广西电视台记者与南宁铁路局影视中心记者共同采写的新闻报道荣获广西新闻奖等奖项。高速铁路和车辆装备成套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立足世界的一张名片。创新形式、深挖内容、扩展视野做好高铁时代的新闻报道,既是服务群众出行,也是服务国家战略。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十三五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建设,持续聚焦高铁仍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也会是值得记者深挖,呈现越来越多的精品佳作。《数说广西高铁时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