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020-08-03 来源:星星旅游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本来就是一篇经典课文,再加上现在生存环境保护日趋的重要,就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1

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①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谈感受,读中感悟,悟中美读。

②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语言精美,文中有画。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或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或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或展示画面再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体验,使学生对文中“鸟的天堂”产生亲近感,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感受。 2、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①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促进不同的思维碰撞,形成对鸟的天堂的美的多元解读,丰富文本的内涵,渗透做人要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②读想结合法: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榕树的大、茂盛,鸟儿的多、快乐,感受文字的精彩和画面的妙不可言,享受语言,从而为运用语言作准备。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在广东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市南部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雅,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昂然,形成了南国的一个奇观——鸟的天堂。那么鸟的天堂是否真有传说中那样迷人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连同他的朋友去“鸟的天堂”游玩一番吧!

课伊始,情即生。教师用导语激情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带学生进入课文意境,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 学生自学课文

(1)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完成填空。

本文“鸟的天堂”是指--------, 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很美,第二次看到----- 很多,他们在那里生活的快活。 (3) 把课文分成两段,并概括段意。

学生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读课文作好了铺垫,也能培

3

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品读感悟

这个环节我是分三步教学的。 1.抓段落,感受静态与动态之美。

首先,设疑: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景象呢?

当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并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我则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出示课件,情景再现,对比欣赏体会作者两次所见到的两种不同的美:(出示课件)一是大榕树静态的奇特的美;二是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略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2、抓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和优美。

学生在欣赏画面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围绕“作者是怎样写出大榕树的特点的?”和“哪个句子写得好?”两个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选择了两个句子来体会描写大榕树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图片直观地了解。

(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伸进泥土里。(树大)

(2)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茂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叶)

4

在学生感受到树叶的翠绿美、光泽美之后,重点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

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含的无限生机等。在朗读、想象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作者的感情。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向学生展示了大榕树的近景和远景,树叶的颜色。学生在观察朗读后很快地理解了“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树的茂盛和庞大的特点,并启发引导学生知道作者就是抓住榕树的枝、叶、根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的,这种方法就是静态描写。

在领略了大榕树的静态美之后,我再次设疑:你们还想了解鸟的天堂的动态美吗?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的第十二、十三自然段吧,看作者是抓住鸟儿的哪些方面突出鸟之多的?孩子们通过小组交流、情境欣赏和朗读体会来解决问题。

3、抓朗读与背诵,促感悟。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炼,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再次引发讨论,共同环保。

在学生体会到这里的美丽,体会到鸟儿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繁衍时,当作者恋恋不舍告别这里时,发出由衷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个鸟的天堂不同的含义,再次激起学生的讨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5

1、图片欣赏。(出示课件)

2、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观赏到的情境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后,我和学生达成共识:这里之所以成为鸟儿的乐园,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儿。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

四.知识迁移: 鸟的天堂 田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而作

情感体验: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使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可是如今,生活中有很多人却破坏自然,大量的捕杀鸟类,以至于很多鸟类濒临灭绝的境地。插播动画短片,之后请同学发表内心感受。

通过这一环节感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拓展延伸:

“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6

六.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 第二次 黄昏 叶:多 、密 、绿 榕树(美) 枝干:枝上生根,不可计数 (静态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7

早晨

到处 到处

有的 有的

(动态美)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