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

2020-01-12 来源:星星旅游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

《秋 夜 》辅导

1. 文章主旨:

本文是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作的。作者有幸结识鲁迅,颇有交往,多得教益,为此作者谱下这\"秋夜\"之思,从波光荡漾的记忆之流中,闪映出鲁迅先生飘忽的身影,再现了他的音容笑貌,突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2.文章特色:

(1)另辟蹊径,以梦入文,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

(2)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

(3)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非大家手笔,难有这等气势。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巴金(1904年-),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旅途随笔》、《随想录》等。代表作《家》,揭露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堕落,描写了它全面崩溃的历史进程,同时歌颂了新生力量的觉醒与抗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2.《秋夜》本文是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作的。作者另辟蹊径,以梦入文,以象征手法,突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

二、简答题

简述本文是如何前后呼应的?

提示:

文章开始,写夜读《野草》,走向梦境。寥寥几笔,勾勒出风声、雨声中的书斋环境,尤其那忽明忽暗的灯影更增添了雨夜的迷茫气氛。文笔洗练,直接入题,文章由实入虚。

文章最后写梦醒。由虚入实,化幻为真。紧紧围绕\"燃烧的心\"再挖新意,拓展出新的视野,给人以道德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神圣感。而其中的景物描写,再次点出秋夜雨声,渲染了梦境的氛围,与开篇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的整体。

三、分析

1.试析本文梦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

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文章第一部分,直接入题,交代梦的背景。第二部分为全文主体,层层深入地展示梦境,名为梦境,实为现实中一系列真实片段的集锦,它紧紧围绕\"燃烧的心\",不断拓展出新的视野,最后以红日,象征鲁迅永垂不朽的精神,给人以道德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神圣感。

作者借助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象,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有声有色,有情有谊,感心震耳,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

2.试分析\"燃得通红的心\"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提示:

《秋夜》的核心部分,采用象征的手法,层层深入的描绘\"燃得通红的心\",其实,它这就是鲁迅的精神。这种描写,由外及里,由浅而深。开始:\"这颗心\",它的外观是\"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它的强大感召力,使\"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而且\"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继而,进一步引出鲁迅的一连串家喻户晓的警策之句,作者将鲁迅的精神具体化了:\"我决不离开你们!\"表现了鲁迅与青年同呼吸、共命运血肉联系。\"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表现了鲁迅敢于斗争的无畏气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表现了鲁迅高瞻远瞩的必胜信念。这样,文章以具体可感的事实,塑造了青年导师的光辉形象,进一步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骨和人格力量。

最后,描写这燃烧的心\"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着的心。\" 红日,象征永垂不朽的鲁迅精神,这正是写作此篇的缘由,\"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远不会死!\"以此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寄托无限思念。

《记张自忠将军》辅导

内容概要

1.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记张自忠将军》是现代著名作家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文章回忆抗战时期参加国民参政会华北视察慰问团,在前线见到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的情景。

本文和鲁迅的《忆刘半农君》都是记人为主的散文,但在写法上却有明显的不同。与《忆刘半农君》相比较,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作者并非为张自忠将军立传,没有全面评述人物的生平业迹,而是注重直接的见闻,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所谓侧面描写,是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文章用许多笔墨详细介绍了张自忠将军司令部的简单朴素和他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清淡简朴,又与慰问团一路访问过的不少司令部的陈设以及慰问团所到之处每每受到款待进行对比衬托,从而突出表现了张自忠将军自奉俭朴、为官清廉的可贵品质。对于张将军的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文章也没有正面介绍和描写,而是通过夜间敌人不时放炮壮胆,放哨战士态度安详,以及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从侧面加以表现。这就如\"烘云托月\"一般,使所写人物的性格品质突现出来。这种写法既意味深长,又可以留下大量的艺术空白供读者想象。

第二,将见闻与感受,记述与抒情,交织融和在一起,在平朴的记叙中注入深浓的情愫。文章第二段在以细致的笔触记写了张将军司令部的简朴之后,作者写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是后方的还是临近前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第三段在详细记述张将军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同时,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从我们出发视察以来,……名为慰劳将士,实则受将士慰劳,到处大嚼,直到快活铺这才心安理得的享受了一餐在战地里应该享受的伙食。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则顺着脊骨咽下去,不是滋味。\"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回顾此次视察的见闻,感受更为深沉:\"军民疾苦,惨不忍言,大家只知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其实亦不尽然,后方亦有不紧吃者,前方亦有紧吃者,大概高级将领之能刻苦自律如张自忠将军者实不多觏。我尝以为,自奉俭朴的人方能成大事,讷涩寡言笑的人方能立大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难当头之际仍然到处可见的奢侈腐败之风的憎恶与鞭鞑,寄寓着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愤之情,而对张将军亮风亮节的敬佩与景仰更溢于言表。见闻与感受,记述与抒情的交织与融和,使文章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此外,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既显示了白话文平易、自然、通脱的特点,又融进了文言文精练、简洁、雅致的长处。全篇文章用的是平易自然的白话,同时又适当运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既能清新流畅地写人状物,表达情思,文笔又显得精炼雅洁,隽永耐读。 2.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在张自忠将军防地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这位爱国将领身居高位而自奉俭朴的风范,对其谋国之忠和作战之勇深表景仰。文章不仅以敬佩之情写出了张自忠将军的高风亮节,而且融和着作者抗战时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匡世救弊的历史责任感。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梁实秋(1903~1987),现代作家。1923年赴美留学,三十年代参加新月书店和《新月》杂志编辑工作,曾就文学的阶级性等问题与鲁迅等左翼作家进行论争,1949年东渡台湾。一生致力于英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在创作上以散文著称。 2. 国之干城,国家的捍卫者。干,盾;城,城郭。干和城都起捍卫防御作用,用以比喻捍卫者或御敌立功的将领。 3. 讷涩,说话迟钝,不善言谈。 4. 谋国,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谋划、考虑。 5. 侪辈,同辈,同类的人。 二、词语辨析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冰霰xiàn 珍馐xiǖ 别无长zhǎng物 B.蕴藉jiâ 多觏gòu 踱dú来踱去 C.讷nà涩 灵榇qīn 国之干gàn城 D.侪chái辈 江干gān 举国震悼dào 提示: D

2.《记张自忠将军》一文的主旨是: A.记述张自忠将军的事迹,为其立传

B.对张将军的一生作出评价,赞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C.记写对张自忠将军的印象,对其谋国之忠和作战之勇表示敬佩与景仰 D.借张将军的事迹,抒发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愤之情 提示: C

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骄情,骄傲自大的情绪 B.孤傲,孤僻高傲

C.拂然,不赞成的样子

D.人心叵测,众人的感情、愿望能以了解 E.从谏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F.虚怀若谷,没有知识,内心空虚得像山谷一样 提示: B.E

4.\"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 \"中\"一面之雅\"、\"谋面\"的意思? 提示:

一面之雅,只见过一面的交情。雅,交情。谋面:彼此见面。

5.\"像是会议室,别无长物,•里间是寝室,内有一架大木板床,床上放着薄薄的一条棉被,床前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架电话和两三叠镇尺压着的公文,四壁萧然\"中\"别无长物\"、\"萧然\"的意思? 提示:

别无长(chánɡ)物,没有别的像样儿的东西,形容俭朴。萧然:形容空虚、冷落。 6.\"张将军也常亲自过河督师\"中\"督师\"的意思? 提示:

督师,指挥军队作战。师,军队。

7.\"我们奉上一面锦旗,上面的字样不是'我武维扬'便是'国之干城'之类\"中\"我武维扬\"、\"国之干城\"的意思? 提示:

\"我武维扬\",语出《尚书·泰誓》,这里意思是显示、高扬我们的军威。维,句中助词,无义。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侧面描写?《记张自忠将军》一文是怎样使用侧面描写手法的? 提示:

侧面描写是指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记张自忠将军》一文通过写司令部陈设的简单和饮食的清淡,表现张将军自奉俭朴和谋国之忠的品德,通过描述张将军防地夜间的景象和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表现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

2.梁实秋在《记张自忠将军》一文中使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请各举出几个。对此,你如何评价? 提示:

文言词语,如:谋面、督师、俄而、遗榇、厝。文言句法,如:\"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山以梅花名\",\"行旅往还辄相顾指点\",\"视任何侪辈皆无逊色\",\"谓予不信\"。现代文当以白话为主,适当融入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能使语言精练,文笔简洁雅致,但要注意适当。 五、分析

以本文为例,谈一谈人物传记文章的写作。 提示(要点):

本文记写的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个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人物是战场上的将军。作者是以采访的身份出现的。因其是战地实录,所以具有传记史料的价值。

文章告诉我们人物传记的写作,一定要真实。主要事实不能虚构。如,战地的司令部所在地,襄樊与当阳之间的快活铺;天气:二月中,很冷,降着冰霰;司令部简单的陈设……一尘不染。人物的外貌、气度。外貌:高高大大的身躯,不愧为北方之强,微胖,推光头,脸上刮得干净,颜色略带苍白,以及穿着;气度:温恭蕴藉。所吃的饭菜……作者夜间的感受;赠旗仪式;张将军的灵榇……总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不真实。

真实基础上的所感,通过议论和抒情表现出来。如,司令部的简单陈设,一是在白描中点评并抒情。\"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洁干净,一尘不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后方或是临近前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二是在白描的基础上对比:简单与简单比--孙蔚如将军在中条山上的司令部,也很简单,但是也还有几把带靠背的椅子;朴素与朴素比--孙仿鲁将军在唐河的司令部也极朴素,但是他也还有设备相当齐全的浴室。还有不可比之比--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此种写法贯穿全文。

文章在记实基础上概括出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简单。用\"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一语过渡到对张将军的具体描写。饭菜:豆腐白菜,白菜豆腐:\"一餐永不能忘的饮食\"。 此外,对夜间景象的描写,更增加了战地的真实感,烘托、渲染了气氛。 本文依时间顺序来写:白天到晚上到白天到回重庆后……结尾卒章显志。

全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兼用,集中写张将军的谋国之忠,下文写其作战之勇。二者的关系是因忠而勇,勇亦显忠。 以上这些特点,均启示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人物传记的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的功力。学习作者通俗的文字,平实的文风。

《忆傅雷 》辅导

内容概要

1.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忆傅雷》是从女作家杨绛为《傅译传记五种》一书所写的\"代序\"中节选的一部分。著名翻译家傅雷是作者的挚友,作者对他的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有深切了解。

以记人为主的艺术散文不同于传记,主旨不在评述人物的生平业绩,而重在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作者眼中和心中的活生生的这个人。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选材具体而精当,章法自然而谨严。文章选取若干具体的小事,从严肃而不乏开朗幽然,狷介而非孤傲,认真而过于直率三个方面,活画出了傅雷的个性,写出了一个\"地道的傅雷\"。对于他的严肃而不乏开朗幽默,既着重写了他在孩子面前\"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又勾画了他在朋友面前常常\"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的音容笑貌。有人说傅雷孤傲,作者却联系他所译的《服尔泰传》和《刚第特》等作品,由傅雷自比\"墙洞里的小老鼠\",引出了他狷介正直的可贵品格:对所有朋友都一片至诚,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只因为不会在世途上圆转周旋,故而潜身书斋,致力于翻译工作。至于傅雷对待工作、对待翻译事业的认真态度,文章则举出他不愿留在清华教法语,在翻译工作会议上毫无顾忌地指出别人翻译中的错误,以及对自己的挚友──作者的一篇译作那么认真地对待和评价,通过这几件具体的事,作了生动的描绘。从思路和文章结构上看,不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而是抓住人物个性的上述几个重要侧面,依次娓娓写来,章法谨严而自然流畅,朴实而又跌宕有致。

二、抓取生活细节,作生动传神的描绘。为了真切具体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特别注意抓取生活的细节,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作生动传神的描绘。例如,为了写出傅雷性格中严肃和严厉的一面,文章中用一大段描写他一向严格禁止孩子旁听大人的说话,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他如何到客厅门旁察看,如何对孩子严声呵斥,以至冒火。还有其他几处细节描写也都细腻生动,读来使人如见其人,如聆其声。由于对情景和细节绘写灵动,既栩栩欲活地写出了人物的神采风貌,又极富情致地融入了作者的感怀。这当然来自于作者观察得细致和体察得入微。

三、语言自然清新,委婉雅洁。作为一位阅历丰富、见解不凡、才情并茂的女作家,杨绛这段回忆傅雷的文章,像她的许多散文一样,文笔成熟老练,自然清新,委婉雅洁。叙述事件,描摹情景,抒写感怀,虽然大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不假雕饰,然而却意蕴淳厚,耐人咀嚼,有一种高品位的内在美。

2. 文章主旨:

本文凭借对傅雷的独特了解和相知之情,从不为人们所注意以至容易被误解之处,展示出傅雷的境遇、心态和性格,写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令人敬佩的人格力量;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极\"左\"路线下,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些优秀知识分子的遭遇,并抒发了痛惜之情。

二、词语辨析

1.\"她既不愿看到儿子拂逆爸爸,也为儿子的前途担忧。\"中\"拂逆\"的意思?

提示:

拂逆,违背,不顺从。

2.\"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中\"矫情\"的意思?

提示:

矫情,故意违反常情,表示高超或与众不同。

3.\"误会、偏见、忌刻、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中\"骄矜\"的意思?

提示:

骄矜(jīn),骄傲自大,傲慢。

4.\"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中\"讥诮\"、\"叵测\"的意思?

提示:

讥诮(qiào),讥讽。 叵(pǒ)测,不可推测。贬义词。叵,不可。

5\"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7)\"中\"泥淖\"的意思?

提示:

泥淖(nào),烂泥,泥坑,这里用来比喻污秽、肮脏。

6.\"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中\"从谏如流\"的意思?

提示:

从谏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就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7.\"和梅馥同到我们家来盘桓三四天\"中\"盘桓\"的意思?

提示:

盘桓,旧日师友切磋。

8.\"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中\"\"的意思?

提示:

怫(fú)然,生气的样子。

9.\"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中\"虚怀若谷\"的意思?

提示: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三、简述

1.傅雷为什么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

提示:

莫罗阿曾把服尔德(伏尔泰)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服尔德即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他晚年曾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法尔奈,与欧洲各国人士通信,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的宣传。对此,19世纪法国作家莫罗阿在《服尔德传》中评论说:\"他在法尔奈有如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但是狡猾的野兔,在政治场中往往会令狮虎却步。\"1936年,傅雷将《服尔德传》译成中文,50年代又先后翻译了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等。

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是他面对现实,面对人事上的矛盾和倾轧,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表现了他狷介正直的个性。他对所有朋友都一片至诚,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只因为不会在世途上圆转周旋,故而像躲在墙洞里小老鼠,潜身书斋,致力于翻译事业。

2.《忆傅雷》一文中,作战选用哪些具体材料来表现傅雷对待工作、对待翻译事业的认真态度?

提示:

翠园了一些三个具体材料:尽管他们夫妇对清华园颇有留意,但仍决定回上海,干他的翻译工作;在一次翻译工作会议上竟无顾忌地指出别人的翻译中的错误;对自己的挚友──作战的一篇译作非常认真地对待和评价。

3.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如何才能写出一个人的特点来?

提示:

要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关键在于对所写人物的观察和发现。观察越细,发现越多,其独特之处,才能跃然纸上,而不至于一般化。因此,要对人物有独特的把握,就要有独特的视角。本文就写得很独特。\"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作者却认为\"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面孔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含笑的傅雷\"。又如\"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再如,朋友爱说傅雷固执,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众人骂他狂傲,他实在是直率和认真。诸如此类,都体现着作者对傅雷有着非同一般的了解和认识,绝不是人云亦云。

四、分析

1. 阅读下面的文字,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浓郁的生活气息。

也许锺书是唯一敢当众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陈西禾同志。一次锺书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满面尴尬,直向锺书递眼色;事后他犹有余悸,怪锺书\"胡闹\"。可是傅雷并没有发火。他带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傅雷还是有幽默的。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

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提示:

只有写出生活中的人物,才能给人以真实感。要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写傅雷在家中与朋友的笑和对儿子的严肃。其取材就十分生活化,笔触又十分灵巧。

写他的\"不乏幽默\",就放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在朋友面前他\"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即使是朋友\"打趣他\",一边的客人都\"急得满面尴尬\",可是\"他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可见傅雷是有幽默感的。

写他的严肃,着重写了他在孩子面前\"严肃到十分\",\"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对孩子\"冒火\"、\"呵斥\"、\"厉声呵喝\";写他\"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再加上\"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作衬托,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日常生活的情景,人物表情的自然流露,富于动态的场面,由于仅用白描,自自然然、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的感受非常强烈。

2.试分析本文细节描写的特点。

提示:

散文的写人记事一定要有好的细节。写好细节是很难的。如写傅雷的认真和严肃,写他僵硬、干爽的性格,特别是与钱钟书\"闹别扭\"的那段文字,就写得很精彩、很到位。真是人物不出场,也能将人物写活了。其中,\"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说明傅雷翻译的水平很高;\"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说明傅雷对于错误毫不留情;钟书写信批评他。傅雷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复书信来往--说明他的固而不执。这些文字的确都很重要。但作者除此之外还写出了傅雷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世态人情,写出了傅雷的格格不入,太认真、太僵直、太干爽了。这些信笔写进文章中的内容从更深的层面上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平添了文章的真实感、时代感和厚重感。

3.试举例分析本文是怎样在情境中表现人物性格的。

提示:

概括的评价容易,具体的再现或表现就难了。最难是写出场景中的人。写作特别是记叙性文章的写作,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在情境中表现人物。

如:写傅雷的认真和严肃,写他僵硬、干爽的性格: 我只看到傅雷和锺书闹过一次别扭。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锺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回复书信来往。 这段文字写得很精彩。

人物不出场,也能将人物写活。傅雷没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

这段文字也可以简化为:

一次傅雷虽然没有到会,但他提出了书面意见,意见中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触怒了不少人,都大骂他狂傲。后来,钟书写信批评他,他还气呼呼地不理我们,一段时间后才回复了书信的往来。

但这样写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固然能说明傅雷翻译的水平很高,结果却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一个老翻译家气得直哭。说明傅雷对于错误毫不留情面却又的确有些过分。

钟书写信批评他。傅雷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复书信来往。这也表明他的固而不执。

傅雷缺乏的是对特定文化背景下,世态人情,处世态度的策略。他太认真、太僵直、太干爽了。正所谓过犹不及。

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增加了对情境人物性格的表现力。如,开头一句:\"我只看到傅雷和锺书闹过一次别扭。\"\"闹别扭\",这词儿很生活。只有同事、朋友和亲人才这样说。因此,下面这段话,是对真朋友说的。为什么闹别扭?这就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能引发兴趣呢?因为这儿透露出有个故事。

再如,\"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一是为下文的\"骂\"和\"哭\"做了铺垫。一是暗含着对傅雷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的批评。太书生气了。

还有,\"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这里用\"平心说\"三个字,就把作者的态度摆在了一个客观的位置上。下面的话,只有深知翻译工作的苦衷的人才能说得出。\"极繁琐\"、\"不免挂一漏万\",再打个比方:\"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两个假如,一会让人\"心悦诚服\";一会\"周到些\"。这无疑是对傅雷此种做法的委婉的批评,没有一点世俗、世故、圆滑之气。

此中透露着作者对傅雷的爱护之情,因为作者是把傅雷当真朋友来看待。由于作者是在情境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所以十分真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