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2022-02-13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6月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ZHENGZHOUECDNOMICMANAGEMENTINSTITUTE Jun.2002 Vo1.17No.2 第l7卷第2期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张明龙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常见的有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等几种发展模式。它们各有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从长远看,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宜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89(2002)02—0003—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实际工作者 从我国的国情特点出发,联系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现 状,依据经济发展规律,针对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 展,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式,其中主要有梯度推进发展 理论结合起来。这一模式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 通干线如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作为经济的“发展 轴”,再在各条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 城市集群作为“增长点”。通过加快“增长点”的经济 发展,带动“发展轴”向周边延伸,进而带动全国经济 的发展。 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等。这 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其基本内容来看,各有优缺 点,其中网状交织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比较理想。 一3.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以比较 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的经济吸引, 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的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 和流通渠道,带动周围次级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 1.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区域经 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要求,从本国发展过程形成的 经济技术梯度实际出发,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 它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地经 济的内在联系和自然地理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在已有的经济布局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 为依托,进一步形成若干个跨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区 域。 该实行东一中一西梯度推进。即首先促进经济技 术条件较好、拥有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 区迅速发展,然后再逐步向经济技术较差的中西部 地区推进,随着梯度推进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将 使各地区在总体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缩小区域之 间的差距,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区 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 采用的主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梯度推进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构造区 域之间资源互补的依托结构,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 区经济的增长势头,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 时,加大宏观导向和投资力度,推动落后地区优化产 业结构,使各个区域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彼此协调 发展。从而通过对各区域的重点发展,带动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并兼顾总体经济效率和空间平等,尽 量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通过加强不 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 发展模式一样,也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为依 据,主要特点是把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经布代 维尔、弗里德曼和缪尔达尔等人加以发展的“增长 极”理论,与美国经济学家沃纳・杉巴特的“生长轴” 收稿日期:2o02—03—11 作者简介:张明龙(1953一),男,浙江三门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6月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0URNAL0 ZH0UECoN0MIC^ ANAGEM匮NTIN 汀ITUTE Jun.2002 V01.17No.2 第17卷第2期 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 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最终 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 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 系统中。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比较 金、技术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完善扩散和回流效应 的传导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中心地区向外 转移过于拥挤的部分原有产业,实现内部产品更新 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外围腹地 产业结构转换,吸引新兴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 迎头赶上发达地区。 1.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把经济效率 提高作为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不均衡和要素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及时抓住国际 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东一中一西梯 度推进的方式布局生产力,安排国家投资,制定区域 政策,实行梯度对外开放。这一模式的实践过程:促 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经济增长极、市场圈和 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比较 1.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的主要不足:东一中一 西三大梯度划分不很科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划 分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不符合实际经济发展状况, 这导致它们经济结构趋同性大,互补性差。同时,这 一发展模式扩大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2.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主要不足:它以发达的 加剧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 交通网络为基础,而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地 多而平原少,历史上形成了东部交通发达,西部交通 经济带,也相应带动了全国各地区和国民经济整体 的发展。 2.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充分吸收了 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精华,从动 态的角度来进行空间生产力的组织,既与我国地理 特征及地域分布相适应,又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 展的现实格局,所以它成为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规 落后的局面,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开发结果,仍然是 向东部地区倾斜。同时,交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本 投入,且建设周期较长。因此,这一模式推进速度较 慢,难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划的主要依据。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表现为:在我 国区域开发与规划中,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 3.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不足:城市圈 域范围的界定和各级中心城市的划分缺少社会公认 流域相结合的“T”型区域开发实践。 3.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充分利 用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促使我国沿海与内地、东部与 中西部寻找各自的合适位置和特有优势,实现区域 的统一标准,各地都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分圈、分级 方法。特别是遇到跨省级行政区时,较高等级城市 对较低等级城市及农村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会受到来 自当地政府或多或少的干预,导致效率降低,难以收 到预期的效果。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主要不足:它基本 上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生产力布局模式,虽然考虑了 已有的经济格局,但忽略了市场机制对经济中心的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建立 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心城市与腹 地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 水平。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充分应 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尽力吸纳各种已采用 模式的长处,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格局,分层 次进行了经济带、市场圈、协作区和工业基地等多种 形式布局,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综合的 系统规划。 选择原则,难以准确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 腹地的变动趋向。同时,没有明确的区域“增长极”, 造成生产力重复布局。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5.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主要不足:实行这一模 式需要较高的经济条件。它一般要求区域内前期开 发成效显著,增长极能够迅速积累能量,发展轴能进 一5.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区域内形成 经纬交织网状结构的多条发展轴,每条发展轴分布 着多个增长极,可使它们产生较大的同向合力乘数 功能,推动周围广大地区共同繁荣。点轴网状交织 步拓展新经济带,并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乘数作用; 企业聚集、区位聚集和城市化聚集达到较高水平;可 以随时招聘到高素质的劳动力;具备高效畅通的产 品扩散机制和财富回流机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 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关联度,促使资源、资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明龙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通通讯网络已经建成。实际上,能够采用网状交织 发展模式的区域,通常已进人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四、从长远看。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比较理想 1.网状交织发展模式集中了其他发展模式的 长处 的旧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2)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区域经济 运行的关联度,促使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合理 流动,完善扩散和回流效应的传导机制。这样,区域 经济中的核心区可以通过便利的网状扩散机制迅速 出产品,又可以通过便利的网状回流机制迅速输入 生产要素,加快技术创新,不断产生和吸引新兴产 (1)吸收了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的优点。网状交 织发展模式把发展目标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率上,能 利用具有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区位优势的网上触 角,及时抓住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并迅 速在整个网络系统扩散。同时可避免梯度推进发展 模式的不足,防止本区域平原地区与山区、丘陵地区 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缓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状态。 业,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使自己的实力稳步壮大。 同时,有了健全的网状扩散和回流机制,一方面可以 加快核心区向外转移过于拥挤的部分原有产业,实 现内部产品更新抉代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可 以加快区域经济中的外围腹地产业结构转换,吸引 新兴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迎头赶上发达的核心 区。 (2)融人了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长处。网状交 织发展模式运用动态方法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生产 力的空间结构与布局,这符合我国地域分布的自然 特征,也符合区域发展的经济特征。同时可摒弃点 轴渐进发展模式的短处,使增长点和发展轴的配置 (3)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中的核心 区将形成经纬交织网状结构的多条发展轴,每条发 展轴分布着多个增长极,可使它们产生较大的同向 合力乘数功能,推动周围广大地区共同繁荣,促进城 乡一体化建没。 3.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已经具 备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条件 由前面分析可知,尽管网状交织开发是比较理 想的区域经济发展摸式,但它不是任何地区和任何 时候都能采用的,它要求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工业 不再完全取决于交通干线。 (3)可以避免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的缺陷但又能 体现其要求。网状交织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市场手段 而不是行政手段添置增长极,延长和拓宽发展轴,促 使不同区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彼此协 调发展。 (4)增强了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功能。城 化的中后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 速发展,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越 来越多地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基本上都已具 备实行这一模式所需的经济条件。 (1)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前期 开发的增长极和发展轴,取得了明显成效。它们通 市圈域经济的发展要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能成为一 定区域中心城市的,首先必须具有高聚集状态的城 市人口。如果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一定空间上 不同规模和不同层次的城市,将通过网络联系实现 有效组合,形成城市集群。这样可以加快企业聚集 和区位聚集,促使主导产业崛起,进而吸引其他经济 活动向增长极靠拢,迅速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 2.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核心区与外围 腹地共同发展 过经济势能的迅速积累,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产 生乘数效应,推动区域内各地经济技术基础日益扎 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这些区域经济势能的 70%以上蓄积在增长极和发展轴上。 (2)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核心区在企业、区位和城 (1)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中的核心 区,单个增长极会变成多个增长极的聚集体,单条发 展轴会变成多条发展轴的组合群,为高新枝术的研 制、开发和引进创造有利条件。在此情况下,核心区 可以在产品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基础上,通过高新技 术产业化催生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创新,用较高产业 层次的新主导产业,取代由较低产业层次成长起来 市化等三个方面的聚集达到了较高水平,产业结构 比较合理。国有工业企业和产值500万元以上非国 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中所占的 比重呈现明显上升势头。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速发 展,增加值年平均增幅高达20%左右,远远高出同 期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幅。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6月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ZHENGZHOUECONOMICMANAGEMENTINSTITUTE Jun.2o02 V01.17No.2 第17卷第2期 值中比重持续提高,其中交通、通信、商业、旅游和社 会服务等发展尤为迅速。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渐趋 优化。 (3)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核心区已拥有一支在科 以及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已有增长极点聚集区 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向核心 区外围扩散和转移一些原有产业,促使外围形成新 的增长极和新的发展轴。 技、教育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人才队伍,并可随时招 聘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素质劳动力。 (4)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核心区不仅已有高效的 产品扩散机制,而且建成了畅通的财富回流机制。 不少地区已逐步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 (3)在核心区外围营造一些开发新区,通过降低 土地费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环境 质量,改善运输等措施,形成新的经济聚集中心和相 应的聚集轴线。 (4)以新旧增长极点的互相联系和不断扩散推 场为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为后续、其他要素市场相配 套的商品交易网络。 (5)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突 动发展轴的轴线增多,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经济增 长网络体系,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经济走向均衡发 展。 ‘ [参考文献] [1]周叔莲,魏后凯.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开发模式[J].经济 研究参考,2000,(2).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飞猛进,交通通讯网络13趋完善,已逐步形成一个由 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运 输体系和一个集有线通信、移动通信、微波、卫星通 信和高科技网络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效信息传输系 统。 4.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措施 (1)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能 [3]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够形成网络交织状态的一切物质条件,如铁路、公 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交通运输网,邮电、通 讯、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信息产业网,广播电视网,科 技推广服务网,供电网,给水排水网,供气网,商品流 通网,金融网,劳动就业服务网,天气预报警报服务 网,环境保护监测网等,这些都必须从区域经济网状 交织发展模式的要求出发,做好长远规划,优化布 [4]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5]张明龙.增强地级市发展机制刍议[J].浙江学刊,1997, (4). [6]张明龙.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J].经济学家, 2o01,(2). [7]张明龙 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1 局,合理配置,加强有机联结,提高建设效率。 (2)集中投资开发增长极,合理选择配置增长 点,加强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比较发达的核心区不 [8]Knapp B..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ystematic Geography[M] London,1986. [9]Liebermar Ira V..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Policy and Prac— tice The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1990. 同极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它们在空间 上逐步联结成发展轴。在此基础上,通过沿海地区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