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版本1: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版本2:
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
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统一;
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生态自然观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
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无疑要归功于人类有意识、有计划改造自然的活动。但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就造成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不可预知的影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了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过度的盲目和自信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无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二、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史是延续工业技术及其文明的新文明,是建构生态主体的新文明;是关注“自然-生态”的新文明;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相统一的新文明。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它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构建生态政治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2章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版本1:
在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作用不断加强,出现了同步发展的趋势。因此,人们现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
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们所用的知识。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化的速度愈来愈快;同时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含量愈来愈高。科学与技术衔接后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致融合成连续的整体。
一、科学与技术产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即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技术比过去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科学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技术的状况与需要。
三、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了。
人们研究科学,发明新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即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最后都要落脚于生产这一目的。因而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正在融为一体。
四、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下,科学与技术统一起来了。
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是造成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原因之一。
当然,科学技术化并不是科学完全化为技术,技术科学化也不是技术完全化为科学,科学和技术一体化更不是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我们既要看到以“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同时又要看到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区别和相对独立性。
版本2:
答:(1)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是一般生产力;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2)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 (3)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2. 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1.科学发展动力的认识
首先,从宏观来看,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物质需要;二是精神需要。物质需要首先是发展生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生产需要的确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在某些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
其次,从微观来看,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推动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动力,因而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更复杂、更艰难、更需要持久性。但为什么有的科学家能在十分艰难、无人支持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研究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科学家对他所研究的间题有着特殊的兴趣和爱好,起着相当作用的。
2.技术发展动力的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3、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二)国外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技术自主论: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如埃吕尔和温纳等人。
社会建构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比克、平齐等人。
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建构论都看到了技术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动力,忽视或低估了其他方面动力的作用,存在片面性。
(三)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3章
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可以)
一.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1)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形成了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
(3)抽象与具体: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感性具体,也就
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本身所获得的感性表象;第二,指理性具体,即反映事物本质规定的、与科学实践结合的理论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的现实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提升的过程;第二次,是从科学的思维抽象逐步使抽象的理论上升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的思维具体的过程,是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再返回科学实践,赋予理论具体内容的过程。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要求:①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②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二.
(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1分〕
(2)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2分)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1分〕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1分〕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变动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1分〕
(3)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
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2分)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1分〕
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有哪些?试析批判性思维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有: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直觉与顿悟思维,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批判思维方法:
1) 有关概念的批判性问题
2) 有关判断的批判性问题
3) 有关推理的批判性问题
4) 有关论证的批判性问题
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过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创新思维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四个阶段均需要批判性思维。
准备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准备阶段需要思考者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知的观点或论证,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可见,这里所需要的正是批判性思维。
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需要批判思维。这两个阶段对各种可能试探方案评价、比较、分析,并在各种方案中进行优化选择,以促进新思想、新认识的提出,这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验证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验证阶段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原理与方法,检验新成果的论证是否介乎逻辑,检验证明方法是否可行等等。对新思想、新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复杂的批判性思维过程。 概括地说,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思维。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只在于批判,在于“破”,会阻碍创新。其实不然,批判性思维在重视“破”的同时也重视“立”,寻找好的论证和正确的知识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从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密切关系也可看出,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育和鼓励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在创新思维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也需认识到,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各有侧重,前者更强调观点或论证的清晰、一致性、合理性等方而,后者更突出观点或论证的新颖性、灵活性、流畅性等方而。
第4章
1. 试析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功与过是同时存在的。
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
一、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转型
1. 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形式,出现了开放式创新、社会创新、破坏式创新等创新形式。
2. 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科学技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变革着生产力。从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过渡到倚重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大生产。
3.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通过促进社会需求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有两个途径:科技使个人需求转变为社会需求,科技就好像个人需求的放大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里,个人需求越来越快的转化为社会需求,可能本来很小众的社会需求会迅速变为大众的社会需求 。
二、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变迁
1. 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变化。
2. 增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改造了自然,它在某种程度上
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手段,是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自然并从中获得自由的革命性力量,为人类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创造了最大的可能性。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体现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人的思维能力,挖掘了了人的潜能。
3. 使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科技技术将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为自觉而及时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认识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调控规律提供科学依据,不断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知识基础
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不但有其正面的功能,它的使用也会有其“异化”的一面。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这是科学技术负面作用在浅层次上的表现,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在深层次上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技术对人的专制,加深了人与自我的矛盾。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1)科学技术活动有其带的合理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未来技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实现自然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统一。
(2)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
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3)只有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4)科学技术工作者是从事智力劳动的职业群体,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须在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下开展工作的。
(5)科技活动首先是科学家选择的结果,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态度、利益、需要将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因此需要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伦理道德规范。
<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自己找的
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奋
2、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默顿提出了科学精神气质的四原则——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工程技术活动要遵守四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等。
科技伦理应对的新发展:
从个人伦理向集体伦理的延伸(关注公共物品的合理与有序的利用;充分重视个体
“微不足道”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累积性恶果)
从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的延伸(责任伦理不仅强调用主体的责任来论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而且还进一步从责任的恰当履行出发界定具体情形中不同层面的的责任先后排序)
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约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到规约人与人或其他事物之间的间接关系) 从被动型责任向主动型责任的延伸(由不得怎样到应该怎样)
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版本1:
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版本2:
1) 制定相关的科技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 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必须制定政府公共政策。
3) 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和谐社会建
设服务。
4) 对科技风险进行全面评价,进行正确的公共决策,实施科技风险的社会治理。
版本3:
(1)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需要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撑,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科学技术顺利运行的保证。(2)科学技术的运行必须与国际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相一致,为此,需要进行恰当的公共政策。(3)科学技术运行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科学技术
第5章
1.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21世纪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创新型国家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
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个部分构成。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版本1: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科技体制革新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单纯的从创新客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而是从整体上考察创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就是要增强我国创新绩效,依靠创新更好驱动经济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绩效的提高依赖于制度保障前提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间的互动或联系。
版本2: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