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一、新课程标准实施带来的动力
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过去相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尤其技术教学时学生能主动听、主动练,且乐此不疲。此外,由于注重了学生运动爱好和技能专长的选择,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空间,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专业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尤其要面对自己的专业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挑战。例如,过去的专业是田径,篮球水平一般,现在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教学篮球课,这无疑给了体育教师压力,同样也让体育教师产生了教学创新的动力。现在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强了,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多了,集体备课的氛围比过去更浓了。
二、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矛盾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众多的主、客观因素让体育教师压力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尤其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有些学校的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有体育中考的压力,基本以素质练习为主,有些项目如篮球、排球、体操等几乎教学课从不涉及。故在教学中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悬殊太大,教师的组织教学需要区别对待,阻碍了教学的进程。
2、过高地估计了普通体育教师现有的能力。许多体育教师单一的专业或专业不强都将影响教学质量,就拿我校师资配备情况来看:由于我校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过去在师资的配备中主要以引进田径和篮球专业的教师为主,现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设立多个模块,这些教师的专业难以满足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感兴趣的选项需要,而现实又必须要去教学。因此,对一些教师来讲,短期内压力太大。
3、高校的改革滞后于中学,教授们的授课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大学生们没有一个感性的训练体会,实习期间各中学课改的步伐各不相同,以至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上课仍然沿袭着自己做学生时的方法,对新课改的认识理解不透,要么过于追求“花俏”,要么犹如“放羊”。
4、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压力较大,这让许多教师在体育课上只求太平无事、而不求教学质量。有些学校的口号不是“健康第一”,而是“安全第一,健康第二”。虽然安全与健康之间矛盾不大,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只求安全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吃苦耐劳、坚决果断、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承受挫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这与我们体育教学的初衷相悖。
5、教学参考书和教科书打破按课时的编排,使工作5年左右的年轻教师有点无从下手。老教师们有课改前的一些经验,通过培训新老结合能应用自如,而新教师们老的不知如何,新的又是略知一、二,涉及到课时计划时就显得没有头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6、可以参照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够明确,尤其是教学内容中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缺少一个评价量。我们知道,新课程中允许学生在一个项目上学完18个学时后另选其他项目,也允许学生学完一个项目后再选同样的项目,这给教师在教学和评价方面增加了难度。
三、新课标实施的几点思考
(一)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1、新课程给了各地方的空间,则地方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研讨,挖掘地方体育文化和资源,也可以有组织的设立各种“样板”学校,形成地方特色。同时,编写有地方特色、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用书。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仅要获取自己的实践经验,也要吸收合理、科学的间接经验,从而缩短教师的摸索过程,进一步推进课程的改革。
2、在现行的教学参考书和教材上提供一个科学的可以参照的各地区、各年龄段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或参照指数。这一方面在纵、横向比较中能看出各校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能给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一个参考依据。
3、定期组织培训,实行多级培训制度,尤其是实践课。在培训中尽量提供给教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技能,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学生上课才有足够的“底气”。体育本身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示范性强,试想,一个自己都打不好羽毛球的教师如何去教学生18个学时的羽毛球。
(二)学校要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完成这一途径最基本的条件是场地器材的保障和师资质量的保证。我们从许多重视体育的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上可以看出,学生体质的增强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成正比关系。因此,加大体育硬件设施尤其增添新兴体育运动设施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新课程需要我们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客观上讲,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不必片面追求组织形式的花样,而忽略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体育教师要抱着教学相长的态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合新课程的改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