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计算机教学探索
摘要: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因其需注重实践这一特点,目前的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以致用”。 中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培训工作是传授给学生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作为一个打基础阶段,应采用正确的培养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 计算机教学 互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也对中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在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学生计算机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一、妙安排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互动的。任何一个巧妙的教学结构设计,都比平白直述的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以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目标,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尽量将让各种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供一个切入口。只要能够让学生能够在你的课堂上感觉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那么可以说你的教学结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比如,笔者在最近的一堂课中让学生学习使用excel表格,让学生统计制作本班的通讯录,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多组,每一组独立制作完成一份,最后,通过组间作品的评比,来确定哪个最好,将其分
发给学生使用。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各小组内部有的负责采集数据,有的负责制作表格。通过这种教学结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利用最好的学校、教师、课程和图书馆进行学习而不必受时间、地点和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把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式上来。其次,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无论对教学内容的考虑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开放、以人为本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 怎样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方法和能力? 在知识的传递中如何成功地使用信息工具?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选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三、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中学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上机实践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自己在有目的的情况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
新观点。并且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连续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课余时间设计一些大型的、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这样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
四、采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默默地听。而中学计算机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和实践,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搞清楚学生的需求,对学生需要和意见进行总结,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曾经在教学时,使用分组教学法,但没有注意到组间异质,导致教学试验任务出现了问题,一些小组在迅速完成任务之后,无事可做;一些小组则在不停的操作键盘和鼠标,却不见有任何进展。长此以往,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向着“破罐子破摔”的方向发展,强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此,笔者将分组进行了调整,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通过重新分组之后的学生,竞争和合作的精神得到大大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逐渐变的频繁起来。自己布置下去的任务都能完成,并且所需时间差不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整体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五、活跃教学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与课堂气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各种课堂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可能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机课程作为一种纯操作的课程,大部分都是些操作步骤,
没有什么情感不情感的。笔者以为教学过程不能只能看到教学的一方面,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询问学生的创作思路这种日常交流,让学生们对老师更加熟悉,更加亲近;进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一些好的作品给予夸奖,从而提高他们的信心,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引入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消除长时间学习产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肖兴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士凤.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m].科技资讯,2009.33
[3]李振美.自主——合作学习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